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洁晴

作品数:87 被引量:196H指数:9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9篇面部
  • 14篇年轻化
  • 12篇美容
  • 11篇自体
  • 10篇面部年轻化
  • 8篇脂肪移植
  • 7篇软骨
  • 7篇手术
  • 6篇顺势
  • 6篇注射
  • 6篇自体脂肪
  • 6篇自体脂肪移植
  • 6篇细胞
  • 6篇美容医学
  • 6篇干细胞
  • 6篇成形术
  • 4篇血管
  • 4篇乳房
  • 4篇衰老
  • 4篇内眦

机构

  • 55篇大连大学
  • 22篇辽宁省人民医...
  • 21篇中国医科大学
  • 7篇大连医科大学
  • 7篇《中国美容整...
  • 7篇辽宁省妇幼保...
  • 6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西安近代化学...
  • 1篇延边大学医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市皮肤病...
  • 1篇上海市组织工...
  • 1篇四川华美整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87篇王洁晴
  • 27篇张晨
  • 25篇高景恒
  • 12篇杨薇
  • 11篇袁继龙
  • 10篇王志军
  • 9篇秦宏智
  • 8篇胡刚
  • 6篇刘延伟
  • 5篇姜晓丽
  • 5篇丁胜
  • 4篇刘志刚
  • 4篇柏树令
  • 4篇郭云莉
  • 4篇康乐
  • 3篇王忠媛
  • 3篇林中梅
  • 3篇刘彦杰
  • 3篇石杰
  • 3篇于胜波

传媒

  • 54篇中国美容整形...
  • 4篇中华医学美学...
  • 2篇解剖学报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国解剖学会...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实用美容整形...
  • 1篇宜春学院学报
  • 1篇中国实用美容...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 1篇2014年全...
  • 1篇2014中华...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7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0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12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2
  • 5篇2001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异位皮瓣内眦赘皮矫正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异位皮瓣成形修整术矫正内眦赘皮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3月至2019年10月,对980例伴有不同程度内眦赘皮的患者行异位皮瓣成形修整术矫正内眦赘皮,其中单纯行异位皮瓣内眦赘皮矫正术25例,异位皮瓣内眦赘皮矫正术+重睑成形术823例,内眦赘皮成形术+重睑修复整形术132例。通过对比手术前后照片,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980例患者术后获随访2~24个月,内眦形态美观,泪阜显露适中,瘢痕不明显,手术效果较满意。结论异位皮瓣成形修整术矫正内眦赘皮,设计简单、操作简便、术后瘢痕不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柠泽王洁晴孙妍娜姜晓丽苗鑫谷红波
关键词:内眦赘皮矫正术重睑成形术
应用Shin法和皮肤重置法延长睑裂
2013年
目的探讨应用Shin法外眦成形术和皮肤重置法内眦赘皮矫正术延长睑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Shin法外眦成形术,将上睑结膜瓣旋转至下睑缘,并通过重置皮肤将垂直的皮肤张力转化为横向的皮肤张力,以延长睑裂。结果本组共1216例患者,随访3~24个月,其中17例内眦切口瘢痕增生,6例外眦切口瘢痕增生,1例有内外眦切口瘢痕增生,其余1192例患者对术后效果满意。结论采用Shin法外眦成形术联合皮肤重置法内眦赘皮矫正术,能有效延长睑裂,维持眼部的自然形态。
韩基虎辛容镐姜晓丽刘志刚孙琳王洁晴张晨
关键词:眼睑成形术
透明质酸眶下区联合注射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应用透明质酸联合注射泪沟和眶下区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共52例患者接受透明质酸注射填充于泪沟和眶下区域。根据患者下眶缘老化的程度设计不同的注射区域,采用泪沟联合眶缘和眶下区的注射方法。术后随访1—12个月,拍摄照片,评价疗效。结果本组52例患者注射后即刻,1、3、6、12个月疗效维持率分别为98.08%、94.23%、82.70%、42.30%和19.23%。注射后所有患者均有轻度肿胀、皮肤发红等症状,其中5例局部有轻微淤青,1周后自行消退;无感染、血肿、过敏或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4种透明质酸注射后,其并发症和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透明质酸注射填充能暂时矫正泪沟和眶下区的老化,是安全和有效的方法;将下眶缘作为一个整体联合注射的效果要优于单纯泪沟注射。
王洁晴宋立男王敏张晨王志军
关键词:透明质酸面部年轻化
面部蜗轴的解剖及其在美容外科中的重要性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介绍面部蜗轴的相关解剖及其在美容整形外科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和网络上的相关文献,并限定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相关文章。结果共检索到包括电子文献在内的英文文章210余篇,中文文章36篇,将符合标准的21篇文献纳入本文的参考文献。结论面部蜗轴是口周肌肉的止点,与鼻唇沟的形成、SMAS、面部表情的表达、发音和语言等关系密切,在美容整形外科中具有重要作用。
王洁晴秦宏智马岩
关键词:SMAS动态美
透明质酸眶下区联合注射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
目的:泪槽畸形和眶下区凹陷是面部衰老的主要特征,也是面部年轻化微整形中最常见的。本文旨在探讨应用透明质酸联合注射泪沟和眶下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共52例患者接受透明质酸填充泪沟和眶...
王洁晴
细胞治疗在美容医学中的应用进展(续)被引量:10
2010年
3.2刺激细胞疗法刺激细胞疗法包括刺激已退化的、老化的、休眠的细胞,使其活化,增加其功能。早在1952年,法国著名内科医师MichelPistor首先应用了中胚层疗法(Mesothera—PY),1987年获法国卫生部批准,正式将Mesotherapy纳人传统医学治疗项目。1996年,南非著名医学教授Fermades首次提出了微针细胞治疗系统( microneedle cell therapy system,MCTS),如将药物准确运送到需施治的各部位,可使药物发挥最大的疗效。
高景恒袁继龙王洁晴
关键词:细胞治疗年轻化
PRP联合自体脂肪移植面部年轻化治疗
目的:观察自体脂肪移植结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对面部轮廓重塑和年轻化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014年共30例脂肪移植面部年轻化病例,17例患者为单纯自体颗粒脂肪移植,13例为PRP联合颗粒脂肪面部移植。...
王洁晴姜晓丽张晨
关键词:颗粒脂肪移植自体移植PRP面部年轻化
文献传递
TGF-β1和疏密波共同诱导大鼠脂肪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研究
蔡增苗王洁晴柏树令
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移植在美学乳房增大手术和乳房重建术中的临床效果,为脂肪移植的标准化操作提供临床参考。方法自2011年7月至2014年12月,共对49例患者(95个乳房)行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其中,单纯乳房增大术45例(90个乳房),乳腺切除术后3例(4个乳房),先天性疾病1例( Poland综合征/1个乳房)。从患者腹部和大腿部获取脂肪,3000 r/min离心3 min,18 G钝头针扇形注射,主要注射层次为乳房后间隙和乳房皮下组织层。术前术后照相、X-ray和超声检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中,除4例接受2次或2次以上手术外,余均为1次手术。注射量:左侧乳房平均161 ml,右侧乳房平均157 ml。随访3∽24个月,21例(42.86%)满意,25例(51.02%)改善,3例(占6.12%)不满意。术后经B超和X-ray检查,2例患者有结节形成,可与癌症包块鉴别。结论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或乳房再造术,可以获得良好的长期乳房增大效果。保证移植的脂肪颗粒最大程度地获得与受区的接触面积,是提高脂肪移植存活率的关键。
王洁晴张晨姜晓丽杨薇曹帅
关键词:脂肪移植自体移植隆乳术乳房再造术
量子医学的理论与应用——量子医学与顺势医学的发展(续)
2015年
6量子医学的临床应用 量子医学的临床应用与研究,主要是在诊断和治疗领域两大方面,前节已明确说明量子医学已使医学从宏观医学阶段发展为当代的量子层次阶段,或称微粒子和高频能量波的微观医学发展阶段。科学研究已证实,量子共振检测仪( QRS)对人体内电磁场微细变化,尚未形成结构器质性变化之前,也就是体内癌细胞在5∽10个时的信息就会被捕捉到,就可以做出正确诊断,其诊断率可达到90%以上。目前西医的诊断,一定要有可见的结构上的器质性变化时才能诊断为异常。然而人体自身早已感到异常(自觉症状)或有心理反应,此期间的就医者有可能检查不出客观器质性病变,西医就不能做出诊断。但已说明症状与心理反应先于西医的诊断。上述事实说明,对疾病发现时间顺序是量子医学先于心理学,心理学先于中医的症状诊断,中医学又先于西医学的诊断。西医诊断甚至从动物实验上寻找诊断和治疗根据,甚至把动物实验看成了至高无上的诊治根据。忽视了人类是有智慧、有意念、有思维,有高智慧的“身”“心”“灵”的变化。将医学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引向歧途,而误诊和不当治疗。
高景恒王洁晴袁继龙李孟倩丁胜
关键词:量子医学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