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艳红
- 作品数:72 被引量:268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螺旋藻多糖的抗溃疡作用及机制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研究螺旋藻多糖(PSP)对胃溃疡大鼠部分黏膜防御因子的影响,以探索其抗溃疡机制。方法幽门结扎法建立SD大鼠胃溃疡模型,检测胃溃疡指数、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血浆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结果螺旋藻多糖能明显减轻胃溃疡指数的升高,能明显提高血清NO的含量和血浆PGE的含量。结论螺旋藻多糖有抗胃溃疡作用。
- 庞辉汤桂芳玉艳红
- 关键词:螺旋藻多糖溃疡指数一氧化氮前列腺素E2
-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变异与病毒载量及细胞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研究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HBV BCP)变异与病毒载量(HBV DNA)及细胞因子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显示技术,对156例HBV慢性感染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轻、中、重度,肝炎肝硬化和慢性重型肝炎)血清进行检测HBV BCP区核苷酸(nt)1 762碱基A^T和1 764G^A联合突变的检测。采用PCR结合荧光探针检测技术,检测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技术,检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HBV BCP变异在慢性重型肝炎组的阳性率为60.0%(15/25)显著高于非重型肝炎组的33.6%(44/131)(P=0.023);慢性重型肝炎组HBV DNA含量(107.3731±1.4381copies/ml)与非慢性重型肝炎组HBV DNA含量(106.6516±1.8046copies/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重型肝炎组与非慢性重型肝炎组血清IL-10和IFN-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80±28.19)ng/L vs(74.60±26.87)ng/L,(22.00±16.41)ng/L vs(16.85±9.41)ng/L](均P>0.05),慢性重型肝炎组的血清IL-12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非慢性重型肝炎组[(49.04±15.10)ng/L vs(36.81±14.41)ng/L,(60.68±30.83)ng/L vs(38.89±13.52)ng/L](均P<0.01)。结论HBV BCP变异与慢性重型肝炎关系密切,HBV DNA复制水平在慢性重型肝炎的发生中可能只起到启动的作用;细胞因子IL-12和TNF-α在慢性重型肝炎的发生中可能起主要的作用。
- 黄力毅玉艳红吴继周宣伟军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2
- 不同肝病类型合并肝性脑病预后比较
- 2006年
- 玉艳红黄力毅庞辉
- 关键词:预后差病类重症肝炎患者肝炎后肝硬化
- HLA-DRB1*14,15等位基因与乙肝疫苗免疫应答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研究HLA-DRB1*14,15等位基因与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免疫应答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完成基因重组乙肝疫苗标准全程接种的广西籍汉族健康大学生896名,于末次接种后第6个月检测血清抗-HBs水平。对无、低应答者再次接种基因重组乙肝疫苗20μg,4周后筛选出无、低应答者99名与随机选取的中、强应答者136名作为研究对象,应用PCR-SSP技术检测外周血HLA-DRB1*14,15等位基因。结果:HLA-DRB1*15在中、强应答组中的表达频率为23.53%,显著高于无、低应答组的表达频率(12.12%)(P<0.05);HLA-DRB1*14在无、低应答组和中、强应答组的表达频率分别为8.08%和15.44%,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广西汉族人群HLA-DRB1*15表达与乙肝疫苗中、强应答相关,HLA-DRB1*14与该人群免疫应答水平无明确相关性。
- 韦颖华吴继周吴健林李国坚陈茂伟玉艳红吴霜龚星光孟艳丽虞艳琦
- 关键词:乙肝疫苗免疫应答
- 肝癌和肝病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的检测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对肝癌和肝病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0~01—2014~05我院收治的获得临床明确诊断的肝癌患者23例,肝硬化患者45例,慢性肝炎患者4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微量离心柱分离法对小扁豆凝集素结合型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总含量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检测时将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占甲胎蛋白总量的百分比〉10%作为阳性标准。结果肝癌患者检测阳性率较肝硬化和慢性肝炎患者发生显著升高,P〈0.05;肝癌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水平较肝硬化和慢性肝炎患者高。P〈0.05。结论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可以作为鉴别诊断肝癌和慢性肝病的一项重要指标,从而使肝癌诊断效果不佳的缺陷得到弥补,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
- 万裴琦吴继周玉艳红吴健林
- 关键词:肝癌慢性肝病
- 肝性脑病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肝性脑病(HE)是严重肝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治疗困难,预后差,有关其预后影响因素的报道不多。为降低HE患者病死率,指导临床工作,本研究对130例HE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 玉艳红江建宁吴继周庞辉
- 关键词:LOGISTIC回归分析肝性脑病预后差病患严重肝病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百分比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占全部白细胞的百分比(简称单核百分比)与慢性乙型肝炎炎症程度的关系。方法:检测炎症程度不同的慢性乙型肝炎普通型及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单核百分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慢性乙型肝炎普通型97例及慢性重型乙型肝炎16例患者单核百分比[分别为(10.0±2.6)%和(11.6±2.5)%],较正常对照组[(7.0±1.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单核百分比[(11.6±2.5)%],较慢性乙型肝炎普通型组单核百分比[(10.0±2.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单核百分比不仅高于正常,且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炎症程度有关。
- 原彤彤玉艳红吴继周
- 关键词:单核细胞百分比慢性重型乙型肝炎
- HLA-DRB1*15及相应位点下Th1/Th2细胞相关因子对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广西人群HLA-DRB1*15基因及相应位点下Th1/Th2细胞相关因子IFN-γ、IL-4对乙肝疫苗免疫应答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完成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标准全程接种的广西籍汉族健康大学生中抗-HBs S/N值<10 mIU/ml的无、弱应答者80名(A组)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抗-HBs S/N值>10 mIU/ml的中、强应答者62名(B组)作为对照。应用PCR-SSP进行HLA-DRB1*15等位基因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Th1/Th2细胞相关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结果①A组HLA-DRB1*15基因表达频率为11.25%,显著低于B组的36.67%(P=0.001);②A组中IFN-γ的平均表达水平为(6.28±6.84)pg/ml,显著低于B组(16.28±10.05)pg/ml(P=0.000);③A组的IL-4平均表达水平为(2.36±1.91)pg/ml,显著低于B组(8.50±6.68)pg/ml(P=0.000);④HLA-DRB1*15阳性组IFN-γ平均表达水平为(13.82±9.89)pg/ml,显著高于HLA-DRB1*15阴性组(9.76±9.54)pg/ml(P=0.029);⑤HLA-DRB1*15阳性组IL-4平均表达水平为(5.81±4.27)pg/ml,阴性组IL-4平均表达水平为(4.82±5.84)pg/m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7)。结论①HLA-DRB1*15基因可能是促进广西人群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相关基因;②Th1/Th2细胞相关因子IFN-γ、IL-4的表达水平可能影响机体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③HLA-DRB1*15基因可能是通过影响Th1细胞相关因子IFN-γ的表达水平,而不是通过影响Th2细胞相关因子IL-4的表达水平来影响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
- 虞艳琦吴继周韦颖华李国坚吴健林陈茂伟玉艳红吴霜龚星光孟艳丽杨歆
- 关键词:乙肝疫苗免疫应答
- 外周血单核细胞hFgl2蛋白表达与不同临床类型肝病的关系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人纤维介素蛋白-2凝血酶原酶(hFgl2)在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肝癌患者共78例外周血单核细胞hFgl2蛋白的表达进行比较,并将其与配对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行相关分析。结果hFgl2蛋白可以表达于外周血单核细胞,在慢重肝组和肝癌组表达高于对照组和慢乙肝组,而慢重肝组表达高于肝癌组。慢乙肝重度组hFgl2蛋白的表达与其ALT、AST及TBiL成正相关。结论 hFgl2蛋白可以表达于外周血单核细胞并呈现随着肝病严重程度增加而表达升高的趋势。
- 玉艳红原彤彤黄力毅吴继周李国坚吴健林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癌外周血单核细胞
- 广西地区人群乙肝疫苗无、弱应答与HLA-DRB1*1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广西地区人群接种重组乙肝疫苗后无、弱应答与HLA-DRB1*1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广西籍912名健康大学生,按0,1,6方案标准全程接种重组乙肝疫苗,接种半年后采血检测血清中抗-HBs水平。对首次检测抗-HBs<10 mIU/ml者再行接种重组乙肝疫苗20 ug。4周后抗-HBs仍小于10 mIU/ml的65人作为无、弱应答组,随机抽取首次检测抗-HBs>10 mIU/ml的中、强应答者96名作为对照组。应用PCR-SSP方法检测外周血HLA-DRB1*11等位基因。结果HLA-DRB1*11等位基因在无、弱应答组的携带率为16.92%,在中、强应答组的携带率为14.58%,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A-DRB1*11等位基因频率与广西地区人群乙肝疫苗免疫无、弱应答无明显相关性。
- 杨歆吴继周韦颖华李国坚吴健林陈茂伟玉艳红吴霜龚星光孟艳丽虞艳琦
- 关键词:乙肝疫苗免疫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