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伟 作品数:195 被引量:625 H指数:13 供职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文化科学 水利工程 更多>>
骨化性肌炎骨显像一例 被引量:3 2003年 陈璟 吴华 熊伟关键词:骨化性肌炎 骨显像 X线片 病理诊断 流动敏感交互翻转恢复磁共振成像(FAIR-MRI)技术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流动敏感交互翻转恢复磁共振成像(FAIR-MRI)技术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对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男22例,女6例,平均年龄38.6岁),其中高级别胶质瘤14例,低级别胶质... 朱文珍 熊伟 赵凌云关键词: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经改良Wiltse入路TLIF技术在下腰椎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改良Wiltse入路TLIF技术在下腰椎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008.4-2011.4经改良Wiltse入路TLIF技术治疗下腰椎疾病患者98例,其中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63例,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 邱敏 李锋 熊伟 廖晖 方忠 郑剑关键词:下腰椎 肌间隙入路 1-heptanol对针刺治疗局部脑缺血大鼠大脑皮层HIF1-α和VEGF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1-heptanol 对针刺治疗局部脑缺血大鼠大脑皮层 HIF1-α和 VEGF 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 Wistar 大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 N、模型组 M、针刺组 A、1-heptanol+针... 黄光英 熊伟关键词:脑缺血 针刺治疗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后路经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L5/S1椎间隙感染 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后路经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L5/S1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并应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后路经Wih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13例L5/S1椎间隙感染患者,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28~60岁(41.6±11.0岁);记录患者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记录术前、术后腰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tl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临床症状,术前术后腰骶角(lumbosacral angle,LSA)评估腰骶段前凸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后1例m现逆行性射精,1例患者发生单侧下肢肌间静脉血栓,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前路手术时间为70~120min(90.0±27.5rain),失血量为200—600ml(361.5±150.2m1);后路手术时间为50。70min(57.7±8.3min),失血量为50~200ml(106.9±56.9m1)。术后培养结果其中7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3例为大肠杆菌,1例为铜绿假单胞菌,2例未见细菌生长,但病理检查结果提示感染性病变。病例均获随访,时间6.30个月(16.6±7.8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达临床愈合,骨融合率100%,随访期内未见复发病例。VAS评分术前平均7.8±0.7分.术后6个月平均1.3±0.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SA术前4.4°±2.90°.末次随访时17.5°±2.8°.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后路经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L5/S1椎间隙感染的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疗效确切,可以作为治疗L5/S1椎间隙感染的一种手术方法。 徐勇 李锋 熊伟 方忠 廖晖关键词:一期前后路 腰椎间隙感染 两种术式治疗长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比较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跳跃性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skip corpectomy and fusion,SCF)和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pos⁃terior single open-door laminoplasty,LP)治疗长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42例长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患者,其中19例行SCF术,23例行LP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SCF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LP组(P<0.05),但是,SCF术后并发症显著多于LP组(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JOA、VAS、NDI评分和综合肌力及深反射评级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各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SCF组颈椎伸屈ROM显著小于LP组(P<0.05)。影像方面,SCF组术后颈椎曲度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而LP组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术后各时间点SCF组颈椎曲度均显著大于LP组。[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治疗长节段脊髓型颈椎病。SCF手术在重建和维持颈椎曲度方面具有优势,LP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相对更少,颈伸屈ROM更好。 张勇 方忠 李锋 熊伟 徐勇 吴巍 廖晖关键词:椎板成形术 颈椎曲度 椎板成形术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系统评价椎板成形术(LAMP)与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D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LAMP与AD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对照试验的文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1软件对JOA改善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LAMP与AD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对照试验文献7篇,其中前瞻性临床对照试验3篇,回顾性对照试验4篇,共433例,LAMP234例,ADF199例。Meta分析显示:LAMP组与ADF组JOA改善率无明显差异(SMD=-0.27,95%CI为-0.65~1.10),而手术时间(SMD=-1.39,95%CI为-2.16~-0.0.62)及术中出血量(-0.63,95%CI为-1.04~-0.33)有明显差异。结论此次Meta分析发现,对于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LAMP与ADF相比较,在3年以上随访的JOA改善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 韩成日 熊伟 廖晖 关邯峰 吴巍 李锋关键词:颈椎病 椎体成形术 META分析 不同浓度地西他滨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梯度地西他滨对破骨细胞形成、活性及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地西他滨(0、0.1、0.25和0.5μmol/L)处理单核巨噬(RAW264.7)细胞。通过4’,6-联眯-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 dihydrochloride,DAPI)染色和微丝绿色荧光探针(F-actin-Trakcer Green)染色后观察F-actin环的形成即破骨细胞轮廓;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中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骨板吸收实验检测破骨细胞的骨吸收能力;Q-PCR实验检测破骨细胞标志基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CK)和脊髓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m RNA表达。结果不同浓度地西他滨抑制核因子NF-κB配体激活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诱导RAW264.7细胞形成F-actin环,降低了破骨细胞的TRAP酶活性,抑制了破骨细胞的骨吸收能力,同时也下调了破骨细胞标志基因TRAP、CK和MMP-9的m RNA表达。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上述的抑制作用越明显。结论地西他滨抑制破骨细胞形成、活性和骨吸收能力,且这种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 糜宝国 关邯峰 刘常宇 雷琢玮 宋超 刘慧勇 邓杝 熊伟 廖晖 方忠 李锋关键词:破骨细胞 细胞分化 RNA干扰 特征性MRI征象在骨质疏松、肿瘤、感染引起的椎体病变中的分布规律及临床鉴别意义 目的 比较由骨质疏松、肿瘤及感染所致椎体病变的各种MRI表现,探索和评估特征性MRI征象的分布规律及临床鉴别意义。方法 回顾我院2013年3月到2016年12月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50例、脊柱肿瘤103例及感染30例患者... 熊伟 李子 管明 徐勇 李锋关键词:骨肿瘤 骨质疏松 MRI 153Sm-EDTMP治疗癌性骨痛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Sm-EDTMP 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用Sm-EDTMP 治疗187例骨转移癌疼痛的患者,采用剂量37MBq/Kg。对每名患者进行16周随访,随访内容包括:疼痛程度、止痛剂的使用、Karnofsk... 熊伟 夏仁云关键词:癌性骨痛 SM-EDT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