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文

作品数:215 被引量:1,222H指数:2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8篇期刊文章
  • 53篇会议论文
  • 10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2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政治法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0篇声带
  • 30篇嗓音
  • 28篇手术
  • 24篇声带麻痹
  • 19篇肌电
  • 18篇外科
  • 18篇白斑
  • 16篇声带白斑
  • 16篇睡眠
  • 14篇电图
  • 14篇喉镜
  • 13篇肌电图
  • 13篇喉返神经
  • 13篇喉肌
  • 12篇声门
  • 12篇病理
  • 11篇睡眠呼吸
  • 11篇睡眠呼吸暂停
  • 9篇嗓音疾病
  • 9篇神经损伤

机构

  • 20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4篇北京市耳鼻咽...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教育部
  • 4篇厦门大学
  • 3篇北京大学第一...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儿科研究...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深圳市儿童医...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202篇徐文
  • 63篇韩德民
  • 46篇张丽
  • 42篇胡蓉
  • 32篇侯丽珍
  • 26篇叶京英
  • 25篇王军
  • 21篇李彦如
  • 19篇杨庆文
  • 15篇范尔钟
  • 12篇马丽晶
  • 12篇黄志刚
  • 10篇丁秀
  • 9篇王小轶
  • 9篇李赟
  • 8篇杨庆文
  • 8篇胡慧英
  • 7篇赵功伟
  • 7篇亢丹
  • 7篇于振坤

传媒

  • 46篇中华耳鼻咽喉...
  • 18篇听力学及言语...
  • 17篇中国耳鼻咽喉...
  • 12篇临床耳鼻咽喉...
  • 6篇临床耳鼻咽喉...
  • 6篇第九次全国听...
  • 5篇国际耳鼻咽喉...
  • 5篇2010全国...
  • 4篇中华耳鼻咽喉...
  • 4篇耳鼻咽喉(头...
  • 4篇中国听力语言...
  • 4篇2007上海...
  • 4篇第八次全国听...
  • 3篇国外医学(耳...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全国耳鼻咽喉...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2014第四...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实用护理...

年份

  • 2篇2025
  • 6篇2024
  • 5篇2023
  • 6篇2022
  • 11篇2021
  • 10篇2020
  • 7篇2019
  • 10篇2018
  • 4篇2017
  • 14篇2016
  • 5篇2015
  • 12篇2014
  • 8篇2013
  • 16篇2012
  • 5篇2011
  • 16篇2010
  • 9篇2009
  • 5篇2008
  • 15篇2007
  • 7篇2006
2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诊断头颈癌颈淋巴结转移的病理学基础被引量:10
1998年
为研究CT诊断颈淋巴结转移的病理学基础,应用双盲法对行颈廓清术的22例(26侧)头颈癌患者术前的触诊、病理学、CT扫描特征的相关性进行对比研究。资料显示:26侧中,16侧CT扫描阳性,其中1侧为假阳性;10侧阴性,其中1侧为假阴性。CT扫描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3.8%、90.0%、92.3%。并就头颈部鳞癌转移淋巴结CT影像的诊断标准和相应的病理学特征,以及误诊、漏诊的原因进行讨论。
徐文柳端今卢志达范尔钟黄志刚刘中林
关键词:头颈肿瘤淋巴转移
功能性失声的嗓音治疗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功能性失声应用言语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功能性失声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肌肉放松及发声诱导训练,治疗前后行VHI评估和GRBAS评分,分析疗效。结果30例患者中,女21例,男9例,年龄9~54岁,平均27.40±12.60岁。其中情绪紧张所致7例(30.0%),上呼吸道感染诱发6例(20.0%),用声过度5例(16.7%)。住校学生5例,占入组患者中学生人数的41.7%。治疗前G评分均为G3,治疗后G平均分为0.17±0.46,(P<0.05)。治疗前VHI评分总分96.73±5.87,治疗后为6.10±13.82(P<0.05)。随访28例,2例复发,经短期言语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功能性失声应用心理疏导、发声诱导及肌肉放松训练可获得良好效果,多可恢复正常发声。
张冉陈亚平徐文
关键词:言语治疗
国人正常嗓音特点的相关研究被引量:21
2002年
目的 :探讨正常人不同性别及年龄阶段嗓音声学特点和差异 ,分析相关因素 ,确定不同性别年龄阶段嗓音参数正常参考值。方法 :对 12 0 0例正常国人按性别、年龄分组后行嗓音声学检测并测最长声时和s/z比 ,另外频闪喉镜下观察各年龄组受试者喉部形态。结果 :男女性多项嗓音参数存在明显差异 ,基频、频率微扰、标准化噪声能量等女性明显高于男性 ,最长声时、各共振峰频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且随年龄增长男女各参数变化趋势不同 ;频闪喉镜下 ,不同年龄男女性声带各有特点 ,与嗓音参数变化相符。结论 :国人正常嗓音各声学参数具有显著性别年龄差异 ,与声带大体结构及多种因素相关。
侯丽珍韩德民徐文张丽
关键词:正常参考值中国人
类脂蛋白沉积症一例
2016年
患儿女,12岁,出生后哭声弱、声音嘶哑持续12年,患儿发音近耳语声。既往曾于多家医院就诊,分别诊断为声带肥厚,喉淀粉样变性,痉挛性发音障碍。
徐文
关键词:类脂蛋白沉积症痉挛性发音障碍声音嘶哑医院就诊患儿
变声期发音异常74例临床分析及护理
青少年一般在12-17岁进入变声期,一般约持续3-6个月,最长可达1年余。此时身体各个部位发育加快,喉部长出喉结,可表现说话时音调改变、音域变窄、发音易疲劳,如处理不当,往往出现变声期发音异常。一般认为其与心理因素、内分...
张丽徐文
关键词:变声期声带闭合频闪喉镜
文献传递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诱导的成纤维样细胞修复损伤声带的研究
目的 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SCs)体外诱导分化的成纤维样细胞的特点及其修复损伤声带的作用。方法 将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结缔...
胡蓉徐文杨庆文李赟刘永玲张学东
显微缝合技术在声带任克水肿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显微缝合技术对声带任克水肿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8例声带任克水肿患者采用全麻支撑喉镜下手术,以二氧化碳激光及喉显微器械相结合切除病变,保留病变周围正常黏膜,其中13例采用显微缝合技术将黏膜对位间断缝合,15...
马丽晶王军叶京英杨庆文徐文
关键词:喉显微手术显微缝合声带任克水肿
文献传递
儿童声嘶及良性增生性声带疾病的嗓音频谱分析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分析儿童声嘶的特点,并对良性增生性声带疾病患儿的嗓音频谱检查及诊治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分析152例声嘶患儿(其中良性增生性病变98例,占64.47%)发病特点、嗓音声学特点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①儿童声嘶疾病中,声带良性增生性疾病较多;其中男性约66.3%;病变多为双侧,以声带息肉为最多,慢性肥厚性喉炎次之;②患儿嗓音分析结果为:变声期前,声带息肉和慢性肥厚性喉炎患儿的基频微扰和振幅微扰、标准化噪声能量、谐噪比均明显异常;③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患者预后较好,慢性肥厚性喉炎预后最差。结论在儿童声嘶疾病中,声带良性增生性疾病所占比例最大,以声带息肉最多,如保守治疗不能恢复,可手术治疗。
侯丽珍韩德民徐文张丽叶京英王军
关键词:儿童声嘶增生
窄带成像技术在喉部病变诊断中价值
<正>目的探讨窄带成像(NBI)技术在喉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3例喉部病变患者NBI内镜及频闪喉镜下特征进行分析,患者均行喉显微手术并经病理确诊。132例为喉癌或癌前病变,51例为喉部良性病变结果①喉癌或癌前...
朱红徐文韩德民李赟黄志刚房居高叶京英王军
关键词:喉部病变异型增生窄带成像技术频闪喉镜
文献传递
老年前循环和后循环脑梗死构音障碍患者的声学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老年前循环和后循环脑梗死构音障碍患者声学特征的差异。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60例老年脑梗死构音障碍住院患者,分为前循环梗死组和后循环梗死组各30例,同时收集30例65岁及以上老年健康受试者设为健康对照组。使用嗓音嘶哑度评定分级(GRBAS)量表主观评估患者整体构音发声功能,再使用DIVAS2.5嗓音分析系统收集受试者构音功能相关客观参数数据,包括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最长发音时间(MPT)、最大声强(SPLmax)、最小声强(SPLmin)、发音障碍严重程度指数(DSI),对3组构音障碍患者以及健康受试者的声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前循环梗死组与后循环梗死组患者的总嘶哑度(G)、粗糙度(R)、气息度(B)、无力度(A)和紧张度(S)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受试者(F=16.574、39.793、46.309、52.154、25.603,均P<0.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前循环梗死组患者声音的粗糙度(R)和紧张度(S)明显高于后循环梗死组,而后循环梗死组患者声音的气息度(B)、无力度(A)以及总嘶哑度(G)则明显大于前循环梗死组患者(均P<0.001)。前循环梗死组患者声音基频值(F0)明显高于后循环梗死组患者以及健康对照组(F=39.050,P<0.001);而后循环梗死组患者基频值(F0)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3)。前循环梗死组的Jiiter值大于后循环梗死组患者以及健康对照组(F=64.976,P<0.001);前循环梗死组的Shimmer值低于后循环梗死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01);前循环梗死组的MPT、SPLmin、SPLmax值均高于后循环梗死组患者,低于健康对照组(F=90.406、24.003、16.164,均P<0.001);前循环梗死组的DSI值较后循环梗死组患者和健康对照组更低(F=87.921,P<0.001)。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不同解剖位置损伤导致的构音障碍其声学特征参数存在差异,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应结合损伤的解剖位置、主观症状评估以及客观声学特征分析对老年脑�
王璐何蕾柴双双冯宝玉黄秀颖田雨鑫张冉徐文高磊
关键词:脑梗死声学构音障碍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