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聪颖

作品数:38 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连云港市卫生局科研项目连云港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病理
  • 15篇临床病理
  • 11篇细胞
  • 10篇乳腺
  • 10篇肿瘤
  • 10篇免疫
  • 7篇组织化学
  • 7篇腺肿瘤
  • 7篇免疫组织
  • 7篇免疫组织化学
  • 6篇临床病理学
  • 6篇病理学
  • 5篇乳腺肿
  • 5篇乳腺肿瘤
  • 5篇临床病理学特...
  • 4篇生物学
  • 4篇生物学行为
  • 4篇染色
  • 4篇腺癌
  • 4篇临床病理分析

机构

  • 37篇连云港市第一...
  • 3篇连云港市第二...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连云港市中医...
  • 1篇上海市嘉定区...

作者

  • 37篇杨聪颖
  • 26篇陈昊
  • 15篇张昶
  • 11篇王红霞
  • 9篇刘新丽
  • 8篇王巧
  • 5篇张春芳
  • 4篇张洪兰
  • 4篇孔庆云
  • 4篇白玲
  • 4篇闫蓉
  • 3篇江亚军
  • 3篇聂艳红
  • 3篇蔡胜蓝
  • 3篇周军
  • 3篇曹海燕
  • 3篇朱振红
  • 3篇韦玉芳
  • 3篇张功铭
  • 3篇刘华

传媒

  • 8篇临床与实验病...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 3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广东医学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宁夏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乙酰半胱氨酸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肝脏NF-κ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诱导的急性肝损伤(AHI)大的保护作用及对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大鼠随机均分成三组:a组假手术组(Sham):仅开腹,不阻断肝血流;b组I/R组;c组干预组(NAC)。b、c组均阻断肝大部血流后恢复灌注,其中c组于阻断血流前1 h,腹腔注射NAC(500 mg/kg)。各组大鼠于再灌注3 h后开腹,采血,切取肝左中叶常规病理检测:免疫组化染色(ABC法)检测NF-κB在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I/R组大鼠血清ALT与AST的活性、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PMN)计数及NF-κB表达比均明显高于S组(P<0.01),肝脏在光镜与电镜下的显微与超微结构损伤明显;NAC组的各项指标均明显好于I/R组(P<0.01),但差于S组(P<0.01)。结论I/R大鼠肝脏组织内NF-κB的表达增加,NAC可通过抑制NF-κB的激活减轻急性肝损伤的炎症程度。
朱振红李伟杨聪颖孔庆云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核因子-ΚBN-乙酰半胱氨酸
EBV与癌基因P53、P21、P16在食道癌中表达与意义
2004年
目的 探讨EBV感染与癌基因P5 3、P2 1、P16在食道癌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 对 6 0例食道癌病例 ,用原位杂交法检测EBV的表达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 3、P2 1、P16的表达。结果 EBV阳性表达率为 72 % ,P5 3阳性表达率为 83% ,P2 1阳性表达率为 6 5 % ,P16阳性表达率为 30 %。在EBV阳性病例中P5 3、P2 1、P16的阳性病例分别为 2 7、2 8、5例。结论 EBV感染对食道癌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 ;P2 1、P16的表达与EBV感染有关 ;P5 3、P2 1。
陈昊董玲杨聪颖白玲张昶蒋芹
关键词:EBV癌基因P53食道癌P21
p63,34βE12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研究p63,34βE12在前列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S-P免疫组化法对104例不同的前列腺病变进行p63,34βE12标记,观察它们的表达情况。结果p63,34βE12在除前列腺癌(35例)以外的3组良性病变的基底细胞均有阳性表达,但p63的阳性表达率高于34βE12;p6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无表达,而34βE12则有假阳性。结论通过对前列腺不同病变的观察,腺体周围基底细胞是否存在是前列腺良恶性的重要鉴别点。p63,34βE12是基底细胞特异性标记物,而p63更敏感,是诊断前列腺癌的首选抗体。如同时选用p63,34βE12则更为理想。
杨聪颖陈昊张昶王巧王燕青
关键词:前列腺病变基底细胞P6334ΒE12免疫组化
胃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被引量:11
2018年
我们收集3例胃血管球瘤(GGT),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一、资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收集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2009年1月至2017年7月GGT的手术切除标本3例.同时收集患者相关的临床病理资料。
刘新丽杨聪颖陈昊
关键词:临床病理学特征胃血管球瘤免疫表型特征临床病理资料手术切除标本病理学特点
乳腺伴大汗腺分化的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乳腺伴大汗腺分化的癌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乳腺伴大汗腺分化的癌标本70例和同期诊断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28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两组预后差异,并对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分期、免疫组化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乳腺伴大汗腺分化的癌平均发病年龄(56.17±12.41岁)比非特殊型浸润性癌(52.77±11.07岁)高(P=0.039);与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相比,乳腺伴大汗腺分化的癌具有更低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较低的ER、PR阳性率(P<0.05);乳腺伴大汗腺分化的癌患者与非特殊型浸润性癌患者相比,5年总生存率(P=0.221)和无病生存率(P=0.3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学分期、淋巴结外软组织浸润与乳腺伴大汗腺分化的癌患者预后有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与乳腺伴大汗腺分化的癌患者不良预后有关(P<0.05)。结论乳腺伴大汗腺分化的癌与浸润性癌临床病理特征不同,但预后无统计学意义。淋巴结转移可作为乳腺伴大汗腺分化的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
刘新丽杨聪颖陈昊
关键词:腋窝淋巴结转移激素受体
乳腺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生物学行为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诊断及预后,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3例乳腺原发性MFH病例,标本均充分取材,完善临床及预后资料,观察临床病理学特点,SP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3例患者均为女性,临床均以乳腺无痛性肿块为主要症状就诊。病理学大体改变主要为肿瘤质实或硬,边界欠清,直径2.3~3.0 cm,均值2.6 cm。镜下观察肿瘤主要由梭形纤维母细胞样细胞和组织细胞样细胞组成,并混有多核巨细胞及少量炎症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68、波形蛋白(Vimentin)全部阳性,Ki67增殖指数35%~50%。结论乳腺原发性MFH十分少见,确诊困难,需与恶性叶状肿瘤、恶性肌上皮瘤、化生性癌、肌纤维母细胞瘤等相鉴别,结合临床特征和HE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正确诊断。
刘新丽杨聪颖陈昊
关键词:乳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免疫组织化学
CD21及CD43对黏膜相关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和良性淋巴组织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 探讨CD21、CD43蛋白表达对黏膜相关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oma)和良性淋巴组织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5例良性淋巴组织增生(对照组)及25例MALToma(病例组)组织CD21、CD4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病例组100%(25/25)显示出CD21+的异常滤泡树突细胞网,多数稀疏破碎,少数扩大增生或融合成片;对照组100%(25/25)显示出CD21+的完整滤泡树突细胞网,未显示异常滤泡树突细胞网.两组异常滤泡树突细胞网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80,P=0.000).病例组CD20+细胞中CD43+表达率为24%(6/25),对照组CD20+细胞中CD43均阴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5,P=0.030).结论 CD21+异常滤泡树突细胞网以及CD20+细胞中CD43+表达对MALToma和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有鉴别诊断意义.在少数情况下,MALToma组织中异常的滤泡树突细胞网扩大增生或融合成片.
江亚军陈昊闫蓉杨聪颖王红霞
关键词:CD21CD43
C-myc及上皮膜蛋白1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C-myc及上皮膜蛋白1(EMP1)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脑胶质细胞瘤65例为观察组,术前未做其他治疗,并以尸检标本正常脑组织15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myc和EMP1蛋白在两组中的表达,分析两者与不同组织学级别脑胶质瘤的相关性及两者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C-myc和EMP1在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P<0.05);C-myc和EMP1蛋白表达与肿瘤病理组织学分级相关,且随胶质瘤恶性程度的上升而增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胶质瘤组织中C-myc与EMP1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957,P=0.043)。结论 C-myc与EMP1在人脑胶质瘤中显著高表达,两者表达呈明显正相关,并且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杨聪颖刘新丽陈昊王红霞张春芳孙维烨刘毅齐冬雪刘华李爱民
关键词:胶质瘤C-MYC免疫组织化学
不同方法脱钙后观察颞骨内部结构及免疫荧光效果的比较
2017年
我们使用10%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5%硝酸对大鼠颅骨进行脱钙后取颞骨连续切片,从形态学及蛋白质定位、定量两个方面评价两种脱钙液对颞骨内部结构及蛋白质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甲苯胺蓝染液、相应抗体、荧光显微镜等。2.方法:10只大鼠随机分为EDTA组(n=5)及硝酸组(n=5)。称重后,10%水合氯醛麻醉,固定、断头、去脑,锐性清除头颅表面组织,置于10%多聚甲醛溶液4℃固定4h,冲洗5min后置于脱钙液中,至脱钙终点再冲洗10min,沿头颅正中及双眼眶后缘连线切下颞骨,沿矢状位厚10μm切片,行甲苯胺蓝染色及免疫荧光双标,使用Image J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
王巧卓洋杨聪颖陈昊
关键词:脱钙液甲苯胺蓝染色蛋白质定位连续切片荧光显微镜
乳腺癌中TOPOⅡ、GST-π、雌激素受体、C-erbB-2癌基因的表达及相互关系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观察乳腺癌中TOPOⅡ、GST -π、雌激素受体、C -erbB - 2癌基因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14 2例术前未行化疗的乳腺癌根治标本雌激素受体 (ER)、C -erbB - 2癌基因、TOPOⅡ、GST -π的表达。结果  14 2例乳腺癌中 ,雌激素受体、C -erbB - 2癌基因、GST -π、TOPOⅡ的阳性表达分别为 5 2 1%、81 0 %、6 4 1%、76 8% ;C -erbB - 2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与ER表达呈负相关 ;GST -π与C -erB - 2表达和淋巴结转移间呈正相关 ,与ER表达呈负相关 ;TOPOⅡ与C -erbB - 2、ER、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 ;青年组 (<4 0岁 )ER表达率低于老年组 (>6 0岁 ) ,C -erbB - 2表达率高于老年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C -erbB - 2癌基因、TOPOⅡ、GST -π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乳腺癌患者若出现GST -π高表达 。
杨聪颖陈昊张昶王巧白玲孟建
关键词:乳腺癌雌激素受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