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同杰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2篇内皮
  • 2篇酪氨酸
  • 2篇酪氨酸激酶
  • 2篇激酶
  • 2篇氨酸
  • 2篇MG^2+
  • 2篇PI3K
  • 1篇心病
  • 1篇心绞痛
  • 1篇心脑
  • 1篇心脑血管
  • 1篇心脑血管事件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血管生成素
  • 1篇血管生成素-...
  • 1篇血管生成素1
  • 1篇血管事件

机构

  • 4篇大连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延吉市卫生局

作者

  • 4篇谢同杰
  • 3篇王丽萍
  • 2篇高立建
  • 2篇洪炳哲
  • 2篇李胜范
  • 2篇刘学田
  • 2篇朴海南
  • 1篇李婉秋
  • 1篇刘芳
  • 1篇曲直立
  • 1篇王丽萍

传媒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血管生成素-1激活tyrosine kinase/PI3K增加血管内皮细胞[Mg^2+]i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1(Ang-1)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内游离镁离子浓度([Mg2+]i)的调节机制。方法:我们采用荧光指示剂mag-fura-2,运用PTi阳离子测定系统动态测HUVECs的[Mg2+]i。结果:Ang-1诱导的[Mg2+]i增加与细胞外Mg2+浓度无关。Ang-1诱导的[Mg2+]i增加与细胞内Ca2+浓度无关。经酪氨酸激酶阻断剂(tyrphostin A23和genistein),磷脂酰3激酶阻断剂(wortmannin和LY294002)预处理,均显著阻断Ang-1诱导的[Mg2+]i增加。但经活化丝裂原激活激酶阻断剂(SB202190和PD98059)预处理,不能阻断Ang-1诱导的[Mg2+]i增加。结论:Ang-1通过酪氨酸激酶/磷脂酰3激酶信号传递途径使细胞内的Mg2+库释放Mg2+,从而增加HUVECs的[Mg2+]i。
谢同杰洪炳哲李胜范王丽萍朴海南高立建刘学田陈毓婷
关键词:血管生成素1酪氨酸激酶1-磷脂酰肌醇3-激酶
bFGF激活tyrosine kinase/PI3K/PLCγ增加血管内皮细胞[Mg^2+]i的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growth factor,bFGF)对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内游离镁离子浓度([Mg2+]i)的调节机制研究。方法我们采用荧光指示剂mag-fura-2,运用PTi阳离子测定系统动态测HUVECs的[Mg2+]i。结果经酪氨酸激酶阻断剂(tyrphostin A23和genistein)、3-磷脂酰肌醇激酶阻断剂(wortmannin和LY294002)、磷脂酶Cγ阻断剂(U73122)预处理,能阻断bF-GF诱导的[Mg2+]i增加。但经磷脂酶Cγ阻断剂无活性的类似物(U73343)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阻断剂(SB202190和PD98059)预处理,不能阻断bFGF诱导的[Mg2+]i增加。结论bFGF通过酪氨酸激酶/3-磷脂酰肌醇激酶/磷脂酶Cγ信号传递途径使细胞内的Mg2+库释放Mg2+,从而增加HUVECs的[Mg2+]i。
洪炳哲王丽萍高立建谢同杰朴海南李婉秋刘学田李胜范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
氢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脑梗死被引量:1
2013年
近年来,心脑血管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对已患心血管合并脑血管的那些患者,减少这些事件的再发,,迫在眉睫。对以往单纯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减少发病,已不能满足需要。双联抗血小板应加以考虑。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脑梗死患者166例,其中,男71例,女95例。
曲直立王丽萍谢同杰
关键词:氢氯吡格雷心脑血管事件
AMI患者术中无复流与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和内皮炎症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术中无复流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情况和内皮炎症相关性。方法入选2013年4月~2017年1月于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105例AMI患者,将术中出现无复流者38例设为观察组,术中未出现无复流者67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冠脉造影检查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根据造影结果将观察组分为单支病变组(16例)、双支病变组(10例)和三支病变组(12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积分(Gensini积分)、血清中循环血内皮微粒(EMPs)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 ICAM-1)水平,分析AMI患者出现无复流现象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EMPs平均为(2453.17±252.61)个/μl,s ICAM-1平均为(515.84±96.72)n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冠脉病变程度加重,患者Gensini积分、脑钠肽(BNP)以及EMPs水平均显著上升,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体内EMPs水平与年龄、发病时间、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以及吸烟史无明显关系(P>0.05);与Gensini积分、BNP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密切相关。结论 EMPs和s ICAM-1是反映内皮损伤和内皮炎症的标志物,AMI患者行PCI治疗后出现无复流情况与内皮炎症反应密切相关,通过检测EMPs和s ICAM-1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刘芳王丽萍谢同杰
关键词:无复流冠脉病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