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爱花

作品数:24 被引量:118H指数:5
供职机构:丽水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糖尿
  • 17篇糖尿病
  • 12篇2型糖尿
  • 12篇2型糖尿病
  • 10篇胰岛
  • 10篇胰岛素
  • 4篇胰岛素抵抗
  • 4篇脂肪
  • 4篇肥胖
  • 3篇血糖
  • 3篇治疗2型糖尿...
  • 3篇糖尿病合并
  • 3篇内脂
  • 3篇淋巴
  • 3篇酒精
  • 3篇酒精性
  • 3篇非酒精性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甘精胰岛素
  • 3篇病变

机构

  • 19篇丽水市中心医...
  • 6篇温州医学院附...
  • 3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丽水学院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24篇徐爱花
  • 13篇毛皓愉
  • 13篇徐海燕
  • 7篇孙霞
  • 4篇何银辉
  • 3篇章丹
  • 3篇汪大望
  • 3篇卢乐
  • 2篇赵敏蕾
  • 2篇杨洁
  • 2篇金炀缙
  • 2篇刘伟红
  • 2篇方炳木
  • 2篇杜友谊
  • 2篇李琳洁
  • 2篇裘红英
  • 2篇陈凯
  • 1篇刘小君
  • 1篇卢晔芬
  • 1篇蔡恩照

传媒

  • 3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浙江中西医结...
  • 2篇海峡药学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浙江医学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浙江医学教育
  • 1篇预防医学
  • 1篇2005年华...
  • 1篇中国医药教育...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型糖尿病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内脂素、脂联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内脂素、脂联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96例观察对象分为26例2型糖尿病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组(A组)、23例2型糖尿病非脂肪肝组(B组)和22例糖耐量正常单纯性脂肪肝组(C组)、25例正常对照组(NC),测定并分析观察对象的脂联素、内脂素、空腹血糖、血脂、丙氨酸转移酶、天门冬氨酸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量指数(BMI)、血压及腰围/臀围比值、尿酸、C-反应蛋白等指标水平并对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4组间内脂素、脂联素、γ-谷氨酰转肽酶、三酰甘油、尿酸、血压、体质量指数、腰臀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脂肪肝组的内脂素、γ-谷氨酰转肽酶、三酰甘油、体质量指数、腰围、腰臀比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腰臀比和尿酸是NAFLD的主要危险因素。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内脂素与腰臀比、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相关。结论内脂素、脂联素等脂肪因子可能参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与发展。
孙霞汪大望徐海燕徐爱花何银辉毛皓愉章丹
关键词: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联素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比较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酮症(DK)或酮症酸中毒(DKA)的治疗差异。方法将我院住院的DK或DKA患者随机分为皮下胰岛素泵治疗组(CSII组)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组(对照组)各22例,2组年龄、血糖和体质量指数(BMI)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观察血糖、尿酮体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的血糖经治疗后均明显下降,但达目标血糖值的时间相似,无显著性差异。2组患者经胰岛素治疗后尿酮体均转阴性,但CSII组尿酮体转阴时间为(10.9±4.7)h,较对照组(47.5±11.3)h明显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0.01)。CSII组低血糖发生率为(0.6±0.6)次/人,较对照组(1.3±0.7)次/人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DKA较常规小剂量静脉注射胰岛素更安全、有效。
徐爱花毛皓愉徐海燕
关键词:胰岛素泵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嵌合型Turner综合征一例
2013年
患者,女,38岁,因“口干多饮半年,发现血糖升高1个月”于2013年5月1日来院就诊。患者月经从未来潮。半年前出现口干多饮,消瘦,1月前发现血糖升高,就诊时查“空腹血糖14.96mmol/L,餐后2h血糖24.38mmol/L”。患者系第4胎足月顺产,父母非近亲婚配,母孕期未接触有害物质,无遗传病家族史,其兄弟姐妹高瘦,发育均未见异常。
蔡恩照徐海燕徐爱花
关键词:特纳综合征病例报告
妊娠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妊娠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和转归。结果:9例患者经治疗后,酸中毒均纠正,血糖均控制达标,血、尿酮体转阴,无孕产妇死亡,围生儿死亡2例(22. 2%),早产1例(11. 1%),足月分娩活婴6例(66. 6%)。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经积极补充液体、胰岛素治疗、补充电解质和纠正酸中毒等治疗后能取得较好疗效。
卢乐徐爱花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合理用药策略被引量:11
2011年
2型糖尿病是我国主要慢性疾病之一,而其控制状况不容乐观。降糖药物的使用是控制血糖的重要利器之一,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按作用机制和结构主要分为胰岛素促泌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糖苷酶抑制剂、DPP-Ⅳ抑制剂、GLP-1、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等。本文概述临床常用降糖药物的药理机制、作用特点及其特性,并提出适时启用胰岛素、简单化原则、合理联用、个体化原则及兼顾安全性、性价比的合理使用降糖药物策略。
何银辉徐海燕孙霞徐爱花叶伟红
关键词:糖尿病降血糖药胰岛素药理作用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脂肪因子的关系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脂肪因子的关系。方法96例观察对象分为26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DNAFL)、23例2型糖尿病非脂肪肝组(DNFL)和22例糖耐量正常单纯性...
孙霞徐海燕徐爱花何银辉毛皓愉
文献传递
厄贝沙坦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改善效果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并分析厄贝沙坦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共计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控制血糖治疗方案,观察组加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对照组加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以及胰岛素抵抗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压水平均有明显的下降,与治疗前相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水平、空腹胰岛素水平以及胰岛素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厄贝沙坦在控制血压的同时,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徐爱花
关键词:厄贝沙坦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
达格列净片治疗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患者的疗效与低血糖风险观察被引量:38
2020年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治疗血糖控制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丽水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6例血糖控制效果不佳的T2DM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达格列净片。不同时间点的FBG、2hPBG、HbA1c采用方差检验,2组患者体重、腰围、TC、TG、LDL-C、HDL-C、SBP与DBP、胰岛素日剂量采用t检验,HbA1c达标率与复合终点达标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χ^2检验。结果整体比较:FBG、2hPBG、HbA1c的组间、时间点、分组与时间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79.576,85.433,43.369,P<0.05)。固定分组因素时,2组FBG、2hPBG、HbA1c不同时间点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F=127.830,151.870,97.566,P<0.05);固定时间因素时,FBG、2hPBG、HbA1c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45.652,61.546,21.006,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4周、8周、16周的FBG、2hPBG、HbA1c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HbA1c达标率为60.42%和5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1,P>0.05)。观察组复合终点达标率45.83%,高于对照组25.00%(χ^2=4.554,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4.17%,低于对照组18.75%(χ^2=5.031,P<0.05)。结论达格列净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的降糖效果理想,可减少胰岛素用量,安全性高。
徐爱花黄建胜何银辉毛皓愉卢乐
关键词:血糖体重腰围低血糖
达格列净或那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被引量:28
2019年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或那格列奈在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血糖控制不佳,糖化血红蛋白(HbA1c)>8%,空腹血糖(FBG)11~16 mmol·L^-1的2型糖尿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达格列净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照组给予那格列奈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两组均随访12周,以FBG<7.0 mmol·L^-1,HbA1c<7%作为控制目标。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低血糖事件及体重指数(BMI)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各项指标差值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与胰岛素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为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2%(P<0.01)。结论:达格列净或那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均能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FBG、2hPG、HbA1c等血糖指标,而达格列净组低血糖发生率更低,同时还具有控制体重的优势。
毛皓愉徐爱花卢晔芬
关键词:那格列奈甘精胰岛素2型糖尿病
超重肥胖和2型糖尿病对瘦素、内脂素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超重肥胖和2型糖尿病(T2DM)对瘦素、内脂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6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男性T2DM患者和参加健康体检的男性非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年龄、疾病史等基本资料,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测瘦素和内脂素等指标。比较T2DM患者和非T2DM患者,超重肥胖患者和非超重肥胖患者的瘦素、内脂素水平;并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超重肥胖与T2DM交互作用对瘦素、内脂素的影响。结果T2DM患者66例,年龄为(49.70±9.45)岁,糖尿病病程为(4.99±4.46)年;非T2DM患者64人,年龄为(43.89±0.20)岁。T2DM患者瘦素和内脂素水平分别为(3.17±0.36)和(29.14±3.16)ng/mL,高于非T2DM患者的(3.03±0.30)和(21.81±3.32)ng/mL(t=2.387,P=0.018;t=12.900,P<0.001)。检出超重肥胖患者66例,非超重肥胖患者64人。超重肥胖患者瘦素水平为(3.27±0.32)ng/mL,高于非超重肥胖患者的(2.92±0.26)ng/mL(t=6.634,P<0.001);内脂素水平为(24.38±5.14)ng/mL,低于非超重肥胖患者的(26.71±4.36)ng/mL(t=2.780,P=0.006)。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超重肥胖与T2DM对瘦素(β=0.286,P=0.003)、内脂素(β=2.709,P=0.008)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结论超重肥胖与T2DM交互作用影响瘦素、内脂素水平。
孙霞朱艳郑鹏徐爱花董海娜
关键词:2型糖尿病超重肥胖瘦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