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以近

作品数:4 被引量:77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理学院生物力学工程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生物力学
  • 2篇螺钉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融合
  • 1篇腰椎间融合器
  • 1篇腰椎椎体
  • 1篇腰椎椎体间融...
  • 1篇腰椎椎体间融...
  • 1篇融合器
  • 1篇融合术
  • 1篇生物力学评价
  • 1篇生物力学研究
  • 1篇肘关节
  • 1篇椎弓
  • 1篇椎弓根
  • 1篇椎弓根螺钉
  • 1篇椎间融合
  • 1篇椎间融合器

机构

  • 4篇上海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王以近
  • 1篇王新伟
  • 1篇白靖平
  • 1篇谈宜
  • 1篇侯铁胜
  • 1篇王炤
  • 1篇赵杰

传媒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新疆医学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4
  • 1篇200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股骨小转子缺损及复位固定的生物力学比较被引量:21
2009年
[目的]测试股骨小转子缺损及复位固定对股骨上端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小转子固定的必要性。[方法]采集国人新鲜股骨上段标本,模拟骨折造成股骨小转子缺损和股骨小转子广泛缺损以及重新将小转子复位螺钉固定,分别测量股骨上端的强度、刚度和扭转力学性能。[结果]股骨小转子缺损和广泛缺损会导致股骨应力集中,强度分别增加31%、37%;股骨刚度分别下降29%、51%;股骨抗扭强度分别下降33%、54%。小转子固定后则应力集中下降25%、28%,刚度提高20%、31%,抗扭强度增加23%、29%,力学性能明显恢复。[结论]股骨小转子缺损或广泛缺损,导致股骨抵御外载荷及抗扭力学性能显著下降。提示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小转子固定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曹培锋洪勇平王以近李鹏
关键词:螺钉固定生物力学
自体髂骨再造桡骨头维持肘关节稳定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桡骨头粉碎骨折切除后用自体髂骨再造对肘关节稳定性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新鲜成人尸体上肢标本8侧,制成肘关节"骨-韧带"标本。在外翻力矩2Nm和4 Nm时竖向载荷100N的压力作用下,分别在肘关节不同屈伸位时,用超低压型压力敏感片测量2组试验标本(不同工况)在肘关节外翻时桡骨头及尺骨冠突外侧缘的压力和应力变化,用SPSS 10.0软件作同体配对资料的检验。结果⑴在外翻力矩2 Nm肘关节完整时接触应力为0.75±0.08MPa,A组:先行桡骨头切除后接触应力为1.04±0.11MPa(=3.26,<0.05),行自体髂骨再造桡骨头后接触应力为0.82±0.07MPa(=2.523,>0.05),再行尺侧副韧带切断后接触应力为1.00±0.09MPa(=3.023,<0.05),然后行尺侧副韧带重建后其接触应力为0.84±0.07MPa(=2.612,>0.05),关节基本上能回复原状,肘关节稳定。B组:先行尺侧副韧带切断后接触应力为1.02±0.11MPa(=3.261,<0.05),行桡骨头切除后肘关节明显失稳,再将尺侧副韧带重建,关节接触特征虽有所改善,但影响仍很严重,再行自体髂骨再造桡骨头后标本回复到正常关节接触状态,其接触应力为0.83±0.07MPa(=2.862,>0.05),肘关节稳定。⑵肘关节不同屈伸位时,桡骨头及尺骨冠突外侧缘的压力变化呈力三角形cos30°、cos60°、cos90°、cos120°的变化,与实验组的关节接触特征参数变化规律相一致。⑶在外翻力矩为4 Nm时,关节接触应力值明显增加A组增加1.60倍,B组增加1.48倍,(=3.534,<0.05),关节接触应力曲线与外翻力矩2 Nm时的变化规律相一致。结论自体髂骨再造桡骨头术能恢复肘关节的接触特征,增加关节接触面积,降低外翻应力,增加肘关节的稳定性,可减轻传统桡骨头切除术后的多种并发症,尤其在合并肘关节周围韧带损伤的情况下,有利于改善肘关节的动力学基础,从生物力学角度证明该手术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谈宜许景艺陈俊岭龚朝晖田野朱杰杜科伟王以近
关键词:肘关节生物力学
髋关节中心型骨折脱位损伤机制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探讨髋关节中心型骨折损伤的局部变化机制,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3具6髋成人左右侧尸体髋-股骨头标本,模拟Lansinger实验方法,能量从258Nm逐渐加大至600Nm,分别按髋伸展内旋16°、10°位。伸展外旋10°、12°位,屈曲外展16°、10°位各1髋,进行撞击实验,比较不同撞击条件下髋关节系统不同部位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发现髋臼月状关节面相对于界面或臼底的压力最大、应变最大、应力响应最早最大,骨折瞬间应力骤减,月状关节面大块崩解,股骨头撞向髋臼底部,形成中央型骨折脱位;同时与其相对应的股骨头后部压力也较大,易塌陷;另外挛缩的骶棘韧带和骶结节韧带导致移位加剧,是阻碍手术复位的主要因素之一。结论:推断不存在不能手术复位的严重粉碎性髋关节中心型骨折脱位,将传统理论上的恢复髋臼的解剖对位改为恢复月状关节面的解剖对位,即可获得满意疗效。
谈宜白靖平王以近
关键词:生物力学
单枚腰椎间融合器附加椎弓根螺钉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生物力学评价被引量:48
2004年
目的 :探讨腰椎椎体间后路植入单枚融合器及附加椎弓根螺钉固定后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采用 6具小牛腰椎标本 ,依序进行不同处理后分为以下 6组 :(1 )正常组 ;(2 )左侧小关节突加椎间盘切除组 ;(3)腰椎左侧融合器植入组 (椎体后路斜向植入 ) ;(4 )腰椎左侧融合器植入附加对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组 ;(5 )腰椎左侧融合器植入附加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组 ;(6 )腰椎左侧融合器植入附加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组。用实验应力分析方法 ,对单枚腰椎融合器植入附加椎弓根螺钉固定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 ,腰椎的即刻生物力学指标进行测定 ,并进行比较。 结果 :腰椎椎间盘摘除与小关节突切除后 ,其平均应力强度和轴向刚度均较正常标本显著下降 (P<0 .0 5 ) ;采用单枚融合器斜向植入椎间后 ,腰椎的平均应力强度和轴向刚度均较损伤标本 (椎间盘摘除与小关节突切除 )显著提高 (P<0 .0 5 ) ,但仍低于正常标本 (P<0 .0 5 ) ;采用椎间融合器植入附加同侧、对侧或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 ,腰椎的平均应力强度和轴向刚度均较损伤标本和正常标本显著提高 (P<0 .0 5 )。结论 :斜向植入单枚腰椎间融合器行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再附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其生物力学性能优良 ,强度和刚度适中 。
王炤赵杰王以近王新伟侯铁胜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生物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