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芳 作品数:15 被引量:73 H指数:6 供职机构: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平台重点资助计划 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更多>>
线粒体基因突变所致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叠加精神障碍1例 2021年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叠加精神障碍在临床上十分罕见。本文对浙江省立同德医院2016年5月26日收治的1例G11778A原发位点突变的LHON叠加精神障碍患者的诊疗经验作一总结,旨在引起精神科医生对线粒体病的重视,避免误诊和漏诊。 虞芳 沈芳 邢葆平关键词: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线粒体基因突变 精神症状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BDN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通过我院治疗的9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PANSS评分、血清BDNF指数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BDNF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过程中,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的治疗效果理想,对患者的血清BDNF水平有一定提高,临床上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桂燕 邢葆平 黄婉立 沈芳 虞芳关键词: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精神分裂症 艾司西酞普兰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辅助治疗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抗精神病药物基础上辅助艾司西酞普兰治疗(10-20mg... 沈芳 邢葆平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文献传递 复方海蛇胶囊对老年痴呆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细胞炎症因子和血凝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复方海蛇胶囊对老年痴呆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细胞炎症因子和血凝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痴呆患者40例。入组受试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降脂药物、降压药物及钙拮抗剂等,在常规基础上结合复方海蛇胶囊,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2个月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改善、血清甲状腺激素、细胞炎症因子及血凝指标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1个月和2个月老年痴呆生活量表(QOL-AD)和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2个月明显高于治疗后1个月(P<0.05);治疗后1个月和2个月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T3(FT3)、甲状腺素(T4)、游离T4(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2个月明显高于治疗后1个月(P<0.05);治疗后1个月和2个月白细胞介素(IL)-1和IL-6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2个月明显低于治疗后1个月(P<0.05);治疗后1个月和2个月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2个月明显低于治疗后1个月(P<0.05)。结论复方海蛇胶囊对老年痴呆患者可提高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善细胞炎症和血凝指标水平。 童爱群 胡芳珍 沈芳关键词:复方海蛇胶囊 痴呆 甲状腺激素 细胞炎症因子 血凝指标 认知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中分裂质个体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干预(CBT)对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中分裂质个体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住院及门诊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级亲属进行筛查,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分裂质个体123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54例和对照组69例。研究组实施为期12周的CBT,对照组仅作长期随访,并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第4、8、12周、6个月及1年时进行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随访评估。结果 CBT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的RBAN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研究组CBT后RBANS总评分及即刻记忆、视觉广度、言语功能、注意力、延时记忆等各因子评分均呈逐渐升高趋势,在干预后12周、6个月及1年时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干预后12周、6个月和1年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5);而对照组认知功能各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的进行性损害,在1年随访时最明显,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改善分裂质个体言语功能,提高其注意力及视觉广度,增强即刻记忆、延时记忆水平,改善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中分裂质个体的认知功能。 沈芳 文璐 李冰凌 邵华芹 汤路瀚 李晓一 刘晓阳 徐方忠 邢葆平关键词:认知行为干预 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分裂质筛查及认识干预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和范围,制定合理认知行为干预方案。方法前瞻性选取省立同德医院精神科收治的108例确诊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患者组,同期选择患者一级亲属108例作为亲属组,另选择健康志愿者108例作为正常组,对比分析三组入选者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检测-共识版(MCCB)检测结果 ,并据此制定针对性的认知干预措施。结果 MCCB10项分测检验中除言语流畅性外其余9项得分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亲属组和正常组除持续操作能力和言语流畅性外其余8项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亲属组和患者组在空间广度、符号编码、迷宫、持续操作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普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合理的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提高生存质量。 张媛 兰智勇 蔡晨莉 沈芳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一级亲属 温胆汤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男性性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温胆汤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后所致性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后所引起的性功能障碍的首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枸橼酸西地那非联合温胆汤治疗;对照组36例,在抗精神病药物基础上使用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评定疗效,阳性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对患者精神症状进行评定,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8.89%,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精神症状未见波动,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温胆汤联合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性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对精神症状影响不大,且副反应少。 任欣 任欣 沈芳 陈炯 陈炯关键词:男性性功能障碍 抗精神病药物 温胆汤 生麦芽与炒麦芽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泌乳素血症男性患者泌乳素的影响 被引量:8 2021年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泌乳素血症(HPRL)在精神疾病诊疗过程中是较为常见的。本观察拟比较生麦芽与炒麦芽在HPRL男性患者降泌乳素方面的差异,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7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导致HPRL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生麦芽组35例,炒麦芽组35例,安慰剂组30例。 虞芳 邢葆平 沈芳 骆利元 孙峰俐关键词:生麦芽 炒麦芽 抗精神病药物 高泌乳素血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认知功能调查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认知功能。方法选择57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亲属组)、50名健康人群(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斯特鲁普色词测验(Stroop color word test)、简易视觉空间记忆测验-修订版(BVMT-R)、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对两组受试者认知功能进行评定。结果两组Stroop测试A部分得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75±10.31)比(92.13±13.27)分,P>0.05];亲属组B、C部分得分[(56.73±9.43)、(31.93±6.8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65.75±9.94)、(40.06±7.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亲属组完成WCST正确数[(21.90±5.56)分]、完成分类数[(2.04±0.9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5.61±7.62)、(2.98±1.04)分],持续错误数[(17.59±3.04)分]、随机错误数[(8.79±2.9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5.03±3.31)、(7.01±2.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亲属组完成BVMT-R回忆总数[(21.48±7.49)分]亦显著低于对照组[(25.61±8.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在注意力、记忆力、执行功能等方面存在损害。 张媛 沈芳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一级亲属 遗传易感性 一起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心理危机评估 2022年 目的针对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幸存者进行心理危机评估,了解其主要心理行为反应和急性应激障碍(ASD)发生情况。方法纳入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中≥7岁受伤人员,排除重度伤患者。收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受伤程度、亲人伤亡情况和心理行为反应等资料;由心理危机评估人员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和急性应激障碍量表(ASDS)评估ASD发生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纳入心理危机评估132人,男性82人,占62.12%;女性50人,占37.88%;年龄为(46.50±18.57)岁。无明显外伤6人,占4.54%;轻度伤113例,占85.61%;中度伤13例,占9.85%。6人在此次事故中有亲人死亡。心理行为反应以睡眠差、焦虑担忧、闪回和害怕为主,检出率分别为42.42%、35.58%、26.52%和23.48%。检出ASD阳性40例,阳性检出率为30.30%。女性ASD阳性检出率为52.00%,高于男性的17.07%(χ^(2)=17.940,P<0.001);事故中有亲人死亡者ASD阳性检出率为83.33%,高于无亲人死亡者的26.98%(χ^(2)=8.370,P=0.004);中度伤患者ASD阳性检出率较高,为61.54%(χ^(2)=6.786,P=0.03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7.764,95%CI:3.187~18.915)和文化程度高(高中/中专,OR=6.896,95%CI:1.030~46.152;大专及以上,OR=71.583,95%CI:4.145~1236.270)的受伤人员ASD风险较高。结论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的心理行为反应以睡眠差和焦虑担忧为主,女性和文化程度高者ASD发生风险较高,应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汤路瀚 王鹤秋 张滢 沈芳 郭忠伟 姜波 王萍 魏红辉 徐方忠关键词:急性应激障碍 心理危机 突发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