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冬枝

作品数:31 被引量:150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主题

  • 26篇水稻
  • 17篇基因
  • 15篇基因定位
  • 13篇突变体
  • 9篇叶色
  • 9篇叶色突变
  • 8篇叶色突变体
  • 7篇叶绿
  • 6篇苗期
  • 5篇叶绿体
  • 5篇水稻温敏
  • 4篇稻苗
  • 4篇水稻苗
  • 4篇水稻苗期
  • 4篇QTL
  • 3篇性状
  • 3篇温度
  • 3篇温度敏感
  • 3篇粳稻
  • 3篇红米

机构

  • 31篇上海师范大学
  • 6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长江大学
  • 1篇杭州电子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上海市农业生...

作者

  • 31篇林冬枝
  • 31篇董彦君
  • 5篇叶胜海
  • 5篇张小明
  • 3篇马晓静
  • 3篇刘晓
  • 3篇巩迎军
  • 3篇刘艳霞
  • 3篇赵剑
  • 3篇陈佳颖
  • 2篇周华
  • 2篇张婷
  • 2篇张建辉
  • 2篇潘倩文
  • 2篇郑凯伦
  • 2篇王文娟
  • 2篇吴兰兰
  • 2篇雷晓庆
  • 2篇李超
  • 2篇吴军

传媒

  • 7篇上海师范大学...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分子植物育种
  • 3篇中国水稻科学
  • 3篇基因组学与应...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遗传
  • 1篇长江蔬菜
  • 1篇中国稻米
  • 1篇核农学报
  • 1篇植物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个水稻苗期白化致死突变体asl6的鉴定及其基因定位
2018年
经60Coγ诱变处理粳稻"嘉花1号"得到一个稳定遗传苗期白化致死突变体asl6(albino seedling lethality 6).与野生型(WT)相比,该突变体从发芽出苗起一直表现白化,四叶期逐渐死亡,叶合色素含量几乎没有且没有完整的叶绿体结构.通过qRT-PCR分析发现,与叶绿体发育、叶绿素合成及光合作用相关的基因表达量明显下调.对利用asl6突变体与"培矮64S"杂交获得的F2代分离群体进行遗传分析,发现该突变表型受单个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将该asl6基因定位于第2号染色体的InDel分子标记ID31982与SSR分子标记MM5712之间约293 kb的区域内.目前,该范围内没有叶色相关基因的报道,可能为一新的调控水稻叶绿体发育的基因.
雷晓庆吴兰兰王文娟林冬枝董彦君
关键词:水稻叶绿体基因定位
水稻低温敏感叶色突变体tcd32鉴定与遗传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对粳稻"嘉花1号"经60Coγ诱变处理获得的稳定遗传低温敏感叶色突变体tcd32进行了表型鉴定与遗传分析.在20℃条件下,该突变体表现为白色,光合色素含量明显下降,叶绿体发育不完整,植株最终枯萎死亡;在25℃条件下,三叶期之前幼苗表现为黄色,从第四叶开始逐渐转为黄绿色,光合色素含量也明显下降;而在30℃条件下,其表型与野生型(WT)相比没有明显差异.通过对培矮64S与tcd32杂交的F2代分离群体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低温敏感叶色突变体性状是受一对隐性核基因(tcd32)控制,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将tcd32基因定位在水稻第3染色体上顶端537 kb区域内,发现TCD32是一个新的水稻早期叶绿体发育相关基因.
王妍斌周优林冬枝董彦君
关键词:水稻叶绿体温度敏感叶色突变基因定位
一个水稻苗期温敏感白色条斑叶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被引量:24
2010年
通过对粳稻品种嘉花1号60Coγ射线诱变,从M2中筛选出一株低温敏感型白色条斑叶突变体(tws)。它在低温(20℃,24℃)条件下培养时,苗期第3和第4叶表现出白色条斑,而第5叶开始转为正常。低温条件下该突变体白斑叶片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该突变体白色条斑叶性状具有温敏感性,且与叶龄相关。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定名为tws(thermo-sensitive white stripe-leaf)基因。以tws突变体与籼稻9311杂交的F2分离群体作为定位群体,利用SSR标记将该基因定位在第4染色体MM3907和MM3928之间,其物理距离约为86kb。
李超林冬枝董彦君叶胜海张小明
关键词:水稻温度敏感性基因定位
一个水稻苗期白化致死突变体asl4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被引量:3
2014年
用60Co酌射线辐照粳稻"嘉花1号",并从其后代中筛选到一个新的苗期白化致死突变体asl4(albino seedling lethality 4),该突变体从发芽后至3叶期表现白化,3叶期后逐渐死亡。与野生型"嘉花1号"相比,asl4突变体的叶绿素与类胡萝素含量几乎为零。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受一对隐性核基因(asl4)控制。利用asl4突变体与广占63S杂交获得的F2、F3分离群体进行基因定位,应用微卫星(SSR)以及In Del分子标记将asl4基因定位在水稻第9染色体上的ID12974和ID13162分子标记之间的188 kb内,该区域内尚未发现与水稻叶绿素合成或叶绿体发育相关的已知功能基因。因此,推测ASL4基因是一个苗期生长发育关键基因。
潘倩文朱环环刘艳霞郑凯伦林冬枝董彦君
关键词:水稻白化基因定位
水稻高温白化复绿突变体tcd52的遗传分析和分子定位被引量:1
2022年
粳稻品种“嘉花1号”经甲基磺酸乙酯(EMS)化学诱变处理,获得一个稳定遗传水稻幼苗高温白化复绿突变体tcd52.该突变体在高温(>24℃)条件下,二叶期叶色呈白色失绿,三叶期开始复绿,四叶期后与野生型没有明显差异;而在低温(20℃)条件下,tcd52突变体苗期叶色与野生型一致呈绿色,无白化现象.利用该突变体tcd52与“培矮64S”杂交构建F_(2)遗传群体,发现苗期的高温白化复绿叶色性状受到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并将该突变基因(tcd52)定位在水稻第5染色体上的ID05M16025和ID05M16113分子标记之间的127 kb区间内,经测序推定突变基因是编码PPR蛋白的基因LOC_Os05g49920.结果表明:tcd52是一个受高温响应且影响水稻早期叶绿体发育的关键基因.今后将进一步对tcd52基因进行研究,以加深了解温度对水稻叶绿体分子发育机理.
李军朱梦珂田激旋陈瑜林冬枝董彦君
关键词:水稻叶色突变分子定位
水稻叶片叶绿体发育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水稻叶片叶绿体发育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通过试验说明了温度和光照对水稻叶片叶绿体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展望了水稻叶片叶绿体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前景。
赵剑吴军林冬枝董彦君
关键词:水稻叶片叶绿体发育分子机制
一个水稻白化致死突变体abl25鉴定及其基因定位被引量:5
2014年
经Co60辐照的粳稻嘉花1号得到一个新的致死白化突变体albino lethal 25(abl25),该突变体从发芽至4叶期表现为白化苗,之后逐渐死亡.与野生型嘉花1号相比,abl25突变体的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大大降低,叶绿体结构不正常,说明其叶绿体发育受到严重阻碍,导致植物死亡.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受一对隐性核基因(abl25)控制,进一步利用abl25与广占63S杂交的F2分离群体,将该突变体基因(abl25)定位于第2染色体上SSR标记RM424与Indel分子标记ID7330之间,随后利用新开发的分子标记和扩大群体将其定位在Indel分子标记ID9111和ID9261之间的150 kb内,发现abl25是一个新的水稻苗期白化致死基因.
朱环环刘艳霞潘倩文郑凯伦林冬枝董彦君
关键词:水稻叶绿体基因定位
水稻低温敏感突变体tcd34的鉴定与基因定位被引量:1
2020年
用60Coγ射线辐照诱变粳稻‘嘉花1号’,得到一个能够稳定遗传的低温白化致死突变体tcd34,并对其进行表型鉴定与基因定位研究。在低温20℃下,与野生型‘嘉花1号’相比,突变体tcd34在整个苗期均表现为完全白化,光合色素含量明显降低,且叶绿体结构不完整,植株最终死亡;在高温32℃下,该突变体苗期叶片叶色、光合色素含量及叶绿体发育基本恢复正常。利用tcd34和培矮64S杂交得到的F2代群体,将突变基因定位于3号染色体In Del分子标记ID03M14453和ID03M14723之间的341 kb内,包含15个候选基因。通过转录水平的分析,发现在低温20℃下,该突变体中参与叶绿素合成及叶绿体发育相关基因(CAO,Cab1R,FtsZ)的表达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下调,说明该突变基因会影响低温环境下水稻的正常生长。
高媛媛张婷周文昊林冬枝宋忠明董彦君
关键词:水稻叶绿体基因定位
20个青菜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10对SSR分子标记对来自中国和日本的20个青菜品种进行了聚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0对SSR引物扩增的条带总数为26,其中76.9%扩增条带具有多态性,说明供试青菜品种间具有一定的遗传差异;聚类分析表明,20个青菜品种可分为三大类,表现出一定的地域性。
马晓静李广平郑晓静林冬枝董彦君
关键词:青菜SSR聚类分析亲缘关系
水稻苗期生长对缺磷响应的QTL定位(英文)被引量:2
2010年
缺磷是抑制全球水稻产量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利用Asomonori(粳型)/IR24(籼型)杂交重组自交株系,对5个水稻苗期性状(相对苗高、相对根长、相对根重、相对苗重以及相对总重)在缺磷条件下的响应QTL进行定位。共检测到20个水稻苗期生长对缺磷响应的QTL位点,分别位于第1(4QTLs)、第4(4QTLs)、第5(2QTLs)、第7、第8(4QTLs)、第9(2QTLs)、第11(2QTLs)和第12号染色体上,其中13个QTLs位于与C3029C、XNpb302、C621B、C621C、R2976和C1263分子标记紧密连锁的6个基因组区域上。另外,每个性状均能从双亲中检测到正负效应QTL位点,这些能解释重组自交系群体中出现超亲和连续分布的现象。本文主要报道了水稻第5、第7和第11染色体上存在水稻苗期生长对缺磷响应的QTL位点。研究表明,该结果及其中检测到的QTLs两侧的连锁分子标记可用于水稻苗期耐低磷性分子育种。
林冬枝张永娟张俊芝罗利军董彦君
关键词:QTL缺磷苗期生长水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