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忠东

作品数:43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医苑新星培养计划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心脏
  • 15篇手术
  • 10篇体外循环
  • 10篇外循环
  • 9篇动脉
  • 9篇先天性
  • 8篇心脏病
  • 8篇先天
  • 8篇先天性心脏
  • 7篇先天性心脏病
  • 6篇外科
  • 6篇围术期
  • 5篇导管未闭
  • 5篇动脉导管
  • 5篇动脉导管未闭
  • 5篇心内直视
  • 5篇直视
  • 5篇术后
  • 5篇未闭
  • 4篇心内直视手术

机构

  • 42篇中国人民解放...
  • 8篇沈阳军区总医...
  • 7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西藏军区总医...

作者

  • 43篇陈忠东
  • 30篇李素芝
  • 21篇王洪亚
  • 20篇张胜天
  • 17篇李少勇
  • 15篇易映红
  • 13篇王志农
  • 8篇吴前进
  • 8篇王军
  • 7篇王军
  • 4篇肖嘉方
  • 3篇张宝仁
  • 3篇王勇
  • 3篇郭灵常
  • 2篇王茂旭
  • 2篇杜富波
  • 2篇陈普望
  • 2篇蒋少华
  • 2篇蔡志祥
  • 2篇汪沛

传媒

  • 12篇西藏科技
  • 11篇西南国防医药
  • 7篇高原医学杂志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青海医药杂志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5篇2003
  • 11篇2002
  • 8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原未闭动脉导管结扎术并发症防治
2007年
目的:总结110例先天性高原未闭动脉导管结扎术和并发症防治。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全麻下行未闭动脉导管结扎术。结果:完成手术藏族62例,汉族48例,术中发生导管破裂出血3例,经再行3-0线缝合止血成功,110例术后伤口甲级愈合。结论:高原地区行未闭动脉导管结扎术,加强并发症防治,疗效满意。
陈忠东李素芝王洪亚张胜天吴前进易映红
关键词: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
西藏高原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53例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总结西藏高原地区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53例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1月~2006年11月接受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53例心脏瓣膜疾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风湿性心脏病52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单纯二尖瓣病变31例,主动脉瓣病变10例,联合瓣膜病变12例;早期死亡3例,死亡率5.6%,其中二尖瓣置换术1例,联合瓣膜置换术2例,成功50例。结论:术前注意改善心功,术中采用良好的灌注技术、心肌保护和辅助循环,术后适当延长呼吸机支持时间,严格出入量的管理和电解质的检测,及时调整,适当应用强心药、利尿剂及血管活性药物,在西藏高原地区能成功开展心脏瓣膜置换术。
陈忠东李素芝张胜天王洪亚易映红吴前进肖嘉方
关键词: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
高原家兔胸部爆炸伤对血气及酸碱平衡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高原家兔胸部爆炸伤后动脉血气分析及酸碱平衡的变化特点。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高原致伤组、高原对照组和平原致伤组,分别于伤前和伤后1、3、6 h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伤后各致伤组均表现为持续性的代谢性酸中毒,与伤前比较血气指标值明显下降(P<0.05或P<0.01),伤后各时点高原致伤组与平原致伤组血气指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伤后高原致伤组的血气指标降低以及持续性代谢性酸中毒是高原胸部爆炸伤的最主要特征性改变,对于及早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陈忠东李素芝王洪亚吴前进肖嘉芳易映红
关键词:胸部爆炸伤酸碱平衡血气分析
高原体外循环手术血气和血清酶变化的临床研究
2002年
王军王志农李素芝杨永勤李少勇陈忠东王洪亚张胜天
关键词:体外循环血气血清酶
海拔3700米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外科手术12例
2001年
目的 :探讨西藏地区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与心脏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12例先天性心脏病人中 8例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 ,4例心脏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结果 :12例病人均治愈。结论 :海拔 3 70 0米地区绝非心脏外科手术禁忌 ,加强心肌保护 ,做好围手术期的综合治疗 。
王军王志农李素芝陈忠东王洪亚张胜天易映红李少勇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先天性心脏病
胸膜粘连术治疗脓胸术后支气管胸膜瘘1例
2011年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17岁,汉族,2009年3月2日因"咳嗽、咳痰、发热20 d,加重伴胸痛16 d"入西藏军区总医院治疗。入院查血常规示:WBC 19.8×109L-1、中性0.64,血沉40 mm.h-1;胸片示:右侧胸腔大量积液。行右侧胸腔穿刺,抽出黄色脓稠液,涂片检查见革兰氏阴性球菌,未见抗酸杆菌及其他细菌,
蒋少华肖嘉方陈忠东
关键词:胸膜粘连术脓胸支气管胸膜瘘
大剂量抑肽酶对高原体外循环围术期肺功能的影响
2003年
目的 :观察高原地区体外循环 (CPB)围术期呼吸指数 (RI)、肺顺应性等肺功能指标的动态变化 ,探讨大剂量抑肽酶对CPB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高原地区 (370 0m)开展的CPB心内直视手术患者 34例 ,随机分为大剂量抑肽酶组和对照组 ,分别于CPB前、CPB结束时及CPB后 6 0min、 12 0min、 180min ,测定气道平台压 (PLATEAU)、气道峰压 (PEAK)、胸肺顺应性 (Cs)、动态肺顺应性 (Cd)和RI的变化。结果 :与CPB前相比 ,抑肽酶组在CPB结束时至CPB后 6 0min ,其PLATEAU、PEAK和RI显著升高 ,P <0 0 5 ;Cs、Cd明显降低 ,P <0 0 5 ;CPB后 12 0min、180min ,上述各指标接近或恢复至CPB前水平 ,P >0 0 5。对照组在CPB结束时至CPB后 180min ,其PLATEAU、PEAK和RI显著升高 ,P <0 0 5 ;Cs、Cd明显降低 ,P <0 0 5 ;CPB后 180min时 ,上述各指标未恢复至CPB前水平 ,P <0 0 5。两组相比 ,在CPB结束时至CPB后 180min ,上述各指标相差显著 ,P <0 0 5。结论 :高原地区CPB可引起明显的急性肺功能损害 ,大剂量抑肽酶对CPB引起的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李少勇李素芝陈忠东郭灵常张胜天易映红李丽马楚云
关键词:抑肽酶体外循环肺损伤
高原地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围术期处理被引量:1
2002年
李少勇李素芝郭灵常陈忠东易映红张胜天
关键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围术期处理
高原地区自发性纵隔气肿2例报告被引量:1
2011年
1病历介绍例1.男,6岁。因咳嗽10d,加重伴胸闷5d于2010年2月入院,既往体健。查体:T36.2℃,P146次/min,R26次/min,BP105/54mmHg(1mmHg=0.133kPa),神清,慢性重病容,呼吸急促,口唇紫绀。颈部、上胸背部皮肤发胀,压之凹陷,有握雪感;桶状胸,双肺叩诊清音,呼吸音粗,可闻及哮鸣音。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多增粗。胸部CT扫描示颈部、胸背部、腋下皮下组织及纵隔大量积气。予吸氧、抗感染、平喘、雾化吸入,并在胸骨上切迹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至气管前间隙,前纵隔置U形橡胶管引流,胸闷很快好转,术后11d气肿吸收,痊愈出院。
吴前进陈忠东次仁云丹
关键词:纵隔气肿
西藏高原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预激综合征二尖瓣替换一例报告
2002年
1 临床资料 患者蒋某,女性,汉族,38岁.因劳累性心悸、气短13年,晕厥伴双下肢凹陷性水肿4年入院.患者于13年前分娩后逐渐出现活动后心慌、气急、不能平卧;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经治疗后症状时发时愈;4年前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并经常出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和晕厥;曾因二尖瓣狭窄伴预激综合征,2年前在外院行二尖瓣球囊扩张和射频消融术治疗,但术后症状无明显缓解.入院查体:二尖瓣面容,心率96次/min,第一心音低钝,P2亢进;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中度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并向左腋下传导.辅助检查:心电图示右心室大、预激综合征(A型);X线胸片:肺淤血、肺动脉段突出,心胸比率0.54;心脏彩超示:二尖瓣重度狭窄、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左心室射血分数0.72、短轴缩短率0.40、左心室舒张末容量82 ml;血红蛋白168 g/L、动脉血氧饱和度87.4%,肝、肾功能正常.入院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重度)、三尖瓣功能性关闭不全(中度)、预激综合征(A型)、肺动脉高压、心功能Ⅲ-Ⅳ级.
王志农张宝仁李素芝王洪亚陈忠东王军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人工心脏瓣膜二尖瓣替换术风湿性二尖瓣病变预激综合征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