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锐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血管
  • 3篇血管生成
  • 3篇血管生成拟态
  • 3篇细胞癌
  • 3篇肝细胞
  • 3篇肝细胞癌
  • 2篇RNA干扰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结石
  • 1篇胆总管
  • 1篇胆总管结石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第10号染色...
  • 1篇炎症
  • 1篇胰腺
  • 1篇胰腺腺泡
  • 1篇乳头
  • 1篇乳头括约肌

机构

  • 6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程锐
  • 6篇陈燕凌
  • 5篇周浩辉
  • 5篇蔡欣然
  • 2篇朱金海
  • 2篇韩圣华
  • 1篇陈辉星
  • 1篇洪海杰
  • 1篇王小茜
  • 1篇王弼

传媒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微创手术和开腹手术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5
2019年
目的比较微创手术、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55例,依据胆总管结石直径分为A组(结石直径10~20mm)78例、B组(结石直径<10mm)77例。A组行微创手术38例,开腹手术40例;B组行微创手术46例,开腹手术31例。微创术式为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内镜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术式为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比较2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胆总管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行微创手术者手术时间[(104.23±37.70)min]较行开腹手术者[(181.08±34.19)min]短,术中出血量[(17.24±9.49)mL]较行开腹手术者[(90.25±51.35)mL]少(P<0.05),住院时间[(20.08±5.61)d]、结石清除率(94.7%)、并发症发生率(10.5%)与行开腹手术者[(17.55±6.81)d、100.0%、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行微创手术者手术时间[(102.68±18.69)min]较行开腹手术者[(154.54±44.16)min]短,术中出血量[(15.67±10.94)mL]较行开腹手术者[(60.00±29.69)mL]少(P<0.05),住院时间[(16.59±7.11)d]、结石清除率(97.8%)、并发症发生率(2.2%)与行开腹手术者[(15.10±2.86)d、1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并患者,行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内镜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取得与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相同的效果,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的优势。
林鸿坡程锐陈燕凌周浩辉洪海杰王弼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
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表达下调促进肝细胞癌血管生成拟态形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磷酸酶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PTEN)表达与肝癌血管生成拟态(VM)形成的关系。方法收集85例肝细胞癌患者的组织标本及临床资料,过碘酸希夫(PAS)/CD31双重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肝癌组织中VM的存在和PTEN的表达,分析VM存在与临床预后指标及PTEN表达的相关性;三维细胞培养观察肝癌细胞株SMMC-7221及HepG2的VM形成,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检测PTENmRNA表达。结果85例肝癌标本中17例存在VM结构,VM阳性组门脉癌栓阳性率(52.9%)高于阴性组(17.6%),生存时间为(29.9±3.6)个月低于阴性组的(42.2±5.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表达VM阳性组(35.3%)低于VM阴性组(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培养体系中肝癌细胞株SMMC-7221能够形成VM结构,而HepG2不能;SMMC-7221中PTEN的表达低于HepG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细胞癌中PTEN表达与VM的形成及患者临床预后相关。
蔡欣然程锐陈燕凌王小茜柯坤
关键词:肝细胞血管生成拟态三维细胞培养
靶向UCP-2基因siRNA慢病毒转染对胰腺腺泡细胞AR42J坏死、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探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靶向解偶联蛋白2(UCP-2)基因小干扰RNA(siRNA)慢病毒转染对胰腺腺泡细胞AR42J坏死、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构建靶向UCP-2基因siRNA慢病毒载体,转染AR42J细胞(实验组),并设立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荧光显微镜镜检确定感染效率,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的UCP-2 mRNA。以1×108mol/L的蛙皮素刺激AR42J细胞,采用Annexin V/PI双标流式细胞仪检测蛙皮素刺激后不同时间点AR42J细胞的坏死率和凋亡率,同时检测细胞内的ATP、活性氧簇(ROS)。结果成功构建了滴度为5×108TU/mL的UCP-2基因siRNA慢病毒载体;实验组细胞UCP-2 mRNA表达明显降低,各时间点AR42J细胞凋亡率及其ROS、ATP水平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均<0.05),细胞坏死率则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靶向UCP-2基因siRNA慢病毒转染可抑制AR42J细胞的UCP-2基因表达,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坏死,其作用机制与其增加AR42J细胞内ROS、ATP表达有关。
程锐蔡欣然周浩辉韩圣华朱金海陈燕凌
关键词:解偶联蛋白-2细胞坏死RNA干扰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外胰腺腺泡细胞培养体系中的炎症调控作用及机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s)对急性胰腺炎早期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培养胰腺腺泡细胞系AR42J,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B组(ω-3 PUFAs预处理后蛙皮素刺激)、C组(仅用蛙皮素刺激);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UCP-2)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核中NF-κB p65亚单位的含量;Hoechst33342/PI染色检测细胞坏死。结果 B组TNFα、IL-6、UCP-2 mRNA表达水平、细胞核NF-κBp 65含量及细胞坏死率与C组相比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69±0.10)vs(1.34±0.19),P<0.001;(0.69±0.06)vs(1.39±0.06),P<0.001;(0.58±0.12)vs(1.26±0.07),P<0.001;(0.54±0.09)vs(0.92±0.09),P<0.001;(0.20±0.01)vs(0.35±0.03),P<0.001;F=62.718~157.426,P均<0.05]。而B组、C组TNFα、IL-6、UCP-2 mRNA表达水平、细胞核NF-κBp65亚单位含量及细胞坏死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69±0.10)、(1.34±0.19)vs(0.34±0.05),P=0.003、P<0.001;(0.69±0.06)、(1.39±0.06)vs(0.23±0.03),P=0.001、P<0.001;(0.58±0.12)、(1.26±0.07)vs(0.32±0.08),P=0.003、P<0.001;(0.54±0.09)、(0.92±0.09)vs(0.26±0.12),P<0.001、P<0.001;(0.20±0.01)、(0.35±0.03)vs(0.13±0.03),P=0.024、P<0.001;F=62.718~157.426,P均<0.05]。结论ω-3 PUFAs可能抑制急性胰腺炎早期炎症反应。
程锐蔡欣然周浩辉韩圣华朱金海陈辉星陈燕凌
关键词: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炎症
NOTCH4基因表达对肝细胞癌血管生成拟态形成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NOTCH4基因表达对肝细胞癌血管生成拟态(VM)形成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2014年间85例病理确诊为肝细胞癌的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PAS/CD31双染检测NOTCH4表达与VM的相关性;在体外三维细胞培养体系中靶向抑制肝癌细胞NOTCH4的表达,观察其对VM管状结构形成的影响。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处理数据。结果 VM阳性的组织标本中NOTCH4高表达(P=0.019);siRNA组相对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NOTCH4基因的mRNA表达(P值分别为0.007、0.003)及蛋白表达(P值均为0.000)均明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靶向抑制NOTCH4的表达影响肝癌细胞在三维细胞培养体系中VM管状结构的形成。结论 NOTCH4基因表达影响肝细胞癌中VM的形成,可能成为肝细胞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新靶点。
程锐柯坤蔡欣然周浩辉陈燕凌
关键词:肝细胞血管生成拟态基因肿瘤抑制
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对肝细胞癌血管生成拟态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表达对肝细胞癌血管生成拟态(VM)形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构建靶向MT1-MMP的RNA干扰质粒载体,转染肝癌细胞系Bel7402,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干扰效果;在体外三维细胞培养体系中观察其对VM管状结构形成的影响;Transell侵袭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靶向抑制MT1-MMP的表达下调肿瘤细胞侵袭能力,影响肝癌细胞在三维细胞培养体系中VM管状结构的形成。结论 MT1-MMP表达影响肝细胞癌VM的形成,可能成为肝细胞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新靶点。
程锐蔡欣然周浩辉柯坤陈燕凌
关键词:肝细胞癌基质金属蛋白酶血管生成拟态RNA干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