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进前
- 作品数:43 被引量:327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研究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改性纳米TiO2/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及研究
- 2019年
-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溶胶,接着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其进行表面改性,降低纳米TiO2的团聚效应,制备出可与丙烯酸酯单体聚合的改性纳米TiO2溶胶。然后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在一定温度下,采用核壳乳液聚合法,制备出改性纳米TiO2/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研究了盐酸、硅烷偶联剂的用量对纳米TiO2溶胶粒径的影响,以及乳化剂、引发剂与改性纳米TiO2溶胶用量对复合乳液粒径及凝胶率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透射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手段对制备的复合乳液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成功制备出纳米TiO2/丙烯酸酯复合乳液,且当引发剂、乳化剂和改性TiO2溶胶的用量分别占单体总质量的0.5%、4%、1.5%时乳液性能最好。
- 邓成浩汪进前李朝利盖燕芳
- 关键词:TIO2溶胶乳液聚合凝胶率
- 平面双核铜酞菁催化氧化硫醇被引量:8
- 2006年
- 采用苯酐-尿素路线合成了八羧基铜酞菁(CuPc)和十二羧基双核铜酞菁(Cu2Pc2),研究了两种铜酞菁对巯基乙醇的催化活性,推测出了双核铜酞菁的催化机理,并考察了pH值、催化剂浓度和温度对双核铜酞菁催化氧化巯基乙醇的影响.实验发现,单核铜酞菁对巯基乙醇无催化活性,而双核铜酞菁对巯基乙醇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双核铜酞菁的催化活性在pH=11时最大;催化活性随催化剂浓度和温度升高而提高;此催化反应为吸热反应.
- 陈文兴魏莉莉汪进前姚玉元吕慎水陈世良
- 关键词:催化氧化巯基乙醇
- 一种负氧离子阻燃聚酯BCF丝的制造方法
- 一种负氧离子阻燃聚酯BCF丝的制造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将碱式硫酸镁晶须,碱式氯化镁晶须,镁盐晶须三种纳米级纤维混合、焙烧、分散、等离子处理;然后过滤,烘干等前处理;将前处理后的晶须与阻燃烧元素材料三氧化二铝、红磷阻燃剂...
- 凌荣根汪进前凌荣潮吴金亮徐光华马立东
- 改性棉织物微/纳米拒水表面的构建及其性能被引量:4
- 2022年
- 为了制备耐洗性疏水棉织物,以纯棉机织物为基体,进行柠檬酸改性处理,通过浸渍法(二浸二轧),使二氧化硅纳米颗粒附着在棉织物表面,增加织物表面粗糙度,再引入长链烷烃疏水基团以降低棉织物表面能,在共同作用下形成微/纳米拒水表面结构,从而获得耐洗性疏水棉织物。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二氧化硅溶胶的结构和粒径分布,并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电子能谱仪(XPS)表征整理前后棉织物的结构组成、表面元素以及形貌变化,同时考察柠檬酸质量分数、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DTMS)质量分数、烘焙温度和烘焙时间对织物水接触角的影响,研究棉织物的拒污性、耐水洗牢度以及物理性能在整理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当柠檬酸的质量分数为3%、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的质量分数为3%、烘焙温度为140℃、烘焙时间为150 s时,整理后织物的水接触角为157.3°,棉织物表面具有微/纳米粗糙结构;织物表现出良好的拒水性能,经过20次水洗后仍能保持较好的拒水效果;此外,经疏水处理后棉织物仍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
- 吴明星汪进前盖燕芳
-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柠檬酸棉织物
- GD型并捻机张力均匀性的探讨
- 1992年
- 笔者对GD型并捻机张力均匀性进行了测试、分析。提出该机在工艺与设备上作某些改进后,完全有可能生产薄型真丝纺类织物。
- 陈铭如汪进前
- 关键词:并捻联合机均匀性绢纺设备
- SiC-SiO2涂层/三维碳/玻纤维编织体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性能被引量:1
- 2021年
- 为获得具有抗氧化性能的三维碳/玻纤维编织体,以三维碳/玻纤维编织体为预制体,通过原位浸渍法-惰性气氛热处理在纤维表面形成SiC-SiO2涂层。利用SEM、FTIR、XRD、氧化失重等对涂层试样的组成、形貌、抗氧化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溶胶-凝胶法成功在三维碳/玻纤维编织体的纤维表面制备出SiC-SiO2涂层,当水、正硅酸乙酯(TEOS)、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和无水乙醇溶液比例为7∶7∶0.5∶11,溶胶粘度范围为3.17~4.20 mPa·s,溶胶与编织体的浸渍时间大约为35 min时,试样(碳纤维与玻璃纤维涂层厚度分别约为0.50、0.76μm)的抗氧化性能较好;涂层/三维碳/玻纤维编织体相较于初始试样的氧化转变温度提高了100℃。涂层不仅可改善编织体的抗氧化性,其力学性能比初始试样提高约65%,具备作为高温抗氧化材料的前景。
- 朱贤敏汪进前盖燕芳吴明星
-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涂层
- 钛酸酯偶联剂对纳米氧化锌表面改性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以钛酸酯偶联剂作为改性剂,采用机械搅拌分散的方法对纳米氧化锌(ZnO)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偶联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pH值对纳米ZnO改性的影响。通过活化指数实验、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法(FT-IR)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等表征方法对纳米ZnO的改性效果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钛酸酯偶联剂对纳米ZnO的改性,其分散性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最佳工艺条件为:钛酸酯偶联剂用量为3%、反应时间为2h、反应温度为45℃、pH为6。
- 张钟楷汪进前盖燕芳张小燕张锡均
- 关键词:纳米氧化锌表面改性钛酸酯偶联剂
- 企业资源计划(ERP)在纺织企业的应用被引量:2
- 2006年
- 在企业资源计划(ERP)原理的基础上对纺织企业进行了研究,并根据纺织企业的生产管理特点分析了纺织企业的需求,实现了纺织企业ERP系统,并对企业的应用成效进行了总结。
- 吴云峰汪进前
- 关键词:ERP系统信息系统
- 阳离子染料可染改性涤纶及涤纶织物的碱减量研究被引量:3
- 1998年
- 以阳离子染料可染改性涤纶丝与普通涤纶丝混纺(或交织)织物为研究对象,探讨碱剂。促进剂、减量温度及时间等因素对减量率的影响以及不同减量工艺经阳离子染料染色对织物闪色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保证一定减量率的基础上,染色后织物具有一定的闪色效果。
- 王光明汪进前李盈善姜维利陈冬芝
- 关键词:阳离子染料涤纶织物碱减量整理
- 涤纶织物定量减量新技术研究
- 从涤纶织物碱减量机理着手,对涤纶织物采用高温高压加特定促进剂减量,使NaOH的利用率达90﹪以上,以控制NaOH用量来控制减量率.此技术不但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使减量重现性好,产品质量提高.
- 王光明汪进前
- 关键词:碱减量涤纶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