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书涛

作品数:20 被引量:143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软骨
  • 8篇关节
  • 7篇微重力
  • 5篇软骨缺损
  • 5篇缺损
  • 5篇骨缺损
  • 5篇关节软骨
  • 5篇关节软骨缺损
  • 4篇细胞
  • 4篇模拟微重力
  • 3篇蛋白
  • 3篇修复体
  • 3篇软骨细胞
  • 3篇胶原
  • 3篇骨髓间充质
  • 3篇骨细胞
  • 3篇骨折
  • 3篇股骨
  • 3篇干细胞
  • 2篇蛋白原

机构

  • 11篇河南大学
  • 9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淮河医院

作者

  • 20篇朱书涛
  • 8篇王晓
  • 7篇刘洋
  • 7篇朱立新
  • 6篇张明辉
  • 5篇张世浩
  • 5篇李国军
  • 5篇黄锐
  • 4篇王九现
  • 3篇靳安民
  • 3篇余磊
  • 3篇严乐平
  • 2篇姜峰
  • 2篇李奇
  • 2篇张义轩
  • 2篇张鹏
  • 2篇张永乐
  • 2篇王朝阳
  • 2篇张挚
  • 2篇武豪杰

传媒

  • 6篇中国矫形外科...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者关节液中Ⅱ型胶原代谢产物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我们通过检测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者中软骨缺损者、软骨相对正常者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关节液中Ⅱ型胶原降解产物Ⅱ型胶原C-肽端(CTX-Ⅱ)和Ⅱ型胶原羧基末端3/4片段(C2C)的浓度,探讨膝关节液中C2C和CTX-Ⅱ的浓度对膝关节软骨缺损的诊断价值。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我院体检科符合无KOA临床症状诊断及入选标准的63例为实验组及37例KOA患者为对照组。并将实验组分为实验1组:软骨相对正常组32例和实验2组:软骨缺损组31例。
张明辉武豪杰朱书涛李国军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液代谢产物膝关节软骨缺损
miRNA145对骨肉瘤细胞生长以及转移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miRNA145对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增殖以及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Lipofectamine2000脂质体转染法将miRNA145mimic转入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中,同时转入带有荧光的小RNA片...
朱书涛刘洋王晓张明辉
关键词:骨肉瘤细胞增殖
PKP术后患者再骨折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探讨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发生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4年6月在本院行PKP术治疗的248例压缩性骨折患者病历资料。根据再骨折情况,分为再骨折组(29例)、未骨折组(217例)。对两组临床资料、手术情况、影像学资料等进行统计,对患者术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9例(11.7%)患者PKP术后发生了再骨折。单因素和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伤椎数、手术椎体数、骨密度、后凸角变化、前高变化、骨水泥渗漏是PKP术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易发生再骨折,年龄、伤椎数、手术椎体数、骨密度、后凸角变化、前高变化、骨水泥渗漏是PKP术后发生再骨折的危险因素。
朱书涛刘洋张明辉李国军姜峰张鹏武豪杰王晓
关键词: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再骨折
定向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改良纤维蛋白原支架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
背景 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是近年组织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众多研究者从支架设计和种子细胞选择方面都进行了研究,目前来看结果并不令人满意。目的 研究微重力培养环境在构建组织工程模块修复关节软骨缺损中的作用。材料 以纤维蛋白胶粉...
朱立新黄锐李奇靳安民张世浩王九现朱书涛
关键词:模拟微重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纤维蛋白原
内固定物与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8
2012年
[目的]分析比较内固定物与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0年7月间治疗的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71例。其中内固定组36例,半髋关节置换组35例。比较2治疗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输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内科并发症、内置物并发症、术后1年关节功能状况等方面的情况。[结果]内固定组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组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18、20个月。内固定治疗组与半髋关节置换组相比较,手术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均较长,内科并发症、内置物并发症较多,髋关节功能恢复稍差(P<0.05)。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手术输血量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负重活动早、并发症发生率低、功能恢复满意,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朱书涛刘洋张明辉王晓
关键词:半髋关节置换术骨折内固定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
模拟微重力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复合改良纤维蛋白原支架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被引量:2
2009年
背景:模拟微重力培养系统通过模拟细胞生存的体内微重力环境,使细胞承受较低的剪切力,提高细胞内外、细胞间物质传递效率,从而提高细胞分化质量。目的:观察微重力培养环境在构建组织工程模块修复关节软骨缺损中的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实验采用自身对照;体内实验采用随机分组比较,于2007-12/2008-06在广东省构建与检测实验室及南方医院动物实验中心进行。材料:3周普通级龄新西兰兔1只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3月龄新西兰兔48只用于体内验证实验。方法:以纤维蛋白胶粉、凝血酶、氯化钙、抑肽酶、氨甲环酸制备纤维蛋白原支架。体外培养新西兰大白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3周,使之吸附于改良纤维蛋白原支架上在微重力环境下三维立体培养3周。48只兔做软骨钻孔制备软骨缺损动物模型,每只兔4孔。实验分为4组,每组48孔,微重力培养组在孔内植入微重力培养下的软骨细胞组织模块;普通培养组在孔内植入普通培养下的软骨细胞组织模块;单纯支架组在孔内植入空白支架;空白组孔内不植入任何材料,分别于2,6,12周处死动物,取相应标本。主要观察指标:通过生长曲线、倒置相差显微镜、组织学检测微重力培养环境在三维立体培养对软骨细胞增殖及功能的影响,以及用组织工程学评分检测微重力环境下培养的软骨模块对缺损的修复效果。结果:模拟微重力培养条件下构建的模块体外培养3周,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并分泌较多的细胞基质,包裹在软骨细胞周围。组织工程学评分显示微重力培养组修复软骨缺损的效果明显好于其他组。结论:模拟微重力培养环境对三维立体培养软骨细胞模块有比较良好的效果。
黄锐朱立新张世浩王九现朱书涛
关键词:模拟微重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纤维蛋白原
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危险因素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经DHS内固定术治疗后骨折不愈合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接受DHS内固定术治疗的41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依据骨折愈合情况,分为骨折愈合组(388例)和骨折不愈合组(24例)。对影响骨折愈合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41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随访1年,24例(5.83%)出现骨折不愈合。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螺钉深度、螺钉位置、矫正髋内翻、颈干角、骨折类型、Garden对线指数、合并骨质疏松是患者术后出现骨折不愈合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手术操作情况、合并骨质疏松、骨折类型、Garden对线指数、颈干角是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危险因素。
朱书涛刘洋张明辉李国军姜峰张鹏李卫华王晓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骨折不愈合
软骨细胞复合胶原/壳聚糖/β-磷酸三钙层状梯度修复体的体外培养被引量:10
2008年
背景: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涉及到软骨和软骨下骨的双重修复,需要将骨与软骨组织工程结合起来,构建骨软骨双层支架,或者在同一支架上构建组织工程化骨软骨。目的:观察胶原/壳聚糖/β-磷酸三钙层状梯度修复体对软骨细胞的吸附作用及对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评价其作为关节软骨工程支架的可行性。时间及地点:体外细胞学实验,于2007-12/2008-06在广东省构建与检测实验室进行。材料:以胶原、壳聚糖、β-磷酸三钙制备复合支架,上层以胶原/壳聚糖为主,下层以胶原/壳聚糖/β-磷酸三钙为主,孔隙率≥90%,孔径100μm。方法:体外培养新西兰大白兔软骨细胞并成骨诱导3周,使之吸附于多孔胶原/壳聚糖/β-磷酸三钙层状梯度修复体上三维立体培养3周。主要观察指标:通过生长曲线、倒置相差显微镜、组织学、扫描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支架在三维立体培养对软骨细胞的表型、增殖及功能的影响。结果:修复体/细胞体外培养3周,修复体上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并分泌细胞基质,包裹在软骨细胞周围,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结论:胶原/壳聚糖/β-磷酸三钙层状梯度修复体的细胞相容性良好,有望成为一种比较理想的关节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张世浩朱立新靳安民严乐平黄锐王九现朱书涛
关键词:胶原Β-磷酸三钙软骨细胞
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层状修复体与软骨细胞复合培养的实验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模拟微重力作为软骨组织工程培养方法的作用和胶原/壳聚糖/β-磷酸三钙(trical cium phosphate,TCP)层状梯度修复体作为关节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培养新西兰大白兔关节软骨细胞并扩增,吸附于多孔胶原/壳聚糖/β-磷酸三钙层状梯度修复体上,模拟微重力和普通环境下三维立体分别培养3周,通过生长曲线、倒置相差显微镜、组织学、扫描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微重力对软骨细胞培养的影响和支架在三维立体培养对软骨细胞的表型、增殖及功能的影响。[结果]软骨细胞/修复体体外培养3周,软骨细胞模拟微重力培养组明显比普通培养组在层状修复体上分布均匀,修复体中心软骨细胞数量明显较多,并分泌细胞基质,包裹在软骨细胞周围,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结论]模拟微重力环境有利于软骨细胞在三维支架上的均匀增殖,有望成为软骨组织工程中的一种重要培养方法;胶原/壳聚糖/β-磷酸三钙层状梯度修复体,细胞相容性良好,有望成为一种比较理想的关节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张世浩朱立新靳安民严乐平王九现黄锐朱书涛
关键词:微重力软骨细胞
模拟微重力培养在骨和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7年
骨和软骨组织工程主要致力于骨和软骨的形成和再生,通过建立细胞与生物材料的三维复合物,构建具有生物活性的组织,进而对受损的骨和软骨组织进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重建以求达到永久性替代。目前模拟微重力条件下骨和软骨组织工程的研究表明,微重力培养环境有利于细胞体外增殖和分化,并维持细胞的表型;有利于细胞和材料的三维立体复合;有利于构建的组织更接近于活体。因此微重力细胞培养为骨和软骨组织工程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朱书涛朱立新
关键词:微重力生物反应器软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