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鹏

作品数:38 被引量:138H指数:7
供职机构: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病毒
  • 8篇腹泻
  • 7篇耐药
  • 7篇监测分析
  • 6篇基因
  • 5篇志贺菌
  • 5篇住院
  • 5篇轮状
  • 5篇轮状病毒
  • 5篇耐药性
  • 5篇儿童
  • 4篇血清
  • 4篇疫情
  • 4篇诺如病毒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4篇病原学
  • 3篇电泳
  • 3篇中毒
  • 3篇食物

机构

  • 38篇甘肃省疾病预...
  • 7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白银市疾病预...
  • 2篇武威市疾病预...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 1篇河北省疾病预...
  • 1篇辽宁省疾病预...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吉林省疾病预...
  • 1篇兰州市疾病预...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天水市疾病预...
  • 1篇青海省疾病预...
  • 1篇白银市第一人...
  • 1篇白银市第二人...

作者

  • 38篇汪鹏
  • 30篇于德山
  • 16篇张广业
  • 16篇康倩
  • 9篇陈建华
  • 7篇张慧敏
  • 6篇许亚宁
  • 6篇刘新凤
  • 6篇张慧
  • 4篇蒋建祥
  • 4篇赵海
  • 4篇魏孔福
  • 4篇孟蕾
  • 3篇王旭霞
  • 3篇张入学
  • 3篇李红育
  • 3篇乔瑞娟
  • 3篇李保娣
  • 3篇刘东鹏
  • 3篇崔志刚

传媒

  • 6篇疾病监测
  • 5篇中国卫生检验...
  • 5篇中国病毒病杂...
  • 3篇卫生职业教育
  • 3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中国媒介生物...
  • 2篇甘肃科技纵横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病毒学报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热带病与寄生...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银地区5岁以下住院儿童RSV感染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了解甘肃省白银地区儿童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病原学特点及流行特征,为甘肃省RSV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疫苗的应用等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白银市3家哨点医院,从2012年4月--2015年3月期间每月采集5岁以下肺炎住院儿童的深部吸痰标本共1400份,进行呼吸道病原谱的检测,其中RSV病毒使用双通道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5岁以下肺炎儿童RSV感染总体阳性率为33.00%;462例RSV阳性患儿中,247例为A亚型,215例为B亚型,在2012-2014年以RSVB为主,2014—2015年以RSVA为主;2岁以下年龄组较2岁以上儿童RSV阳性检出率高(P〈0.05),RSV感染的高峰季节在冬春季节12月至次年3月期间;A、B两个亚型交替流行。结论RSV病毒是白银市5岁以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例中病毒性病原的首位,每年冬春季节存在流行高峰。A、B两个亚型交替流行。
乔瑞娟汪鹏康倩王旭霞张入学陈建华倪丰安冯双成李普于德山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儿童流行病学
甘肃省沙门氏菌菌型分布及耐药性监测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了解沙门氏菌属腹泻在甘肃省的流行、变迁及耐药状况,提高防治措施的针对性,避免抗生素的滥用。方法对分离的菌株进行了生化试验、血清学鉴定及抗生素的敏感试验。结果共分离沙门氏菌21株,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12株占57.14%。对10种抗生素的敏感试验,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头孢噻吩、环丙沙星敏感率分别为100%、95.24%、76.19%、66.67%,对其他6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在14%~95%以上,而且表现为多重耐药,耐药种类达9种。结论甘肃省鼠伤寒沙门氏菌成为优势菌型,分离菌株为多重耐药,建议我们临床用药以头孢噻肟为最好,其次为庆大霉素。
张广业汪鹏康倩
关键词:沙门氏菌血清分型
甘肃省2005-2008年志贺菌检测分析
2010年
目的为了解志贺菌属在甘肃省的流行、变迁及耐药状况,为防治工作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5年5月~2008年10月对兰州市城关区、武威市凉州区菌痢监测点腹泻粪便分离的志贺菌株和甘肃省某市幼儿园食物中分离的宋内志贺菌株,依据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进行了血清型分型及菌株耐药性分析。结果共采样2 407份,检测志贺菌366株,总阳性率为15.21%。分离菌株为多重耐药,耐药种类达8种。甘肃省菌群分布以福氏志贺菌(B群)居优势,检测出200株,占54.64%,其次为宋内志贺菌(D)群164株,占44.81%。2007年宋内志贺菌成为优势菌,占79.88%(有食物中毒菌株44株)。结论甘肃省志贺菌群分布以福氏志贺菌居优势,近年来宋内志贺菌有增多趋势。志贺菌耐药菌株逐年增加。
张广业于德山汪鹏
关键词:志贺菌食物中毒耐药性
甘肃省2005年~2008年流脑菌群监测分析
2009年
目的:了解流脑菌群在我省的流行、分布及耐药状况,以便采取防治措施。方法:2005年~2008年我们依据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1]对流脑菌株进行流脑血清学鉴定、生化试验、菌群分布及耐药状况检测。结果:收集流脑病例咽拭102份,脑脊液标本63份,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标本621份,健康人群咽拭子2528份,共检测出Nm菌62株。对其中的36株Nm做了药敏试验,头孢噻肟、氯霉素、环丙沙星敏感率为100%,其它7种抗生素的敏感率为30.56%~97.22%不等。结论:我省近年流脑病例仍以Nm A群为主,Nm C群有所增多。耐药菌株逐年增加,建议在临床治疗中应依据细菌的耐药特点,合理选择抗生素。
张广业于德山汪鹏
关键词:药敏试验监测分析
甘肃省乙脑、流脑流行特征研究
王旭霞张晓曙蒋建祥张宁静张广业王平贵于德山汪鹏李慧
本课题首次将甘肃省临床资料、流行病学数据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多角度研究甘肃省乙脑、流脑流行特征。突破传统单个已知病原的监测模式,针对脑炎脑膜炎症候群未知病原开展监测,提高了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在哨点医院监测到甘肃...
关键词:
关键词: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膜炎
甘肃省宋内氏志贺氏菌的监测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了解志贺氏茼属在甘肃省的流行、变迁及耐药状况,给防治工作提供铱据。方法2005年5月-2007年10月对分离的宋内氏志贺氏菌株,依据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进行血清学鉴定、生化试验及药幸喊验。结果共检测宋内氏志贺氏茼140株,分离菌株为多重耐药,耐药种类达8种。结论甘肃省2007年宋内氏志贺氏菌成为优势茼,耐药率逐年增加。
张广业汪鹏许亚宁于德山
关键词:宋内氏志贺氏菌监测分析
甘肃省2006-2009年细菌性痢疾耐药谱及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对中国甘肃省2006-2009年细菌性痢疾监测点分离到的志贺菌进行耐药谱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研究,探讨甘肃省细菌性痢疾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6-2009年甘肃省细菌性痢疾监测点分离到的473株志贺菌进行血清型及耐药性分析;采用限制性内切酶对2009年分离的166株志贺菌进行PFGE分型分析。结果福氏志贺菌为甘肃省2006-2009年优势血清群;Fxv血清型为福氏志贺菌优势血清型(占44.5%),其次为2 a血清型(占33.1%);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普遍对氨苄西林、四环素和利福平耐药,耐药率在90.3%~100%之间;不同血清型(群)间耐药率有差异;PFGE分析发现CN0200为福氏志贺菌主要PFGE带型(占47.9%);相同血清型具有相似带型,归于同一簇。结论阐明了甘肃省细菌性痢疾的流行血清群为福氏志贺菌,血清型主要为FXV和2 a。福氏和宋内志贺菌普遍对氨苄西林、四环素和利福平耐药。
康倩张广业汪鹏崔志刚张少敏李振川赵爱兰孙强正于德山
关键词:志贺菌脉冲场凝胶电泳耐药性
甘肃省不同时期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疾病负担及致病因素研究
孟蕾刘海霞刘新凤杨建军魏孔福刘建地于德山刘东鹏陈建华汪鹏郑芸鹤成瑶康倩段莉平
该课题在2006年10月-2013年7月期间,首次在国内开展了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经济负担研究,获得了不同时期5岁以下腹泻儿童的门诊和住院病例的经济负担,掌握了腹泻门诊率和住院率、人均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在不同时期的变...
关键词:
关键词:病毒性腹泻疾病轮状病毒疫苗
甘肃省迭部县莱姆病自然疫源地调查
2009年
目的了解实施天然林保护后迭部县莱姆病在人群中的感染现状,自然疫源地的变迁及宿主的莱姆病感染情况。方法人群血清伯氏疏螺旋体抗体的检测采用免疫荧光法,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伯氏疏螺旋体DNA。结果迭部县境内5个林场及7个乡镇采集居民血清522份,莱姆病抗体阳性57份,阳性率10.92%。捕鼠6种69只,平均捕获率15.33%;其中北社鼠25只,占捕获总数的36.23%,褐家鼠18只,占26.09%,大林姬鼠15只,占21.74%,小林姬鼠9只,占13.04%,小家鼠和黑线姬鼠各1只,各占1.45%。对62份鼠脾脏、66份肾脏,用PCR检测伯氏疏螺旋体核酸,结果阳性鼠脾6份,肾5份,鼠携带莱姆病病原阳性率为15.15%(10/66);其中北社鼠6只,褐家鼠2只,大林姬鼠及小林姬鼠各1只。用BSK培养基从采集的鼠肾、膀胱中分离培养出3株伯氏疏螺旋体。结论迭部县广泛存在莱姆病疫源地,人群感染率较高。
于德山耿震蒋建祥郝琴陈建华汪鹏
关键词:莱姆病自然疫源地伯氏疏螺旋体
甘肃省2005年-2011年志贺菌菌型变迁及耐药性监测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为了解志贺菌属腹泻在甘肃省的流行、变迁及耐药状况。方法:于2005年-2011年对兰州市、武威市细菌性痢疾监测点分离菌株和2起幼儿园食物中毒分离的宋内氏志贺菌株进行了血清型分型及菌株耐药性分析。结果:7年共采样4546份,分离到志贺菌773株,阳性率为17.00%。血清型以福氏志贺菌(B群)居优势514株,占66.49%,其次为宋内氏志贺菌(D群)256株,占33.12%。分离菌株对10种抗生素耐药率增高,为多重耐药,耐药种类达10种。结论:甘肃省细菌性痢疾菌群仍然是腹泻的首要病原,不同年份血清型、菌株的耐药率有所差异。
张广业于德山汪鹏康倩段莉平赵海
关键词:志贺菌血清分型药物敏感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