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师

作品数:9 被引量:31H指数:5
供职机构: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甘肃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项目甘肃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液相色谱
  • 3篇色谱
  • 3篇相色谱
  • 3篇高效液相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学成
  • 2篇雪松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皂苷
  • 2篇正丁醇
  • 2篇正丁醇部位
  • 2篇色谱法
  • 2篇肿瘤
  • 2篇肿瘤活性
  • 2篇总皂苷
  • 2篇响应面
  • 2篇瘤活性
  • 2篇抗肿瘤
  • 2篇抗肿瘤活性
  • 2篇化学成分

机构

  • 8篇甘肃省医学科...
  • 8篇甘肃中医药大...

作者

  • 9篇李师
  • 8篇石晓峰
  • 6篇刘东彦
  • 5篇雷艳萍
  • 4篇宁红霞
  • 3篇沈薇
  • 3篇白朝辉
  • 2篇王斌利
  • 2篇张莉霞
  • 1篇王新娣
  • 1篇韩涛
  • 1篇范彬
  • 1篇邓毅
  • 1篇马趣环
  • 1篇郭红云
  • 1篇胡彩香

传媒

  • 3篇中国药房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草药
  • 1篇中药材

年份

  • 2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RP-HPLC法同时测定雪松松针中4个有效成分的含量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雪松松针中丹皮酚、蛇床子素、和厚朴酚、厚朴酚4个有效成分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7 min,55%A;7-20 min,80%A;20-25 min,55%A),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94 nm,柱温25 ℃。 结果:雪松松针中丹皮酚、蛇床子素、和厚朴酚、厚朴酚浓度分别在12.5-125、5-50、7-70和10^-100 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9989-0.9998之间;加样回收率(n=9)范围为98.6%-99.2%。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高效,可作为雪松松针质量控制的参考方法。
石晓峰李师刘东彦白朝辉贠洁
关键词:蛇床子素和厚朴酚厚朴酚中药成分分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雪松松针中总黄酮及4种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建立测定雪松松针中总黄酮及杨梅素、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以硝酸铝[Al(NO3)3]显色,在510 nm处测定雪松松针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雪松松针中杨梅素、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rt TC-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结果:芦丁的含量在45.8~549μg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65%,RSD=1.37%(n=6)。杨梅素、槲皮素、异鼠李素的质量浓度在1~10μg/ml、山柰酚的质量浓度在4~40μ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11%、97.63%、100.46%、102.11%,RSD分别为1.35%、1.49%、1.56%、1.51%(n=6)。雪松松针样品中总黄酮、杨梅素、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1.9、0.229、0.503、0.843、0.297 mg/g。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雪松松针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测定方法。
胡鹏斌韩涛刘东彦石晓峰李师宁红霞
关键词:雪松松针总黄酮杨梅素山柰酚异鼠李素
HPLC同时测定雪松松针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和儿茶素的含量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雪松松针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和儿茶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TC-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A)-0.2%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8 min,10%A,8~45 min,10%→30%A),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25℃。结果雪松松针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和儿茶素依次在0.4~4.0,4~40和2~20μg·mL-1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 8,0.999 9,0.999 9,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104.7%,99.5%和105.8%。结论该方法适用于雪松松针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和儿茶素的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快速、高效。
邓毅宁红霞沈薇石晓峰李师雷艳萍
关键词: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儿茶素高效液相色谱法
雪松松针化学成分的抗癌活性研究
石晓峰郭红云沈薇刘东彦雷艳萍宁红霞李师白朝辉胡鹏斌王斌利张莉霞范彬马趣环王新娣胡彩香
雪松是松科Pianaceae雪松属Cedrus Trew树种的泛称,该属共有4种,包括雪松C. deodara、短叶雪松C.brevifolia、黎巴嫩雪松C.libani和北非雪松C.atlantica,均为高大乔木,...
关键词:
关键词:化学成分分离抗肿瘤活性药用价值
雪松不同部位中莽草酸的含量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测定雪松不同部位的莽草酸含量,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雪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流动相为0.1%磷酸水溶液-甲醇(95∶5,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7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结果:莽草酸的质量浓度在1~50μg/m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精密度试验的RSD〈2%,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RSD〈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RSD=2.08%(n=9)。雪松不同部位中莽草酸的含量依次为松针〉嫩枝〉花序〉老枝〉老枝的树皮〉老技的木质部,其中以雪松松针最高,达3.22%。结论:雪松的松针和嫩枝所含的莽草酸较高,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雷艳萍石晓峰白朝辉刘东彦李师
关键词:雪松莽草酸高效液相色谱法
雪松松针总皂苷的超声提取工艺优选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优选雪松松针总皂苷的超声提取工艺,并考察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雪松松针总皂苷的含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为因素,根据Box-Behnken设计进行试验,以雪松松针总皂苷含量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对雪松松针总皂苷的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考察所制雪松松针总皂苷对人肺癌A549细胞、人肝癌Hep G2细胞和人胃癌MKN45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_(50))。结果:优选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3%,液料比13∶1,提取2次、每次65 min;以此工艺所得雪松松针总皂苷平均含量为6.693 mg/g,与预测值6.508 mg/g的相对误差为2.84%。雪松松针总皂苷对A549、Hep G2、MKN45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IC_(50)分别为(63.98±6.79)、(154.91±10.20)、(176.32±14.26)μg/ml。结论:优选的雪松松针总皂苷的超声提取工艺合理、可行;其对A549、Hep G2、MKN45细胞增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A549细胞作用最为明显。
李师雷艳萍石晓峰刘东彦王斌利张莉霞
关键词:总皂苷超声提取工艺抗肿瘤活性体外
雪松松针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的分离及总皂苷提取工艺的研究
雪松Cedrus deodara是松科Pianaceae雪松属Cedrus Trew的一种常绿乔木,其松针为13个可供药用松针之一,具有抗病毒、抗癌、止痛等多种药理活性。为了充分开发利用雪松松针,首先本论文采用大孔吸附树...
李师
关键词: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响应面分析法总皂苷
响应面法优化雪松松针中总多酚的超声提取工艺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优化雪松松针总多酚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以总多酚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对影响雪松松针总多酚提取工艺的主要因素(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液料比)进行优化。结果:超声提取雪松松针中总多酚的最佳工艺为:55%乙醇,料液比1∶20(g/m L),超声提取65 min,提取次数为2次;在此最佳工艺下,总多酚提取率为5.460%。结论:优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经验证,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符。
宁红霞沈薇石晓峰李师
关键词:总多酚
雪松松针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对雪松Cedrus deodara松针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及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柱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雪松松针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4′-羟基-3′-甲氧基苯基)-2-[4″-(3-丙醇基)-2″-甲氧基苯基]-1,3-丙二醇(1)、(7S,8R)-9,9′-二羟基-3,3′-二甲氧基-7,8-二氢苯并呋喃-1′-丙醇基新木脂素-4-O-β-D-葡糖苷(2)、(7R,8R)-3′,9,9′-三羟基-3-甲氧基-7,8-二氢苯并呋喃-1′-丙醇基新木脂素-4-O-α-L-鼠李糖苷(3)、(6R,9R)-6-羟基3-oxo-α-ionol-9-O-β-D-glucopyranoside(4)、(6R,9R)-3-oxo-α-ionol-9-O-β-D-glucopyranoside(5)、莽草酸正丁酯(6)、奎宁酸正丁酯(7)、(6S,9R)-6-hydroxy-3-oxo-α-ionol-9-O-β-D-glucopyranoside(8)、5-p-trans-coumaroylguinic acid(9)、(E)-1-O-对香豆酰基-α-D-吡喃葡萄糖苷(10)。结论化合物1~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李师刘东彦石晓峰雷艳萍
关键词:正丁醇提取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