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新
- 作品数:165 被引量:618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点攻关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载ADM-PLGA微球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支架的实验研究
- 目的 研制载阿霉素(ADM)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微球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支架(ADM-PLGA-NHAC),研究其性质、体外的释药特点,并分别在体内和体外研究其抑制骨肉瘤MG63细胞的作用及骨修...
- 朱立新荣子杰杨联军
- 关键词:纳米微球
- 痛点封闭扩张运动联合针灸肩痛穴治疗肩周炎158例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评价应用痛点封闭扩张运动联合针灸肩痛穴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01—2013-12采用痛点封闭扩张运动联合针灸肩痛穴治疗肩周炎158例。先对患者进行检查,找到局部压痛点,排除禁忌证后,使用封闭液行痛点区域局部封闭,再行扩张手法,最后用毫针针刺健侧(病情严重者可双侧取穴)肩痛穴。结果治疗后无药物过敏、神经损伤、局部血肿形成及肌腱断裂。本组158例获得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中发现,患者除患肩功能改善外,头、颈部不适者亦有较为明显的改善。末次随访时根据自定标准评定疗效:优82例,良67例,可6例.差3例,优良率94.3%。结论痛点封闭扩张运动联合针灸肩痛穴治疗肩周炎设计合理,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 邹勇闻树林朱立新吴琼曾小锋黎云青
- 关键词:肩周炎痛点封闭针灸肩痛穴
- 毁坏性断肢再植与功能重建被引量:13
- 1999年
- 刘宁富朱立新胡广州石坚
- 关键词:断肢再植
- 缝匠肌止点不切断前移对小儿麻痹股四头肌瘫功能恢复评价
- 2000年
- 目的探讨小儿麻痹后股四头肌瘫痪治疗方法的改良。方法游离缝匠肌中、下2/3段,止点不切断前移代股四头肌。结果手术53例,随访34例,随访时间14~45个月,平均28个月。伸膝平均肌力由术前0.89级增至术后2.76级。所有患者膝关节较术前稳定有力,步态改善。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效果确实、时间缩短、功能恢复满意。
- 陈秋生杨建成朱立新余斌陈霞张雪萍
- 关键词:缝匠肌膝关节稳定小儿麻痹
- 溶血磷脂酸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黏附和迁移的作用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研究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在骨肉瘤细胞黏附和迁移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通过黏附和划痕实验观察细胞黏附和迁移能力;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骨肉瘤细胞系(Mg-63,SaOS-2,HOS-8603)中溶血磷脂酸受体(lysophosphatidic acid receptor,LPAR)的表达,分析LPAR的表达与肿瘤细胞迁移侵袭之间的关系;黏附和划痕实验检测LPA处理后对骨肉瘤细胞黏附和迁移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LPA对骨肉瘤细胞黏附和迁移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影响。[结果]细胞黏附和迁移能力检测结果显示Mg-63细胞的黏附和迁移能力最强,SaOS-2细胞黏附和迁移能力最弱。细胞中LPAR检测结果显示Mg-63、SaOS-2、HOS-8603三株细胞中LPAR1、LPAR2、LPAR3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Mg-63细胞中LPAR1、LPAR2、LPAR3表达均为最高。LPA处理SaOS-2细胞后,其黏附和迁移能力均明显下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PA处理后,SaOS-2细胞中PI3K、p-AKT、CD44表达均明显上调。[结论] LPA可能主要通过PI3K/AKT通路促进骨肉瘤细胞黏附和迁移。
- 王清富朱立新秦爱萍陈铁峰李金盘吴北太余晓赖忠安谢维雄
- 关键词:溶血磷脂酸骨肉瘤迁移PI3K/AKT信号通路
- 骶尾部卵黄囊瘤合并蚕豆病1例被引量:1
- 2014年
- 患者,男,3岁,因发现臀部肿块40余天伴疼痛30余天于2013年5月31日入院。体格检查:双上肢肌力正常,双下肢肌力减弱,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侧上腹壁反射存在,肛门反射减弱,肛门指检触及直肠后中硬包块,病理反射未引出。
- 包和婧朱立新梁永豪包和红
- 关键词:蚕豆病肌力减弱腹壁反射肛门反射肛门指检病理反射
- 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构建纤维蛋白胶软骨模块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观察体外构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改良纤维蛋白胶及生长因子的组织工程软骨模块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4-07/12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选取新西兰兔10只,密度梯度法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培养系统中加入生长因子(含10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100mol/L地塞米松,50mg/L维生素C,以及1%ITS-A。培养第2,4,6,8天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法在酶标仪上检测吸光度值表示细胞增殖。于培养7,14d行细胞爬片甲苯胺蓝染色及Ⅱ胶原免疫组化。诱导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于改良纤维蛋白胶支架上,加入生长因子诱导培养,于培养7,14,21d行形态组织学及透射电镜检查。结果:实验兔10只均进入实验结果分析。①四甲基偶氮噻唑法测定培养第6和8天后,实验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吸收度值高于对照组(实验组:0.4554±0.0206,0.5348±0.0169;对照组:0.4270±0.0255,0.5057±0.0368,P<0.05)。②细胞爬片甲苯胺蓝染色细胞周围有蓝色基质。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阳性。③诱导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改良纤维蛋白胶支架中培养,Masson染色可见胞浆及细胞周围有胶原的形成;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阳性。透射电镜可见细胞代谢旺盛。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改良纤维蛋白胶及生长因子的组织工程模块体外培养系统中,改良纤维蛋白胶支架相容性好,转化生长因子β等生长因子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改良纤维蛋白胶支架增殖,诱导分化成软骨细胞表型。
- 李亮华李奇林荔军朱立新张力
- 关键词:骨髓转化生长因子Β软骨
- 多发伤肢体主要动脉损伤的特点及救治被引量:12
- 1998年
- 1985年2月~1995年2月收治48例多发伤肢体主要动脉损伤。现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特点及救治原则进行讨论。临床资料本组48例,男39例,女9例;年龄6~59岁,以青壮年(18~45岁)为主(81.25%)。损伤原因:锐器伤2例,砸压伤8例,车祸伤35...
- 刘宁富靳安民朱立新
- 关键词:动脉损伤肢体多发伤急救
- 改良Charnley关节夹在马蹄内外翻足截骨融合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观察改良Charnley关节夹在马蹄内外翻足截骨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改良Charnley关节夹固定足跗二关节、三关节截骨融合术治疗45例52足。结果随访39例43足,随访时间11个月~7年3个月,平均3年5个月,43足全部骨性融合,42足外观基本正常,恢复三点负重,步态平稳。优良率9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观察方便、效果满意。
- 陈秋生朱立新钟菁钟菁童斌辉陈霞
- 关键词:外固定架马蹄内翻足儿童
- 老年人慢性腰腿痛病因分析及临床治疗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腰腿痛的常见病因及其治疗。方法选择1997年1月至2000年12月间162例老年慢性腰腿痛患者,椎间盘突出92例(其中合并腰椎管狭窄者63例),单纯腰椎管狭窄10例,腰椎峡部裂或滑脱者37例,骨质疏松者23例。结果47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出院,但其中18例症状复发。115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椎板间扩大开窗或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75例,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9例,单纯峡部植骨术8例,脊柱内固定者23例。97例手术患者获得随访,平均18个月,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者65例,残留部分症状者29例,无改善者3例。结论脊柱退行性变是导致老年人慢性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以腰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为主,治疗上先予保守治疗,效果差时可积极手术治疗。
- 刘成龙靳安民庄宁朱立新闵少雄童斌辉
- 关键词:老年腰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