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玲

作品数:7 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石磺
  • 2篇系统发育
  • 2篇16S_RR...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比较
  • 1篇入侵
  • 1篇入侵现状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安全
  • 1篇生态习性
  • 1篇生物入侵
  • 1篇总抗氧化
  • 1篇总抗氧化能力
  • 1篇缢蛏
  • 1篇习性
  • 1篇系统发生学
  • 1篇系统发育研究
  • 1篇系统学
  • 1篇线粒体COI
  • 1篇消化酶

机构

  • 7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作者

  • 7篇王玲
  • 6篇沈和定
  • 3篇吴文健
  • 2篇章承军
  • 2篇陈诚
  • 2篇魏峦峦
  • 1篇宋增福
  • 1篇张雨
  • 1篇张饮江
  • 1篇吴旭峰
  • 1篇姚立农
  • 1篇李家乐
  • 1篇沈斌
  • 1篇李凯

传媒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水产学报
  • 1篇Zoolog...
  • 1篇生物安全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10
  • 2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饥饿再投喂对缢蛏消化酶活力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5
2010年
在海水温度8~11℃,盐度20~22,pH7.4~7.9的条件下,将采自福建宁德的5种规格缢蛏(平均壳长0.7cm、1.4cm、2.0cm、4.0cm、6.0cm分别记为N1、N2、N3、N4、N5,其中N1、N2、N3为稚贝)饥饿6d后投喂单胞藻5d,以淀粉酶活力、纤维素酶活力、丙二醛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为指标,研究了饥饿再投喂期间不同规格缢蛏消化能力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过程,对缢蛏的补偿生长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显示,缢蛏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力有随个体增大而下降的趋势,总抗氧化能力随个体增大而升高。饥饿阶段:N1组消化酶活力迅速大幅下降,N2、N3、N4组不同程度升高后下降,N5组在饥饿期间无明显变化;丙二醛含量显著(除N3)降低(P<0.05),2~3d时降至最低,此后开始上升。恢复投喂后各组消化酶活力分别在1~4d升至显著高于饥饿前水平(P<0.05)。恢复投喂3d后N1、N4、N5组丙二醛含量降至显著小于饥饿前水平(P<0.05)。试验期间各规格缢蛏总抗氧化能力无显著变化(P>0.05)。试验结果表明饥饿再投喂对缢蛏抗氧化能力无显著影响但可提高其消化能力,说明可设置合理的饥饿再投喂模式使缢蛏发生补偿生长。
章承军刘健陈锦辉吴建辉李家乐王玲沈和定
关键词:缢蛏消化酶丙二醛总抗氧化能力
石磺科贝类线粒体16S rRNA和COI基因片段的序列比较及系统学初步研究
通过对我国和越南10个类群的石磺科贝类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Ⅰ(COI)和16S rRNA两基因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在获得的91个COI序列和99个16S rRNA序列中分别检测出47个单倍型,204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和3...
王玲沈和定代欣欣胡梦笛
关键词:COI基因RRNA基因
基于28S rDNA部分序列的石磺科系统发育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采用PCR技术对采集自中国大陆沿海5地8个群体石磺的28S rDNA部分序列进行扩增。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另外3条石磺科贝类的对应序列一起,以小鼠28S rDNA基因序列进行参照,截取D1、D2、D3区域,拼接后进行比对分析。在获得的689bp的序列中,有76个变异位点,28个简约信息位点,A+T平均含量为30.9%,C+G平均含量为69.0%。以分类关系较近的菊花螺科(Siphonaria alternate)为外群,用NJ、MP、ML和贝叶斯法构建分子系统树。4种方法得到的进化树拓扑结构很相似,得到的结果也与沈和定提出的中国大陆沿海石磺科贝类可划分为Peronia、Platevindex、Onchidium、Paraoncidium4个属的观点基本一致。同时,28S rDNA部分序列的系统分析还显示,4个属中Peronia属与Paraoncidium属亲缘关系较近,Platevindex属与Onchidium属关系比较近。
陈诚沈和定吴文健魏峦峦王玲
关键词:RDNAD区石磺系统发育
我国石磺科贝类线粒体COI和16S rRNA基因系统发生学初步研究
石磺科(Onchidiidae)贝类隶属于腹足纲(Gastropoda),有肺类(Pulmonata),缩眼目(Systellommatophora),栖息于潮间带、潮上带及热带雨林;是海洋贝类从海洋向陆地辐射的典型代表...
王玲沈和定
关键词:COI
文献传递
我国福寿螺入侵现状和防控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21年
福寿螺原分布于南美洲,20世纪80年代作为一种水生经济生物引入我国,后因食味不佳被弃于水生环境,因其具有繁殖力高、适应性强、食性杂等特点,在我国多个区域迅速扩散入侵,已给农业生产、生态系统、人类健康等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文章对福寿螺入侵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系统总结,介绍了现有福寿螺防控技术手段,重点阐述环境友好型福寿螺防控技术并对其进行了研究展望。目前,针对福寿螺防控实施的多种物理、化学和生物措施,治理效果不一,植物源生物控制技术因具有更高效、更经济、对非靶细胞更安全等优点,成为防治福寿螺的研究热点。然而此类研究多数集中于简单的毒杀效果试验,较少涉及毒杀机理、生殖系统等。本文旨在为全面了解我国福寿螺入侵现状、防控研究进展提供理论指导,为进一步探究福寿螺防控技术提供对策与新的思路。
王蝉娟宋增福鲁仙王玲骆楠姚立农张饮江
关键词:福寿螺生物入侵防控对策生态安全
我国华东沿海4种石磺形态学比较被引量:26
2010年
我国华东沿海分布有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平疣桑椹石磺(Platevindex mortoni)、里氏拟石磺(Paraoncidium reevesii)、紫色疣石磺(Peronia verruculata)4属4种石磺,后3种为我国大陆沿海新纪录种。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实验室暂养分别观察了其生态习性及外部形态,测定外形主要生物学性状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解剖比较4种石磺的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内部结构。结果显示,4种石磺的生活区域分别从潮间带中潮区至高潮区再到潮上带而呈现梯度分布状态,生活区域的不同导致生活习性、呼吸方式的不同;4种石磺外部形态差别明显,身体背部和腹足的颜色不同,平疣桑椹石磺没有背眼,腹足灰黑色或灰白色,惟紫色疣石磺有树枝状鳃;在内部结构中,平疣桑椹石磺无阴茎附属腺,里氏拟石磺无阴茎牵引肌且与紫色疣石磺一样不具有肛门腺。主要生物学性状数据分析得出足长和足宽是典型代表数据,判别分析得出呼吸孔至身体末端距离与肛门至呼吸孔距离的比例是属种间具有显著性意义的观察指标,从外形及内部主要结构比较发现将它们分属4个种是准确的。外部形态的特殊结构以及内部结构主要差异可作为石磺科分类的主要依据;比较我国华东沿海石磺的形态学差异能为石磺科贝类模式种资料的重新修订提供良好的研究基础。
吴旭峰沈和定吴文健章承军王玲张雨
关键词:石磺生态习性内部结构
基于18S rRNA的中国大陆沿海石磺科贝类分类的初步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对采自上海崇明、福建宁德、海南海口等沿海地区9个群体的石磺科贝类进行外部形态特征差异分析和内部结构比较,在初步分类基础上利用核糖体小亚基18S rRNA基因部分序列对9个群体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以菊花螺为外群,结合GenBank上石磺科4个18S rRNA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生树来探讨我国大陆沿海石磺科属种间的亲缘关系。结果显示:我国石磺科贝类南方沿海种类多于北方沿海;除报道的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和石磺(O.verruculatum)外,可能还有新记录5种:Onchidium属1种、Platevindex属2种、Peronia属1种和Paraoncidium属1种。分子系统发生树显示,我国大陆沿海石磺科9个群体可分为4个亚群,分别为Onchidium、Platevindex、Paraoncidium、Peronia,其中Peronia亚群的置信度较高;Onchidium verruculatum应更名为Peronia verruculata。
吴文健沈斌陈诚沈和定魏峦峦王玲李凯
关键词:RRNA系统发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