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璐
-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新进展被引量:18
- 2015年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由于其解剖复杂、毗邻重要大血管、手术风险较大,为普通外科疑难手术之一,也是微创外科领域最难攻克的堡垒。对于开展微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外科医生丰富的手术经验和精湛的手术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笔者综述微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相关进展,以期进一步明确微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带来的利益与弊端,从而进一步提高该种手术的质量。
- 李学璐朱丹丹杨春明赵作伟
- 关键词:机器人
- 晚期乳腺癌的非手术治疗进展被引量:2
- 2014年
- 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一直存在争议。不同治疗方案优势人群的选择仍有待细化和确认,以便将"个体化治疗"的概念落到实处。新药的开发为我们带来更多的选择,但是经济条件的限制,带来的临床问题更需我们冷静思考。相信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努力,定会获得进一步的突破。
- 刘彩刚李学璐马振海
- 关键词:晚期乳腺癌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中医中药
- 乳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5年
-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 , DFSP)是发生于真皮和皮下间叶组织的低度恶性肿瘤,其多发生于真皮。 Darier和Ferrand于1924年首次报道DFSP[1],其可发生于身体上任何部位的皮肤,但以躯干和四肢最为常见,而发生于乳腺皮肤者实属罕见。对于DFSP的治疗,外科手术完全切除是必要的,但在切除的具体范围上还没有达成共识[1]。 NCCN指南推荐应用扩大切除或显微外科技术对肿物进行完全的切除,达到阴性切缘为2~4 cm,是治疗的最佳选择[2]。本文报道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2014年4月收治的1例乳腺DFSP患者,并分别检索国内文献报道的较完整的临床资料12例,对DFSP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
- 李学璐朱丹丹马振海刘彩刚赵作伟
- 关键词:乳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 男性乳腺癌临床特征及诊治:附35例报告被引量:1
- 2021年
- 背景与目的男性乳腺癌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一般确诊时分期较晚,预后差。目前其治疗上多参照女性乳腺癌。笔者通过对男性乳腺癌的病例的回顾分析,探讨该病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回顾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2003年3月—2019年6月收治的35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全组患者就诊时均无远处转移,中位年龄6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乳房肿块,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仅2例(5.7%)患者接受了部分乳腺切除术,其余均接受全乳房切除术或更大范围的手术。18例(51.4%)接受了辅助化疗,4例(11.4%)接受了辅助放疗,17例(48.6%)接受了辅助内分泌治疗。30例(85.7%)术后病理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全组均获得随访,5年总生存率83.4%。结论加强对男性乳腺癌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并进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非常重要。男性乳腺癌的诊治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规范。
- 何雨爽高欣怡吴洁蓉潘晨曦李学璐马振海
- 关键词:预后
- 腹壁汗孔癌一例
- 2015年
- 患者女性,79岁。因“右下腹壁皮肤肿物20年”人院。患者20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下腹壁外侧一皮肤肿物,当时约高梁米大小,无疼痛,无发热,无局部皮肤红肿及破溃,未予重视。20年来肿物逐渐增大。2个月前发现肿物约核桃大小,表面出现糜烂,有少量血性渗出物。
- 马振海梁鋆霄李扬高济越李学璐秦华民田晓峰
- 关键词:右下腹壁皮肤肿物皮肤红肿渗出物
- 乳腺摄片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新进展被引量:1
- 2013年
- 在全球范围内,乳腺癌是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的常见病之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关键。第二次阅片会明显提高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然而纵观国内外文献,因乳腺图像数据库的来源和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方法的应用存在很大分歧,所以不同试验结果很难具有可比性。因此,计算机辅助诊断能否作为"第二次阅片者"还没有被证明。乳腺摄片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住院医师和放射科医师都将从中受益。
- 李学璐赵作伟朱丹丹
-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诊断乳腺癌乳腺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