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亚
- 作品数:31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上海市医苑新星培养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西藏高原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预激综合征二尖瓣替换一例报告
- 2002年
- 1 临床资料
患者蒋某,女性,汉族,38岁.因劳累性心悸、气短13年,晕厥伴双下肢凹陷性水肿4年入院.患者于13年前分娩后逐渐出现活动后心慌、气急、不能平卧;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经治疗后症状时发时愈;4年前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并经常出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和晕厥;曾因二尖瓣狭窄伴预激综合征,2年前在外院行二尖瓣球囊扩张和射频消融术治疗,但术后症状无明显缓解.入院查体:二尖瓣面容,心率96次/min,第一心音低钝,P2亢进;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中度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并向左腋下传导.辅助检查:心电图示右心室大、预激综合征(A型);X线胸片:肺淤血、肺动脉段突出,心胸比率0.54;心脏彩超示:二尖瓣重度狭窄、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左心室射血分数0.72、短轴缩短率0.40、左心室舒张末容量82 ml;血红蛋白168 g/L、动脉血氧饱和度87.4%,肝、肾功能正常.入院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重度)、三尖瓣功能性关闭不全(中度)、预激综合征(A型)、肺动脉高压、心功能Ⅲ-Ⅳ级.
- 王志农张宝仁李素芝王洪亚陈忠东王军
-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人工心脏瓣膜二尖瓣替换术风湿性二尖瓣病变预激综合征
- 高原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围术期处理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积极治疗高原先天性心脏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症,减少严重并发症及降低死亡率。方法:术前应用硝普纳使肺动脉压降低,同时给予高压氧治疗。术中行房间隔和室间隔缺损修补治疗,适当应用皮质素,加强心肌保护。术后应充分应用镇静、镇痛药物;适当延长呼吸机使用时间,使PaCO2维持在25~30mmHg左右。结果:本组137例中130例治愈出院,另7例因室性心律失常,严重低心排出量综合征、肺动脉高压导致低心排出量综合征而死亡。结论:积极的术前准备以及术中、术后处理可明显减少肺动脉高压带来严重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 李素芝陈忠东王洪亚张胜天易映红肖嘉方吴前进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围术期治疗
- 高原地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早期拔除气管插管对右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评价拉萨高原地区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后,早期拔除气管插管对右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海拔 3 700m开展 CPB心内直视手术患者 16例,随机将患者分成早拔管组(n—8,进人L 后 6 h内拔除气管插管)和对照组(n=8,进入ICU后8h后拔除气管插管)。分别于拔管前及拔管后10、30、60、120和240 min,测定右心房压(RAP)、右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RVEDVI)、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右心室每搏容量指数(RVSI)和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结果:患者均无早期死亡。早拔管组和对照组分别于CPB后(3.85±1.21)和(12.22±1.63)h拔除气管插管。早拔管组RAP在拔管后10 min较拔管前显著下降(P<0.05),而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RVEDVI、CI以及RVSI明显增加(P<0.05),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拔管后60 min,PVRI显著降低,RVEF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的 RAP、RVEDVI、PVRI、RVEF、CI以及RVSI在相应的时间点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高原地区 CPB心内直视手术后早期拔除气管插管能增加静脉回流量,降低右心室的后负荷,改善右心室收缩力和泵功能,增加心输出量。
- 王志农张宝仁王军李素芝王洪亚张胜天李少勇陈忠东
- 关键词:早期拔管右心室功能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 高原未闭动脉导管结扎术并发症防治
- 2007年
- 目的:总结110例先天性高原未闭动脉导管结扎术和并发症防治。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全麻下行未闭动脉导管结扎术。结果:完成手术藏族62例,汉族48例,术中发生导管破裂出血3例,经再行3-0线缝合止血成功,110例术后伤口甲级愈合。结论:高原地区行未闭动脉导管结扎术,加强并发症防治,疗效满意。
- 陈忠东李素芝王洪亚张胜天吴前进易映红
- 关键词: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
- 高原胸腹联合伤134例救治体会
- 2000年
- 易映红李素芝王洪亚
- 关键词:胸腹联合伤胸部外伤
- 高原地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手术治疗的早期疗效
- 2002年
- 目的 :评价高原地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ASD)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治疗的早期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1年 1 1月在海拔370 0m手术治疗的AS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 2 1例。其中藏族 1 2例 ,移居西藏地区的汉族 9例 ;合并室间隔缺损 (VSD) 6例、中度以上三尖瓣功能性关闭不全7例。术前动脉血氧分压 5 0 1~ 61 4mmHg、碱剩余 - 4 3~ - 1 1 0。均在浅低温、中度血液稀释、心脏不停跳CPB下施行手术。ASD采取直接缝合 ,同期行VSD修补 6例 ,改良DeVega三尖瓣成形术 7例。 结果 :无手术死亡 ;均于术后 8h内拔除气管插管 ;术后未出现心、肺和神经等系统严重的并发症 ;出院时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未发现残余漏 ;术后 7~ 1 0d均痊愈出院。 结论 :高原地区采用心脏不停跳技术 ,施行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心内直视修补手术 ,避免或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可取得确切。
- 王志农王军李素芝陈忠东王洪亚张胜天李少勇汪沛
-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心脏手术疗效手术治疗合并症
- 拉萨市6500名小学生先天性心脏病调查被引量:14
- 2002年
- 目的 :了解在海拔 365 8m的拉萨市小学生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状况与规律 ,探讨发生病因的相关因素 ,为更好地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听诊与特殊检查 (心电图、心脏X光片、彩超 )相结合。结果 :高原地区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内地 ,移居汉族儿童发病率高于世居藏族 ,女生发病率高于男生。结论
- 王军王志农李素芝王立军陈忠东王洪亚张胜天李少勇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小学生发病因素疾病普查
- 西藏高原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53例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总结西藏高原地区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53例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1月~2006年11月接受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53例心脏瓣膜疾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风湿性心脏病52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单纯二尖瓣病变31例,主动脉瓣病变10例,联合瓣膜病变12例;早期死亡3例,死亡率5.6%,其中二尖瓣置换术1例,联合瓣膜置换术2例,成功50例。结论:术前注意改善心功,术中采用良好的灌注技术、心肌保护和辅助循环,术后适当延长呼吸机支持时间,严格出入量的管理和电解质的检测,及时调整,适当应用强心药、利尿剂及血管活性药物,在西藏高原地区能成功开展心脏瓣膜置换术。
- 陈忠东李素芝张胜天王洪亚易映红吴前进肖嘉方
- 关键词: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
- 高原家兔胸部爆炸伤对血气及酸碱平衡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研究高原家兔胸部爆炸伤后动脉血气分析及酸碱平衡的变化特点。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高原致伤组、高原对照组和平原致伤组,分别于伤前和伤后1、3、6 h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伤后各致伤组均表现为持续性的代谢性酸中毒,与伤前比较血气指标值明显下降(P<0.05或P<0.01),伤后各时点高原致伤组与平原致伤组血气指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伤后高原致伤组的血气指标降低以及持续性代谢性酸中毒是高原胸部爆炸伤的最主要特征性改变,对于及早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 陈忠东李素芝王洪亚吴前进肖嘉芳易映红
- 关键词:胸部爆炸伤酸碱平衡血气分析
- 高原山地炮弹群爆炸致伤特点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2年
- 林秀来殷作明王洪亚杜富波赵维书肖海川
- 关键词:高原山地致伤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