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伟

作品数:1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胃癌
  • 2篇蛋白
  • 2篇血管
  • 2篇药学
  • 2篇预后
  • 2篇烧杯
  • 2篇肿瘤
  • 1篇单抗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结石
  • 1篇胆囊结石形成
  • 1篇胆酸
  • 1篇蛋白酶
  • 1篇电磁阀
  • 1篇电加热
  • 1篇凋亡
  • 1篇多巴
  • 1篇多巴胺
  • 1篇行为敏化
  • 1篇熊去氧胆酸

机构

  • 14篇兰州大学第二...
  • 2篇兰州大学
  • 2篇郑州大学

作者

  • 14篇徐伟
  • 8篇陈晓
  • 5篇刘海鹏
  • 4篇白银亮
  • 2篇陈康
  • 2篇成鹏
  • 1篇刘海鹏
  • 1篇李静
  • 1篇黄泽平
  • 1篇李文杰
  • 1篇唐慧如
  • 1篇李伟
  • 1篇马汉伟
  • 1篇高晓红
  • 1篇颜抒阳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癌靶向治疗及其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4年
胃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其发生、发展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宿主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近年来,随着对胃癌发病分子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靶向药物成为晚期胃癌治疗的新选择。目前,针对晚期胃癌仅有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两个分子靶点,其中针对HER2的靶向药物主要有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针对VEGF的靶向药物主要有贝伐珠单抗、雷莫芦单抗,这些靶向药物能够使晚期胃癌患者获益明显。但随着这些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许多患者表现出了耐药性。这些靶向药物的耐药机制涉及药物外排率增加、药物代谢改变、药物靶点突变、凋亡信号通路失活、DNA损伤修复能力增强以及上皮间质转化和局部肿瘤微环境改变等。深入了解胃癌靶向治疗现状及其耐药机制,将使更多的晚期胃癌患者从这些靶向治疗中获益。
王舟汪文杰徐伟沈亦敏李元元李伟妥进虎张乐陈晓
关键词:胃癌靶向治疗耐药性
经后颅窝乙状窦后入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经后颅窝乙状窦后入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围术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并行经后颅窝乙状窦后入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进行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应用FTS理念进行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焦虑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及平均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轻度焦虑多于对照组,中、重度焦虑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恶心呕吐(4.00%vs 16.00%)、尿路感染(4.00%vs 18.00%)、颅内感染(0 vs 8.00%)、颅内血肿(2.00%vs 14.00%)和术后应激性疼痛(16.00%vs 3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9.13±1.14)d vs(12.44±0.89)d];[(2.15±0.66)万元vs(3.05±0.61)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FTS理念能缓解经后颅窝乙状窦后入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术前紧张恐惧的心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护理效果较好。
徐伟杨迎春陈艳蓉李晶晶张妍妮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外科护理
SLC蛋白在胃癌中的研究现状
2023年
膜转运蛋白的溶质载体(solute carrier,SLC)是位于细胞表面和细胞器膜中的完整细胞膜蛋白,主要参与调节细胞基本生物分子和药物跨膜转运以及亚细胞成分的流入和流出。SLC在肿瘤发生发展的各个过程起调节作用,如增殖、迁移、血管生成、上皮-间充质转化、表观遗传修饰、化疗耐药、免疫调节、肿瘤代谢等。目前,许多针对SLC家族成员的治疗方法已经在其他癌症临床试验中得到检验,但SLC在胃癌中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得到探索。本文总结了SLC在胃癌中的最新研究现状,旨在为深入探索SLC在胃癌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姚亚龙黄泽平穆彦熹李金洲徐伟刘海鹏汪文杰陈晓
关键词:载体蛋白胃癌预后
黄芩苷对小鼠吗啡行为敏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小鼠吗啡行为敏化的影响。方法测定小鼠的自主活动,观察黄芩苷 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分别采用单次给予吗啡(10 mg · kg-1,ip)致小鼠高活动性及反复间断给予吗啡 处理建立小鼠吗啡行为敏化模型,观察黄芩苷对吗啡致高活动性及行为敏化形成和表达的影响。酶联免 疫吸附法检测小鼠大脑中脑腹侧背盖区(VTA)和前额叶(PFC)区多巴胺含量变化。结果黄芩苷(30,60,120 mg · kg-1g)显著抑制小鼠自主活动[对照(1095.8±174.5)次,黄芩苷(899.6±187.2)次、(724.2士 221.4)次、(609.1±154.6)次;P<0.01]和急性吗啡诱导的小鼠高活动性[模型组(1518.2:tl85.8)次,黄芩苷 (1385.4± 224.2)次、(1205.1± 174.6)次、(1100.3±235.1)次;P<0.01 ];黄芩苷呈剂量依赖地阻断小鼠吗啡 行为敏化的形成和表达[(模型组(2096.2±304.6)次,黄芩苷(2004.2 ±218.5)次、(1998.7±224.3)次、(1836.1±233.5)次;P<0.05);(模型组(2124.2士 189.6)次,黄芩苷(1922.2±314.7)次、(1524.1±289.2)次、(1477.4± 219.3)次;P<0.01)]。黄芩苷抑制吗啡敏化小鼠大脑VTA和PFC区多巴胺的释放[模型组(457.6±92.1) · L,(589.2± 102.5) jig . L'黄芩苷(391.1±56.8)网.L1, (448.6±99.3) μg · L-1 ; (324.5 ±66.2) μg · L1,(368.7+45.9)μg · L-1;(234.3±52.6)μg · L-1,(305.3+84. l)μg · I;1; p<0.01, P<0.01]o 结论黄芩苷对小鼠吗啡行 为敏化的形成和表达具有抑制作用,这种作用与其抑制大脑VTA和PFC区多巴胺的过度释放有关。
白银亮唐慧如徐伟颜抒阳连佛颜李静
关键词:黄芩苷吗啡行为敏化多巴胺
脾脏巨大血管淋巴管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23年
背景与目的:脾脏血管淋巴管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脾脏良性肿瘤,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影像学诊断较为困难,初诊时易误诊,最终确诊需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本文通过回顾1例脾脏巨大血管淋巴管瘤患者的诊治经过,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对本病特点进行总结,以期对临床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22年9月收治的1例脾脏巨大血管淋巴管瘤患者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对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患者为50岁女性,因体检意外发现脾脏占位20 d余入院,全腹增强CT示:脾大,内见多发斑片状低密度影,部分边缘见弧形高密度影。腹部彩超示:脾脏多发混合回声病灶,较大者约10.2 cm×8.8 cm,形态尚规则,边界清,内回声不均,其内可见血流信号;胆囊息肉样病变(多发)。通过全科讨论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资料,认为有手术指征。遂行腹腔镜辅助下全脾切除术+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脾脏血管淋巴管瘤。结论:脾脏血管淋巴管瘤是一种具有侵袭性生长特性的良性肿瘤,误诊率高,病理组织学检查是确诊该疾病最重要的手段,完全手术切除被认为是治疗该疾病最有效的方式,术后应定期随访观察。
徐伟汪文杰李金洲姚亚龙穆彦熹陈康陈晓
关键词:脾肿瘤血管淋巴管瘤病例报告
可吸收性止血绫S100在甲状腺手术中止血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S100可吸收性止血绫在甲状腺手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104例行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手术创面采用缝扎和电凝止血,观察组采用S100可吸收性止血绫平铺于创面止血。对比两组患者间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区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止血时间、术区疼痛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1例发生出血相关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100可吸收性止血绫在甲状腺手术中止血效果确切,能有效减少或预防术后出血等相关并发症,为术中止血提供了一种更好的选择。
刘海鹏徐伟陈康
关键词:甲状腺止血引流量
早发性胃癌早期诊断、预防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3年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虽然胃癌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但近年来年轻人胃癌的发病率不断增长,逐渐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年轻患者的胃癌被称为早发性胃癌(EOGC),而早发性胃癌患者与中老年患者相比,有着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EOGC患者早期临床表现并不典型,往往出现明显症状时已是晚期,所以对EOGC患者做到早诊断、早预防及有效的治疗手段是难点也是关键。本文作者通过对EOGC患者的危险因素、早期诊断、预防及治疗等文献报道进行综述,希望对精准化治疗个体提供帮助。
徐伟王舟李元元沈亦敏姚亚龙李金洲穆彦熹汪文杰陈晓
苦参碱抑制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增殖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SKN-SH细胞,用磺酰罗丹明B(SRB)法检测苦参碱(0.5,1.0,2.0 g·L-1)作用24,48,72 h后SK-N-SH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苦参碱对SK-N-SH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表现出剂量和时间依赖性。0.5,1.0,2.0 g·L-1苦参碱作用24,48,72 h后SKN-SH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19.06±3.17)%,(30.18±3.02)%,(38.55±6.12)%;(45.12±4.02)%,(60.45±5.51)%,(71.38±7.91)%;(58.91±4.36)%,(73.44±8.17)%,(88.37±4.57)%。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及各浓度组凋亡率分别为(2.45±0.49)%,(12.56±2.21)%,(19.44±4.32)%,(30.12±3.35)%,与对照组比较,苦参碱组的凋亡率均显著性增高(P<0.001);细胞周期结果显示苦参碱作用SK-N-SH细胞48 h后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P<0.01),S期细胞明显减少(P<0.01)。苦参碱可显著上调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表达(P<0.01,P<0.01)。结论:苦参碱对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这种作用与其阻滞细胞周期和激活Caspase-9和Caspase-3表达进而诱导产生细胞凋亡有关。
高晓红徐伟李文杰马汉伟白银亮
关键词:苦参碱人神经母细胞瘤凋亡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
微原纤维相关糖蛋白在实体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2022年
微原纤维相关糖蛋白是以纤维蛋白为基础的微纤复合体中富含半胱氨酸的低分子量成分。作为细胞外基质蛋白,它们与纤维蛋白相互作用,影响微原纤维的功能,参与多种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信号转导,并可能影响细胞外基质的重塑。此外,微原纤维相关糖蛋白在多个组织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如骨骼、脂肪、血管、止血和免疫系统等。近年来,微原纤维相关糖蛋白与恶性肿瘤之间关系的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表明其对多种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姚亚龙李金洲穆彦熹王舟徐伟刘海鹏黄泽平汪文杰陈晓
关键词:实体肿瘤预后
一种提高配药效率的药学专用配药装置
一种提高配药效率的药学专用配药装置,解决了现在药学专用配药装置存在需要人工操作,费时费力,劳动量大,且没有很好的清洗装置的问题,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左端安装有支架,底座顶端的中部放置有锥形瓶,底座顶部的右端设置有控...
白银亮徐伟成鹏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