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俊刚

作品数:65 被引量:466H指数:1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慢性
  • 19篇疾病
  • 18篇阻塞性
  • 18篇阻塞性肺疾病
  • 18篇细胞
  • 18篇慢性阻塞性
  • 18篇慢性阻塞性肺...
  • 18篇肺疾病
  • 17篇蛋白
  • 16篇哮喘
  • 13篇气道
  • 9篇支气管
  • 9篇平滑肌
  • 9篇平滑肌细胞
  • 9篇气道平滑肌
  • 9篇气道平滑肌细...
  • 9篇肌细胞
  • 7篇多态
  • 7篇多态性
  • 6篇炎症

机构

  • 4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3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武汉大学
  • 3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太和医院
  • 1篇武汉市中西医...
  • 1篇武汉市中心医...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安县人民医院
  • 1篇安县妇幼保健...
  • 1篇公安县二人民...

作者

  • 63篇谢俊刚
  • 32篇徐永健
  • 18篇张珍祥
  • 12篇倪望
  • 12篇赵建平
  • 8篇陈仕新
  • 8篇张宁
  • 6篇刘先胜
  • 5篇乔礼芬
  • 5篇杜春玲
  • 5篇刘辉国
  • 5篇熊维宁
  • 5篇张建
  • 4篇程胜
  • 4篇陈宏斌
  • 3篇谢敏
  • 3篇吴健民
  • 3篇黄郁云
  • 3篇胡朝梁
  • 3篇王琳

传媒

  • 8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内科急危重症...
  • 5篇中华内科杂志
  • 5篇中华结核和呼...
  • 5篇临床内科杂志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中华医学遗传...
  • 2篇医药导报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中华医学会呼...
  • 2篇2014中华...
  • 1篇国外医学(呼...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信息...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 8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7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由于日益增长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成为全世界主的健康问题之一,常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气流受限通常呈进行性发展,并与气道和肺组织对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王志华谢俊刚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遗传学机制气流受限烟草烟雾病死率
磷酰肌醇3激酶在吸烟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气道平滑肌增殖中的表达
2010年
目的:探讨香烟烟雾吸入诱导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磷酰肌醇3激酶(PI-3K)对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吸入香烟烟雾后的COPD模型,测定大鼠气道阻力及呼吸系统总顺应性,对气道平滑肌进行HE染色及PCNA免疫组化观察,并且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气道平滑肌中PI-3KmRNA的表达。结果:COPD组呼吸功能检查显示气道阻力增加(P<0.05);COPD组气道平滑肌在PCNA免疫组化及PI-3K 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增高(P<0.05),而且PI-3K mRNA的表达水平与PCNA的表达水平的呈明显正相关(r=0.856,P<0.05)。结论:香烟烟雾可能通过PI-3K信号途径在COPD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中发挥作用。
陈宏斌徐永健谢俊刚张宁张珍祥
关键词: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蛋白激酶Cα-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与人气道平滑肌细胞中周期蛋白D1及P21^cip1表达的关系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究蛋白激酶C(PKC)α-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级联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血清被动致敏的人气道平滑肌细胞(HASMC)周期蛋白D1(cyclinD1)、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抑制剂P21^cip1的调节作用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含10%哮喘患者血清的DMEM培养基被动致敏HASMC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2-肉豆蔻酰-13-乙酸佛波酯(PMA)处理组、PMA±PKCα错配寡核苷酸组、PMA±PKCα反义寡核苷酸组以及PMA±U0126组,每组4个样本。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磷酸化PKCα(p-PKCα)、ERK1/2、磷酸化ERK1/2(p-ERK1/2)、cyclinDl和P21eipI的蛋白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术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HASMC增殖。结果PMA处理组p-PKCα水平、ERK1/2和p-ERKl/2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cyclinD1、P21^rip1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相对于各对照组的A值分别为2.10±0.29、1.67±0.19、2.20±0.27、1.99±0.22和3.11±0.29,均P〈0.05),HASMC的增殖[S期细胞比例为(30.3±2.4)%,A490值为0.80±0.06]高于对照组[S期细胞比例为(13.9±2.6)%,A490值为0.41±0.04],均P〈0.05;PMA±PKCct反义寡核苷酸组中p-PKCot水平低于PMA处理组,ERK1/2和p-ERK1/2表达明显弱于PMA处理组,cyclinD1和P21cipl表达也明显低于PMA处理组(相对于各对照组的A值分别为1.23±0.19、1.34±0.18、1.52±0.20、1.45±0.18和1.49±0.18,均P〈0.05),HASMC的增殖显著下降[S期细胞比例为(21.2±2.8)%,A490值为0.51±0.04;g值分别为6.07,12.63;均P〈0.05];同样与PMA处理组相比,PMA±U0126组中P-PKCα水平无明显改变(A值为1.99±0.18,g=0.94,P〉0.05),但ERK1/2、P—ERKI/2的表达,cyclinD1和P21^eip1的表达明显低于PMA处理组(A值分别为0.95±0.21、1.15±0.19、1.37±0.15和1.96±0.21,均P〈0�
杜春玲徐永健刘先胜谢俊刚张珍祥张建乔礼芬倪望陈士新
关键词:蛋白激酶CΑ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细胞周期蛋白D1肌细胞平滑肌
硫酸沙丁胺醇联合噻托溴铵治疗53例AECOPD的疗效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硫酸沙丁胺醇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53例。除常规治疗外,对照组给予雾化吸入噻托溴铵18μg和普米克令舒1mg,每天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吸入硫酸沙丁胺醇2mL,每天2次,治疗10d。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统计疗效和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调查表(SGRQ)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达90.6%,对照组为76.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χ2=3.81,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均有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GRQ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观察组血气指标明显下降(P<0.05)。结论硫酸沙丁胺醇联合噻托溴铵治疗AECOPD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李西玲谢俊刚
关键词:噻托溴铵硫酸沙丁胺醇呼吸功能试验
1.脱落细胞DNA/CK法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2.脱落细胞P<'53>基因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
在生物细胞中,DNA含量是比较恒定的.但DNA的含量随着细胞的增殖而发生变化.正常生物细胞为二倍体,而肿瘤细胞由于增殖程度不同而表现为非整倍体.我们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来检测脱落细胞的DNA含量以达到诊断肺癌的目的....
谢俊刚
关键词:肺癌流式细胞仪肺癌诊断脱落细胞
文献传递
穴位疗法治疗哮病的临床效果及机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穴位疗法对哮病缓解期患者临床疗效的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哮病缓解期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0例,A组给予穴位疗法,B组给予穴位注射,C组给予舒利迭治疗,共治疗8周。观察3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近期)和停止治疗3个月后(远期)的哮喘控制情况(完全控制、部分控制、未控制)以及患者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近期)、停止治疗3个月后(远期)的皮质醇(COR)、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白介素5(IL-5)、白介素10(IL-10)的水平,并对3组近远期疗效及COR、CD4^+、CD8^+、CD4^+/CD8^+、IL-5、IL-10)的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近期疗效,A组治疗有效率(96.67%)明显优于B组(80.00%)和C组(66.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远期疗效,A组治疗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B组(76.67%)和C组(63.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治疗2个月后和停止治疗3个月后的COR、CD4^+、CD8^+、CD4^+/CD8^+、IL-5、IL-10的水平与B组、C组同期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疗法通过补肾、健脾、通肺气可能改善哮病患者COR、CD4^+、CD8^+、CD4^+/CD8^+、IL-5、IL-10水平的变化,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梁亚光李斌谢俊刚尹莹罗光伟贾珉莫松雅黄白银
关键词:穴位疗法哮病皮质醇T淋巴细胞亚群白介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感性的某些相关因素的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率与病死率逐年增加.在全世界,COPD是当前死亡原因的第四位.吸烟是目前公认的导致COPD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且COPD患者中有近80%~90%的为吸烟者.然而仅有...
谢俊刚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感性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热休克蛋白70香烟提取物DNA加合物
文献传递
可弯曲支气管镜下应用冷冻治疗取出气道内玻璃异物被引量:8
2014年
非窒息性气道异物在成人和儿童均足较常见的病症,随着内镜技术以及钳取设备的发展,非室息性气道异物的病死牢在逐渐下降。硬质气管镜和可弯曲支气管镜都可用于气道异物的取出[1]。
程胜王正云饶晓玲左鹏谢俊刚熊维宁徐永健
关键词:可弯曲支气管镜冷冻气道异物
IgE高亲和力受体β链基因多态性与湖北汉族人变应性哮喘易感性的研究
2003年
目的 探讨 Ig E高亲和力受体 β链 (high- affinity Ig E receptorβ gene,Fcε RIβ)基因启动子 - 10 9位 C/ T和编码区 Glu2 37Gly基因多态性与湖北汉族人变应性哮喘易感性及血浆总 Ig E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 FcεRIβ基因启动子区 - 10 9位和编码区Glu2 37Gly两位点多态性 ,采用病例 -对照法研究了 2 16例变应性哮喘患者和 198名对照。结果  (1)湖北汉族人变应性哮喘患者 Fcε RIβ基因启动子区 - 10 9位 T/ T、T/ C和 C/ C基因型频率是 0 .4 0 3、0 .4 91和0 .10 6 ;与对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χ2 =0 .384 ,P>0 .0 5 ) ,但变应性哮喘组 T/ T基因型患者血浆总 Ig E对数值 (2 .5 39± 0 .832 5 )与 T/ C基因型的对数值 (2 .2 78± 1.0 89)和 C/ C基因型的对数值 (2 .32 3± 0 .785 2 )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2 )变应性哮喘患者 FcεRIβ基因 Glu2 37Gly位点 Glu/ Glu、Glu/ Gly和 Gly/ Gly基因型频率为 0 .5 79、0 .370和 0 .0 5 1,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χ2 =13.6 2 ,P<0 .0 1) ,变应性哮喘患者Gly/ Gly基因型血浆总 Ig E对数值为 (2 .6 2 2± 0 .9374 ) ,与 Glu/ Glu和 Glu/ Gly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Fcε RIβ基因启动子区 - 10 9位 T/ T?
崔天盆王琳谢俊刚胡丽华吴健民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汉族人变应性哮喘易感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7
2014年
目前,COPD的高发病率和病死率是在世界范围内导致巨大经济和社会负担的主要原因。COPD发病机制复杂,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细胞凋亡是COPD发病机制的关键环节,感染是造成COPD急性加重和病情进展的主要因素,自身免疫可能是导致COPD患者戒烟后肺内炎症持续存在的主要原因。香烟烟雾引起的肺损伤最终形成自我放大的持续过程,导致临床症状及病理改变。
夏杰谢俊刚徐永健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肺气肿氧化应激细胞凋亡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