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茵 作品数:16 被引量:64 H指数:5 供职机构: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广州市海珠区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更多>>
苦碟子注射液静滴辅助替米沙坦口服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观察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静滴辅助替米沙坦口服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14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两组均接受糖尿病的常规治疗并口服替米沙坦;观察组加用苦碟子注射液30 m L,加入250 m L生理盐水静滴,1次/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24 h尿微量白蛋白泛素-核糖体融合蛋白52(Ub A52)、a-Klotho蛋白。结果观察组显效59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6%。对照组分别为40、25、9例,总有效率87.8%。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肌酐和24 h尿微量白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肌酐和24h尿微量白蛋白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Ub A52水平下降,a-Klotho蛋白水平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Ub A52水平更低,a-Klotho蛋白水平更高(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静滴辅助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好于单用替米沙坦。 杨茵 徐谷根关键词:苦碟子 替米沙坦 不同部位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大鼠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脐血干细胞在糖尿病大鼠的不同部位移植,对其血糖及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找到一种较好的移植部位。方法将8周龄200 g左右的SD大鼠48只,采用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成糖尿病大鼠,然后将它们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胰腺组:在大鼠的胰腺内注射脐血干细胞1×108个;胰背动脉组:向胰背动脉内注入脐血干细胞1×108个;腹腔组:在腹腔内多处注入脐血干细胞1×108个;对照组:腹腔内注射相同体积的PBS液。以上4组大鼠均培养观察4周。每天监测大鼠血糖,每周测血浆胰岛素水平。结果胰腺组及胰背动脉组在移植后第1周末,血糖较移植前降低,而胰岛素水平上升;第4周末,血糖逐渐降到正常水平,胰岛素也升到正常范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腹腔组大鼠仍维持高血糖状态,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脐血干细胞在胰腺及胰背动脉等处进行移植,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水平,改善其血糖,优于腹腔内移植。 徐谷根 肖毅 尹卓娜 杨茵 张晓宇 刘海民关键词:糖尿病 脐血干细胞移植 利拉鲁肽治疗新发的1型糖尿病8例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利拉鲁肽治疗新发的血糖不稳定的1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例住院的新发的血糖不稳定的1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水平、体重及胰岛素用量的变化;结果... 徐谷根 尹卓娜 肖毅 李萍 杨茵 李梅 赵红莉关键词:利拉鲁肽 1型糖尿病 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1型糖尿病—附2例报告 目的探讨脐带血干细胞(HUCB)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1型糖尿病(T1DM)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配型基本吻合的脐带血干细胞治疗2例SLE合并T1DM的患者。干细胞输注前10天开始口服来氟米特20mg... 徐谷根 杨茵 尹卓娜 李萍 李梅 肖毅 赵红莉 翁育 傅晓英关键词:脐带血 干细胞 系统性红斑狼疮 1型糖尿病 膳食纤维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膳食纤维对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5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接诊的临床确诊的T2DM患者38例,采用治疗前后对照。在正常饮食的基础上,每日追加补充摄入20g膳食纤维,使每日膳食纤维的摄入量达到30g以上,进而观察其对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F1、卒腹胰岛素以及血脂和脂肪肝的影响。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3个月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3个月的脂肪肝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现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每口补充膳食纤维20g,对T2DM及其并发症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这将有益于建立药物与膳食纤维相结合的T2DM综合治疗方案。 徐谷根 杨茵 肖毅 张晓宇 陈波 黄雅丽 杨晓春 刘凤鸣关键词:2型糖尿病 膳食纤维 胰岛素抵抗 血糖 血脂 全文增补中 利拉鲁肽治疗新发的1型糖尿病8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治疗新发的血糖不稳定的1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住院的新发的血糖不稳定的1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水平、体重及胰岛素用量的变化。结果8例患者的血糖均逐步稳定,糖化血红蛋白及C肽水平明显改善,体重无明显变化,胰岛素用量较前减少约31.25%~53.33%。结论利拉鲁肽治疗新发的血糖不稳定的1型糖尿病,可以起到稳定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的作用。 徐谷根 尹卓娜 肖毅 李萍 杨茵 李梅 赵红莉关键词:利拉鲁肽 1型糖尿病 非手术减重治疗早期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索通过非手术的方式减重治疗早期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对120例肥胖合并早期2型糖尿病的患者采用非手术的方式(包括心理治疗;特殊的针灸、饮食、运动等综合治疗;)治疗6个月,使患者的体重基本达到标准体重,观察... 徐谷根 肖毅 尹卓娜 李萍 杨茵 赵红莉 翁育 刘海明 李梅POEMS综合征1例 2011年 患者女.62岁.因“双下肢肿痛伴小血管扩张半年入院”。缘于2010年3月受凉后出现双下肢肿痛伴乏力,大腿内侧出现蜘蛛样小血管显露伴皮下包块,部分有疼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及晨起时减轻。2010年6月出现下腹部、双侧乳房皮肤蜘蛛样小血管扩张.双下肢肿痛较前加重,到当地医院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无缓解。 莫干才 徐谷根 尹卓娜 杨茵 肖毅 李梅 傅晓英关键词:POEMS综合征 小血管扩张 下肢肿痛 皮下包块 大腿内侧 双侧乳房 迪夫快速染色法对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迪夫快速染色法对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甲状腺结节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予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后,行1min迪夫快速染色法染色;B组予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后,行常规巴氏染色法染色;两组均同时行切除物组织病理学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组织病理学检查比较,A组总符合率为92.9%,B组为85.0%;对于甲状腺乳头状腺瘤、乳头状癌、滤泡细胞癌,A组符合率依次为93.8%、100.0%、90.0%,B组符合率依次为88.2%、85.7%、87.5%;而对甲状腺滤泡性腺瘤,A组符合率为88.9%,B组仅为75.0%。A、B两组之间比较,除甲状腺滤泡细胞癌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其他各项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多数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徐谷根 杨茵 邓爱民 傅晓英 蔡德鸿关键词:甲状腺结节 物理抗微生物膜与常用抗菌药物对糖尿病足耐药菌株药敏情况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研究创新物理抗微生物膜对临床糖尿病足耐药菌株的药敏情况.方法 对168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行病原菌分离培养,以最低抑菌浓度(MIC)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比较常用抗菌药物及物理抗微生物膜的耐药情况.结果 分离出的63株菌株按构成比例由多到少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不动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苯唑西林、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头孢唑林、头孢他啶等8种抗菌药物耐药率为23.5%~100%;铜绿假单胞菌为23.5%~97.8%;产气肠杆菌为7.5%~75.3%;阴沟肠杆菌为30.5% ~ 94.6%;不动杆菌为21.6% ~ 94.6%;表皮葡萄球菌为5.6%~83.8%.以上6种分离菌对物理抗微生物膜耐药率为0.结论 物理抗微生物膜具有广谱抗菌,对各种细菌敏感率高的特点,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足提供了有效,而且可避免耐药的物理学抗感染新方法. 梅清华 范翠琼 杨茵 李明友 林茂锐关键词:耐药菌 糖尿病足 药敏 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