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毕琳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女性
  • 3篇日报
  • 3篇女性形象
  • 3篇科技日报
  • 3篇《科技日报》
  • 2篇大众
  • 2篇性别
  • 2篇女性形象塑造
  • 2篇媒介
  • 1篇大众传媒
  • 1篇大众媒体
  • 1篇新闻
  • 1篇用户
  • 1篇运维
  • 1篇社会新闻
  • 1篇身份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团委
  • 1篇女性形象研究

机构

  • 6篇中国青年政治...

作者

  • 6篇毕琳
  • 1篇毛赟美

传媒

  • 2篇中国青年社会...
  • 1篇青年记者
  • 1篇东南传播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媒介塑造的女性科技工作者形象研究 ——以《科技日报》人物报道为例
在传播学的研究中,“媒介与性别”几乎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而且,随着女性主义研究的逐步深入,“媒介与性别”研究成果也在不断丰富。媒介中的女性形象是一个多维度的构成,她既是某一领域的特殊人物,又可能是一个与普通女性并无二致的...
毕琳
关键词:《科技日报》女性形象塑造
高校官方微博运营与维护实证研究——以北京4所高校官方微博为例被引量:3
2016年
近年来,国内高校纷纷开通官方微博进行对内对外的信息传播。通过对北京4所代表性高校的官方微博进行考察,分析其运营状况、传播内容、活跃度、传播效果等方面的特点和作用发现:高校官方微博的运营维护存在影响力不足、活跃度偏低、互动性较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遵循新媒体自身的传播规律,打造高质量的内容;推进微博运营的专业化、制度化,增强微博的活跃度和生命力。在当下的新媒体环境中,高校要不断适应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通过不断推广与维护,让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真正成为学生与学校、学校与社会沟通的桥梁。
毕琳
兼具多重身份的女性科技精英的形象建构——以《科技日报》为例被引量:2
2017年
科技领域的女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群体。据统计,早在2011年底,我国女性工作者就达到2491万人,占全国科技工作者总量的近40%,但居于高层的只占到5%。大众媒体如何呈现女性科技工作者形象?本文以《科技日报》“前沿人物”版为例,试作分析。
毕琳
关键词:《科技日报》多重身份精英大众媒体
媒介塑造的女性科技工作者形象研究
在传播学的研究中,“媒介与性别”几乎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而且,随着女性主义研究的逐步深入,“媒介与性别”研究成果也在不断丰富。媒介中的女性形象是一个多维度的构成,她既是某一领域的特殊人物,又可能是一个与普通女性并无二致的...
毕琳
关键词:《科技日报》女性形象塑造
文献传递
《申报》社会新闻中的女性形象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社会新闻中呈现的女性形象较为丰富,因此能较为充分地反映社会问题。本文以《申报》社会新闻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通过抽样调查和文本分析,总结出《申报》塑造了怎样的女性形象。本文通过研究《申报》社会新闻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媒介呈现的女性形象,并进一步探究媒介塑造出此种女性形象的深层原因和影响,从而论证大众传媒在两性平衡中应发挥的作用。
毕琳
关键词:《申报》女性形象大众传媒
省级团委微信公众号运维研究——以6个省级团委微信公众号为例被引量:6
2016年
新媒体时代,微信给共青团工作带来了新机遇。目前,共青团微信公众号的运行和维护存在4个主要问题:时间错位,没有发挥微信传播特点;内容原创率低,针对性弱;定位不准,品牌意识薄弱;水平各异,各微信公众号发展不均衡。针对这些问题,省级团委微信公众号的运行和维护要遵循微信传播规律,获取最佳传播效果;组建专业队伍,打造高质量内容;找准定位,体现"团"的特色;发挥联动效应,做大做强微平台。
毛赟美毕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