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胜林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4
供职机构:淄博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淄博市科技局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牙移动
  • 5篇正畸
  • 4篇牙周
  • 4篇牙周组织
  • 4篇酸钠
  • 3篇牙根
  • 3篇牙根吸收
  • 3篇伊班膦酸
  • 3篇伊班膦酸钠
  • 3篇正畸牙
  • 3篇正畸牙移动
  • 3篇根吸收
  • 2篇牙槽
  • 2篇牙骨质
  • 2篇人生长激素
  • 2篇生长激素
  • 2篇帕米膦酸
  • 2篇帕米膦酸钠
  • 2篇破骨
  • 2篇破骨细胞

机构

  • 9篇山东大学
  • 4篇淄博市中心医...
  • 3篇山东省口腔生...
  • 1篇山东省警官总...
  • 1篇杭州市口腔医...

作者

  • 9篇王胜林
  • 8篇王旭霞
  • 8篇张君
  • 3篇范丰燕
  • 2篇曾婧
  • 2篇李静
  • 1篇史洪涛
  • 1篇黄艳
  • 1篇贾玉龙
  • 1篇赵姝亚
  • 1篇马丹
  • 1篇孙新国
  • 1篇邢达源
  • 1篇张丽娜
  • 1篇张文娟
  • 1篇董瑞
  • 1篇李涛

传媒

  • 3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口腔正畸学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用口腔...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2
  • 3篇2006
  • 2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不等力值远中移动尖牙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 研究100g力与150g力远中移动尖牙后牙齿移动距离、根尖及根周硬组织的变化。方法 用OPAK直丝弓矫治技术对25名青少年患者在0.018×0.025”ss的方丝上,应用Ni-Ti螺旋弹簧分别以初始100g及150g力牵引尖牙向远中,四周后分别用游标卡尺及Digora分析法比较牙齿移动距离、牙根长度及牙槽骨高度及密度的变化。结果 应用100g力及150g力移动尖牙向远中一月,两者的尖牙移动距离有显著性差异(p〈0.01),150g力侧移动距离大于100g力侧。而牙根长度、牙槽骨高度及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上OPAK矫治器在0.018×0.025不锈钢方丝上应用150g力移动尖牙向远中是行之有效而且是安全的。
张君范丰燕王旭霞孙新国王胜林
关键词:牙槽骨高度力值衰减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去势大鼠正畸牙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humangrowthhormone,rh-GH)对去势(ovariectomy,OVX)大鼠正畸牙移动后牙周组织细胞变化的影响。方法:30只7周龄SPF级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去势盐水组(OVX-NS组)和去势生长激素组(OVX-GH组)。将去势摘除双侧卵巢和腹部皮下注射rh-GH作为不同处理因素,观察第15天和第30天时3组大鼠正畸牙移动引起牙槽骨受压侧破骨细胞数的变化,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用SPSS1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对3组大鼠不同时间正畸牙牙槽骨受压侧破骨细胞计数进行比较,发现同一时间3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VX-NS组比OVX-GH组显著增多(P<0.05),对照组最少;同组相比,第15天处死的大鼠与第30天处死的大鼠其破骨细胞数无显著差异(P>0.05);牙周组织学观察见,OVX-GH组牙周膜的损伤和创伤性炎症较OVX-NS组明显减轻。结论:去势(成年)大鼠腹部皮下注射rh-GH,能够减少其正畸牙移动引起的受压侧破骨细胞数目,同时可促进牙周组织因正畸力所致的病理性变化的恢复,对成年正畸治疗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张君王胜林王旭霞黄艳张文娟
关键词:重组人生长激素去势正畸牙移动
伊班膦酸钠对大鼠正畸源性牙移动及牙根吸收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伊班膦酸钠对正畸源性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本实验于2011年6月至2012年1月在山东大学西校区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用30只6周龄雌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只。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安装矫治器前3d实验组于腭侧黏骨膜下局部注射伊班膦酸钠50μL,对照组于相同部位注射生理盐水50μL,每3d注射1次直至实验结束。2组动物分别于安装矫治器后第3、7、14d各处死5只。检测大鼠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牙根吸收指数,并进行牙体牙周联合切片的组织学观察。结果安装矫治器后第7、14d时实验组牙齿移动距离、牙根吸收指数、破牙骨质细胞数及破骨细胞分化因子阳性表达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应用伊班膦酸钠可抑制大鼠正畸牙齿的移动及牙骨质和牙本质的异常吸收,利于牙周组织受正畸力后的改建。
王胜林王旭霞曾婧李静董瑞张君
关键词:二膦酸盐伊班膦酸钠牙根吸收牙周组织
医源性牙位、肌位不调再正畸治疗的疗效评价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引起的牙位、肌位不调,并评价其后续正畸治疗疗效。方法:采用直丝弓矫治器配合复合头帽口外牵引装置,对19例医源性牙位、肌位不调患者进行矫治,对治疗前后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正畸临床工作中,医生不当的设计、治疗和患者较差的配合,可导致医源性牙位、肌位不调;用口内直丝弓矫治器与复合头帽口外牵引装置联合治疗,可明显推上牙弓向后;磨牙整体后移达到安氏Ⅰ类关系,恢复牙位、肌位良好的协调关系。结论:口腔正畸医生对医源性牙位、肌位不调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口内直丝弓矫治器配合复合头帽口外牵引装置对牙尖交错牙合前错位患者的疗效确切。
王胜林张君王旭霞史洪涛范丰燕
关键词:直丝弓矫治器
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大鼠牙周组织受正畸力后改建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了解生长激素缺乏时大鼠正畸牙周组织的改建及正畸牙齿移动特征,探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对成年大鼠牙周组织受正畸力后改建及正畸牙齿移动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选择7周龄,体重约175g,雌性,SPF级(无特定病原体动物),W...
王胜林
关键词: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牙周组织
文献传递
第二代与第三代二膦酸盐对正畸源性牙移动及牙根吸收的影响
2014年
目的探讨第二代与第三代二膦酸盐对大鼠牙齿正畸过程中移动距离和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 96只正畸牙齿大鼠模型随机分为二代组与三代组各48只;分别于上颌左侧第一磨牙近中腭侧黏骨膜下注射50μL帕米膦酸钠、伊班膦酸钠,每3天1次。正畸加力第3、7、14 d时每组分别处死16只大鼠,随机选择其中8只测定牙齿移动距离并制作牙周组织学切片测定牙根吸收指数,另外8只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牙根吸收情况。结果第3、7、14 d,两组牙齿移动距离均逐渐增加,但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二代组牙根吸收指数在第3、7、14 d比三代组相对较大,但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帕米膦酸钠与伊班膦酸钠减缓正畸牙齿移动和减轻牙根吸收的作用相当。
张体勇王旭霞王胜林赵姝亚张君
关键词:帕米膦酸钠伊班膦酸钠正畸牙移动牙根吸收
伊班膦酸钠在正畸源性根吸收中对破骨细胞的影响
2012年
目的观察牙齿移动过程中破牙骨质细胞和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DF)表达的变化,研究伊班膦酸钠对大鼠正畸源性根吸收的作用。方法选取48只SPF级雌性Wistar大鼠,建立正畸牙齿移动动物模型,并设置自身对照。所有大鼠均于安装矫治器前3天在实验侧牙齿近中腭侧黏骨膜下局部注射50μL伊班膦酸钠,对照侧注射50μL生理盐水。每3天注射一次至实验结束。实验第3、7、14天各处死16只大鼠,随机选择8只作组织学切片观察,另外8只作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①实验第7天和14天实验侧破牙骨质细胞数量小于对照侧(P<0.05);②实验第7天和第14天实验侧牙周组织压力侧ODF阳性表达程度低于对照侧(P<0.05);③SEM结果显示,实验侧第3、7和14天牙根表面吸收陷窝较对照侧数量少、面积小。结论局部应用伊班膦酸钠可以减少牙周组织压力侧破牙骨质细胞的数量,降低牙周组织压力侧ODF阳性表达程度,减少正畸源性根吸收的发生。
丛淑敏王旭霞张丽娜李涛王胜林李静张君
关键词:伊班膦酸钠牙根吸收破骨细胞分化因子
牙槽骨缺损修复对牙齿移动影响的动物实验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了解大鼠牙齿在牙槽骨缺损修复区的移动情况。方法选择40只大鼠,造成一侧牙槽骨缺损,填入45%二氧化硅、24·5%氧化钠、24·5%氧化钙和6%五氧化二磷,作为修复侧,另一侧作为对照侧。术后14周用0·39N力牵引双侧第一磨牙近中移动。配对t检验比较牵引8周后双侧磨牙的移动距离和牙周膜宽度。结果36只大鼠两侧第一磨牙的平均移动距离、牙周膜宽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槽骨缺损修复侧可以进行正畸牙齿移动,修复侧的牙齿移动距离及牙周组织受正畸力后的改建情况,均与对照侧无显著差别。
张君范丰燕王旭霞邢达源王胜林
关键词:牙移动牙周组织牙槽突
帕米膦酸钠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破牙骨质细胞及破骨细胞分化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帕米膦酸钠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压力侧破牙骨质细胞及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D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4只6周龄SPF级健康雌性Wistar大鼠,建立正畸牙移动动物模型,每只大鼠上颌分实验侧和对照侧,于安装矫治器前3 d,于实验侧大鼠第一磨牙近中腭侧黏骨膜下注射帕米膦酸钠50μL,对照侧注射0.9%生理盐水50μL,每3 d注射1次。于正畸加力3、7、14 d时分批处死8只大鼠,制作牙周组织切片,观察破牙骨质细胞数量,免疫组化观察ODF的表达情况。采用PASW Statistics 18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侧在3、7、14 d时,第一磨牙压力侧破牙骨质细胞的数目均少于对照侧,其中,7、14 d时两侧差异显著(P<0.05);实验侧在3、7、14 d时,第一磨牙压力侧ODF阳性表达均低于对照侧,其中,7、14 d时两侧差异显著(P<0.05)。结论:局部注射二膦酸盐帕米膦酸钠能够减少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压力侧破牙骨质细胞的数量及ODF的阳性表达。
曾婧王旭霞贾玉龙马丹王胜林张君
关键词:帕米膦酸钠正畸牙移动破骨细胞分化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