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琴美

作品数:27 被引量:7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8篇原虫
  • 18篇疟原虫
  • 14篇瑞香
  • 14篇瑞香素
  • 9篇抗疟
  • 9篇恶性疟
  • 9篇恶性疟原虫
  • 7篇氯喹
  • 7篇抗疟药
  • 7篇伯氏疟原虫
  • 5篇药物
  • 3篇血吸虫
  • 3篇药物筛选
  • 3篇日本血吸虫
  • 3篇蒿甲醚
  • 3篇吸虫
  • 3篇活性
  • 2篇毒性
  • 2篇氧化物歧化酶
  • 2篇医学寄生虫学

机构

  • 14篇中国疾病预防...
  • 13篇中国预防医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南京药物研究...
  • 2篇上海烟草(集...
  • 1篇俄亥俄州立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世界卫生组织

作者

  • 27篇王琴美
  • 14篇倪奕昌
  • 9篇常惠玲
  • 8篇王鸣杰
  • 6篇汤林华
  • 6篇黄芳
  • 4篇吴嘉彤
  • 3篇王聚君
  • 3篇刘云光
  • 3篇牟凌云
  • 2篇郭俭
  • 2篇陈博
  • 2篇倪齐珍
  • 2篇徐月琴
  • 2篇陶奕
  • 2篇周水森
  • 2篇兰勤娴
  • 2篇杨彬
  • 1篇潘星清
  • 1篇孙惠良

传媒

  • 14篇中国寄生虫学...
  • 2篇生物化学杂志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烟草科技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毒理学杂志
  • 1篇国际医学寄生...
  • 1篇中国科协20...
  • 1篇全国寄生虫学...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9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日本血吸虫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分离与纯化被引量:7
1994年
介绍了一种分离与纯化日本血吸虫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的简易方法。通过超速离心、硫酸铰沉淀、DEAE-纤维素(DE-52)柱与SDS-PAGE分离、纯化,获得了电泳纯的日本血吸虫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日本血吸虫具有丰富的GAPDH,SDS-PAGE显示其分子量为37kDa,纯化的日本血吸虫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可用于研制日本血吸虫候选疫苗的研究。
王琴美王鸣杰常惠玲
关键词:血吸虫纯化GAPDH日本血吸虫
瑞香素抗红外期疟原虫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2
2001年
目的 研究瑞香素 (DPNT)抗红外期疟原虫的作用。方法 于ICR小鼠腹腔注射约氏疟原虫子孢子后 0 5h灌胃给药 ,连续 4d。不同剂量的DPNT及DPNT伍用伯氨喹 (PQ)的抗疟作用 ,分别以d7ICR小鼠阴性率及d1 1 或d1 2 ICR小鼠每千个红细胞被原虫感染数作评价 ,并观察DPNT对ICR小鼠血红蛋白浓度的影响。结果 DPNT的剂量范围为每天 10~ 10 0mg/kg ,连服 4d ,d7原虫阴性小鼠数及d1 1 红细胞被感染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均无显著性 ;DPNT每天 5 0mg/kg和每天PQ5mg/kg配伍组的d7小鼠阴性率与PQ每天 10mg/kg组相当。ICR小鼠DPNT每天 5 0mg/kg组与对照组血红蛋白浓度在d8天有差异。结论 DPNT单独用药 ,无明显抗红外期疟原虫作用 ,但DPNT每天 5 0mg/kg与PQ每天 5mg/kg伍用的抗疟效果与PQ每天 10mg/kg相当。DPNT在短期内可致小鼠贫血。
刘云光王琴美徐月琴倪齐珍倪奕昌
关键词:瑞香素约氏疟原虫子孢子红外期
瑞香素的抗疟作用及其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研究中药瑞香素在体外和体内的杀疟原虫裂殖体作用、抗红细胞外期疟原虫作用及其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方法在恶性疟原虫FCC1株常规体外培养中测试瑞香素杀裂殖体活性,并按'4 d抑制试验'在感染伯氏疟原虫ANKA株的小鼠中测定不同剂量瑞香素的体内抗疟活性.于癌症研究所(ICR)小鼠腹腔注射约氏疟原虫子孢子后0.5 h灌胃给药,连续4 d.不同剂量的瑞香素及瑞香素与伯氨喹(PQ)配伍用药的抗疟作用分别以第8天ICR小鼠阴性率及第12天或第13天ICR小鼠每千个红细胞被原虫感染数评价.再以高效液相色谱及质谱的方法分析鉴定瑞香素及其两个结构类似物:香豆素,7-羟基香豆素.结果体外试验中瑞香素在1~10μmol/L剂量范围内有明显杀裂殖体作用,而体内试验中按第5天减虫率与感染鼠在30 d内的平均生存天数评价,50或100 mg·kg-1·d-1×4 d瑞香素灌胃以及10、50或100 mg·kg-1·d-1×4 d瑞香素腹腔注射给药在伯氏疟原虫ANKA株感染鼠中的抗疟作用与10 mg·kg-1·d-1×4 d氯喹(CQ)灌胃的疗效相似.瑞香素的剂量范围为每天10~100 mg/kg,连服4 d,第8天原虫阴性小鼠数及第12天红细胞被感染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瑞香素每天50 m/kg和每天PQ 5 mg/kg配伍组的第8天小鼠阴性率与PQ每天10 mg/kg组相当.运用特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瑞香素与其结构类似物可达完全的基线分离,分析灵敏度为10~20 ng;经质谱分析确定各化合物的分子量正确.结论瑞香素在体外和体内均有一定的杀裂殖体活性.瑞香素单独用药,无明显抗红细胞外期疟原虫作用,但瑞香素每天50 mg/kg与PQ每天5 mg/kg配伍用药的抗疟效果与PQ每天10 mg/kg相当.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可实现对中药瑞香素的准确、精密的定量分析.
王琴美刘云光陶奕王鸣杰倪奕昌
关键词:抗疟作用高效液相色谱疟原虫高压液相HPLC
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逆转的实验观察
2010年
目的寻找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逆转剂。方法将健康昆明小鼠72只(雌、雄各半)每只腹腔注射0.2ml伯氏疟原虫ANKA株氯喹敏感系(chloroquine sensitive,CS)或由其选育的高抗氯喹系(chloroquine resistance,CR),按下述随机分组后灌胃给药治疗,观察各组疗效。(1)小鼠感染CS疟原虫30min后随机均分为4组,每组6只,给D-6182{(Z,Z)-N,N,N-三甲基-2,3-双[(1-氧代-9-十八碳烯酸)-氧代]-1-丙胺基盐酸盐}、C-2832[胆崮醇-3-N-(二甲胺基乙基)氨甲酸酯]、Ket(酮替酚)、0.1%西黄蓍胶(对照组),连续灌药5d。于D1至D7每天每鼠取尾血涂片作常规镜检,确定各实验组的原虫血症。(2)小鼠感染CR疟原虫后第3天随机均分为8组,每组6只,给D-6182、C-2832、Ket组、氯喹组、0.1%西黄蓍胶对照组及给予D-6182、C-2832、Ket后2h再加灌服小剂量12mg/(kg·d)氯喹(5%ED90),连续5d。每鼠于D4至D7每天取尾血涂片作常规镜检,确定各实验组的原虫血症,并计算各组的原虫减虫率。结果(1)感染伯氏疟原虫CS株的小鼠,分别灌服80ms/(kg·d)D-6182、120ms/(kg·d)C-2832或10ms/(kg·d)Ket连续5d,各给药组与对照组小鼠的原虫感染率自D1至D4逐日上升,至D4达峰值,D5时对照组小鼠原虫感染率继续上升,而各给药组维持在D4的峰值水平。(2)感染伯氏疟原虫CR株的小鼠给适宜剂量的C-2832、D-6182或Ket后2h加灌服小剂量氯喹12mg/(kg·d)(5%ED90),此后连续5d(D3-D7),于D4原虫减虫率可达到97.77%、99.28%或96.73%,而在D7可达到99.81%、98.87%或100.00%。结论C-2832和D-6182两种化合物对伯氏疟原虫CR株感染小鼠的氯喹抗性具有逆转作用,其逆转能力与Ket相当。
吴嘉彤兰勤娴王琴美潘星清
关键词: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逆转剂
日本血吸虫超氧化物歧化酶保护性免疫力的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种重要的氧自由基清除剂,广泛存在于生物体,由于它能专一地清除超氧阴离子,酶的特性与功能受到了重视。曼氏血吸虫的SOD活力与抗原性已经受到关注[1],而日本血吸虫的SOD是否具有抗原性与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力,国内外文献未...
常惠玲王琴美王鸣杰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超氧化物歧化酶免疫力
伯氏疟原虫氯喹敏感株和抗性株感染红细胞精脒合成酶体内观察
1993年
给伯氏疟原虫氯喹敏感株(CS)和抗氯喹株(CR)感染鼠腹腔注入~3H-丁二胺(0.74MB_q/鼠),4h后用荧光法与液闪法测定CS、CR感染RBC中产生的~3H-精脒量,以示精脒合成酶的活力(以dpra/10~9感染RBC表示),并观察了氯喹对酶活力的影响。两株感染RBC的酶活力在治疗前接近,CS为59 987.9±17403(16),CR为53818.4±15565(13)。氯喹治疗20h后CS与CR分别为20033±3260(8)与65304±20176(11)即CS酶活力降低66.6%,CR的活力不变,推测氯喹对两株疟原虫感染RBC精脒抑制的差异点是在精眯合成酶环节。
常惠玲孙惠良王琴美王聚君
关键词:伯氏疟原虫氯喹精脒
伯氏疟原虫线粒体、微粒体与酸沉淀蛋白中氯喹量的分布
1999年
王琴美王鸣杰常惠玲
关键词:伯氏疟原虫线粒体微粒体
伯氏疟原虫感染红细胞中的游离氨基酸和多胺生成的研究被引量:1
1990年
伯氏疟原虫氯喹敏感株(CS)和抗氯喹株(CR)感染红细胞中的游离氨基酸量和鸟氨酸脱羧酶活力均相接近,用氯喹10mg/kg im两个株的感染小鼠,20h后对游离氨基酸无抑制作用.氯喹剂量为5mg/kg时,抑制CS和CR感染红细胞的鸟氨酸脱羧酶活力为79.6和55.7%。 CS和CR感染红细胞中的精脒量为139±27和528±140nmol/10~9感染红细胞。环亮氨酸剂量为80mg/kg时,能抑制CS和CR感染红细胞的精脒生成,其抑制率分别为44和57%,加喂甲硫氨酸(100mg/kg)后,精脒量分别上升至294和657nmol/10~9感染红细胞。但是与两者仍有一定差距,故认为在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及其后的代谢环节仍有差异.
常惠玲黄左钺王聚君王琴美
关键词:伯氏疟原虫氨基酸氯喹多胺
伯氏疟原虫氯喹结合蛋白的分离与定量
1999年
目的: 分离伯氏疟原虫敏感株( C S) 与抗氯喹株的氯喹(chloroquine C Q) 结合蛋白。方法: 给两株感染鼠ig C Q400 mg/kg , 3 h 后, 收集伯氏疟原虫用( Ultrogel R) Ac A34 凝胶柱分离蛋白, 按 Bergqvist 法抽提与蛋白结合的 C Q, 然后用 H P L C ( 外标法) 定量。结果: C S 有58 个蛋白峰, 均与 C Q 结合, 其中以 No64 ~86部分( 峰9) 结合的 C Q 量最多, 占总结合量的164 % 。抗氯喹伯氏疟原虫( C R) 有40 个蛋白峰, 除8 个峰外,均与 C Q 结合, 结合量最多的蛋白部分与 C S相同, 在 No60 ~83 部分( 峰6 及峰7) , 但是它与 C Q 的结合能力( C Qnmol/ mg 蛋白) 显著高于 C S。结论: 分离与测定了 C S和 C R 两株疟原虫各个蛋白峰的分布与定量, 及其与 C Q 结合的能力。在同一株疟原虫中, 各蛋白与 C Q 的结合能力存有差异, 在 C S与 C R 间此差异更大。
王琴美王鸣杰常惠玲杨彬
关键词:伯氏疟原虫HPLC
蒿甲醚与瑞香素伍用对感染伯氏疟原虫小鼠的治疗作用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研究蒿甲醚与瑞香素伍用 (A +D)对感染伯氏疟原虫ANKA株小鼠的疗效及其联合作用方式。 方法 按“四天抑制法”d0 感染 ,d0 ~d3 给药 ,每天 1次 ,d4涂薄血膜检查 ,并计算d4减虫率及各药丰数有效置 (ED50 ) ,用等效应图解法分析A +D的合并作用。 结果 蒿甲醚 0 .4mg/(kg·d)× 4d的d4减虫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A0 .4mg/(kg·d) +D7.7mg/(kg·d) ]× 4d的抗疟效果提高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A +D各组的ED50 均低于单用药组 ;不同配伍比例的R值皆大于 0 .4,小于 2 .7( 0 .4
郭俭倪奕昌吴嘉彤王琴美
关键词:蒿甲醚小鼠药物疗法药物配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