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晓丽

作品数:16 被引量:144H指数:6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基因
  • 7篇乳头
  • 7篇乳头状
  • 6篇乳头状癌
  • 6篇甲状腺
  • 6篇甲状腺乳头状...
  • 4篇细胞
  • 3篇融合基因
  • 3篇突变
  • 3篇肿瘤
  • 3篇癌基因
  • 2篇蛋白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重排
  • 2篇腺癌
  • 2篇腺肿瘤
  • 2篇小细胞
  • 2篇临床病理
  • 2篇基因突变

机构

  • 16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16篇朱晓丽
  • 10篇周晓燕
  • 6篇朱雄增
  • 3篇陆永明
  • 3篇杨飞
  • 2篇杨文涛
  • 2篇柏乾明
  • 2篇张玲
  • 2篇孙团起
  • 2篇陆洪芬
  • 2篇蔡旭
  • 2篇张太明
  • 1篇智文祥
  • 1篇王芬
  • 1篇吴毅
  • 1篇孙孟红
  • 1篇沈磊
  • 1篇向礼兵
  • 1篇陈雅玲
  • 1篇杨慧娟

传媒

  • 7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肿瘤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线粒体DNA含量的变化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mtDNA)含量变化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应用Taq Man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4例甲状腺腺瘤,1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及其配对正常甲状腺组织的mtDNA含量变化,并结合甲状腺乳头状癌主要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结果(1)2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mtDNA相对含量为224.13±217.24;配对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mtDNA相对含量为88.69±44.06,两者差异显著(P<0.01)。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相比,甲状腺乳头状癌中mtDNA含量增加、无明显变化和减少的比例为21∶2∶6。(2)25例甲状腺良性病变中mtDNA相对含量为129.48±105.27;配对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mtDNA相对含量为89.44±29.75,两者无显著差异,但低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组(P<0.05)。(3)甲状腺良性病变中,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mtDNA含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4)甲状腺乳头状癌的mtDNA含量变化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0.05)。结论mtDNA含量增加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有关,但与其临床病理参数未见相关性,是肿瘤发生的早期事件。
孙团起边建超朱晓丽李端树王卓颖吴毅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聚合酶链反应
应用2013版ASCO/CAPHER2检测指南判读1780例免疫组织化学HER2不确定浸润性乳腺癌的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2013年修订版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美国病理医师学院(CAP)乳腺癌HER2检测指南对浸润性乳腺癌中HER2基因扩增状态判断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病理科2010—2014年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HER2不确定(2+)并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的浸润性乳腺癌1 780例,分别根据2007版和2013版ASCO/CAP检测指南对HER2/CEP17双探针FISH检测结果进行评判,进一步做比较分析。结果1 780例IHC HER2 2+浸润性乳腺癌中,按2007版ASCO/CAP指南,FISH检测结果显示HER2阳性310例(17.41%)、不确定66例(3.71%)、阴性1 404例(78.88%);按2013版ASCO/CAP指南,HER2阳性360例(20.22%)、不确定182例(10.23%)、阴性1 238例(69.55%)。与前一版本相比,新版指南使HER2基因扩增阳性率和不确定率分别增加2.81%和6.52%,阴性率减少9.33%,两种诊断标准相比较,判读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013版ASCO/CAP检测指南判读乳腺癌中HER2基因扩增率、阳性率及不确定率提高,阴性率下降,兼顾HER2/CEP17比值和HER2拷贝数使判读准确性提高,对筛选更多HER2靶向治疗获益个体具有重要价值;但对HER2低拷贝阳性患者的益处以及对HER2不确定病例的临床意义尚需深入研究。
许燕柏乾明杨飞朱晓丽陆永明张静杨文涛周晓燕
关键词:ERBB-2
非小细胞肺癌PHDsmRNA表达及与Bax和Bcl-2的关系
2010年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中脯氨酰羟化酶基因(PHDs)mRNA的表达及其与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表达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PHD1、2、3基因的表达及癌组织Bax、Bcl-2的表达。结果 5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肺癌组织PHDsmRNA表达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ax和Bcl-2阳性表达病例分别占33.9%(19/56)和32.1%(18/56)。PHD3 mRNA高表达和低表达癌组织中Bcl-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9.5%和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HDs mRNA表达增强。PHD3 mRNA表达上调可能与细胞凋亡有关。
陈苏峰张杰朱晓丽姚仕华张军华陈海泉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凋亡BCL-2BAX
原癌基因RET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4年
许多肿瘤有其特异性的基因改变.RET是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有着特殊关系的原癌基因.RET/PTC重排和甲状腺滤泡性癌中PAX8-PPARγ的重排,以及发生于乳头状肾细胞癌的基因重排,是迄今在人类上皮性癌中所确定的为数不多的融合基因.现已证实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存在着RET原癌基因的多种重排形式.
朱晓丽朱雄增
关键词:原癌基因RET甲状腺乳头状癌分子结构发病学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V599E)点突变与RET/PTC融合基因的检测被引量:30
2005年
目的 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及其他类型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BRAFV599E的点突变及RET/PTC1、3融合基因的表达状况,探讨二者与PTC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逆转录(RT) PCR分别检测95例石蜡与新鲜甲状腺病变组织中BRAFV599E点突变和RET/PTC1、3融合基因。结果 (1)仅在PTC中检测到BRAFV599E的突变,突变率56% (37 /66),在经典型PTC和高细胞型PTC中突变率分别为70% (29 /41)和2 /3,在滤泡型PTC及其他类型甲状腺病变中未检测到BRAFV599E的突变。统计学分析BRAF突变与性别、年龄、伴慢性淋巴细胞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P>0 05)。(2)PTC中RET/PTC检出率21 2% (14 /66),其中5例RET/PTC1阳性(7 6% ), 9例RET/PTC3阳性( 13 6% )。RET/PTC融合基因阳性的14例PTC中未检测到BRAFV599E突变。其余29例良恶性病例中未检测到RET/PTC融合基因。RET/PTC融合基因的表达与P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无明显关系(P>0 05)。结论 (1)BRAFV599E突变和RET/PTC融合基因是PTC较特征性的遗传学改变,可作为PTC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分子学的依据,BRAFV599E突变可能是甲状腺乳头状癌表型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2)BRAFV599E突变与PTC的经典型和高细胞型两种主要亚型密切相关; (3)BRAFV599E突变与RET/PTC融合基因可?
朱晓丽周晓燕朱雄增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融合基因
非小细胞肺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直接测序分析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率、突变分布特征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收集NSCLC共443例,其中包括手术切除样本299例、粗针穿刺活检标本59例、细针穿刺和胸腔积液细胞学样本85例。所有样本均通过石蜡包埋、切片后确定肿瘤细胞含量,显微切割富集肿瘤细胞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法检测EGFR基因酪氨酸激酶编码区第18至21号外显子的突变。结果(1)在443例NSCLC标本中共检出EGFR基因突变193个,发生在189例患者中(42.7%);EGFR基因第18至21号外显子的突变率分别为2.0%( 4/193)、48.7% (94/193)、6.7% (13/193)和42.5% (82/193);(2)EGFR基因总突变率与年龄无显著相关性,但在年龄大于中位年龄(57岁)的患者中第21号外显子的突变率(50.9%,54/106)高于年龄小于或等于中位年龄者(32.2%,28/87;P<0.01);(3)女性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率(53.5%,107/200)高于男性患者突变率(33.7%,82/243;P <0.01);(4)腺癌中的突变率(46.5%,161/346)高于鳞癌(13.3%,4/30;P<0.01)和低分化癌者(24.1%,7/29;P<0.05),而与腺鳞癌(7/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在手术切除、粗针穿刺活检以及细针穿刺和胸腔积液细胞学样本中EGFR突变检出率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分别为49.5%( 148/299)、35.6% (21/59)和23.5% (20/85),其中细针穿刺和胸腔积液的细胞学样本中的检出率较手术标本中的检出率为低(P<0.01)。结论直接测序法是检测NSCLC中EGFR基因突变的有效方法,特别对未知突变类型的检出具有优势;NSCLC中EGFR基因突变在女性和腺癌中多见,以第19号外显子的缺失突变和第21号外显子的点突变为主;EGFR基因突变分布特征可能与年龄有一定关系;EGFR基因
孙孟红杨飞沈磊张玲陈颖蔡旭朱晓丽周晓燕
关键词:受体表皮生长因子突变
一种癌基因检测用血细胞去除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癌基因检测用血细胞去除装置,包括套管,所述套管顶部开口,且开口处设有管盖;过滤管,所述过滤管内部设有过滤膜,所述过滤膜用于过滤血细胞保留穿刺组织细胞,所述过滤膜将所述过滤管内部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包龙龙周晓燕柏乾明朱晓丽
文献传递
B淋巴细胞增生性疑难病例中IgH基因克隆性重排的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IgH基因克隆性重排对B淋巴细胞增生性疑难病变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检测77例B淋巴细胞增生性疑难病例中IgH基因的克隆性重排情况,均采用BIOMED-2系统IgH克隆性试剂盒中FR1、FR2、FR3三组家族引物进行PCR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硝酸银染色后观察,并对照最终病理诊断进行分析。结果77例病变的最终病理诊断:B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12例,不能排除B淋巴细胞不典型增生或淋巴瘤20例,B细胞性淋巴瘤45例。三组中FR1、FR2和FR3至少有一个为阳性的比值分别为2/12、11/20(55%)和36/45(80%)。B细胞性淋巴瘤中,FR1、FR2和FR3的阳性率分别为60%(27/45)、60%(27/45)、56%(25/45),其类型有边缘区B细胞性淋巴瘤20例(其中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结外边缘区淋巴瘤18例,结内边缘区淋巴瘤2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7例,滤泡性淋巴瘤7例,套细胞性淋巴瘤1例,Burkitt淋巴瘤1例,浆细胞瘤4例,不能分型5例。FR1、FR2和FR3三者检测均为阴性但仍诊断为淋巴瘤9例(20%),其中1例后来出现肝脏B细胞淋巴瘤。对IgH基因重排阳性的B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和不典型增生14例的随访结果,4例重新取活检后诊断为B细胞性淋巴瘤,其中3例IgH基因重排检测为阳性。结论联合检测IgH基因FR1、FR2和FR3克隆性重排对B淋巴细胞增生性疑难病变诊断有重要的辅助价值;对形态改变和免疫表型诊断淋巴瘤依据不足而基因重排阳性者,重取活检或随访有一定价值;对阴性病例有必要补充IgH基因重排及IgK和IgL基因重排的检测以提高检测敏感性。
王倩李小秋朱雄增朱晓丽陆洪芬张太明周晓燕
关键词:淋巴系统疾病增生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
甲状腺乳头状癌形态学变型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和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变型的形态学及临床病理特征,并探讨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55例PTC,对石蜡包埋组织切片HE染色后进行形态学观察分型,并探讨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根据WHO甲状腺肿瘤分类标准,155例PTC可归到8个变型中,典型PTC(47.7%,74/155)最常见。在典型PTC中年龄≥45岁的病例占77%(57/74),明显高于滤泡型PTC(28.6%,2/7)和嗜酸细胞型PTC(33.3%,3/9,P<0.05)。乳头状微癌的淋巴结转移率(27.5%,11/40)明显低于其他变型(P<0.005)。弥漫硬化型PTC的局灶浸润率(4/8,50%)明显高于典型PTC(10/74,13.5%);实体型PTC(2/7,28.6%)的远处转移率明显高于典型PTC(2/74,2.7%);(2)45例(29%)PTC伴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lymphocytic thyroiditis,LT),局部浸润发生率在伴有LT的PTC(4.4%,2/45)中明显低于不伴LT的PTC(16.4%,18/110,P<0.05)。(3)对42例PTC随访8~12年,5年生存率为100%(42/42),10年生存率为96.6%(28/29)。结论 (1)典型PTC最常见,与之相比,滤泡型PTC、嗜酸细胞型PTC预后可能较好,而弥漫硬化型、高细胞型和实体型PTC预后较差。(2)伴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PTC局灶浸润率低,提示预后较好;(3)随访资料表明,PTC的总体生存率高,预后好。
朱晓丽周晓燕孙团起陆洪芬朱雄增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变型临床病理学特征预后
超声光散射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超声光散射成像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选取88例乳腺癌患者93个病灶。于化疗前及末次化疗结束后分别行超声及超声光散射检查获得病灶超声大小和最大血红蛋白浓度,根据影像学实体瘤评估标准将病灶分为完全缓解(CR)组、部分缓解(PR)组、稳定(sD)组、进展(PD)组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新辅助化疗临床有效率为81.7%。化疗前病灶超声大小、总血红蛋白浓度(THC)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后(P=0.001)及化疗前后病灶大小变化百分比(△Size%)(P=0.002)和THC变化百分比(△THC%)(P〈0.001)在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了PD组THC之外(P=0.590),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病灶大小及THC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RP〈0.001和P〈0.001,PRP〈0.001和P〈0.001,SDP=0.023和P=0.002,PDP=0.001)。光散射预测新辅助化疗有效率ATHC%为23.9%,曲线下面积(Az)0.75,此阈值的诊断效能敏感性73.7%,特异性76.5%,阳性预测值93.3%,阴性预测值39.4%,准确性74.2%。结论超声光散射成像ATHC%与超声&Size%各组之间变化一致,CR组变化最大,PR、SD组依次降低,△THC%可以术前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
智文祥常才高毅陈敏陈雅玲时兆婷苗爱雨王芬朱晓丽
关键词:超声检查乳腺肿瘤新辅助化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