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易绍良

作品数:8 被引量:9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亚高山
  • 2篇植被
  • 2篇群落
  • 2篇林线
  • 2篇高山林线
  • 1篇动物
  • 1篇动物保护
  • 1篇亚高山针叶林
  • 1篇野生动物
  • 1篇野生动物保护
  • 1篇野生动物保护...
  • 1篇阴坡
  • 1篇针叶
  • 1篇针叶林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群
  • 1篇植物群落
  • 1篇生命表
  • 1篇生态恢复
  • 1篇生态系统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四川省交通运...

作者

  • 8篇易绍良
  • 7篇吴宁
  • 7篇罗鹏
  • 4篇石福孙
  • 3篇王乾
  • 3篇张桥英
  • 1篇高永恒
  • 1篇刘健
  • 1篇方近圻
  • 1篇李亚澜
  • 1篇程伟
  • 1篇陶豫萍
  • 1篇晏兆莉
  • 1篇陈槐
  • 1篇魏太昌
  • 1篇包维楷
  • 1篇廖银章
  • 1篇张运春
  • 1篇吴彦
  • 1篇陈文年

传媒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人与生物圈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水资源保护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东缘亚高山针叶林和采伐迹地中藓类生长速率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5
2007年
利用红油漆标记法,对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壤塘林业局二林场亚高山采伐迹地和云杉(Picea)原始林中的6种藓类近一个生长季的生长速率进行了研究。结合原地同时进行的微气候观测,分析了气候因子和藓类生长速率之间的相关度。这6种藓类中,有5种在原始林和采伐迹地都出现,只有绢藓(Entodon conncinus)仅在采伐迹地出现。不同物种和不同生境条件下藓类的生长速率都不相同。塔藓(Hylocomium splendens)的茎生长速率最大,而阿萨姆曲尾藓(Dicranum assamicum)生长速率最小。生境对塔藓、阿萨姆曲尾藓和细叶羽藓(Thuidium lepidoziaceum)的生长速率影响很大,它们在林内比在采伐迹地生长快。锦丝藓(Actinothuidium hookeri)和垂枝藓(Rhytidiadelphus triquetrus)的生长速率中等并且对生境不敏感。据此可以将藓类分成生境敏感型和不敏感型。微气候5~7月分析显示林内比采伐迹地的辐射通量低,并且更为干燥。但是早上林内的蒸汽压亏缺(Vapor pressure deficit,VPD)一直比采伐迹地低。林内较低的蒸汽压亏缺和较低的辐射通量使其成为更有利于藓类的生长场所。对于那些生境类型不敏感的藓类,微地形的效应也许抵消了这种大生境的效应。藓类的生理生态特征如变水(Poikilohydry)特征等对其在严酷气候条件下的生存和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同积温一样,藓类的生长速率同样可以指示生境的适宜度,因为其生长和蒸汽压亏缺紧密相关,是温度和湿度的函数,而这两个因素对于川西亚高山地区森林人工更新时幼苗的建植极为关键。因此藓类的生长状况可以作为指示适宜植树生境的指标。
王乾吴宁罗鹏易绍良包维楷石福孙
关键词:采伐迹地
道路对若尔盖高寒草地植被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对国道213线若尔盖高寒湿地花湖段道路周围的植被进行了调查,沿道路按照一定的景观格局,在道路两边设置垂直于道路的样线,沿样线在距离道路10m、50m和200m的地方设置样地。共布置样线19条,样地57个,测量样方130个。道路段地处亚高山草甸地带,主要植被类型是矮型嵩草和杂类草草甸。道路周围的植物群落根据聚类分析可分为8个群丛,其中85%的群落类型为长叶火绒草——长毛风毛菊——鹅绒委陵菜——小嵩草群落(Assoc.Lenotopod ium——Saussurea——Potentilla——Kobresia),7%为鹅绒委陵菜——平车前——二裂委陵菜群落(Assoc.Potentilla anserine——P lantago——Potentilla b ifurca)。施工区植物种类共计约110种,隶属于29科73属,未发现濒危物种存在。区系组成上,以北温带分布物种为主,占总数的55%,其次为世界分布物种,占25.7%,菊科、禾本科和毛茛科植物种类最多,占物种总数的36.8%。整个路段植物物种丰富度值为27.8±8.2,其中以牧民夏棚定居点附近的物种丰富度最低,其它地段较高;湿地物种丰富度中等;物种丰富度最高的出现在红星乡牧场。整个道路段附近植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W iener指数)为1.95±0.48,分布式样与丰富度类似。在红星乡冬牧场和花湖地段靠近道路的样地多样性指数最高,在湿地保护站以南道路段,多样性指数也基本上以道路边最高。物种丰富度并未表现出明显的梯度,显示出道路对植被的匀质化作用。土地使用(冬牧场和夏牧场)类型差异对植被类型和生物量有显著的影响。但是由于道路存在的时间较长以及放牧的存在使道路效应的表现不很明显。
王乾罗鹏吴宁易绍良蹇依兰波
关键词: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
森林对污染物湿沉降过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研究了四川乐山市沙湾区德胜钢铁公司附近的马尾松林、香樟林这两种森林生态系统的大气降水、穿透雨和树干径流以及土壤渗透水的污染物离子浓度并和裸地相对比,以期了解这3种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的过滤作用。研究结果如下:①大气降水的SO42-、NO3-、Cl-和F-浓度分别为30.36 mg/L,3.56 mg/L,1.41 mg/L,0.75 mg/L,表明SO2是该区的最主要酸性污染物质。②马尾松、香樟林群落的穿透雨和树干径流中污染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大气降水,表明森林对大气污染物具有显著的截留作用。马尾松林的穿透雨和树干径流的污染物离子的总量高于香樟林,表明马尾松林对酸性污染物质的截留作用高于香樟林。③两种林型的土壤渗滤水的污染物质含量比起树干径流有比较明显下降,这表明土壤对酸性污染物具有明显的截持和吸附作用。④对输入和输出不同生态系统的污染物各离子含量比较,并与裸地相对照发现,森林生态系统均对污染物起到了明显的拦截和积蓄作用。综上,森林生态系统对酸沉降具有明显的过滤作用。
陶豫萍吴宁罗鹏易绍良刘兵张桥英廖银章
关键词:大气污染物湿沉降
东喜马拉雅保护与发展的跨境合作
2019年
从我国滇西的'三江并流'高山峡谷区往西,经缅甸北部伊洛瓦底源头区至印度东北部的广大区域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该区域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结合处,经历了复杂的地质历史过程,地貌地形复杂多样,是多个生物地理单元和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交汇处,生态系统和动植物种类异常丰富。例如,仅中国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就分布着近6000种高等植物。
易绍良
关键词:中缅边境野生动物保护区保护区管理生态系统管理国家公园
干扰对高山林线再形成过程的影响被引量:11
2005年
高山林线是一类典型的生态交错带,因其特殊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对外界环境的高度敏感性而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高山林线的相关概念及其界定,从高山林线海拔位置波动、植被格局变化、生态交错带物种组成变化及其生理生态特征变化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干扰对高山林线再形成过程的不同影响,总结了高山林线物种对干扰的两种基本响应方式,即退行和入侵。认为人为干扰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当前气候变暖对高山林线波动的影响,因而在不同地区必须紧密结合当地可能的干扰来讨论高山林线的波动,否则结果有可能因误差较大而失去应有的价值。指出该研究在高海拔地区进行植被恢复的指导意义。
方近圻吴宁罗鹏易绍良
关键词:高山林线
围栏禁牧对川西北亚高山高寒草甸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5
2007年
围栏禁牧4a后,与放牧草地相比较:1)围栏草地物种数量有所下降,群落内出现物种27种,而长期放牧草地为33种.2)围栏草地物种平均高度较高,为20.23cm,群落分层现象明显;放牧草地物种平均高度仅为8.14cm,群落无分层现象.3)围栏草地内,杂草类的盖度(98%)大于禾草类的盖度(14%);放牧草地上,杂草类的盖度(53%)小于禾草类的盖度(56%)。4)围栏草地以禾草为主的优良牧草的生产能力(35.24g/m2)低于放牧草地的生产能力(75.47g/m2).5)围栏草地的地上生物量(272.64g/m2)和地下0~30cm生物量(801.61g/m3)都高于放牧草地的地上生物量(184.84g/m2)和地下0~30cm生物量(683.82g/m3).研究结果表明,围栏草地具有比放牧草地更复杂的群落结构,但其物种组成和优良牧草的生产能力,都低于放牧草地.
石福孙吴宁罗鹏易绍良吴彦王乾李亚澜陈槐高永恒
关键词:放牧围栏群落结构生物量
白马雪山阴坡林线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种群结构特征被引量:36
2008年
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是青藏高原特有林线树种。对白马雪山阴坡海拔4 400 m以上林线0.8 hm2样地长苞冷杉种群进行每木调查,分析其种群结构、数量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结构呈典型金字塔型,幼苗和幼树在种群中所占比重大,表现为增长型种群,种群个体数随径级的增加而减少,密度为幼苗>幼树>成年树;(2)存活曲线接近Deevy-III型,高径级种群趋于稳定,种群具两个死亡高峰,低径级种群尤其幼苗死亡率高达90%,这是林线区的气候条件如低温、强光照、积雪及冬季冻害等综合作用的结果,种群另一死亡高峰出现于V^VI龄级,种内和种间对空间、光照和养分等生存因子的激烈竞争引起自疏,导致死亡率再度上升;(3)长苞冷杉种群各龄级空间点格局在不同尺度上表现为聚集、随机和均匀分布,以聚集分布为主,由于幼苗来源于种子库且依赖成年树的微生境,幼苗聚集强度和尺度都最大;各龄级关系密切,在不同尺度上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
张桥英罗鹏张运春石福孙易绍良吴宁
关键词:静态生命表高山林线
亚高山林草交错带植被稳定技术试验示范
吴宁罗鹏晏兆莉石福孙孙庆魏太昌泽柏石玉辉热果易绍良赵永安刘红张桥英常吉塔李才旺程伟陈文年刘健铁云霞
本研究为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和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岷江上游典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试验示范研究”中的一个专题。针对原有恢复技术未充分考虑交错带人为干扰特征以及社会经济特征,加上林草交错带特殊自然环境条件(低温、冻害...
关键词:
关键词:生态恢复岷江上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