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秀春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3篇内障
  • 3篇白内障
  • 3篇白内障超声乳...
  • 3篇超声
  • 3篇超声乳化
  • 2篇晶状体
  • 2篇白内障超声乳...
  • 2篇超声乳化手术
  • 1篇血栓
  • 1篇血栓通
  • 1篇血栓通胶囊
  • 1篇眼表
  • 1篇眼压
  • 1篇眼症
  • 1篇仰卧
  • 1篇仰卧位
  • 1篇药物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开角型

机构

  • 6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王秀春
  • 3篇陈伟芳
  • 2篇林朝斌
  • 2篇吴晓民
  • 1篇朱梅红
  • 1篇徐国兴
  • 1篇蔡卫国

传媒

  • 2篇眼科
  • 1篇医疗装备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血管与腔内血...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晶状体核掉入玻璃体后IOL睫状沟植入
2022年
7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掉核后行玻璃体切除、重水浮出晶状体核并超声乳化切除,利用虹膜拉钩等检查残存囊膜后I期IOL睫状沟植入4例,3~4个月后Ⅱ期IOL睫状沟植入3例。随访3~17个月,全部患眼矫正视力0.3以上。
陈伟芳郭蕴颐王秀春谢雅婷李秀兰杨缘玲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手术并发症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不同体位眼压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超乳)手术对不同体位(包括坐位、仰卧位、侧卧位)眼压的影响。方法选取未合并青光眼且计划一眼行白内障超乳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30例。于手术前及手术后1个月采用Tono-Pen AVIA眼压计分别测量坐位、仰卧和侧卧(手术眼位于下方)位置的眼压。不同体位保持15 min后按坐位、仰卧位、侧卧位顺序测量眼压,每次间隔15 min,测量3次取平均值。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不同体位的眼压变化。结果白内障超乳术后不同体位眼压均低于术前眼压,手术眼术后坐位、仰卧位、侧卧位的平均眼压均低于术前[(13.1±2.1)mmHg vs(14.6±1.5)mmHg,P=0.028;(14.9±1.8)mmHg vs(16.6±2.1)mmHg,P=0.002;(16.5±2.1)mmHg vs(19.5±3.1)mmHg,P=0.001]。坐位、仰卧位和侧卧位的手术眼平均眼压分别降低(0.7±2.1),(1.8±2.2)和(3.2±3.1)mmHg(坐位vs仰卧,P=0.043;坐位vs侧卧位,P=0.001;仰卧位vs侧卧位,P=0.027)。非手术眼术后眼压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白内障超乳手术降低坐位、仰卧位和侧卧位的眼压,且卧位眼压较坐位眼压降低更明显。
林朝斌吴福进郑通美王秀春谢雅婷王情吴晓民
关键词:白内障眼压侧卧位坐位仰卧位超声乳化
晶状体囊袋张力环联合虹膜拉钩在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9年
合并晶状体不全脱位尤其是大范围脱位的患者白内障手术较为困难。大范围脱位者以往多采用囊内摘除,存在切口大、玻璃体易脱出及人工晶状体(IOL)植入困难等缺点,不能获得好的视觉效果。近年来囊袋张力环(capsular tensionring,CTR)应用虽取得一些效果[1-2],但囊袋大范围脱位的患者术中仍可出现脱位扩大的情况[3],尝试CTR联合虹膜拉钩处理晶状体半脱位,可使大范围脱位的囊袋复位更稳定,白内障超声乳化及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得以顺利实施网。本文总结8例晶状体囊袋半脱位超过180°的白内障手术应用CTR联合虹膜拉钩处理晶状体半脱位的效果。
陈伟芳王秀春郑通美蔡卫国郭蕴颐
关键词:晶状体囊袋张力环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手术虹膜拉钩晶状体不全脱位白内障超声乳化
非侵入性眼表综合分析仪在指导干眼症患者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评价非侵入性眼表综合分析仪在指导干眼症患者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12月医院眼科门诊收治的干眼症患者90例,采用抽签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试验组45例采用非侵入性眼表综合分析仪用于干眼症的诊断分型、发生机制分析,帮助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对照组45例采用人工泪液滴眼治疗,角膜水肿者加用环孢素。持续4周,比较两组疗效、疗效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泪液分泌量多于治疗前,泪膜破裂时间长于治疗前,干眼症症状分级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非侵入性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查指导干眼症患者个体化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王秀春
关键词:干眼症个体化治疗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治疗后24h眼压波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比较降眼压药物治疗或小梁切除术治疗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跟患者的24h眼压波动差异。方法取自2006年4月至2008年9月住院或门诊确诊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47例(70只眼),随机分成手术组24例(34只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药物组23例(36只眼)。设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所有病例治疗前、后均行24h眼压测量,使用Goldmann压平眼压计,对各组的平均眼压、眼压峰值、眼压波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药物组眼压控制成功率76.5%(26/34)与手术组眼压控制成功率90.6%(29/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78,P=0.123);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平均眼压、眼压峰值、眼压波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59,P=0.512;t=-0.274,P=0.785;t=1.373,P=0.174);治疗后药物组与手术组患者的平均眼压、眼压峰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1,P=0.038;t=2.397,P=0.019)。两组的眼压波动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2.792,P=0.007);在眼压控制成功的药物组和手术组与正常对照组两两比较,两组的平均眼压、眼压波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眼压峰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手术组眼压波动、眼压峰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O.01)。结论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能获得较低的24h眼压波动。在控制平均眼压、眼压峰值及眼压波动方面要优于药物治疗。且波动幅度与眼压峰值均小于正常对照组。
林朝斌徐国兴陈伟芳吴晓民王秀春朱梅红
关键词:开角型青光眼药物小梁切除术
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激光光凝术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疗效。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27)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激光光凝术治疗,对照组(n=27)给予激光光凝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恢复、视网膜出血吸收情况、黄斑区水肿厚度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力进步及稳定人数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6.31%(26/27)高于对照组74.07%(20/27);两组治疗后视网膜黄斑厚度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视网膜黄斑水肿厚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视网膜出血吸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治疗后出现3例黄斑裂孔,1例视网膜脱离,1例玻璃体大量积血。结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在激光光凝术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方案值得推广。
王秀春
关键词:复方血栓通胶囊激光光凝术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