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建
- 作品数:71 被引量:667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两种内固定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 2012年
- 目的:比较两种内固定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股骨粗隆间骨折78例,随机分为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组40例和Gamma 3钉内固定组3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骨折复位丢失、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Gamma 3钉组骨折愈合时间虽较DHS组延长,但术后骨折复位丢失较少(P<0.05)。结论:两种内固定法治疗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可获得理想疗效,但对于不稳定型骨折,Gamma 3钉内固定法能有效减少骨折复位丢失、降低术后髋内翻发生率。
- 王鹏建王德利丁宇李威季伟
-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
-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早期临床疗效观察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2
- 2008年
-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早期疗效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19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资料,统计分析临床相关指标,同时将患者术前全身状态及术后康复程度进行分级。结果①股骨颈骨折8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08例;82.7%患者于伤后1周内行手术,术后出现系统并发症者占34.2%;64.8%患者住院时间<3周。②术前患者全身状况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0d内随访病死率及临床康复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③疗效满意率达75.5%,临床康复程度A、B级与C、D级比较,术前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测定、主要合并症以及认知障碍伴有率均有差异,D级康复组待手术时间相对较长。结论在恰当掌握手术指征的前提下,老年髋部骨折具有较满意的手术疗效。相关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术前全身状态、营养状况、认知障碍及伤后手术时间,而与年龄、性别及骨折部位无关。
- 丁宇阮狄克肖明王鹏建李景云何勍
- 关键词:老年人髋骨折
- 桡动脉腕背支掌骨瓣移植治疗腕舟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接被引量:15
- 1996年
- 目的:探讨治疗腕舟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接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桡动脉腕背支掌骨瓣移植治疗腕舟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接13例。结果:随访3~24个月,术后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腕部疼痛、无力症状消失。结论:桡动脉腕背支位置表浅、变异少、血管蒂长,容易解剖,操作简便。带血管蒂骨瓣成骨作用强,能促进骨折愈合。
- 王鹏建龚文汇屈玉琛邱强何勤安星
- 关键词:腕舟骨带血管蒂骨瓣植骨骨折骨不连接
- 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外科治疗及疗效分析
- 目的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髋部骨折常见的骨折之一,而骨折极易造成内固定失败,导致髋内翻、头颈后倾和下肢短缩等并发症,本研究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在临床外科治疗中的适应症,并分析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9年6月~201...
- 王德利王鹏建白雪东王超峰文天用何勍阮狄克
- 关键词:切开复位内固定
- 颈椎前路融合对相邻节段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短期观察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融合对相邻节段有无影响。方法:采用6具成人新鲜颈椎标本(C2 ̄T1),在MTS脊柱三维运动系统上先后测量C5/6融合前后其上下相邻节段在前屈、后伸、侧弯及旋转时的椎间运动范围(ROM)。临床随访2000年3月 ̄2004年12月连续诊治的58例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患者(其中脊髓型颈椎病45例,颈椎间盘突出症6例,颈椎创伤7例),对比分析融合前后上下相邻节段椎间高度的变化及临床疗效(JOA)。相同节段融合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在载荷控制的屈伸、侧弯条件下,融合后上下相邻节段椎间ROM与融合前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在位移控制模式下的旋转运动中,融合后上下相邻节段椎间ROM与融合前比较显著性增大(P<0.05)。临床平均随访28个月,随访时X线测量融合上下相邻节段椎间高度与融合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在载荷控制的条件下颈椎前路融合不会直接导致相邻节段出现运动范围的增加,临床上如患者术后试图保持术前的运动范围(如同生物力学试验条件下的位移控制模式)则可能会加速相邻节段的退变过程。
- 李超阮狄克徐成何勍王鹏建
- 关键词:颈椎相邻节段生物力学退变
- 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与影像学诊断被引量:16
- 2005年
- 目的:探讨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诊断依据。方法:我院收治的资料完整的1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中手术证实为破裂型者48例(A组),其余为非破裂型(B组)。分析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征象,探讨破裂型LDH的诊断依据。结果:A组有较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JOA评分为12.27±2.94分,B组为18.50±3.65分,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X线片显示腰椎前凸发生率较高,CT显示边缘模糊、髓核异位、巨大突出及后缘锐角征象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MRI显示脱出髓核周围低信号带亦有较高发生率。髓核脱出率在50%以上者,B组的发生率为10.0%,而A组为45.8%。A组JOA分值与髓核脱出率成负相关(r=-0.77),B组两者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破裂型LDH具有症状明显、神经损害重等特点;影像学检查多种征象结合有助于提高破裂型LDH诊断符合率。
- 丁宇王鹏建阮狄克林建宁李海峰王亦舟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破裂型影像学
- 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及疗效分析被引量:3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复杂型的肱骨近端骨折在临床外科治疗中的适应证,并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2年6月~2008年6月,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2例,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21~75岁,平均49岁。其中12例选择肱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其余10例行肩关节置换术。术后3周内颈腕带悬吊,常规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术后6周、半年复查肩关节X线片。结果22例均获随访,时间7~28个月(平均20个月),无骨折不愈合、钢板松动、感染等并发症。患者分别按Neer、Constant、oxford等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本组病例疗效满意、功能恢复好,随访肩关节活动度、疼痛可视性评分等,均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复杂的肱骨近端骨折外科治疗是首选,但具体选择肱骨近端解剖钢板还是关节置换,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骨量以及全身状况合理评估。对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与其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待其发展到肩关节炎的终末期再行肩关节置换,不如一期进行肩关节置换,让患者尽快重获无痛又能活动的肩关节,改善生活质量。
- 王德利阮狄克殷琦李海峰王鹏建何勍
-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肩关节置换切开复位内固定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下肢远端软组织缺损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观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下肢远端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应用带筋膜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远端软组织缺损7例。结果:7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最大面积14cm×11cm,术后随访6~24个月,效果满意。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液循环丰富,皮瓣成活率高,是修复下肢远端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 王鹏建阮狄克丁宇李海峰王亦舟
- 关键词:腓肠神经筋膜
- 腰椎手术后老年患者首次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分析和比较
- 目的 探讨腰椎手术后患者首次关节置换的在临床外科治疗中的适应症,并比较和分析术后I临床疗效.方法 2002年6月~2012年12月,治疗腰椎手术后患者首次关节置换的患者32例,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65-84岁,平...
- 王德利王超峰文天用白雪东李海峰王鹏建阮狄克何勃
- 关键词:关节置换腰椎手术
- 伸膝装置粘连松解硅胶膜置入术31例观察被引量:10
- 1996年
- 膝关节僵直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我们采用伸膝装置粘连松解、硅胶膜置入及术后应用下肢功能康复机活动膝关节防止粘连,治疗膝关节僵直,临床效果满意.31例患者,年龄20~58岁,平均31岁.骨折25例,感染4例,滑膜病变2例,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术后膝关节屈曲平均改善86.1°.我们认为在松解创面之间置入硅胶膜;术后尽早进行有效的膝关节活动;慎重、适当的进行股直肌延长和术前进行膝前皮肤扩张,对提高疗效有重要作用.
- 王鹏建叶映祥屈玉琛巫发祥许可青安星
- 关键词:膝关节伸膝装置关节强直粘连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