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爱珍

作品数:34 被引量:176H指数: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0篇细胞
  • 8篇呼吸道合胞病...
  • 8篇合胞病毒
  • 8篇病毒
  • 7篇支气管
  • 7篇气管
  • 7篇内皮
  • 7篇儿童
  • 5篇多态
  • 5篇祖细胞
  • 5篇基因
  • 4篇多态性
  • 4篇血管
  • 4篇氧暴露
  • 4篇易感
  • 4篇易感性
  • 4篇树突
  • 4篇树突状
  • 4篇树突状细胞
  • 4篇内皮祖细胞

机构

  • 33篇复旦大学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儿童医...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湖北省妇幼保...
  • 1篇山西省儿童医...
  • 1篇昆明市儿童医...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厦门市儿童医...
  • 1篇大理大学第一...

作者

  • 33篇陆爱珍
  • 22篇王立波
  • 10篇张明智
  • 10篇张晓波
  • 7篇钱莉玲
  • 5篇陈超
  • 4篇王传凯
  • 3篇孙波
  • 3篇金婷婷
  • 2篇奚志敏
  • 2篇祁媛媛
  • 2篇陆泳
  • 2篇冯海燕
  • 1篇韩志英
  • 1篇付红敏
  • 1篇张瑾
  • 1篇徐慧
  • 1篇邹映雪
  • 1篇张园园
  • 1篇张海邻

传媒

  • 7篇临床儿科杂志
  • 3篇中国循证儿科...
  • 2篇中华围产医学...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国际呼吸杂志
  • 2篇中华实用儿科...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7篇2007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致弥散性肺泡出血2例被引量:2
2014年
1 病例资料1 女,8岁,因“反复发热40余天”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患儿3岁时于当地医院骨髓细胞学检查提示缺铁性贫血,予常规补充铁剂、必要时需输血治疗。5岁时出现反复咳嗽,有时咯铁锈色痰,甚至咯血,当地医院胸部CT检查提示:怖部弥散性毛玻璃样改变,诊断为特发性怖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陆爱珍王立波
关键词: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弥散性肺泡出血血管炎含铁血黄素沉着症骨髓细胞学检查
儿童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患儿呼吸系统病变临床特征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儿童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呼吸系统受累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05年12月至2016年2月诊治的12例AAV患儿的门诊和临床住院资料,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2例患儿中男3例,女9例;平均年龄10.35岁。11例为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其中2例为药物继发性血管炎,分别为丙基硫氧嘧啶(PTU)和甲巯咪唑(MMI);1例为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所有病例确诊时间1~48个月,平均8个月。10例确诊时出现肺部受累,余2例随访1~62个月出现呼吸系统受累表现。确诊时表现为咳嗽8例,咳痰4例,咯血4例,呼吸困难4例,胸闷、胸痛2例,流涕、鼻塞2例,咽痛1例,喘息1例。均存在贫血及肾脏受累,发热10例,头晕乏力5例。影像表现多种多样,斑片状、团片状、条片状渗出影8例,磨玻璃影4例,囊状透亮影3例,结节影2例,条索状影2例,细小网格状影2例,细颗粒影1例。肺功能检查有小呼吸道功能下降、限制性病变及混合性病变等。结论对于不明原因贫血和肺部病变抗感染治疗不佳的学龄期女童,需考虑AAV的可能。AAV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和延迟诊断。
张聪聪张明智孙利黄剑峰陆爱珍陆泳奚志敏王立波
关键词:儿童
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34
2007年
目的通过分析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湿疹)的相关因素,明确主要危险因素,以利早期预防及干预治疗。方法对2004年1月~12月诊断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276例患儿进行问卷调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随机选择无变态反应性疾病史的266例其他疾病患儿为对照。结果延长母乳喂养时间组发生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危险性较小(P<0.005)。特应性体质、过敏性疾病家族史、RSV感染和细菌感染与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有关(P<0.005)。婴儿期主要是食物过敏,之后以吸入性过敏原过敏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影响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自身特应性体质、喂养方式、食物过敏原、吸入过敏原,其OR值分别为11.144、2.414、16.888、40.439。结论早期明确变态反应性疾病高危因素,针对危险因素进行规范化管理及采取相应治疗,将防止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张晓波陆爱珍王立波张灵恩
关键词:变态反应
性激素在支气管哮喘发生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近年在我国明显升高,本文总结有关文献试图探讨性激素在哮喘发生中的作用。在青春期前,男孩哮喘的发病率远高于女孩,青春期之后男女发作次数和患病率都有所下降,但是女性哮喘发病率约是男性的2倍,月经和怀孕可引起哮喘上升,绝经后哮喘发作性别差异消失;胆固醇是合成这些激素的原料,生成何种激素主要依赖于局部外周组织中存在何种酶;性激素对哮喘的发生和急性发作严重度的影响可能与性激素的浓度、时间和局部组织的微环境有关,雌性激素在动物实验的数据是相互矛盾的,在小鼠中,雌激素似乎可以防止气道高反应性,而孕激素加重呼吸道高反应性。有研究报道在ERα基因敲除小鼠会出现自发气道高反应性。与雌激素不同,雄激素的抗炎作用是很明确的。
姚泽忠陆爱珍
关键词:哮喘性激素
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哮喘小鼠模型中的作用(英文)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在哮喘小鼠模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卵白蛋白(OVA)致敏、激发诱导哮喘小鼠模型。分别检测肺组织中IDO在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上的表达。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树突状细胞(DCs)在肺组织中的分布和成熟状态。结果①OVA诱导和激发的小鼠哮喘模型的症状和肺部炎症病理改变较对照组严重;哮喘组小鼠血清总IgE为(165.50±30.13)ng/ml,对照组为(94.45±28.3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哮喘组小鼠肺部IDO的表达低于对照组。以平均累积光密度为指标检测的小鼠肺组织中IDO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哮喘组为11.38±6.05,对照组为23.62±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肺组织中IDO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哮喘组是对照组的3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小鼠肺组织中CD11c+CD86+细胞主要分布于肺泡壁和小血管周围。以双标阳性细胞平均累积荧光强度为指标检测小鼠肺组织中CD11c+CD86+细胞数量,哮喘组的中位数为9 961.86(7 406.52~12 724.98),对照组为15 974.60(10 006.39~16 17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小鼠肺组织表达IDO低,且成熟树突状细胞减少。提示在哮喘小鼠中,由于成熟的树突状细胞较少,产生IDO偏少,这可能在哮喘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陆爱珍张瑾王立波张晓波张明智
关键词:哮喘小鼠吲哚胺2,3-双加氧酶树突状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实时荧光定量PCR
IL-4基因多态性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易感性及严重度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IL-4基因启动子区-589位点和-3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易感性及病情严重度的关系,探讨遗传机制的差异对RSV感染发生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MGB-Taq Man探针法对218例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RSV毛细支气管炎组)和303例健康儿童(正常对照组)IL-4基因启动子区-589位点和-3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检测,并采用呼吸评分法对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病情严重度的评估。结果 RSV毛细支气管炎组IL-4基因-589位点CC、CT、TT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1.4%、21.1%、77.5%,正常对照组为1.7%、34.0%、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RSV毛细支气管炎组IL-4基因-589位点C等位基因频率为11.9%,T为88.1%,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8.6%和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RSV毛细支气管炎组IL-4基因-33位点CC、CT、TT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1.4%、20.6%、78.0%,正常对照组为2.3%、35.6%、6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SV毛细支气管炎组IL-4基因-33位点C等位基因频率为11.7%,T为88.3%,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0.1%和79.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单倍型分析显示IL-4-589位点和-33位点存在连锁不平衡(D'=0.75),且两位点T-T单倍型频率在RSV毛细支气管炎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0)。RSV毛细支气管炎组中携带IL-4-589TT基因型患儿的呼吸评分显著高于-589CT基因型患儿(P=0.002);-33TT基因型患儿呼吸评分也显著高于CT基因型患儿(P=0.001)。结论 IL-4基因-33位点、-589位点C/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RSV毛细支气管炎易感性和严重度有关。
张明智张晓波陆爱珍王立波陈超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白介素4基因多态性易感性
先天性肺囊性疾病52例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肺囊性疾病的诊断、手术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住院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肺囊性疾病儿童52例。对患儿临床表现、病变部位、影像学、病理学、漏诊误诊、手术治疗方法和短期肺功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2例先天性肺囊性疾病患儿中,男33例,女19例;年龄1d-159个月,中位数为3.67个月;新生儿5例。病种:支气管源性肺囊肿42例,肺隔离症6例,大叶性肺气肿3例,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1例。临床表现以肺部感染为主,其中61.5%的患儿首次肺部感染后确诊,21.1%的患儿在反复呼吸道感染后确诊,约17.3%的患儿无症状。病变部位以右下肺最多见,约占36.5%。影像学以多发气囊肿最多见,约占42.3%。病理结果均提示支气管源性。漏诊率为17.3%,误诊率为24.9%,其中支气管源性肺囊肿误诊率为19.2%。治疗以肺叶切除术为主,无死亡病例。结论4,JI,先天性肺囊性疾病的术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有助于早期识别,术前易漏诊误诊,术后病理有助于确诊,手术疗效肯定,预后好。
奚志敏陆爱珍王立波
关键词:手术预后
内皮祖细胞培养上清对高氧暴露下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高氧暴露对内皮祖细胞(EPCs)旁分泌功能的影响,并探索EPCs旁分泌因子对高氧暴露下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ECⅡ)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离大鼠骨髓来源的单个核细胞,EGM-2MV培养基培养7~10 d获取EPCs,并对其进行鉴定。分别在空气条件下及60%的氧浓度条件下培养EPCs,收集空气组EPCs培养上清(E-CM-RA)和高氧组EPCs培养上清(E-CM-O_2),ELISA法检测2组上清中VEGF、FGF10、EGF及PDGF-BB的表达水平。分离纯化培养成年大鼠的AECⅡ,常规培养至第2天,分为4组:(1)RA组:空气条件下培养;(2)O_2组:60%的氧浓度条件下培养;(3)O_2+E-CM-RA组:在O_2组的基础上,在培养基中加入E-CM-RA;(4)O_2+E-CM-O_2组:在O_2组的基础上,在培养基中加入E-CM-O_2。分别在干预12 h、24 h、2 d和3 d,用MTT法及细胞计数法检测4组AECⅡ的增殖情况;在24 h、2 d和3 d用real-time PCR法检测4组AECⅡ中SP-C和AQP5的mRNA表达量。结果:E-CM-RA中VEGF及FGF10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E-CM-O_2(P〈0.05)。干预不同时间,各组间AECⅡ的活力及数量均有明显差异(P〈0.01)。与RA组相比,O_2组AECⅡ各时点的活力明显下降,数量明显减少(P〈0.05);与O_2组相比,各时点O_2+E-CM-RA组AECⅡ的活力明显增高,数量明显增加(P〈0.05);但O_2+E-CM-O_2组与O_2组AECⅡ的活力及数量均无显著差异。干预24 h、2 d及3 d,4组间AECⅡ的SP-C与AQP5 mRNA的表达量均具有明显差异(P〈0.01)。与RA组相比,O_2组AECⅡ中SP-C的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AQP5的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与O_2组相比,在24 h、2 d及3 d时,O_2+E-CM-RA组和O_2+E-CM-O_2组AECⅡ中SP-C的mRNA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而在2 d及3 d时,AQP5的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EPCs可分泌肺发育相关生长因子VEGF和FGF10,高氧暴露抑制EPCs表达VEGF和FGF10。高氧暴露抑制AECⅡ的增殖,降低AECⅡ表达SP-C
王传凯陆爱珍祁媛媛钱莉玲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
高浓度氧对新生大鼠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研究持续吸入75%氧对新生大鼠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VEGFR1和VEGFR2)表达的影响,探讨较高浓度吸氧对肺血管发育的影响及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关系。方法新生足月Sprague-Dawley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生后12h开始持续吸入75%氧气。分别于实验开始后的7d、14d和21d处死留取肺组织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测VEGF及其受体蛋白表达,RT-PCR检测其mRNA表达。结果实验组大鼠肺组织结构发生类似"新型"BPD的病理改变。75%氧暴露21d时,VEGF(10.9±2.7vs30.8±6.4)、VEGFR1(5.4±1.4vs15.6±3.4)和VEGFR2(11.3±2.6vs21.7±4.5)的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VEGF(1.6vs3.3)、VEGFR1(0.4vs6.6)及VEGFR2(0.5vs4.9)的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在新生大鼠中,长时间吸入较高浓度氧可能通过抑制肺血管发育导致BPD的发生。
冯海燕陆爱珍张晓波王立波陈超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高浓度氧新生大鼠
持续吸入低浓度氧对新生大鼠肺发育相关因子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探讨持续吸入低浓度氧对新生大鼠肺发育相关因子,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1(VEGF receptor-1,VEGFR1)、受体2(VEGF receptor-2,VEGFR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新生足月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只。实验组生后12h开始持续吸入氧气,氧浓度为30%。对照组吸入空气。于实验开始后21d处死实验大鼠,留取肺组织标本,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VEGF、VEGFR1、VEGFR2和TGF-β1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其mRNA表达。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肺组织无明显病理改变;实验组新生大鼠肺组织VEGF、VEGFR1、VEGFR2和TGF—β1蛋白平均累积吸光度分别为30.2±5.0、14.2±2.6、20.8±3.7和5.7±2.1,与对照组(分别为30.8±6.4、15.6±3.4、21.7±4.5和5.5±2.1)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VEGF、VEGFR1、VEGFR2及TGF-β1 mRNA分别为对照组的1.6倍、1.6倍、2.1倍和1.1倍,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时间吸入低浓度氧对新生大鼠肺发育影响不明显。
冯海燕陆爱珍王立波陈超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