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健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结石
  • 2篇胆管
  • 2篇胆管造影
  • 2篇胆管造影术
  • 2篇胆囊
  • 2篇胆囊结石
  • 2篇胆总管
  • 2篇胆总管结石
  • 2篇胰胆管
  • 2篇胰胆管造影
  • 2篇胰胆管造影术
  • 2篇造影
  • 2篇造影术
  • 2篇十二指肠
  • 2篇逆行
  • 2篇逆行胰胆管
  • 2篇逆行胰胆管造...
  • 2篇逆行胰胆管造...
  • 2篇内镜
  • 2篇内镜逆行

机构

  • 5篇浙江省台州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杨健
  • 4篇王爱东
  • 4篇张法标
  • 3篇方哲平
  • 2篇杜学峰
  • 2篇吕尚东
  • 2篇张财明
  • 1篇冯仙菊
  • 1篇陈志红
  • 1篇戴启强
  • 1篇何赛琴
  • 1篇朱昱
  • 1篇蔡柳新
  • 1篇龚彪

传媒

  • 3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70岁以上老年人毕Ⅱ式胃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ERCP治疗被引量:9
2009年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老年胆胰疾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已得到公认,是目前老年胆总管结石首选的微创治疗手段。毕Ⅱ式胃切除术后胃肠道解剖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王爱东何赛琴张法标杨健张财明冯仙菊
关键词:老年人胆总管结石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10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对本院100例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患者的临床记录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均取得手术的成功,结石介于1.0~2.6 cm,平均手术时间55 min,失血18 mL,术后疼痛评分4分,平均住院4.2 d,1例出现胆漏较多,2例结石复发。整体上,手术进行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具有保存胆囊功能、操作简单、创伤小、康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胆囊结石的微创手术疗法。
吕尚东方哲平王爱东蔡柳新杨健
关键词:胆囊结石腹腔镜胆道镜
腹腔镜术中联合十二指肠镜一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80例报告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中联合十二指肠镜乳头扩张(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EPBD)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方法及适应证。方法:为8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LC+EPBD,完成腹腔镜胆囊三角游离后,经胆囊管插入导丝至十二指肠肠腔,经口插入十二指肠镜至十二指肠乳头,扩张球囊在导丝引导下行EPBD,用取石网或球囊取石,再行LC。结果:79例成功完成手术,成功率98.75%,1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95.04±13.49)min,术后平均住院(4.82±0.76)d。术后发生高淀粉酶血症11例,无死亡病例及胆管残留结石、肠穿孔、胆管穿孔、胆漏、大出血、重症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79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9.12±2.87)个月,B超、肝功能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术前选择合适的病例,综合考虑术者的技术水平及医院设备条件,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LC+EPBD是可行、有效、安全的,具有住院时间短、保留Oddi括约肌功能、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杨健方哲平张法标杜学峰王爱东
关键词:胆囊结石病胆总管结石十二指肠镜检查
闭合性肝创伤患者的手术及非手术治疗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闭合性肝创伤患者的手术及非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65例单纯闭合性肝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手术组(33例)和非手术组(32例),观察两组治疗结果及相关指标差异。结果治愈62例(95.38%),死亡3例(4.62%)。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患者的肝外伤分级、收缩期血压、心率、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腹膜炎体征和腹腔积液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闭合性肝创伤的治疗方法应综合血液动力学状态、腹腔积液量、腹膜炎体征和CT检查进行选择,非手术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手术治疗要积极预防并发症。
杜学峰戴启强朱昱杨健张法标
关键词:肝脏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
十二指肠乳头生理性过长致胆胰管梗阻病变的内镜诊断与治疗
2011年
目的报告导致胆胰管梗阻病变的少见因素十二指肠乳头生理性过长的临床特征以及内镜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4年2月至2010年6月间2 150例ERCP患者中10例特殊胆胰管梗阻病例的诊疗情况,对其及对照组40例胃镜检查者行乳头长度测量。结果 10例患者除十二指肠乳头外观过长、7例胆总管轻中度扩张外,ERCP术中未见有术前诊断病变。乳头测量长度(19.7±3.9)mm,对照组乳头长度(9.5±2.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8,P<0.001)。10例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和鼻胆管引流(ENBD)后,症状消失。术后高淀粉酶血症2例,出血1例,经禁食、输液和内镜下止血治愈。结论十二指肠乳头生理性过长是导致胆胰管梗阻的较罕见因素,在复发性、特发性胰腺炎及某些胆道梗阻时应想到其存在的可能,内窥镜及ERCP可明确诊断及实施有效治疗。
王爱东陈志红张法标杨健张财明吕尚东龚彪方哲平
关键词:十二指肠乳头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