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东升

作品数:19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矿业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6篇矿业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0篇板栗
  • 5篇充填
  • 3篇巷道
  • 3篇采煤
  • 3篇充填采煤
  • 2篇叶绿
  • 2篇支护
  • 2篇数值模拟
  • 2篇主成分
  • 2篇主成分分析
  • 2篇综采
  • 2篇综合评价
  • 2篇密码子
  • 2篇可溶性糖
  • 2篇矿压
  • 2篇基因
  • 2篇工作面
  • 2篇固体充填
  • 2篇果实
  • 2篇值模拟

机构

  • 14篇教育部
  • 11篇河北科技师范...
  • 8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承德市农林科...
  • 1篇迁西县板栗产...

作者

  • 19篇王东升
  • 4篇李剑
  • 4篇曹飞
  • 3篇王萌
  • 3篇刘静
  • 3篇王旋
  • 2篇张京政
  • 2篇张吉雄
  • 2篇郭记伟
  • 2篇齐永顺
  • 2篇康涛
  • 2篇耿佃凯
  • 2篇王志平
  • 2篇吴晓刚
  • 1篇李猛
  • 1篇李哲
  • 1篇李慧颖
  • 1篇殷伟
  • 1篇黄鹏
  • 1篇赵叙

传媒

  • 3篇煤矿安全
  • 2篇河北果树
  • 2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
  • 1篇中国果菜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果树
  • 1篇中国矿业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现代农村科技
  • 1篇中国农机化学...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交对板栗可溶性糖组分含量的影响
2024年
探究燕山地区板栗自交与自然授粉对可溶性糖组分含量的影响,挖掘表型性状信息,为板栗高糖品种的良种繁育提供理论支持。将燕山早丰、燕露、塔丰、燕紫、北京8号分别进行自交与自然授粉,测定蔗糖、麦芽糖、肌醇、葡萄糖、D-半乳糖、D-果糖、棉子糖含量并计算生化甜度,随后进行差异分析、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OPLS-DA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多数板栗在自交和自然授粉处理间可溶性糖组分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板栗自交后肌醇含量均显著提高。板栗可溶性糖组分中以蔗糖含量最高,D-半乳糖含量最低。棉子糖变异系数均最高,在自交中变异系数为72.197 7%,在自然授粉中为68.826 8%。自交后D-果糖变异系数降低,其余可溶性糖组分变异系数均上升。蔗糖与生化甜度呈极显著正相关,D-半乳糖与棉子糖呈极显著正相关,板栗自交后葡萄糖与麦芽糖也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的特性。板栗自交后生化甜度有所升高。OPLS-DA分析筛选出4个差异可溶性糖组分:蔗糖、棉子糖、葡萄糖和肌醇。聚类分析发现,板栗自交后差异可溶性糖组分含量普遍较自然授粉的高。板栗自交后可溶性糖组分变异丰富,不同板栗资源可溶性糖组分区别较大,为种质资源优化、改善板栗糖度提供了理论支持。
马亚特袁国梅李哲李哲于立洋李慧颖鲍民胡杜宏儒王东升
关键词:板栗自交自然授粉糖组分可溶性糖
红色板栗和绿色板栗叶片光合特性及色素含量比较
2024年
以红色板栗红栗2号和绿色板栗燕宝为材料,通过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叶片光合参数日变化以及红色板栗与绿色板栗的光响应曲线,同时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片色素含量,探究红色板栗与绿色板栗叶片光合特性差异。结果表明:两种颜色板栗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有明显区别,绿色板栗净光合速率为双峰形曲线,13:00时出现“光合午休”现象,而红色板栗为单峰形,无明显“光合午休”现象;红色板栗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日均值均大于绿色板栗,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日均值小于绿色板栗。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红色板栗有更高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光饱和点与表观量子效率,与绿色板栗差异显著。对叶片色素含量进行分析,红色板栗与绿色板栗类胡萝卜素含量无明显差异,但是叶绿素含量和花色素苷含量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光响应特征参数中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与花色素苷含量有极显著正相关性,而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与叶绿素含量呈现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
杨涌勾荣鑫付丽枝王萌王东升王东升
关键词:板栗光合日变化光响应曲线花色素苷叶绿素
板栗SWEET基因家族成员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2025年
【目的】SWEET基因家族与果实中淀粉含量、糖含量密切相关,分析板栗SWEET基因家族在板栗果实成熟过程中的表达模式,为后续研究板栗SWEET基因家族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出7种壳斗科物种SWEET基因家族,对其进行系统进化树构建、各个成员同源性分析、基因复制类型分析等;同时分析板栗SWEET基因家族蛋白理化性质、基因结构、选择压力、蛋白结构等;利用转录组和RT-qPCR分析板栗SWEET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果实成熟时期的表达模式。【结果】7种壳斗科物种中共包含了129个SWEET基因家族成员,7种壳斗科物种分化之前共拥有16个SWEET基因家族成员。板栗SWEET基因家族共有19个,不均地分布在9条染色体和1条contig片段上;同时其蛋白拥有较为一致的Motif分布、保守结构域分布。顺势作用元件分析结果显示,大量的生长发育相关元件、激素响应元件以及胁迫响应元件存在于板栗SWEET基因家族启动子序列上。转录组和RT-qPCR分析显示,有9个板栗SWEET基因家族成员在板栗果实成熟过程中表达。其中CmSWEET1、CmSWEET3、Cm SWEET4、CmSWEET16及CmSWEET19随着果实成熟过程基因表达量下调;CmSWEET2及CmSWEET9随着果实成熟过程基因表达量上调;CmSWEET15与CmSWEET17随着果实成熟过程基因表达量先下调再上调。【结论】共鉴定了129个壳斗科物种SWEET基因家族成员,其中有19个板栗SWEET基因家族成员,CmSWEET15与CmSWEET17表达模式与可溶性糖变化模式相似,其可能调控板栗果实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转运;CmSWEET1、CmSWEET2、CmSWEET3、CmSWEET4、CmSWEET9、CmSWEET16及Cm SWEET19表达模式与淀粉变化模式完全一致或完全相反,其可能调控板栗果实成熟过程中淀粉积累。
杨涌袁国梅康肖肖刘亚明刘亚明张海娥
关键词:板栗壳斗科基因家族可溶性糖
果园生草及其在板栗上的应用概述
2023年
本文简要介绍了果园生草这一可持续发展土壤管理模式,概述了果园生草的优点和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分析了生草模式在栗园中的研究应用,以期为栗园生草实践提供技术参考。
苏强陈闯魏源曹飞曹飞张京政王东升
关键词:果园生草板栗栽培技术管理应用
联合布置采区底板巷道合理布置深度研究
2013年
联合布置采区底板巷道的布置深度一直是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难点与重点,文章以翟镇煤矿三采区运输下山为研究背景,采用UDEC3.1数值模拟软件对2号煤、4号煤开采时对不同布置深度的运输下山围岩变形与应力分布特征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为了确保巷道的安全使用,运输下山与4号煤的间距应大于15 m。在实际应用中对巷道变形进行监测,巷道变形量处于安全范围,巷道可以正常使用。
李剑李猛王志平王东升耿佃凯
关键词:底板巷道数值模拟围岩变形应力分布
堤坝下矸石不升井充填采煤技术实践被引量:5
2013年
为达到兖矿集团济三煤矿堤坝下压煤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及井下掘进矸石规模化处理的目的,提出采用矸石不升井充填采煤技术开采堤坝下压煤。根据济三煤矿试验区域采矿地质条件及南阳湖堤结构特点,设计了矸石由掘进工作面至充填采煤工作面的预处理和运输方案;基于充填采煤的工艺要求,研发了充填采煤工作面4种关键设备:正四连杆六柱式固体充填采煤液压支架、多孔底卸式输送机、全采高夯实机和自移式充填物料转载输送机;依照南阳湖堤保护要求,确定了充填采煤充实率保障技术措施。63下04-1工作面按照设计方案开采完毕后,实测南阳湖堤最大下沉值为32mm,最大水平变形值为0.14mm/m,均远小于湖堤的允许变形值,南阳湖堤及周围建筑物未发生开裂损毁。
李剑王东升王志平康涛耿佃凯
关键词:充填采煤
黄土充填开采回收房式煤柱矿压显现规律被引量:4
2016年
以神木县某矿黄土充填开采回收房式煤柱为工程背景,通过UDEC数值模拟软件对充填回收房式煤柱过程中工作面前方煤柱应力、工作面后方充填体应力及地表移动下沉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开挖充填作业的进行,工作面前方煤柱支承应力逐渐增大,采场超前影响范围约为3个煤柱;充填体内应力变化呈"初始应力区-应力增大区-应力基本稳定区"规律;采用充填开采回收房式煤柱后地表的最大移动下沉量为338 mm,对地表的控制效果显著。
殷伟陈志维王东升
关键词:矿压显现地表下沉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板栗坚果品质评价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为建立一种适宜的板栗资源果实品质评价方法,并为优质资源快速筛选及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利用果实主要品质指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3个不同的板栗品种(系)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类。结果表明:13个板栗品种(系)的坚果性状变异程度不同,其中?-胡萝卜素含量变异系数最大为57.49%,淀粉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为4.53%。经主成分分析提取出7个特征根大于1的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2.593%,根据综合得分对供试品种(系)进行排序,结果表明‘燕宝’综合品质最佳,其次为‘燕奎’,综合得分最低的是‘燕山短枝’。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欧氏距离10处可将13个板栗品种(系)分成4类,聚类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性状得分排序结果基本一致。
肖丽静王东升王东升郭春磊曹飞齐永顺
关键词:板栗主成分分析坚果品质系统聚类综合评价
板栗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论述了板栗轻简化栽培的主要形式,包括果树轻简化栽培发展概括、板栗栽培方式、水肥一体化、整形修剪、机械化栽培技术、果园生草省力栽培、病虫防治研究进展。同时论述了轻简化栽培的展望,为板栗良种化及标准化的示范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为果农提供了栽培思路和方法,通过对轻简化栽培的研究运用到板栗生产上,以此来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魏源杜菁菁苏强肖丽静郭春磊曹飞曹飞
关键词:板栗果树
板栗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
2024年
为明确板栗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及其形成原因,利用CodonW与EMBOSS软件对从板栗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中筛选出来的52条蛋白编码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板栗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中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频率超过1的有31个,并且多以A或U结尾,表明板栗叶绿体基因组偏好使用以A或U结尾的密码子;板栗叶绿体基因组蛋白编码序列的有效密码子数平均值为48.04(大于35),说明板栗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较弱。板栗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参数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板栗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第1位置GC含量与第2位置GC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而密码子第3位置GC含量与第1、第2位置GC含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表明板栗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中第1位置和第2位置碱基组成明显相同,而第3位置碱基与第1、第2位置碱基组成明显不同;此外,ENC值与第3位置GC含量呈显著相关(P<0.05),说明板栗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第3位置碱基组成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密码子使用偏好性。通过中性绘图、ENC-plot绘图、PR2-plot绘图分析表明,板栗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受自然选择压力和突变压力共同影响,但自然选择压力是主要影响因素。最终根据RSCU值与ΔRSCU值从板栗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中筛选出16个最优密码子。以上研究结果丰富了板栗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信息,为板栗叶绿体基因工程、演化和分类等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杨涌付丽枝王萌王旋王旋于立洋刘静路艺张海娥
关键词:板栗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