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清芳
- 作品数:38 被引量:110H指数:6
- 供职机构: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细胞角蛋白7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探究细胞角蛋白7 (cytokeratin7,CK7)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4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疑似宫颈病变患者的存档病理蜡块及其相关的病历资料,其中包括正常宫颈鳞状上皮100例(正常组)、宫颈鳞癌100例(宫颈鳞癌组)、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LSIL) 100例(LSIL组)、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HSIL) 100例(HSIL组)、宫颈腺癌50例(宫颈腺癌组)。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p16、Ki-67和CK7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对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和对LSIL与HSIL的鉴别价值,并比较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Ⅱ级及CINⅢ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及非感染患者的p16、Ki-67和CK7表达情况。结果 五组p16、Ki-67和CK7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颈鳞癌组、宫颈腺癌组、HSIL组、LSIL组的p16、Ki-67和CK7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均P<0.05),宫颈鳞癌组、宫颈腺癌组的p16、Ki-67和CK7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HSIL组、LSIL组(均P<0.05),HSIL组的p16、Ki-67和CK7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LSIL组(均P<0.05);p16、Ki-67和CK7表达联合检测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curve,AUC)均显著大于各指标单独检测(均P<0.05)。p16、Ki-67和CK7表达联合检测鉴别LSIL与HSIL的AUC均显著大于各指标单独检测(均P<0.05);CINⅡ级和CINⅢ级患者的p16、Ki-67和CK7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R-HPV感染组的p16、Ki-67和CK7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均P<0.05)。结论 CK7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中多呈现阳性表达现象,其与p16、Ki-67联合检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具有诊断价值,且HR-HPV感染可促进CK7阳性表达。
- 王玥元赵洁田芳张登才石清芳
- 关键词:细胞角蛋白7宫颈癌癌前病变P16KI-67
- 162例不孕症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的结果分析
- 1994年
- 本文总结我院自1987年至1992年162例不孕症患者的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片,现结合有关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162例不孕症患者中,3年以上原发不孕者147例,占90.7%,大多数有月经不调、腰背痛、下腹痛、尿频、尿急等症状,部分患者有肺结核史,部分患者下腹部可触及条索状输卵管或包块。继发不孕者15例,占9.3%,其中有人流史者12例(占80.0%),输卵管吻合术后者2例(占13.3%)。
- 石清芳蒲军武
- 关键词:不育症女性输卵管造影碘油
- 婴儿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1例
- 2020年
- 患儿男性,1月龄。出生后即发现左耳后紫红色肿物,核桃大小,在当地医院行核磁检查未能明确诊断,近期发现其左耳后紫红色肿物随患儿发育明显长大。查体:左侧耳廓呈紫红色,耳甲腔较小,外耳道畸形,左耳后可见一大小约6 cm×5 cm紫红色实性包块(图1),边缘不规整,质软,隆起呈半球形,高出皮面约3.5 cm,压之不褪色,表面皮肤发亮、水肿明显,张力增大,触摸时为木样质地,似有蜂窝组织炎症样改变,无破溃、出血,皮温略升高,无压痛。
- 王玥元田芳赵洁石清芳
- 关键词:婴儿卡波西肉瘤
- 胸苷磷酸化酶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 探讨胸苷磷酸化酶(TP)与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关系及其表达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1P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及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情况;CD34检测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20例正常宫颈组织未见11P表达,21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组织(35.0%)和50例宫颈鳞癌组织(71.4%)均有TP表达,表达率随病变程度的增加而升高(P〈0.05);宫颈鳞癌中TP表达与MVD呈正相关(P〈0.01),与宫颈鳞癌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TP高表达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与宫颈鳞癌的侵袭与转移有关。即可以作为判断宫颈鳞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 石清芳俞发荣李淑鸾唐兆瑞周庆云刘江波
- 关键词:胸苷磷酸化酶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宫颈癌
- 子宫内膜采集器、液基细胞学、细胞模块在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联合应用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采集器、液基细胞学、细胞模块技术在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305例在我院门诊需要进行子宫内膜检查的患者行子宫内膜采集器取材、诊断性刮宫,用液基细胞学、细胞模块方法进行细胞学检查,并与诊断性刮宫组织学检查结果比较。结果:液基细胞学与病理金标准诊断结果比较:诊断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的灵敏度为55%、特异度为82.6%、Youden指数是37.6%,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为36.4%、特异度为99.7%、Youden指数是36.1%。细胞模块制片法与金标准结果比较:诊断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中灵敏度为70%、特异度为90.2%、Youden指数是60.2%,诊断子宫内膜癌灵敏度为54.55%、特异度为98.63%、Youden指数是53.2%。结论:应用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取材,行液基细胞学检查、细胞模块制片,可用于筛查症状人群及高危人群子宫内膜病变,但在细胞学检查过程中的诊断技术及取材工具还有望于提高。
- 王玥元石清芳周庆云赵洁田芳
- 关键词:液基细胞学子宫内膜病变子宫内膜癌
- 甘肃地区宫颈鳞癌和腺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基因亚型分布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研究甘肃地区宫颈鳞癌和宫颈腺癌患者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基因亚型,为甘肃地区防治宫颈癌、研制适合本地区的HPV疫苗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采用医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对甘肃省境内377例宫颈鳞癌及31例宫颈腺癌患者(均经我院病理确诊)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21种HPV亚型感染检测,对HPV基因亚型分布及HPV感染型别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亚型与宫颈鳞癌和宫颈腺癌的相关性。结果377例宫颈鳞癌患者HPV总感染率为95.5%(360/377),共检测到17种HPV亚型,其中高危型13种(16、58、18、33、31、52、39、68、51、53、45、56、59型),低危型4种(81、44、42、43型),未检测到6、11、35、66、型,HPV16型感染率最高,为76.7%,单一感染率为88.6%;39例宫颈腺癌患者HPV总感染率为48.7%(19/39),共检测到6种HPV亚型,均为高危型单一感染,依次为16型(47.4%)、18型(26.3%)、52型(10.5%)和58、51、45型(均为5.3%)。结论甘肃地区高危型HPV16、58、18、33、31型是宫颈鳞癌患者的主要感染亚型,高危型HPV16、18、52、58、51、45型是宫颈腺癌患者的主要感染亚型,而HPV16型单一感染可能更易导致宫颈鳞癌和腺癌。
- 周庆云石清芳赵洁王东存唐兆瑞
- 关键词:宫颈鳞癌宫颈腺癌人乳头瘤病毒基因亚型
- 外阴异位乳腺腺病1例被引量:4
- 2008年
- 石清芳王玥元
- 关键词:外阴乳腺
- 分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并探讨与宫旁侵犯、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分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与宫旁侵犯和盆腔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诊治的宫颈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样本,统计所有患者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一般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22例出现脉管侵犯,13例患者均为宫颈鳞状细胞癌,9例患者为宫颈腺癌;20例属于ⅠB1期,2例为ⅡA1期。内生型发生脉管侵犯的风险高于其他类型(P<0.05)。不同病理类型患者见的脉管侵犯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7例患者均属于内生型,其中6例为ⅠB1期,1例属于ⅡA1期。患者病理分级特征差异不显著(P>0.05);腺癌患者的盆腔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是13.33%,而鳞癌患者是5.26%(P<0.05);脉管侵犯患者发生腔淋巴结转移率为27.27%,高于未发生患者的1.47%,(P<0.05);发生宫旁侵犯者共计3例均属于鳞癌患者且发生脉管侵犯。结论内生型宫颈癌者出现脉管侵犯的风险较高,若患者病理分型属于宫颈腺癌,则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较高。
- 王东存唐兆瑞周庆云石清芳
- 关键词:宫颈腺癌病理特征盆腔淋巴结转移
- 乳腺细粒棘球蚴病1例被引量:2
- 2007年
- 周庆云李淑鸾石清芳
- 关键词:乳腺疾病细粒棘球蚴病病例报道
- 甘肃地区宫颈鳞癌和宫颈腺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亚型分布的研究
- 目的:研究甘肃地区妇女宫颈鳞癌和宫颈腺癌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基因亚型,为甘肃地区临床防治宫颈癌、研制适合本地区人的预防性HPV疫苗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采用医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
- 周庆云石清芳赵洁唐兆瑞孙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