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俊岩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泰达应用物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TIO
  • 1篇电荷
  • 1篇电荷转移
  • 1篇电极
  • 1篇配合物
  • 1篇吡啶
  • 1篇钌配合物
  • 1篇膜电极
  • 1篇纳米
  • 1篇纳米TIO
  • 1篇纳米半导体
  • 1篇纳米半导体材...
  • 1篇聚苯
  • 1篇聚苯胺
  • 1篇可见光
  • 1篇可见光催化
  • 1篇可见光催化剂
  • 1篇光催化
  • 1篇光催化剂
  • 1篇多吡啶钌配合...

机构

  • 4篇南开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4篇赵俊岩
  • 3篇曹亚安
  • 1篇曹永强
  • 1篇宋庆
  • 1篇孟庆巨
  • 1篇翟晓辉
  • 1篇白玉白
  • 1篇张兰兰
  • 1篇舒永春
  • 1篇舒强
  • 1篇巢晖
  • 1篇郭贺
  • 1篇赵路松
  • 1篇姚江宏
  • 1篇许京军

传媒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高活性可见光催化剂界面光生电荷转移的原位瞬态分析
曹亚安赵俊岩舒强郭贺曹永强赵路松张兰兰
该项目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掺杂复合调控技术,制备出新型结构高活性纳米TiO2可见光催化剂,测定其紫外、可见光催化活性。研究催化剂晶体结构、表面微结构和掺杂离子的掺杂方式。利用稳态、瞬态激光光谱等表征技术,研究催化剂能带结构...
关键词:
关键词:可见光催化剂电荷转移
苯封四聚苯胺/TiO_2/ITO薄膜电极光致界面电荷转移被引量:6
2005年
采用水解胶溶法和旋转涂膜法分别制备出TiO2纳米粒子溶胶和TiO2/ITO薄膜,采用浸泡法制备出苯封四聚苯胺(聚苯胺)/TiO2/ITO薄膜电极.利用表面光电压谱、光致循环伏安和光电流作用谱测定了TiO2的禁带宽度和表面态能级、聚苯胺的HOMO-LUMO能级宽度和双极化子能级,确定了聚苯胺/TiO2/ITO薄膜电极能带结构.进一步分析了聚苯胺/TiO2/ITO薄膜电极的光电转换特性及光致界面电荷转移的机理.
曹亚安孟庆巨宋庆舒永春赵俊岩姚江宏白玉白许京军
关键词:TIO2
Rup_2P表面敏化TiO_2基复合薄膜光致界面电荷转移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离子束溅射技术制备出TiO2/ITO、Zn2+掺杂的TiO2(TiO2-Zn)/ITO和TiO2/ZnO/ITO薄膜,采用表面敏化技术和旋转涂膜法,制备出(1,10-邻菲咯啉)2-2-(2-吡啶基)苯咪唑钌混配配合物(Rup2P)表面敏化的TiO2基复合薄膜Rup2P/TiO2/ITO、Rup2P/TiO2-Zn/ITO和Rup2P/TiO2/ZnO/ITO.表面光电压谱(SPS)结果发现:敏化后的TiO2基薄膜在可见区(400-600nm)产生SPS响应;TiO2基薄膜的能带结构不同,其在400-600nm和350nm处的SPS响应的峰高比不同.利用电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EFISPS),测定TiO2基薄膜和表面敏化TiO2基复合薄膜各种物理参数,并确定其能带结构.分析可知,表面敏化TiO2基复合薄膜在400-600nm的SPS响应峰主要源于Rup2P分子的中心离子Ru4d能级到配体1,10-邻菲咯啉π*1和2-(2-吡啶基)苯咪唑π*2能级的跃迁;TiO2中Zn2+掺杂能级有利于Ru4d能级到配体π*1和π*2跃迁的光生电子向TiO2-Zn导带的注入;TiO2/ZnO异质结构有利于光生电子向ITO表面的转移,从而导致可见光(400-600nm)SPS响应增强以及光电转换效率的提高.
翟晓辉赵俊岩巢晖曹亚安
纳米TiO<,2>复合膜光致界面电荷转移特性研究
纳米半导体材料TiO2以其优异的光电特性,已成为光催化和光电化学太阳能电池研究领域最重要的材料之一。目前人们正试图通过各种方法降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几率,拓展TiO2光谱响应范围,以提高其光催化活性和光电转换效率。 ...
赵俊岩
关键词:纳米半导体材料多吡啶钌配合物复合膜表面光电压谱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