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成像
  • 4篇磁共振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MRI诊断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胰岛素瘤
  • 2篇肿瘤
  • 1篇上气道
  • 1篇神经管
  • 1篇神经管闭合不...
  • 1篇双期增强
  • 1篇睡眠
  • 1篇睡眠呼吸
  • 1篇睡眠呼吸暂停
  • 1篇睡眠呼吸暂停...
  • 1篇气道
  • 1篇气道梗阻
  • 1篇椎管
  • 1篇椎管内

机构

  • 7篇山东医科大学...
  • 2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聊城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张红蕾
  • 7篇李传福
  • 3篇侯金文
  • 3篇陶慕圣
  • 2篇马祥兴
  • 2篇张晓明
  • 2篇刘松涛
  • 2篇李毅
  • 1篇宋科瑛
  • 1篇谢树蔷
  • 1篇韩兢
  • 1篇胡凌
  • 1篇王庆良
  • 1篇王青
  • 1篇马素贞
  • 1篇郑金勇
  • 1篇李明利
  • 1篇李杰
  • 1篇林忠辉
  • 1篇刘亚群

传媒

  • 3篇中华放射学杂...
  • 3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年份

  • 1篇2001
  • 5篇2000
  • 1篇199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胰岛素瘤的MRI诊断被引量:24
2001年
目的 研究磁共振成像对胰岛素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16例手术证实的胰岛素瘤患者于术前行MR检查 ,扫描序列包括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W、T2 W及脂肪抑制T1W、T2 W。结果  16例均能准确检出 ,10例呈长T1低信号 ,13例显示不同程度的长T2 高信号 ,T1及T2 抑脂图像肿瘤同胰腺的信号对比增强 ,显示更为清晰。结论 应用MR快速成像技术和脂肪抑制序列 ,能够对胰岛素瘤进行较精确的定位诊断。
李传福张红蕾刘松涛李毅张晓明宋科瑛李明利
关键词:胰岛素瘤磁共振成像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胰岛素瘤(附13例报告)被引量:26
1999年
目的研究螺旋CT胰腺双期薄层增强扫描对胰岛素瘤的诊断价值。方法13例胰岛素瘤行螺旋CT胰腺双期薄层增强扫描,100ml对比剂,3ml/s单相注射,延迟25秒行动脉期扫描,延迟65秒行门脉期扫描。结果检出13例中的10例(77%),检出的10例在动脉期均表现为高密度,门脉期4例为等密度,5例为略高密度,1例为高密度。3例假阴性中2例在两个时相均表现为等密度,1例在两个时相均表现为高密度,因与脾血管无法区别而漏诊。结论螺旋CT胰腺双期薄层增强扫描对胰岛素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李传福刘松涛刘松涛马祥兴张晓明王青韩兢张晓明谢树蔷张红蕾
关键词:胰岛素瘤CTX线
椎管内异常发育性肿瘤的MRI诊断(附30例报告)
2000年
陶慕圣张红蕾侯金文李传福
关键词:椎管内肿瘤磁共振成像
脊柱神经管闭合不全的MRI诊断
2000年
目的 :研究脊柱神经管闭合不全的MRI诊断。方法 :使用PhilipsGyroscanACS NT  15型1.5T超导系统、Synergy专用脊柱线圈对 76例脊柱神经管闭合不全患者进行MR检查。 结果 :脊髓空洞症39例 ( 1例合并脊髓纵裂 ) ,脊髓纵裂 6例 ,脊髓栓系综合征 30例 (其中 2 8例合并其他SD病变 ) ,椎管内胚层组织肿瘤 30例 ,其中脂肪瘤 14例、表皮样囊肿 7例、皮样囊肿 2例、肠源性囊肿 3例、畸胎瘤 4例。皮样窦道 2例 ,骶尾骨发育不良 4例 ,脊膜膨出 4例 ,脊髓脊膜膨出 2例 ,脂肪脊髓脊膜膨出 8例 ,对其MR表现进行分析。结论 :MRI能正确、全面地诊断包括椎体畸形在内的大多数脊柱神经管闭合不全病变 。
张红蕾李传福陶慕圣侯金文李润张信华
关键词:神经管闭合不全脊柱磁共振成像脊髓空洞症
硬膜窦闭塞的MRI表现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探讨硬膜窦闭塞的MRI诊断价值。方法 :15例硬膜窦闭塞病例 ,用 1 5T超导型磁共振机行自旋回波序列横断面、冠状面的T1WI、T2 WI扫描。 13例行横断位FLAIR序列扫描 ,2例行冠状位FLAIR序列扫描。 2例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 2 0ml(钆喷酸葡胺 4 6 9mg/ml)后行磁共振静脉成像 ,7例行造影剂增强扫描。所有病例全部用 3D -PC法行磁共振静脉成像 ,其中 2例尚行DSA检查。结果 :所有病例在T2 WI横断位及冠状位上均清楚显示闭塞硬膜窦内流空信号由不同程度的高信号代替 ,提示血栓形成或肿瘤所致的管腔闭塞。磁共振血管成像基本明确了硬膜窦闭塞的部门及受累范围。结论 :MRI和MRA对硬膜窦闭塞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应作为本病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
李传福陶慕圣李毅张红蕾胡凌侯金文王庆良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上气道的MRI研究被引量:25
2000年
目的 观察清醒状态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上气道及周围软组织的变化 ,并在睡眠状态下应用MRI动态扫描对阻塞部位进行定位 ,探讨OSAS的发生机制及MRI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MRI对 2 3例经多导睡眠监测 (polysomnography ,PSG)确诊的OSAS患者及 30例无打鼾的健康成人进行上气道检查 ,于轴面图像测量软腭后区 (retropalatalregion ,RP区 )、舌根后区 (retroglossalregion ,RG区 )和会厌区 (epiglottalregion ,EPG区 )的气道截面积 ,各区前后、左右径及其比值 (AP/L) ,各区咽侧壁、咽后壁软组织厚度 ,RP区咽旁间隙 (lateralparapharyngealfatpad ,LPFP)截面积 ,于正中矢状面图像测量软腭厚度、长度及截面积 ,对两组各项检查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对 15例患者在诱导入睡后出现呼吸暂停时行MRI动态扫描 ,观察分析RP、RG、EPG区的阻塞情况 ,并进行定位。结果 OSAS患者RP、RG区气道截面积分别小于对照组 ;RP、RG、EPG区AP/L及咽后壁厚度、RP区LPFP截面积、RG区咽侧壁厚度、软腭截面积、厚度和长度均大于对照组。 15例睡眠患者中 ,3例仅出现RP区阻塞 ,2例仅出现RG区阻塞 ,10例RP、RG区均发现阻塞。通过观察MR图像 ,可以对阻塞原因作出初步分析。
张红蕾李传福林忠辉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气道梗阻OSAS
胃恶性肿瘤的MR诊断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探讨胃恶性肿瘤的MRI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病理证实胃恶性肿瘤的MRI资料,其中胃腺癌25例,胃淋巴瘤3例,胃平滑肌肉瘤3例,结肠癌侵犯胃壁局部1例。另有正常对照组10例。所有病例均肌注盐酸消族山莨菪碱 10~ 20mg 10~ 15min后口服 0.1%钆喷酸葡胺 800~ 1000ml再行扫描。使用Philips  ACS-NT15型1.5T磁共振成像仪,图像采集应用自旋回波序列,T1和T2加权像,部分加扫脂肪抑制和质子密度像。结果:对照组中胃壁及周围结构都清晰显示。 M RI能准确地显示胃肿瘤的大小、形态、侵及范围、远处转移,对胃恶性肿瘤浆膜外浸润也能及早发现。结论:MRI对胃恶性肿瘤的诊断与分期有重要价值。
李传福李杰马祥兴张红蕾郑金勇
关键词:胃肿瘤MRI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