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焦新旭

作品数:11 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脊髓
  • 11篇脊髓损伤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4篇颈脊髓
  • 4篇颈脊髓损伤
  • 4篇并发
  • 4篇并发症
  • 3篇伤患者
  • 3篇流行病学分析
  • 3篇脊髓损伤患者
  • 2篇人脐
  • 2篇人脐带
  • 2篇人脐带间充质...
  • 2篇脐带间充质干...
  • 2篇细胞移植
  • 2篇颈脊髓损伤患...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干细胞
  • 2篇充质干细胞

机构

  • 10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市第一中...
  • 2篇天津医院
  • 2篇唐山市第二医...
  • 2篇天津市人民医...
  • 2篇武警天津总队...
  • 1篇天津大学

作者

  • 11篇焦新旭
  • 10篇冯世庆
  • 6篇于铁强
  • 3篇姜文学
  • 3篇邓树才
  • 3篇王景贵
  • 3篇李景伟
  • 3篇张学利
  • 3篇魏志坚
  • 3篇赵鹏
  • 3篇王颖
  • 1篇张大鹏
  • 1篇宁广智
  • 1篇冯洪永
  • 1篇周先虎
  • 1篇王沛
  • 1篇常津
  • 1篇王汉杰
  • 1篇韩明远

传媒

  • 4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第八届全国创...

年份

  • 7篇2011
  • 4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 探讨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死亡原因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53例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早期死亡率4.0%(22/553).主要死亡原因为呼吸功能衰竭9例(40.9%)和电解质紊乱5例(22.7%).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颈脊髓损伤程度、呼吸、心血管和消化系统、电解质紊乱并发症、气管切开与颈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死亡有一定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危险因素有年龄、颈脊髓损伤程度、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电解质紊乱并发症、气管切开.结论 高年龄、颈脊髓损伤程度重、合并呼吸或心血管系统以及电解质紊乱并发症、气管切开是颈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死亡的高危因素.
焦新旭冯世庆于铁强李景伟张学利邓树才姜文学王景贵
关键词:脊髓损伤
天津市553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30
2010年
目的:探讨天津市颈脊髓损伤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天津市14家二级以上的医院在2004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颈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颈脊髓损伤患者553例,占同期脊髓损伤患者895例的61.8%,年龄11~90岁,平均48岁,其中≥50岁者275例(49.7%)。交通事故是年轻(52.2%)及中年(43.1%)患者的主要致伤原因,高空坠落和重物砸伤在30~49岁年龄段内比较常见,50岁以上患者跌倒(49.1%)是主要致伤原因。其中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与年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好发部位以C5(40.5%)和C4(29.5%)多见,颈脊髓损伤程度与年龄(P<0.05)有一定的相关性。单因素分析发现并发症与年龄(P<0.05)、手术与否(P<0.01)、颈脊髓损伤程度(P<0.01)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颈脊髓损伤在脊髓损伤中比较常见,患者年龄较大,不同年龄组主要致伤原因有所差异,临床应重视各种并发症发生,综合防治颈脊髓损伤。
焦新旭冯世庆王沛张学利邓树才姜文学王景贵于铁强
关键词:颈脊髓损伤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并发症流行病学
急性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并发症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0
2011年
目的:统计急性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95例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是否在急性期发生早期并发症分为两组,对可能影响患者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因素,如性别、年龄、脊髓损伤程度、损伤节段、手术情况及急性期是否应用糖皮质激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期发生早期并发症者178例,发生率为19.9%,两组间在发病年龄、脊髓损伤程度和损伤节段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高龄、损伤程度重以及高位脊髓损伤是合并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而性别、急性期是否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及手术与否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期脊髓损伤早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高龄、损伤程度重以及高位脊髓损伤患者易合并早期并发症,在脊髓损伤急性期需综合防治,降低其发生率。
李景伟冯世庆焦新旭于铁强张学利邓树才姜文学王景贵
关键词:脊髓损伤早期并发症LOGISTIC回归分析
HIV-1反式转录激活因子介导的脂质体在脊髓损伤大鼠体内分布的靶向性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HIV-1反式转录激活因子(trans-activator transcription,TAT)介导的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在脊髓损伤大鼠体内分布的靶向性。方法:构建HIV-1 TAT介导的纳米脂质体,外接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作为标记。取8周龄雌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30只,每组分为未损伤、伤后24h及伤后1周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各10只。每组20只采用Impactor ModelⅡ打击建立T10脊髓损伤模型。Ⅰ组每个时间点尾静脉注射外接TAT的脂质体(9μg/ml,500μl),Ⅱ组尾静脉注射不接TAT的脂质体(9μg/ml,500μl)。注射后1h取出T7~L1节段脊髓组织,冰冻组织切片暗视野下观察脂质体在脊髓组织中的分布情况。结果:Ⅰ组未损伤、伤后24h及伤后1周均在脊髓内部观察到FITC标记的脂质体,但未损伤脊髓中脂质体未进入神经元,伤后24h及伤后1周脂质体在损伤中心神经元中聚集,伤后24h距离损伤中心近端1.5cm处和远端1.5cm处神经元中脂质体的FITC荧光平均光密度(AOD)明显小于损伤中心(P〈0.05)。Ⅱ组在未损伤脊髓及伤后1周脊髓损伤中心区未观察到脂质体,伤后24h在脊髓损伤中心区观察到脂质体在神经元中聚集。两组伤后24h脊髓损伤中心AOD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外接TAT的脂质体可以穿过大鼠正常的血脊髓屏障进入脊髓内部,并且具有进入受损脊髓组织神经元的靶向特异性。
魏志坚冯世庆张大鹏王颖赵鹏焦新旭常津王汉杰
关键词:脊髓损伤脂质体血脊髓屏障靶向
天津市外伤性胸脊髓损伤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天津市外伤性胸脊髓损伤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2月天津市14家二级以上医院住院胸脊髓损伤10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男性84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37.56±13.46)岁。高空坠落致伤占39.22%(40例),交通事故占33.33%(34例)。T10~12水平损伤占61.8%(63例),完全性脊髓损伤59例(57.84%)。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并发症常见,单因素分析发现并发症与ASIA运动评分(P=0.000)、是否合并多发伤(P=0.007)存在相关性。结论胸髓损伤好发于中青年男性患者,高空坠落和交通事故是主要原因,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比例较大,脊髓损伤程度严重和存在多发伤的患者容易发生并发症。
于铁强冯世庆焦新旭李景伟
关键词:脊髓损伤外伤并发症流行病学
天津市颈脊髓损伤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探讨天津市创伤性颈脊髓损伤的流行病学特点。   资料与方法:对天津市各主要医院在2004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颈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职业、住院时间、致伤原因、损伤部位和程...
焦新旭
关键词:颈脊髓损伤流行病学并发症患者年龄
中国天津市创伤性脊髓损伤流行病学调查
宁广智于铁强冯洪永周先虎焦新旭冯世庆
不同浓度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疗效。[方法]利用NYU Impactor model-Ⅱ打击器制作大鼠T10 SCI模型,分组为: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DMEM实验对照组(A组)、1×104HUCMSCs移植组(B组)、1×105HUCMSCs移植组(C组)和1×106HUCMSCs移植组(D组),每组20只。对各组实验动物SCI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行为学评分(BBB评分),并以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及生物素葡聚糖胺(BDA)顺行示踪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染色观察SCI处轴突再生情况。[结果]与实验对照组相比,HUCMSCs移植能促进SCI后轴突再生,改善大鼠后肢功能恢复。D组优于其他组,各组间BBB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F-200免疫荧光染色累积光密度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UCMSCs在体内可向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分化,促进SCI后轴突再生和肢体功能恢复。
赵鹏冯世庆王颖魏志坚焦新旭
关键词:脊髓损伤细胞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成人无放射学异常颈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比较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收治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45例的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脊髓损伤ASIA分级中D级损伤患者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
于铁强冯世庆焦新旭
关键词:成人颈椎
大鼠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期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修复效果观察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期局部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修复脊髓损伤的效果,探讨hUCMSCs局部移植治疗脊髓损伤(spianl cord injury,SCI)的最佳移植时机。方法:雌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均分为A、B、C、D组,以Impactor Model-Ⅱ打击器制备脊髓胸10(T10)损伤模型。A组为单纯损伤组,B组损伤后3d移植hUCMSCs,C组损伤后1w移植hUCM-SCs,D组损伤后3w移植hUCMSCs,分别于造模后24h、移植前1d及移植后8w(A组与D组损伤后相应时间点相同)每周对各组大鼠后肢功能进行行为学评分(BBB评分);移植后8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移植细胞的存活、分化和血管再生情况,10周时用生物素葡聚糖胺(biotin dextran amine,BDA)示踪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tract,CST)观察轴突的再生情况。结果:SCI后24h各组大鼠BBB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D组在移植前和移植后1周与A组相应时间点的BBB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移植后2w起各时间点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相应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SCI后9w时到达平台期,与实验结束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各组移植后BBB评分逐渐上升,后一个时间点与同组前一时间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移植后6w开始C组明显高于B、D组(P<0.05)。免疫组化染色A组脊髓中未见Brdu阳性细胞,损伤区血管形态欠完整,未见新生血管;损伤周围星形胶质细胞大量增生,细胞肥大、突起增多、排列不规则,形成胶质瘢痕;未见BDA标记的皮质脊髓束通过损伤区。B、C、D组脊髓中均有Brdu阳性标记的细胞存活,C、D组中细胞数量明显多于B组,但三组中均未见到移植细胞向神经元或神经胶质样细胞分化;B、D组损伤周围的星形胶质细胞较A组减少,但排列仍欠规则;C组损伤周围星形胶质细胞形态趋于正常,排列规则,且有大量星形胶质细胞通过损伤区,血管再生�
王颖冯世庆赵鹏焦新旭魏志坚韩明远
关键词:脊髓损伤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移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