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丽娟

作品数:36 被引量:120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江苏省卫生厅医学科技发展基金淮安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篇新生儿
  • 13篇缺血
  • 12篇血性
  • 12篇缺氧
  • 12篇缺氧缺血性
  • 12篇缺氧缺血性脑
  • 10篇注射液
  • 10篇参附
  • 8篇新生大鼠
  • 8篇缺血性脑病
  • 8篇缺氧缺血性脑...
  • 8篇脑病
  • 8篇参附注射液
  • 5篇低出生体重
  • 5篇低出生体重儿
  • 5篇新生儿缺氧
  • 5篇新生儿缺氧缺...
  • 5篇新生儿缺氧缺...
  • 5篇新生儿缺氧缺...
  • 5篇支气管

机构

  • 25篇南京医科大学
  • 12篇徐州医学院附...
  • 2篇徐州市中心医...
  • 1篇淮安市第一人...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36篇杨丽娟
  • 21篇田兆方
  • 19篇程怀平
  • 18篇赵赛
  • 12篇王军
  • 10篇张绍美
  • 6篇周长美
  • 5篇包天平
  • 4篇袁玉芳
  • 4篇何艳芳
  • 4篇朱红梅
  • 4篇张媛
  • 3篇袁玉芳
  • 3篇杨晓春
  • 3篇唐云
  • 3篇吴珍
  • 2篇俞敏
  • 2篇马毓苓
  • 2篇王祥
  • 2篇柏根基

传媒

  • 10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徐州医学院学...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当代护士(下...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华新生儿科...
  • 1篇2006年全...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7
  • 8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参附注射液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新生大鼠HIBD模型,把实验分成两部分:(1)观察缺氧缺血(Hypoxic-is...
王军杨丽娟周长美朱红梅张绍美
文献传递
参附注射液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影响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分成两部分:1.流式细胞术检测缺氧缺血(HI)前2 h、HI后2、12、24 h,3、7、14和28 d各时间点新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率;2.免疫组织化学测HI前2 h、HI后2、12、24 h,3、7、14和28 d各时间点新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Bcl-2、Bax蛋白表达。建立新生大鼠HIBD模型。每组实验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9 g/L盐水对照组(C),参附预处理组(P),参附治疗组(SF)。结果SF和P组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明显低于C组(P<0.01,<0.05),且Bcl-2表达显著增多(P<0.05,<0.01),而Bax表达明显下调(P<0.05,<0.01)。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明显上调新生大鼠HIBD后海马神经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减少HIBD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发生。
王军杨丽娟何艳芳陈群娥张绍美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缺氧缺血性脑病BAX凋亡海马
参附注射液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8
2006年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新生大鼠HIBD模型,把实验分成两部分(1)观察缺氧缺血后3、7、14和28d各组新生大鼠的体重变化以及各组28d内生存率。(2)流式细胞术测量缺氧缺血前2h,缺氧缺血后2h、12h、24h、3d、7d、14d和28d各时间点新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凋亡率,每组实验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参附预处理组,参附治疗组。结果缺氧缺血后3、7、14和28d,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体重的增长均明显小于假手术组(7d8.8g±2.1gvs14.0g±2.9g,均P<0.01),且明显小于参附预处理组(7d11.7g±3.3g,P<0.01或P<0.05),缺氧缺血后7、14、28d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体重的增长均明显小于参附治疗组(7d10.9g±2.7g,P<0.01或P<0.05)。各组的体重明显小于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存活率为60%(12/20),参附预处理组存活率为90%(18/20),参附治疗组存活率为85%(17/20),生理盐水对照组存活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其余各组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缺氧缺血后2h生理盐水对照组、参附治疗组、参附预处理组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开始升高,于缺氧缺血后24h凋亡率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缺氧缺血后14d降到正常。参附治疗组和参附预处理组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明显好于生理盐水对照组(24h16.0%±4.2%vs11.9%±2.3%vs18.1%,P<0.05或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减少了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神经元凋亡的发生,改善了新生大鼠HIBD后的生长发育,提高了其生存率。
王军杨丽娟周长美朱红梅张绍美
关键词:参附汤脱噬作用
参麦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SMI)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5例HIE的新生儿随机分为SMI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SMI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SMI10ml加入10%葡萄糖溶液30~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7~10d。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后1d、3d、6d检测血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3月龄时进行神经精神运动评分,评价发育商(DQ)。结果SMI治疗组症状消失及平均住院时间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均P<0.01),治疗后3d、6d时SMI治疗组血清S-100β、NSE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均P<0.01)。3月龄时SMI治疗组DQ异常率(16.7%)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36.8%)(P<0.01)。结论SMI对新生儿HIE有较好的疗效。
王军蒋红侠周长美杨丽娟张绍美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参麦注射液新生儿
高氧诱导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小鼠肺组织中lncRNA表达谱的变化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高氧诱导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小鼠模型肺中表达谱的变化.方法:构建高氧诱导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小鼠模型,利用lncRNA芯片技术检测正常小鼠肺及BPD小鼠肺组织中lncRN...
包天平田兆方赵赛杨丽娟程怀平张媛
关键词:高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选择性剖宫产患儿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选择性剖宫产患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预防作用。方法从胎龄34~38+6周选择性剖宫产患儿中选择试管振荡试验阴性且羊水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浓度较低(<10μg/L)的患儿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S预防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PS预防组患儿生后1 h经气管插管给予猪肺磷脂注射液(用量100 mg/kg),对照组不予特殊处理。对比两组NRDS发生率、治疗情况和临床进展情况。结果对照组NRDS发生率为82.5%(33/40),显著高于PS预防组的37.5%(1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呼吸窘迫程度重。对照组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肺气漏、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和氧合指数>25 mmHg(1 mmHg=0.133 kPa)比例均高于PS预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上机前动脉血氧分压(PaO2)与吸入氧浓度(FiO2)比值和住院费用均高于PS预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可以减少选择性剖宫产患儿发生NRDS,并可以减轻NRDS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杨丽娟袁玉芳赵赛程怀平田兆方
关键词:剖宫产术肺表面活性物质
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早期头颅影像学异常的门诊随访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通过对早期头颅MRI和(或)氢质子磁共振频谱(1H—MRS)诊断异常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门诊随访,评估头颅MRI和1H—MRS在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0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行头颅MRI和或1H—MRS检查,结果异常。给予必要的临床干预后出院,并按时门诊随访。随访内容包括临床神经检查、头颅MRI和或1H—MRS等。月龄小于6个月者,每月随访1次,月龄大于或等于6个月以上者,每2个月随访1次,随访到1岁。结果7日龄时单项MRI、单项1H—MRS、MRI和1H—MRS均异常的胆红素脑损伤诊断率分别是57.0%、75.0%和25.0%,显著高于临床胆红素脑损伤诊断率12.0%(P〈0.05)。3月龄时单项MRI、单项1H—MRS的胆红素脑损伤诊断率均为39.2%,显著高于临床胆红素脑损伤诊断率21.6%(P〈0.05)。1岁时,各指标对胆红素脑损伤的诊断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头颅MRI或1H—MRS对胆红素脑损伤的诊断较敏感,动态随访患儿MRI检查比单次检查更有临床意义。
杨丽娟柏根基刘香叶孙婷婷程怀平田兆方
关键词:磁共振磁共振波谱
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静脉营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研究极低出生体重儿对早期静脉营养的耐受情况和疗效。方法3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2组:经典静脉营养组(CPN)和实验静脉营养组(EPN)。CPN组生后24~48h内仅给予5%~10%葡萄糖,之后加6%小儿氨基酸和20%脂肪乳,氨基酸从1.0g/(kg·d)开始每日递增0.5g/(kg·d),直至3.0g/(kg·d);脂肪乳选用含中长链脂肪酸,从0.5g/(kg·d)开始每日递增0.5g/(kg·d),直至3.0g/(kg·d)。EPN组生后24h内起即予6%小儿氨基酸2.4g/(kg·d)和脂肪乳2.4g/(kg·d),72h内均增至3.0g/(kg·d),即达到足量静脉营养。1周内每天计算总热卡包括胃肠内和胃肠外热卡,检测入院72h内和1周后监测血脂、胆红素、肾功能、血碳酸氢盐、血糖等生化指标,并记录体质量最大丢失,计算1周后可以部分胃肠营养的患儿百分比、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和达到完全胃肠营养时间等指标。结果与CPN组相比,EPN组的总能量摄入以及胃肠外提供热卡在生后前5d明显增高,1周内体质量丢失较少,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和恢复完全胃肠营养时间缩短,且未增加代谢性酸中毒、脂质代谢紊乱、高胆红素血症以及肾功能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可以耐受较大剂量的静脉营养,且有一定的临床效应。
杨丽娟田兆方赵赛孙兴珍何蓉程怀平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静脉营养
1例大面积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并发烟曲霉菌感染患者的护理
2023年
总结1例大面积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并发烟曲霉菌感染的护理体会。采取全程精细化护理,做好有效的气道管理,密切观察特殊用药后的反应,监测目标温度,制定个性化饮食治疗方案,预防二重感染,加强肺部功能锻炼,以及关注患者心理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吴彬苏蓉杨丽娟洪亚平
关键词:重度吸入性损伤烟曲霉菌护理
硫酸镁联合多巴胺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v,HIE)是导致新生儿早期死亡和影响远期预后的重要疾病,尤其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一直是困扰临床的棘手问题。最近本院用神经保护药硫酸镁联合小到中等剂量的多巴胺治疗HIE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杨丽娟杨晓春袁玉芳
关键词:硫酸镁多巴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