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惠玉
-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理学更多>>
- 赫师慎关于中国不定分析研究之探析被引量:2
- 2006年
- 20世纪初期西方传教士赫师慎对中国不定分析进行了系统探讨,其论文《中国百鸡问题或不定分析》向西方世界展示了不定分析在中国发展历史的全貌,对于帮助西方了解中国数学及古代文明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对此进行系统的分析,重新评价了赫氏在西方汉学研究中的历史地位,并对赫氏的若干论断提出质疑,辨明了其中若干不明文献的出处。
- 杨惠玉
- 关键词:《通报》百鸡问题大衍术
- 论赫师慎、佩初兹、葛式对中国古代数学的认识
- 2010年
- 20世纪初期欧洲汉学家赫师慎、佩初兹和葛式在国际权威汉学杂志《通报》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古代数学的文章。这些文章反映了他们对中国古代数学成就的认识,也反映了当时欧洲汉学界对中国古代数学成就普遍持有的两种对立态度,一是武断地怀疑某些中国古代数学成就源自域外,认为中国数学劣于西方数学;二是肯定中国古代数学的光辉成就,并认为中西数学各有其长处和特色,应平等视之,这也是当时西方汉学界的代表态度。
- 杨惠玉
- 关键词:中国古代数学《通报》汉学
- 法国耶稣会士夏鸣雷与中西历转换表被引量:1
- 2012年
- 早期西方传教士和汉学家对中国年代学尤感兴趣,这主要源于来华耶稣会士对中国上古编年史问题的分歧,并引发了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争论。在这些争论中,西方学者对中国编年史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其中首要的一步便是设法将中国编年史中的年代记载和西方的儒略历对应起来。19世纪末期法国来华耶稣会士夏鸣雷对中西历相互转换进行出色的研究,他的转换表简单巧妙、通俗易行,是当时汉学研究的得力工具,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耶稣会的性质及其在中国传教的特点。
- 杨惠玉
- 关键词:《通报》汉学年代学
- 基于文类分析的学术英语教学探究——以上海交通大学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为例
- 2020年
- 根据对上海交通大学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分析,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心进行了以通用学术英语和文类分析为基础的英语课程改革。通过对每学期修课学生进行的两次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发现,此课程设置比较适合当前研究生在学术英语方面的需求,且教学效果显著。本研究表明该课程的教学理论依托、教学模式和评估方式均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可供国内高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程建设参考借鉴。
- 杨惠玉马玉蕾邹晖丁雅萍
- 《通报》在西方中国科学史研究中的角色
- 西方中国科学史研究作为汉学的一个分支领域,始于16世纪末耶稣会传教士入华传教。自1687年法国五位耶稣会士奉敕抵华开始,法国汉学对中国科学文明的研究就开始在西方占据领先地位。在传统汉学阶段,法国与荷兰于1890年联合创办...
- 杨惠玉
- 关键词:中国科学史学术杂志《通报》法国汉学
- 文献传递
- 论西方汉学杂志《通报》及其对中国科技的关注被引量:4
- 2007年
- 创办于1890年的《通报》是国际性权威汉学杂志之一,是法国为汉学界所做的一个重大贡献。本文对早期《通报》(1890—1944年)的创办背景、栏目内容等方面作了简要的介绍,通过分析早期《通报》关于中国科技的论文,探讨当时西方汉学界对中国科技史的介绍和研究,以期对人们了解和研究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期的中西文化交流有所帮助。
- 杨惠玉
- 关键词:《通报》汉学
- 试析科学外史研究——以两部天文史代表著作的比较研究为例被引量:1
- 2006年
- 本文通过对两部天文学内史、外史的著作《中国天文学史》和《天学真原》的对比研究,揭示出科学外史研究和科学内史研究不仅在研究侧重领域有所不同,更重要的是在研究视角方面有巨大差别,由此清晰地反映出科学外史研究的在侧重领域和研究视角等方面的特点。
- 杨惠玉
- 关键词:科学史文化人类学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