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病
  • 2篇介入
  • 2篇冠心病
  • 1篇独立预测因素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疾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病
  • 1篇药物保守
  • 1篇药物保守治疗
  • 1篇治疗疗效
  • 1篇他汀
  • 1篇他汀治疗
  • 1篇疗效
  • 1篇介入术
  • 1篇介入术后

机构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六安市...

作者

  • 4篇甄彤
  • 3篇黄海涛
  • 2篇郭飞
  • 2篇孙召金
  • 2篇李胜友
  • 2篇钱福东
  • 2篇李峰云
  • 2篇章美华
  • 1篇余世成

传媒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青岛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心房颤动60例抗凝治疗分析
2010年
目的:对心房颤动60例患者抗凝治疗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2~10月住院患者中的心房颤动患者60例,分为心血管病房40例及其他病房20例两组,均采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结果:60例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有效51例(85%),无效9例(15%),有效率为85%。根据患者服用华法林后第3~4天INR值上升的速度和幅度,判断患者对华法林的敏感性,分为不敏感、敏感、很敏感,根据敏感性以1mg增减剂量,不敏感者加量1mg,很敏感者减量1mg。本组60例患者中很敏感者15例,平均体重为(49.85±8.06)kg;敏感者32例,平均体重为(58.97±6.58)kg;不敏感者13例,平均体重为(81.19±7.77)kg。体重小的人群敏感性高,体重大的人群敏感性低。结论:华法林价格便宜,抗凝效果肯定,只要掌握好其药理特性,还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甄彤
关键词: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疗效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与药物保守治疗长期疗效的差异。方法对上述两种方法治愈出院的患者202例进行随访研究,其中介入治疗组99例,药物治疗组103例,随访两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生存率及心功能情况。结果 1年时介入组和药物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9.1%和34.4%,再住院患者分别为26.7%和38.6%;4年随访时介入组和药物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6.7%和38.2%,需再住院患者分别为24.6%和47.0%,4年时介入组和药物组生存率分别是95.6%和90.4%;介入组心功能优于药物组(P<0.05),其中前壁心肌梗死1年及4年随访时介入与药物组的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5.5%和54.5%,31.0%和59.1%,再住院率分别是31.0%和59.1%,32.0%和67.1%;4年时生存率为91.5%和84.7%;治疗后介入组心功能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介入治疗明显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减少再住院率,提高生存率,改善心功能;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介入组和药物组预后差别不大,对于前壁心肌梗死长期结果显示介入治疗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尤其在生存率上和心功能保护方面差别明显。
黄海涛郭飞甄彤李胜友章美华钱福东
关键词: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药物保守治疗
520例传导阻滞病例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520例CLBBB入住六安市人民医院心内一科患者资料,对比冠心病和非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通过统计学相关方法分析找出CLBBB患者中与冠心病相关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520例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中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和扩张型心肌病者分别占50.3%、42.3%和27.7%,合并各类型心律失常者29.9%。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年龄≥66岁(P<0.01,B=2.753,95%CI:1.736~4.003)、高血压(P=0.022,B=1.522,95%CI:1.062-1.640)、2型糖尿病(P<0.001,B=2.469,95%CI:1.325~3.756)、高脂血症(P=0.8013,B=1.057,95%CI:0.602~1.630)与冠心病的发生率呈正相关,而扩张型心肌病(P<0.001,B=0.062,95%CI:0.05~0.137)、心脏瓣膜病(P=0.027,B=0.0296,95%CI:0.065~0.803)、心房颤动及心房扑动(P=0.0225,B=0.514,95%CI:0.303~0.920)、其他各种类型的传导阻滞(P<0.001,B=0.408,95%CI:0.259~0.605)与冠心病的发生率呈负相关。结论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中,年龄≥66、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冠心病;而扩张型心肌病、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在未合并冠心病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中更常见。
黄海涛郭飞李胜友钱福东章美华甄彤孙召金李峰云余世成
关键词:冠心病心血管疾病独立预测因素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介入治疗术后的82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脏缺血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水平和C反应蛋白的改善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采取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李峰云黄海涛甄彤孙召金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术阿托伐他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