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鹏

作品数:17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手术
  • 8篇颈椎
  • 6篇脊髓
  • 5篇前路
  • 5篇结核
  • 5篇颈椎病
  • 4篇腰椎
  • 4篇髓型
  • 4篇脊髓型
  • 4篇脊髓型颈椎病
  • 3篇信号
  • 3篇腰椎间盘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摘除
  • 3篇韧带
  • 3篇韧带骨化
  • 3篇融合术
  • 3篇手术治疗
  • 3篇术式

机构

  • 17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晋城煤业集团

作者

  • 17篇张鹏
  • 13篇申勇
  • 7篇丁文元
  • 7篇曹俊明
  • 6篇徐佳欣
  • 5篇张英泽
  • 3篇王林峰
  • 2篇杨大龙
  • 2篇张迪
  • 1篇任虎
  • 1篇杜伟
  • 1篇王帅
  • 1篇孔令德
  • 1篇张奎
  • 1篇申沧海
  • 1篇王峰
  • 1篇侯英诺
  • 1篇韩永台
  • 1篇高显达
  • 1篇王培鑫

传媒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临床合理用药...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1
  • 4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降钙素原在中老年骨关节结核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骨关节结核(OT)早期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对比OT患者入院时(T1)、抗结核药物2 w(T2)、术前(T3)、术后1 w(T4)、1个月(T5)、3个月(T6)、6个月(T7)、12个月(T8)各时间点PCT、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对应用抗结核药物2 w前后及手术前后对比。结果与T1时比较,T2时脊柱结核、膝关节结核、总体PCT浓度显著降低(P<0.01)。与T3时比较,T4时各部位结核及总体PCT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P<0.01)。CRP、ESR及VAS评分T2时显著低于T1时,T4时显著低于T3时(均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别对PCT、ESR、CRP在抗结核药物应用及手术治疗前后变化分析结果示,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5、0.694、0.664和0.768、0.825、0.679。并且临界值均在PCT曲线中显示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论 PCT为中老年OT患者早期诊断提供了依据,并可作为评估抗结核药效果、手术疗效及恢复情况的重要指标。
张鹏李少青李立强申勇
关键词:骨关节结核降钙素原视觉模拟评分法
降钙素原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 探究降钙素原(PCT)在骨关节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骨关节结核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以PCT判断入院后的病情、评估抗结核药物疗效、评估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PCT水平在T1时显著低于T0(P <0.01),在T4、T5、T6、T7时显著低于T2(P <0.01),ESR水平在T5、T6时低于T2(P <0.05),在T7时显著低于T2(P<0.01);CRP水平在T1时低于T0(P <0.05),在T6、T7时显著低于T2(P<0.01).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的ROC曲线分析中,PCT的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95.4%、81.2%;手术治疗效果的判断中,其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96.2%、82.4%.结论 降钙素原可应用于骨关节结核的辅助诊断,并可作为骨关节结核治疗效果的一项判断指标.
张鹏李立强
关键词:降钙素原骨关节结核
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植骨融合治疗青少年胸腰椎结核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植骨融合手术治疗青少年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3月至2009年10月行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植骨融合手术治疗的33例青少年脊柱结核患者,男18例,女15例;年龄15~21岁,平均18.5岁;病程2个月~2年,平均8个月。胸椎结核19例,胸腰段结核6例,腰椎结核8例,受累椎体均为2个。对患者术后症状的改善情况、神经损害的恢复情况、脊柱后凸畸形的矫正及植骨融合等情况进行随访观察和统计学比较。结果患者随访3个月~3年,平均1.3年。1例术后伤口形成窦道,经保守治疗2个月后愈合。其余病例术后伤口一期愈合。随访期间未见内固定松动、折断,术前、术后后凸角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超过6个月的28例,均获得了骨性愈合。结论对青少年胸腰椎结核患者行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植骨融合手术治疗可有效矫正脊柱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临床效果良好。
张鹏申勇张英泽曹俊明丁文元徐佳欣任虎
关键词:结核脊柱骨移植脊柱融合术内固定器
颈脊髓MRI高信号与神经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分析颈脊髓MRI信号的变化与神经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实验用新西兰白兔32只,随机挑选8只做为对照组,余为实验组,实验组按文献要求建立兔脊髓型颈椎病动物模型。术后6个月将所有实验动物进行MRI检查并计算MRI T2与T1信号比值。MRI检测完毕后将所有实验动物处死并取受压迫脊髓部位行HE染色光镜观察;并行Bcl-2和Bax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细胞内有棕黄色粗颗粒分布或棕黄色细腻颗粒弥漫分布者为阳性反应,以阳性细胞染色的平均光密度值来表示抗原表达量。[结果]实验组可见MRIT2高信号的信号强度不等,T2/T1信号强度比值计算结果为2.52~12.03;对照组均未观察到明显高信号。随着MRIT2/T1信号比值增加,实验组细胞形态及Bax,Bcl-2表达量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Bax表达增多,胞质棕黄色程度加深;Bcl-2细胞棕黄色出现向核内转染;随着MRIT2/T1信号比值逐渐增大,Bax光密度值逐渐加大,Bcl-2光密度值逐渐减小。MRI信号比值与灰质及白质Bax表达量呈正相关,与灰质及白质Bcl-2表达量呈负相关。[结论]慢性压迫性颈脊髓损伤导致的MRIT2高信号出现与神经细胞凋亡相关,并且随着信号比值增高,细胞凋亡越明显,脊髓组织Bax蛋白表达增多,Bcl-2表达逐渐减少。
张鹏王培鑫申勇王林峰
关键词:颈脊髓MRI高信号细胞凋亡
脊柱结核术后切口不愈合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通过探讨脊柱结核术后切口不愈合的危险因素,降低术后切口不愈合发生率。方法纳入手术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146例。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及围术期相关指标,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脊柱结核术后切口不愈合的危险因素。结果 146例脊柱结核患者切口愈合122例(83.56%),切口不愈合24例(16.44%)。不愈合组年龄显著大于愈合组,出现脊柱外结核比例高于愈合组,行后前路联合手术比例高于愈合组,手术病灶清除不彻底比例高于愈合组,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高于愈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方法、手术病灶清除程度及PCT水平与脊柱结核术后切口不愈合有关(P<0.05)。结论高龄、前后路联合手术、手术病灶清除不彻底、高PCT水平是脊柱结核术后切口不愈合的危险因素。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是降低术后切口不愈合发生率的关键。
高显达张迪张鹏窦晨浩申勇
关键词:切口不愈合
MRI评分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式选择的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制定指导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式选择的MRI评分标准,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11月行手术治疗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194例资料。分为前路、后前联合及后路手术组,统计每组中5项MRI指标的频数,利用判别分析最大似然法得出各项指标的得分。应用评分方法前瞻性地对2008年1月~2009年2月收治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63例的术式选择进行判别,得分最高者即为判别术式。两组患者的实际术式选择依据各术式的适应证,手术由同一组医生完成。同时评价两组判别效果。[结果]MRI评分标准对回顾性研究组的判别符合率为83.51%,对前瞻性研究组的判别符合率为82.54%。两组患者术前、术后JOA评分的差异、术后改善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患者术前、术后JOA评分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评分标准将术式选择的问题进行了量化性分析,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式的选择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张鹏申勇张英泽丁文元徐佳欣曹俊明
关键词:颈椎病手术方式
基于终板Modic改变选择手术方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基于腰椎终板Modic改变选择手术方案治疗伴下腰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伴下腰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根据Modic改变的类型选择手术方案。其中伴有腰椎终板ModicⅠ型改变者30例给予开窗髓核摘除术,伴有腰椎终板ModicⅡ型改变者20例给予后路椎间融合术,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终板Modic改变选择手术方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可显著缓解腰部疼痛、恢复活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卫谭祯孝武可韩世波张鹏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开窗髓核摘除术后路椎间融合术
伴终板Modic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观察
2015年
目的探讨伴腰椎终板Modic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方案的选择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伴下腰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2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开窗组112例,其中无腰椎终板Modic改变者60例,伴有腰椎终板ModicⅠ型改变32例,伴有腰椎终板ModicⅡ型改变20例;融合组100例,其中无腰椎终板Modic改变者52例,伴有腰椎终板ModicⅠ型改变30例,伴有腰椎终板ModicⅡ型改变18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标改善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优良率;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患者复发率情况。结果术前2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VAS和ODI评分均显著下降,开窗组VAS和ODI评分高于融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融合组无1例复发,复发率为0;开窗组复发19例,复发率为16.96%,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窗髓核摘除术和后路椎间融合术均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术式,腰椎终板ModicⅠ型改变可能是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腰部疼痛缓解的原因之一。
王卫谭祯孝武可韩世波张鹏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开窗髓核摘除术后路融合术
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后纵韧带骨化症合并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一例被引量:1
2013年
患者 男,52岁。因“颈、肩及背部不适10余年,加重伴四肢麻木、无力20余天”于2012年4月22日入院。
王峰杜伟申勇孔令德张鹏王林峰
关键词:后纵韧带骨化症前路手术
不同颈髓MRIT_2/T_1信号比值范围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术式选择的意义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 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不同MRI T2/T1信号比值范围对手术方式选择的意义.方法 2004年3月-2010年5月OPLL患者85例,分别接受颈椎前路(44例)或后路(41例)术式治疗.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高分辨率1.5 T MRI并计算T2/T1信号比值,比值数据按大小平均分为低、中、高T2/T1信号比值组.重点分析各组内前路和后路术式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改善率.结果 所有85例患者获得1~5年随访.中位随访17.5个月.低、中、高T2/T1信号比值组在年龄、病程、术前、术后JOA评分及改善率等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低信号比值组,前路和后路术式间比较术后JOA评分及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高信号比值组,前路术式术后JOA评分及改善率均高于后路术式,2种术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高MRI T2/T1信号比值范围下,前路术式对颈椎OPLL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的改善优于后路术式.
申沧海张鹏申勇丁文元张英泽曹俊明
关键词:颈椎磁共振成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