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叶玉

作品数:89 被引量:289H指数:8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1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2篇磁共振
  • 26篇成像
  • 15篇磁共振成像
  • 13篇代谢
  • 12篇磁共振频谱
  • 9篇儿童
  • 8篇细胞
  • 8篇间充质干细胞
  • 8篇干细胞
  • 8篇波谱
  • 8篇充质干细胞
  • 8篇磁共振波谱
  • 7篇间充质
  • 7篇MRS
  • 6篇代谢物
  • 6篇血压
  • 6篇医学影像
  • 6篇高血压
  • 6篇LCMODE...
  • 5篇代谢特征

机构

  • 75篇汕头大学医学...
  • 20篇汕头大学
  • 7篇惠州市中心人...
  • 4篇汕头大学医学...
  • 2篇加拿大多伦多...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韩山师范学院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东莞市第八人...

作者

  • 85篇肖叶玉
  • 50篇吴仁华
  • 26篇沈智威
  • 15篇洪璧楷
  • 11篇曹震
  • 10篇陈耀文
  • 10篇刘国瑞
  • 9篇郭岳霖
  • 9篇代海洋
  • 8篇徐志锋
  • 8篇方文辉
  • 7篇庞丽
  • 7篇刘启泽
  • 7篇张远芳
  • 6篇郑文斌
  • 6篇成小芳
  • 6篇杨忠现
  • 5篇郭绣琴
  • 5篇邱庆春
  • 4篇宁立波

传媒

  • 8篇磁共振成像
  • 5篇中华放射学杂...
  • 4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中国CT和M...
  • 3篇现代医用影像...
  • 3篇汕头大学医学...
  • 3篇影像诊断与介...
  • 3篇功能与分子医...
  • 2篇河北医学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赣南医学院学...
  • 2篇中国医学物理...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中国校外教育
  • 2篇实用医学影像...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8篇2011
  • 13篇2010
  • 7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谈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被引量:5
2008年
分析新时期医学影像学教学面临的挑战,提出以科研为桥梁,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断改善硬件基础,深化教学改革。
肖叶玉肖壮伟吴仁华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
电针刺激脊髓损伤患者穴位的脊髓磁共振功能成像激活区特征被引量:8
2010年
背景:研究发现脊髓功能激活区域和电生理等理论对应区域相一致,多数学者认为使用功能磁共振技术检测脊髓神经功能是可行的。目的:检测电针刺激脊髓损伤患者的脊髓磁共振功能成像激活区特征,验证使用脊髓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来客观评价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疗效的可行性。方法:使用电针同时刺激3例脊髓损伤患者和5名健康志愿者的右手合谷穴和曲池穴,采用组块设计方法,使用SPM2软件得到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脊髓内真实的激活区,分析激活区在矢状位和横断位上的分布特征,并与健康志愿者的激活分布对比,找出患者的激活分布差异。结果与结论:5名健康志愿者在脊柱C2、C5段均重复出现激活信号,在C6段4名出现激活;3例脊髓损伤患者在脊柱C2,C6段均出现均重复出现激活,其中1例患者与健康志愿者激活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可以观察到针灸刺激脊髓损伤患者的脊髓功能激活,因此可以根据功能激活区的分布及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客观评价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
陈业晞沈智威李志扬肖叶玉吴仁华孔抗美
关键词:磁共振功能成像脊髓损伤穴位SEEP
增强减影MRI技术诊断椎体转移瘤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评价增强减影 MRI 在椎体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44个椎体转移瘤进行常规 MR 序列扫描,同时使用对比增强剂钆喷替酸葡甲胺进行增强显影,并对增强前后的 T_1WI 进行减影处理。通过对椎体肿瘤影像的清晰度、信号强度比(SIR)和噪声比(NR)的比较,评价增强减影 MRI 在椎体转移瘤上的诊断价值。结果增强减影 MRI 及增强 T_1、SE T_1、T_2、反转恢复序列(STIR)图像的 SIR 值分别为2.93、1.15、1.16、1.26、1.69。增强减影 MRI 及增强 T_1、SE T_1、SET_2、STIR 图像的 NR 值分别为0.98、5.25、3.44、4.56、23.32。增强减影 MR 图像的 SIR 和 NR 较常规MRI 图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信号对比度及图像质量均较好。结论与常规 MR 序列图像相比,增强减影 MRI 对椎体转移瘤病灶的细节显示得更清楚,病灶与背景的对比度更明显,图像质量更清晰,在椎体转移瘤的临床诊断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在增强显影后常规应用。
杨军齐伟力孔抗美肖叶玉王新家
关键词:椎体肿瘤磁共振成像减影技术
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观察两种亚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脑灰质萎缩的差异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利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VBM)方法观察由皮质下微血管病变导致的脑室周围白质脱髓鞘(PWMH)后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与关键部位单发梗死(SSI)后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灰质萎缩的差异。方法根据神经心理学测试结果收集24例具有轻度认知障碍的脑梗死患者,根据MRI结果将其分为PWMH组(n=14)和SSI组(n=10);另选同期16名神经心理学测试结果正常、脑实质内未见明显梗死灶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行高分辨力结构MR扫描后进行VBM分析,比较组间灰质体积的差异。结果与SSI组相比,PWMH组双侧额叶及颞叶灰质体积明显缩小,以双侧颞叶明显,左侧颞叶萎缩体素差为4086个,右侧颞叶为4154个,左侧额叶为1718个,右侧额叶为1141个。结论 PWMH患者与SSI患者具有不同的灰质萎缩特点。PWMH与神经退行性改变具有相似的灰质萎缩特点,提示该类型的血管性认知障碍可能合并或继发于神经退行性改变。
李秋雨沈智威杨忠现肖叶玉吴仁华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颞叶
单发脑转移瘤13例磁共振成像误诊分析被引量:3
2001年
肖叶玉刘国瑞
关键词:脑转移瘤磁共振成像误诊病例分析
数字X线机应用于早期浅表型胃癌的诊断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数字化成像对早期浅表型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6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浅表型胃癌患者根据X线检查机型分为数字化X线机组(DR组,35例)和普通X线机组(对照组,27例),所有患者均作气钡双重造影及多体位电子点片及选择性激光输出。结果DR组35例中术前发现早期胃癌32例,漏诊3例;对照组27例中术前发现早期胃癌22例,漏诊5例。两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数字化X线机的应用能显著提高早期浅表型胃癌的检出率,但胃镜及细胞检查仍是其确诊的必要手段。
洪璧楷郭岳霖肖叶玉黄映宏黄楚绵
关键词:胃肿瘤放射摄影术
血管外质子信号增强颈髓功能成像序列参数优化
2011年
目的通过优化成像参数,获得一种较高质量的利用血管外质子信号增强的颈髓功能成像。方法采用GRE-echoplan序列中的一种新的血管外质子信号增强(SEEP)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按TR、TE时间的相关关系,通过固定TR改变TE,同时通过选择使用呼吸门控或心电门控,是否加饱和带等不同参数下获得颈髓功能成像,比较上述不同参数下颈髓fMRI成像的影像质量,包括信噪比、显示激活区部位是否清晰、确定,是否可重复。结果采用SEEP成像技术能实现颈髓功能成像,TR 1065s与TE 45s时能获得较高质量的颈髓功能成像,使用心电门控较不使用心电门控图像质量明显提高,加前饱和带可减少呼吸与吞咽所致的伪影,呼吸门控对图像质量无明显影响。结论 GRE-echo plan序列的SEEP成像技术经优化技术参数后能获得较高质量的颈髓功能成像。
肖叶玉沈智威黎倩仪成小芳陈业晞陈耀文
关键词:功能成像颈髓
基于2D-CSI技术检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损害差异
<正>目的:通过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法(2D-CSI)检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双侧额叶皮质与双侧顶叶白质代谢物浓度相对定量,了解单纯原发性高血压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脑损害差异。方法:年龄45-...
肖叶玉
文献传递
正常人海马短回波1H-MRS0.5~2.05ppm区域特征性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正常人海马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0.5~2.05 ppm区域特征性,为明确海马自身是否存在脂质(Lip)进行初步研究,并对0.9 ppm代谢物浓度进行定量分析。资料与方法选择9名健康志愿者,采用短TE(20 ms)激励回波采样模式(STEAM)序列对左侧海马行单体素MRS采集,感兴趣区大小约15 mm×15 mm×20 mm,并选择同侧大脑皮层作为对照研究。再采集体素周围6个方位预置饱和带,并使用LCModel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 9名志愿者的海马及大脑皮层MRS 0.5~2.05 ppm区域均获得稳定的优质谱线。海马MRS 1.2~1.4 ppm区域均出现恒定的双峰改变,而仅2名志愿者大脑皮层MRS出现此现象。0.9 ppm代谢物浓度,海马和大脑皮层分别为(4.11±0.88)mmol/L和(4.65±1.18)mmol/L,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海马和大脑皮层MRS 1.2~1.4 ppm区域出现隆起共振峰,可能由自身含丰富Lip所致,且在大脑皮层存在显著个体性差异。获取海马0.9 ppm代谢物浓度将有利于海马相关性疾病的研究。
徐志锋潘爱珍肖叶玉沈智威庞丽成小芳郭秀琴吴仁华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海马大脑皮层大分子
STEAM和PRESS序列对磁共振频谱绝对定量后处理方法
目的比较PRESS和STEAM序列对大脑中央前回的代谢物绝对定量的差异。比较目前磁共振频谱绝对定量的3种常用后处理软件:LCModel、SAGE、Functool。方法应用美国GE公司1.5T Signal Horizo...
郭绣琴吴仁华肖叶玉沈智威徐志锋庞丽尤克增马春林宁立波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