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兆方

作品数:111 被引量:342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淮安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5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6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8篇新生大鼠
  • 33篇高氧
  • 24篇细胞
  • 22篇肺损伤
  • 19篇新生儿
  • 17篇肺发育
  • 16篇支气管
  • 16篇气管
  • 14篇支气管肺发育...
  • 14篇发育不良
  • 14篇肺发育不良
  • 14篇干细胞
  • 13篇血性
  • 13篇缺血
  • 13篇充质干细胞
  • 12篇缺氧
  • 12篇缺氧缺血性
  • 12篇间充质干细胞
  • 10篇缺氧缺血性脑
  • 9篇高氧肺损伤

机构

  • 86篇南京医科大学
  • 20篇南方医科大学
  • 13篇北京军区总医...
  • 7篇淮安市第一人...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淮安市第二人...
  • 3篇淮安市妇幼保...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连云港市妇幼...
  • 1篇南通体臣卫生...
  • 1篇成都市儿童医...
  • 1篇江阴市人民医...
  • 1篇无锡市妇幼保...
  • 1篇扬州大学附属...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11篇田兆方
  • 31篇李玉红
  • 31篇程怀平
  • 30篇赵赛
  • 21篇杨丽娟
  • 17篇封志纯
  • 15篇包天平
  • 14篇杜江
  • 10篇俞敏
  • 8篇唐云
  • 7篇洪小杨
  • 7篇王斌
  • 7篇张媛
  • 6篇付雪梅
  • 6篇胡剑
  • 5篇王祥
  • 5篇袁玉芳
  • 5篇李述庭
  • 5篇杨军
  • 4篇沙宁

传媒

  • 21篇南京医科大学...
  • 8篇中国当代儿科...
  • 5篇中国妇幼保健
  • 4篇山东医药
  • 4篇实用儿科临床...
  • 3篇中华儿科杂志
  • 3篇江苏医药
  • 3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医学综述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国际儿科学杂...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中华实用儿科...
  • 2篇中国毕业后医...
  • 2篇中华新生儿科...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11篇2016
  • 13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7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1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表观盐皮质激素过多综合征1例被引量:2
2002年
钱守如李玉红田兆方姚兵
关键词:高血压
肺部微生物组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内型关系的研究进展
2023年
目前认为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组具有多种表型且机制涉及多条信号通路的综合征。儿童哮喘通常起源于学龄前期,其病因复杂多样。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发现早期肺部菌群的改变与哮喘的发生发展有关,并且肺部菌群在不同气道炎症(哮喘内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了解哮喘儿童肺部菌群特点,有助于控制儿童哮喘的进展及改善预后,为哮喘患儿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李靖燕(综述)田兆方
关键词:哮喘微生物群儿童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选择性剖宫产患儿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选择性剖宫产患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预防作用。方法从胎龄34~38+6周选择性剖宫产患儿中选择试管振荡试验阴性且羊水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浓度较低(<10μg/L)的患儿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S预防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PS预防组患儿生后1 h经气管插管给予猪肺磷脂注射液(用量100 mg/kg),对照组不予特殊处理。对比两组NRDS发生率、治疗情况和临床进展情况。结果对照组NRDS发生率为82.5%(33/40),显著高于PS预防组的37.5%(1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呼吸窘迫程度重。对照组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肺气漏、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和氧合指数>25 mmHg(1 mmHg=0.133 kPa)比例均高于PS预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上机前动脉血氧分压(PaO2)与吸入氧浓度(FiO2)比值和住院费用均高于PS预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可以减少选择性剖宫产患儿发生NRDS,并可以减轻NRDS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杨丽娟袁玉芳赵赛程怀平田兆方
关键词:剖宫产术肺表面活性物质
大剂量地塞米松降低缺氧缺血性新生大鼠脑MCP-1蛋白表达被引量:6
2000年
目的 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时脑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 1(MCP - 1)的表达及地塞米松对其影响。方法  2 5只新生大鼠分为 3组 :HIE模型对照组 (对照组 ) ,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组 (大剂量组 ) ,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组 (小剂量组 ) ;于造模后腹腔内分别注射生理盐水 10ml/kg ,地塞米松 10mg/kg及地塞米松 0 .5mg/kg ;2 4h后处死后取脑组织 ,免疫组化法检查脑组织MCP - 1蛋白的表达 ,光镜检查脑病理改变情况。结果 对照组、大剂量组、小剂量组的MCP - 1蛋白 ,神经细胞总数及变性 /坏死神经细胞数 ,分别为 7.98±1.37% ,0 .97± 0 .42 % ,7.2 5± 2 .45 % ;15 8.0 7± 14.48个 / 6HP ,2 0 3.2 5± 10 .2 7个 / 6HP ,15 5 .11± 16 .6 1个 / 6HP ,2 2 .86± 3.13个 / 6HP ,17.75± 3.45个 / 6HP ,2 3.89± 4.18个 / 6HP。与对照组相比 ,大剂量组MCP - 1蛋白表达减少 (P <0 .0 1) ,神经细胞总数增加 (P <0 .0 5 )及变性 /坏死神经细胞数减少 (P <0 .0 1) ,而小剂量组改变不明显(P >0 .0 5 )。结论 大剂量地塞米松可能通过降低HIE脑组织中MCP - 1蛋白表达对HIE脑组织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田兆方李述庭
关键词:地塞米松MCP-1脑缺氧缺血
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早期头颅影像学异常的门诊随访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通过对早期头颅MRI和(或)氢质子磁共振频谱(1H—MRS)诊断异常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门诊随访,评估头颅MRI和1H—MRS在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0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行头颅MRI和或1H—MRS检查,结果异常。给予必要的临床干预后出院,并按时门诊随访。随访内容包括临床神经检查、头颅MRI和或1H—MRS等。月龄小于6个月者,每月随访1次,月龄大于或等于6个月以上者,每2个月随访1次,随访到1岁。结果7日龄时单项MRI、单项1H—MRS、MRI和1H—MRS均异常的胆红素脑损伤诊断率分别是57.0%、75.0%和25.0%,显著高于临床胆红素脑损伤诊断率12.0%(P〈0.05)。3月龄时单项MRI、单项1H—MRS的胆红素脑损伤诊断率均为39.2%,显著高于临床胆红素脑损伤诊断率21.6%(P〈0.05)。1岁时,各指标对胆红素脑损伤的诊断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头颅MRI或1H—MRS对胆红素脑损伤的诊断较敏感,动态随访患儿MRI检查比单次检查更有临床意义。
杨丽娟柏根基刘香叶孙婷婷程怀平田兆方
关键词:磁共振磁共振波谱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高氧暴露新生大鼠肺损伤的干预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重组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macrophag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联合大鼠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高氧暴露新生大鼠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贴壁选择法分离、培养、扩增大鼠骨髓来源MSCs,并以4’,6二脒基-2-苯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进行标记,注射前以PBS按要求剂量予以稀释;3日龄清洁级SD新生大鼠32只,置于95%氧环境下7d后,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每组8只;高氧+GM—CSF组+MSCs组(A),高氧+GM—CSF组(B),高氧+MSCs组(c),高氧对照组(D);A,B组大鼠于模型结束后皮下注射GM—CSF9μg/kg,A组同时还予腹腔注射5X104MSCs;C组予模型后腹腔注射5X104MSCs,D组仅注射相同容积的PBS,于注射后72h(13f3龄)处死全部动物,肺组织病理学检测辐射状肺泡计数(radical alveolar counts,RAC);ELASA法检测肺组织匀浆TNF-α,IL-1β含量;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端粒酶逆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 tase,TERT)积分;荧光显微镜观察DAPI阳性细胞分布情况。结果(1)四组在RAC(P〈0.01)、肺组织匀浆TNFG(P〈0.01),IL-1β(P〈0.01)水平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D组相比,A,B,C三组RAC值增加(P〈0.05),TNF-α,IL-1β水平下降(P〈0.05);A组与B、A组与C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四组在TERT积分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明显增高(P〈0.05);而C,D两组 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3)免疫荧光显微镜下A,C组可见DAPI阳性细胞,分别为(6.23±1.88),(5.10±0.91)(P〈0.05)。结论GM—CSF、MSCs对高氧暴露可引致新生大鼠肺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涉及多种作用机制,联合治疗具有协同作用。
田兆方李玉红付雪梅封志纯
关键词: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高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地塞米松在早期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并发颅内高压中的作用
2000年
田兆方李述庭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地塞米松新生儿颅内高压
氧诱导对新生大鼠视网膜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与新生大鼠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清洁级新生SD大鼠36只,雌雄不限,与母鼠共同饲养,随机分为实验及对照组各18只。实验组大鼠在50和10mL/L氧环境中循环饲养14d后转入空气饲养,建立新生大鼠视网膜病变模型,对照组仅置于空气中。在视网膜病变模型结束后即刻(生后14d,P14)、72h(P17)及1周(P21)3个时点每组处死6只大鼠,取眼球制成石蜡标本,组织学观察其视网膜毛细血管密度指数(RCDI)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评估视网膜MCP-1的表达情况。结果新生大鼠视网膜RCDI相同时点二组间差异有显著性[t(P14)=6.69P=0.001,t(P17)=3.43P=0.006,t(P21)=2.37P=0.039)]。而在同一组不同时点的比较显示随着时间的延长,实验组RCDI值逐渐减少,3个时点间差异存在显著性(F=17.74P=0.0001);对照组3个时间点间差异无显著性(F=0.016P=0.984)。MCP-1的表达情况:相同时点二组间差异有显著性[t(P14)=40.45,t(P17)=43.44,t(P21)=17.45Pa=0)]。同一组内的不同时点比较随着时间的延长,实验组MCP-1值逐渐减少,3个时点间差异存在显著性(F=421.5P=0);对照组3个时间点间差异无显著性(F=0.006P=0.994)。实验组MCP-1表达与RCDI水平呈正相关(r=0.822P=0)。结论MCP-1的表达在氧诱导新生大鼠视网膜病中显著增强,随病程的延长而逐渐减少;视网膜MCP-1的表达与新生血管的发生相关。
李玉红田兆方杨军
关键词:视网膜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间充质干细胞对窒息新生大鼠合并多脏器损伤的影响
2012年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窒息新生大鼠引致的多脏器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贴壁选择法分离、培养、扩增大鼠骨髓来源MSCs,以PBS按要求稀释供注射用;3日龄清洁级SD新生大鼠32只,随机分为窒息+MSCs组(A组)、空气+MSCs(B组)、窒息对照组(C组)、正常对照组(D组)四组;A、C组均先将大鼠置于密封瓶中密闭30min,再予氧罩吸氧2h[氧浓度(60±5)%];B、D组同时置于密封瓶中,但瓶口不密闭,也不予吸氧。模型结束后,A、B组每只大鼠腹腔注射5×104的MSCs,而C、D组仅注射相同容积的PBS,72h后(6日龄)处死全部动物,组织病理学进行心、脑、肺组织病理评分;ELASA法检测心、脑、肺组织匀浆TNF-α含量及血清TNF-α、CK-MB、cTnT、S-100b、NSE水平。结果 (1)心脏、脑、肺组织四组病理学评分分别是1.79±0.22,0.34±0.13,2.33±0.27,0.34±0.08;3.06±0.33,1.29±0.14,4.30±0.47,1.15±0.10;2.31±0.56,0.46±0.20,3.06±0.33,0.44±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2)四组间血清TNF-α、CK-MB、cTnT、S-100b、NSE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32.19,P=0.000;F=39.14,P=0.000;F=242.40,P=0.000;F=66.66,P=0.000;F=78.66,P=0.000)。(3)以上各指标结果在A、C组均明显高于D组(均P<0.05),C组高于A组(P<0.05)。(4)血清TNF-α水平与细胞因子及酶学改变呈正相关。组织匀浆TNF-α水平与相应组织病理评分也存在正相关(P均<0.05)。结论 (1)新生大鼠窒息模型合并有多脏器损伤。(2)MSC对窒息新生大鼠多脏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损伤部位的炎症反应有关。
赵赛田兆方李玉红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窒息细胞因子类动物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是脑组织MCP-1蛋白表达的意义及干预研究
目的: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脑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蛋白在缺氧缺血后不同时期的表达和单核细胞/小胶质细胞的浸润及病理变化情况.结论: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脑组织中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增加与损伤部位MCP...
田兆方
关键词:缺血缺氧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小胶质细胞脑损伤
文献传递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