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中梅

作品数:15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疗效
  • 4篇缺损
  • 3篇皮肤
  • 3篇缺损修复
  • 2篇毒素治疗
  • 2篇肉毒
  • 2篇肉毒毒素
  • 2篇肉毒毒素治疗
  • 2篇皮瓣
  • 2篇注射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癌
  • 2篇疗法
  • 2篇疗效观察
  • 2篇面部
  • 2篇A型肉毒毒素
  • 1篇得宝松
  • 1篇地氯雷他定
  • 1篇蒂皮瓣
  • 1篇调Q激光

机构

  • 14篇大连大学
  • 10篇大连市皮肤病...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林中梅
  • 9篇刘积东
  • 5篇朱海燕
  • 3篇王洁晴
  • 2篇张晨
  • 2篇张斌
  • 2篇高彦辉
  • 2篇杨薇
  • 1篇王俊
  • 1篇邹惠秋
  • 1篇周晓维
  • 1篇胡刚
  • 1篇秦宏智
  • 1篇范艳
  • 1篇胡连霞
  • 1篇占城
  • 1篇朱英华
  • 1篇王文松
  • 1篇刘阳子

传媒

  • 6篇中国美容整形...
  • 3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大医生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烧伤性耳部畸形的矫正
2021年
目的探讨烧伤性耳部畸形的特点及修复方法。方法回顾2010—2020年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28例烧伤性耳部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耳部烧伤畸形的部位及修复方法进行总结。所有患者均合并头皮、耳后、面部及颈部烧伤,其中累及耳轮、耳舟及耳垂者4例,累及耳轮下部及耳垂者15例,单纯累及耳垂9例。结果28例患者移植的皮瓣、皮肤均100%成活。无软骨支架外露发生。对耳轮缺失者全部采用皮管法修复,移植的皮管皮瓣全部成活。所有患者获随访1~5年,2例局部瘢痕,2例再造耳轮耳垂回缩,余24例患者均满意。结论烧伤性耳畸形以耳部周边结构缺失为主。修复耳郭大部结构缺失需要邻近皮肤扩张皮瓣或颞浅筋膜瓣结合肋软骨支架修复;部分耳轮或耳垂缺失可采用皮管法或邻近皮瓣转移完成畸形修复。皮管皮瓣联合耳软骨移植可有效地避免再造耳轮耳垂回缩。
张晨杨薇刘洋子林中梅王洁晴
关键词:耳畸形烧伤再造术
头面部轴型皮瓣在鼻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2018年
目的探讨选择头面部轴型皮瓣对患者实施鼻缺损修复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鼻缺损患者24例作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临床均选择头面部轴型皮瓣的方法实施鼻缺损修复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以患者的皮瓣以及患者供区植皮伤口全部在一期有效愈合,患者的鼻外形均较为满意。结论对于鼻缺损患者在实施修复再造治疗过程中,有效选择头面部轴型皮瓣的方法进行治疗,表现出的治疗优点较多,最终可以获得显著的鼻缺损治疗效果。
刘积东林中梅朱海燕
关键词:鼻缺损
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评价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式临床验证的方法,疗程4周,5级评分评价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共调查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80例,治疗后第1、2、4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60.1%、78.8%、90%。不良反应最多见为嗜睡,全部在3d内出现,未见任何心脏不良反应。结论:地氯雷他定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新型抗组胺药物。
胡连霞林中梅
关键词:荨麻疹慢性地氯雷他定
Merkel细胞癌一例
2007年
林中梅胡刚张晨
关键词:MERKEL细胞癌CARCINOMA皮肤神经内分泌癌MERKEL小细胞癌MCC
果酸换肤联合克林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评价果酸换肤联合克林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轻中度痤疮患者116例作为观察目标,按照计算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58例患者应用阿达帕林凝胶和克林霉素治疗,观察组58例患者应用果酸换肤和克林霉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8周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4%(53/58)显著优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2.4%(42/5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356,P<0.05)。结论轻中度痤疮采用果酸换肤联合克林霉素凝胶治疗方案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使用。
林中梅高彦辉刘积东
关键词:克林霉素
单极射频应用于面部年轻化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应用单极射频治疗面部轻、中度皱纹和皮肤松弛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Thermage CPT系统,对30例面部老化的求美者进行单级射频治疗,并随访分析治疗后1、6、12个月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皱纹评分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改善更为明显;色素沉着在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P>0.05)。求美者满意率在治疗后6个月更高。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即时的红斑、水肿。结论单极射频用于面部年轻化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无需恢复期、风险较低、效果作用持续较长的特点。
林中梅刘积东王洁晴
关键词:面部年轻化疗效评估
两种剂量的A型肉毒毒素治疗手部多汗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6年
手部多汗症是指发生于手掌不可控制的过多出汗,常表现为手掌湿润,出汗时多伴有手掌湿冷.汗腺受交感神经支配,而交感神经属于乙酰胆碱能神经纤维,通过乙酰胆碱(acetycholine,ACH)指令汗腺分泌.A型肉毒毒素[botuli-hum toxin A,BTXA;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衡力)]能抑制神经肌肉接头部位ACH的释放.有文献证实了BTXA皮下注射治疗手部多汗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单侧手的BTXA用量40~ 100 U,但仍没有确定的最佳用量.
林中梅高彦辉刘积东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皮内注射
头面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分离的细菌病原菌构成和耐药性分析
2011年
目的分析头面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分离的细菌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情况。方法常规方法对246例头面部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病变组织或其表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用VITEKTWO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分离的细菌病原菌进行鉴定,纸片扩散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5.3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分离菌株294株,革兰阴性菌168株(57.1%),革兰阳性菌126株(42.9%)。检出率最高的五种病原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1.4%)、大肠杆菌(20.4%)、表皮葡萄球菌(18.4%)、肺炎克雷伯菌(15.4%)和铜绿假单胞菌(9.5%)。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的检出率分别为40%和26.7%。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2.9%和55.6%。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高度敏感,对β-内酰胺类和β-内酰胺酶类抑制剂复合物的敏感性较好。未发现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以及利奈唑胺的葡萄球菌。结论头面部鳞状细胞癌组织分离的细菌以条件致病菌为主,革兰阴性菌比例略高于革兰阳性菌,对常用的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
刘积东张斌秦宏智周晓维林中梅朱英华占城王文松
关键词:皮肤鳞状细胞癌病原菌构成耐药性分析头面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穿支皮瓣在组织器官缺损修复和再造中的应用分析
2018年
目的探讨在实施组织器官缺损修复以及再造治疗过程中,分析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组织器官缺损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临床均选择穿支皮瓣的方法完成修复再造治疗。临床对治疗结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于所有患者,临床选择实施游离皮瓣治疗的患者60例,选择实施带蒂皮瓣治疗的患者2例。其中表现出皮瓣完全坏死的患者2例。所有患者均获得为期4~7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的皮瓣成活情况表现良好,表现出质地柔软的特点,于供区未表现出并发症的情况,于供区对患者实施植皮治疗,最终全部成活。结论即使在选择穿支皮瓣进行治疗过程中较易表现出血管变异的情况,并且在实施解剖以及实施相关手术操作的过程中存在较高的技术要求,但是对于修复重建外科而言,仍然属于较大的突破,其可以通过较小的供瓣区代价,实现显著的修复再造效果。
刘积东林中梅朱海燕
关键词:穿支皮瓣
旋转皮瓣联合皮下蒂皮瓣修复眶下区皮肤肿瘤术后缺损被引量:2
2015年
对于眶下区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常采用局部旋转皮瓣进行修复,传统术式往往将皮瓣转移至创面后所形成的猫耳部分舍弃,我们则将其设计成皮下蒂皮瓣参与缺损的部分修复.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采用此术式对18例眶下区皮肤肿瘤术后缺损进行修复,取得较好的效果.
刘积东张斌林中梅
关键词:皮下蒂皮瓣皮瓣修复术后缺损皮肤肿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