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智威

作品数:104 被引量:275H指数:9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3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7篇医药卫生
  • 4篇化学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5篇磁共振
  • 35篇成像
  • 24篇磁共振频谱
  • 17篇磁共振成像
  • 13篇波谱
  • 13篇磁共振波谱
  • 11篇代谢
  • 11篇MRS
  • 11篇PH
  • 8篇代谢物
  • 8篇细胞
  • 8篇脊髓
  • 8篇Γ-氨基丁酸
  • 8篇氨基丁酸
  • 8篇GABA
  • 7篇肝脏
  • 6篇电针
  • 6篇肿瘤
  • 6篇功能磁共振
  • 6篇氨酸

机构

  • 84篇汕头大学医学...
  • 41篇汕头大学
  • 4篇韩山师范学院
  • 3篇华山医院
  • 2篇惠州市中心人...
  • 2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广州市惠爱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阿尔伯塔大学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02篇沈智威
  • 83篇吴仁华
  • 26篇肖叶玉
  • 22篇陈耀文
  • 18篇邱庆春
  • 11篇宁立波
  • 9篇杨忠现
  • 8篇庞丽
  • 8篇戴卓智
  • 8篇曹震
  • 8篇成小芳
  • 7篇肖刚
  • 6篇林月娟
  • 6篇徐志锋
  • 6篇孔抗美
  • 5篇贾岩龙
  • 5篇郭绣琴
  • 5篇聂婷婷
  • 4篇尤克增
  • 4篇关计添

传媒

  • 12篇磁共振成像
  • 5篇中国体视学与...
  • 4篇功能与分子医...
  • 3篇中华放射学杂...
  • 3篇中国医学物理...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波谱学杂志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国际生物医学...
  • 2篇国际医学放射...
  • 2篇教育进展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国外医学(临...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0篇2017
  • 15篇2016
  • 6篇2015
  • 9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9篇2011
  • 16篇2010
  • 10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管外质子信号增强颈髓功能成像序列参数优化
2011年
目的通过优化成像参数,获得一种较高质量的利用血管外质子信号增强的颈髓功能成像。方法采用GRE-echoplan序列中的一种新的血管外质子信号增强(SEEP)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按TR、TE时间的相关关系,通过固定TR改变TE,同时通过选择使用呼吸门控或心电门控,是否加饱和带等不同参数下获得颈髓功能成像,比较上述不同参数下颈髓fMRI成像的影像质量,包括信噪比、显示激活区部位是否清晰、确定,是否可重复。结果采用SEEP成像技术能实现颈髓功能成像,TR 1065s与TE 45s时能获得较高质量的颈髓功能成像,使用心电门控较不使用心电门控图像质量明显提高,加前饱和带可减少呼吸与吞咽所致的伪影,呼吸门控对图像质量无明显影响。结论 GRE-echo plan序列的SEEP成像技术经优化技术参数后能获得较高质量的颈髓功能成像。
肖叶玉沈智威黎倩仪成小芳陈业晞陈耀文
关键词:功能成像颈髓
基于不同pH值的磁共振T_2加权成像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应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来探讨无损伤地使样品不同pH值成像的可能性。方法:通过制作不同pH值的样品模型,在高场下(9.4T)应用磁共振频谱来测量样品的pH值,再用临床磁共振仪(1.5T)对不同pH值的样品进行成像,成像采用的序列是自旋回波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选取这两种序列下获得的pH值成像的感兴趣区进行信号强度的测量,并探讨pH值与横向弛豫时间T2的关系。结果:获得了样品模型在高场下的磁共振频谱图,证实了pH值依赖于咪唑环上氢的化学位移,据此可以测量pH值。磁共振pH值成像的结果表明,不同pH值的样品模型所成的T2加权像的信号强度是有差别的。结论:pH值低的样品,T2加权像信号强度较高,这使磁共振pH值成像成为可能。
邱庆春韦茂彬沈智威吴仁华
关键词:磁共振PH组氨酸T2加权
磁共振频谱数据定量后处理技术比较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比较磁共振频谱定量的三种常用后处理软件(LCModel、SAGE、Functool)对代谢物含量估计的准确性。方法14例健康成年人,平均年龄为26.1岁。使用STEAM序列进行定量检测,实验参数为TE=30ms,TR=3000ms。结果三种软件处理结果中除NAA/Cr外,Cho/Cr、mI/Cr的比值相互间存在差异。LCModel软件分析得到Cho/Cr比值与文献偏差明显。使用Functool软件进行分析发现,NAA/Cr、mI/Cr比值与文献结果间存在偏差。使用SAGE软件对频谱的波峰下面积分析并计算出比值,得出Cho/Cr、mI/Cr与文献结果存在差异。结论使用LCModel软件对于磁共振频谱进行定量处理,在基线的拟合及系统误差处理方面较SAGE软件及Functool软件有优势,但LCModel对代谢物浓度估算仍存在误差。
郭绣琴肖叶玉沈智威徐志锋庞丽宁立波吴仁华
关键词:STEAMLCMODELSAGE
基于化学交换饱和转移的脑炎谷氨酸CEST成像研究
目的:谷氨酸是与小胶质细胞活化密切相关的兴奋性神经递质,由于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对神经系统炎症反应过程起到重要作用,我们利用化学交换饱和转移(CEST)技术对谷氨酸浓度进行磁共振成像并探究脑炎的相关病理生理变化. 方法:首先...
陈彦孜戴卓志沈智威关计添沈苑玉陈苗苗马希伦吴仁华
关键词:脑炎谷氨酸磁共振成像
颅内肿瘤磁共振波谱谷氨酸/谷氨酰胺复合物定量研究
目的评价氢质子磁共振频谱(H-MRS)定量检测谷氨酸复合物(Glx)浓度在颅内肿瘤定性诊断和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GE 1.5T MRI系统,对38例颅内肿瘤患者(包括脑膜瘤、星形细胞瘤、脑转移瘤)及9名正常志愿...
赵芝弘沈智威吴仁华
关键词:脑肿瘤磁共振波谱
文献传递
不同序列检测pH值模型的初步对比研究
目的在模型试验中,比较不同序列评估pH值成像的效果。方法2支10ml试管分别装质量分数为3%的琼脂糖凝胶,使用Na2HPO4/NaH2PO4调节pH值为6.5,其中第2支试管装有浓度为50mmol/L的肌酸;5支5ml试...
沈智威宁立波霍珊珊陈耀文邱庆春吴仁华
文献传递
基于pH值敏感的磁化传递技术在1.5T磁共振成像上的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究基于pH值敏感的磁化传递技术在1.5T磁共振成像设备上的可行性。方法配制两组琼脂糖-肌酸凝胶的pH试管模型,采用修改好的自旋回波-磁化传递序列对这两组模型进行磁化传递成像。结果偏置频率为224Hz时,相同pH试管模型的磁化传递成像信号强度近似相等,而不同的pH试管模型的磁化传递成像信号强度则依赖于pH值,pH值越高,磁共振信号强度越大。结论现有的临床1.5T磁共振扫描仪上的磁化传递序列能通过序列参数的优化和偏置频率的选取来获得能反映不同pH值的磁化传递成像,为pH值敏感的磁化传递成像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韦茂彬沈智威肖刚邱庆春陈耀文吴仁华
关键词:磁化传递成像PH
正常人海马短回波1HMRS 0.5-2.05ppm区域特征性研究
目的通过探讨正常人海马1HMRS 0.5-2.05ppm区域特征性,以便明确海马自身是否存在脂质,并初步获取代表脂肪酸甲基峰(CH3)0.9ppm代谢物绝对浓度。方法选择9名健康志愿者,采用短TE(20ms)STEAM序...
肖叶玉沈智威庞丽成小芳郭绣琴吴仁华
文献传递
准确地无损伤地定量测定代谢物浓度的磁共振频谱研究
吴仁华邱庆春沈智威陈耀文关计添曹震杜英春林艳肖叶玉徐志锋林锐王慧马廉张学新徐小虎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该项目属于放射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的交叉研究领域。主要应用:医学影像技术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联合汕头大学,东南大学儿童发展和学习科学中心和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展理工医多学科联合研究。主要内容及发现点...
关键词:
关键词:磁共振频谱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磁共振成像技术测定肿瘤细胞外pH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肿瘤组织酸碱度下降是由于肿瘤组织糖代谢紊乱,以及组织低灌注的结果,精确的测定肿瘤组织内环境的酸碱度对于诊断肿瘤恶性程度、转移概率及检测化疗效能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使用磁共振分子影像技术测定组织酸碱度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并已开始应用于临床。为此,笔者综述了化学交换饱和转移磁共振成像技术,以及其在测定肿瘤细胞外酸碱度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并探讨其相对于其他成像方式的优点以及前景。
陈苗苗沈智威吴仁华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