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倩

作品数:184 被引量:453H指数:11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7篇期刊文章
  • 56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5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8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81篇儿童
  • 54篇癫痫
  • 33篇基因
  • 26篇综合征
  • 21篇患儿
  • 16篇遗传学
  • 16篇智力障碍
  • 15篇发育迟缓
  • 14篇遗传学分析
  • 14篇氨酸
  • 13篇难治
  • 12篇难治性癫痫
  • 12篇脑炎
  • 10篇发育障碍
  • 9篇神经刺激
  • 9篇细胞
  • 9篇迷走
  • 9篇迷走神经
  • 9篇迷走神经刺激
  • 9篇迷走神经刺激...

机构

  • 130篇首都儿科研究...
  • 64篇首都儿科研究...
  • 1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2篇北京协和医学...
  • 6篇北京协和医院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北京大学第一...
  • 4篇江西省儿童医...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华诺奥美...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市儿童医...

作者

  • 184篇陈倩
  • 55篇许克铭
  • 43篇高志杰
  • 37篇李尔珍
  • 32篇姬辛娜
  • 29篇王立文
  • 23篇杨健
  • 23篇毛莹莹
  • 19篇姜茜
  • 19篇李云林
  • 19篇冯硕
  • 17篇郑萍
  • 17篇王昕
  • 16篇秦广彪
  • 14篇张建昭
  • 14篇谭泊静
  • 14篇马康平
  • 13篇陈晓丽
  • 13篇易林华
  • 13篇闫秀贤

传媒

  • 15篇中华儿科杂志
  • 14篇中国实用儿科...
  • 7篇中华神经科杂...
  • 7篇医学研究杂志
  • 6篇中国当代儿科...
  • 6篇中华神经外科...
  • 6篇中华实用儿科...
  • 5篇中华医学遗传...
  • 5篇中国医学前沿...
  • 4篇中国医刊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北京医学
  • 3篇实用儿科临床...
  • 3篇临床儿科杂志
  • 3篇中华神经医学...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临床医生...
  • 2篇立体定向和功...
  • 2篇癫痫杂志

年份

  • 16篇2023
  • 8篇2022
  • 16篇2021
  • 18篇2020
  • 8篇2019
  • 14篇2018
  • 19篇2017
  • 22篇2016
  • 12篇2015
  • 8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1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复性经颅磁刺激治疗Tourette综合征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重复性经颅磁刺激治疗儿童Tourette综合征( TS)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确诊的TS患儿30例,病程超过1年,正规药物治疗无效。在原药治疗基础上应用重复性经颅磁刺激( rTMS)治疗。rTMS治疗参数:rTMS作用于辅助运动区( Cz前方3 cm),给予频率为0.5 Hz,磁场强度为50%~70%运动阈值,每序列20次脉冲,序列间隔2 s,60个序列,共1200次脉冲,一次性连续刺激。共治疗10天。rT-MS治疗前以及治疗后即刻、第4、8周内分别进行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 YGTSS)评估。结果①治疗后即刻症状好转7例,显效、痊愈各3例;治疗后4周好转7例,显效7例,痊愈3例;治疗后8周好转7例,显效10例,痊愈3例,总有效率66.67%。②rTMS对发声抽动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运动抽动治疗的有效率( P ﹤0.001)。③所有患儿均能耐受治疗过程,无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低频的rTMS对辅助运动区进行刺激是辅助治疗TS的有效方法,本治疗方法对发声性抽动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运动性抽动。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少。
王珺刘肖予陈倩张烨李尔珍王立文
关键词:TOURETTE综合征
轻度胃肠炎伴发婴幼儿良性惊厥的病原学及发病季节分析
目的了解轻度胃肠炎伴发良性婴幼儿惊厥的病原学及发病季节特点。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科病房收治的41例轻度胃肠炎伴发良性婴幼儿惊厥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包括患儿的年龄...
王珺王立文李尔珍陈倩王昕
文献传递
血浆催产素和精氨酸后叶加压素水平与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血浆催产素和精氨酸后叶加压素(AVP)水平与ASD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首都儿科研究所就诊的40例ASD患儿为研究对象,年龄为2.0~12.0岁,并纳入ASD组。选择同期于同一医院进行体格检查的34例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年龄为2.4~7.4岁。应用《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和《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对40例ASD患儿进行孤独症诊断及孤独症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定量检测2组受试儿血浆催产素和AVP水平。采用成组t检验,比较2组受试儿血浆催产素和AVP水平;采用直线相关性分析,对血浆催产素、血浆AVP水平与CARS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首都儿科研究所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审批号为[2012]-004),均与所有受试儿的法定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1)2组受试儿的年龄、性别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ASD组患儿血浆催产素水平为(359.2±103.3)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4.1±50.1)pg/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3,P<0.001);ASD组患儿血浆AVP水平为(342.8±61.2)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2.2±39.2)pg/mL,2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2.51,P=0.014)。(3)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SD组患儿血浆催产素水平与CARS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155,P=0.032),血浆AVP水平与CARS评分无相关关系(r=0.032,P=0.841),血浆催产素水平与血浆AVP水平无相关关系(r=0.191,P=0.220)。对照组中,患儿血浆催产素水平与血浆AV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631,P<0.001)。结论 ASD患儿血浆催产素水平降低,而血浆AVP水平升高,血浆催产素和AVP水平变化可能与ASD发病相关。
郑萍李尔珍赵晓荣刘翠英赵秋芬王珺陈倩关宏岩
关键词:孤独性障碍催产素儿童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计算机在线认知训练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评估计算机在线认知训练方法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对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科门诊筛选出的ADHD儿童15例进行计算机在线认知训练,包括注意力训练、视知觉训练和记忆力训练,采用认知功能测试(选择反应时、三维心理旋转、词语辨析、简单减法、言语工作记忆和视觉追踪)评估训练前后的基本反应能力和反应速度、视空间认知能力、语义理解能力、计算流畅性、工作记忆和注意能力。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计算机在线认知训练前后认知功能测试成绩。结果所有认知功能测试校正后的正确题数转化为百分位数。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ADHD儿童工作记忆测验后测成绩高于前测[(52.00±20.77)%比(39.73±2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P〈0.05)。ADHD患儿训练后选择反应时、三维心理旋转、词语辨析、简单减法和视觉搜索的任务测试成绩,较训练前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计算机在线认知训练可显著改善ADHD儿童的工作记忆,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对训练效果进行长期追踪。
程大志闫秀贤高志杰周新林许克铭陈倩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mtDNA8344A>G基因变异导致急性中枢性呼吸衰竭起病的线粒体病患者临床特点及分子遗传学分析
2020年
目的总结mtDNA8344A>G突变临床表型谱,探讨其临床新表型。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2019年4月收治的以急性中枢性呼吸衰竭起病mtDNA8344A>G突变患者一家系,对该家系先证者及其母亲进行临床资料收集、总结,并文献复习。结果该先证者为4岁男童,以快速进展的中枢性呼吸衰竭起病,持续机械辅助通气,血清乳酸水平波动于4.5~8.3 mmol/L,头颅磁共振成像可见延髓背侧至第1及第2颈椎水平脊髓线性异常信号,肌肉活组织检查(活检)病理可见不整红边纤维、破碎蓝纤维、细胞色素C氧化酶阴性肌纤维以及血管琥珀酸脱氢酶反应增强,符合线粒体肌病样病理特征;肌肉组织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检测结果为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和复合物Ⅳ活性联合降低;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尿液脱落上皮细胞均检测到mtDNA8344A>G突变,血中的突变比例为91.08%,尿中突变比例92.64%。患儿母亲30岁,体形消瘦,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其外周血及尿液中亦均检测到mtDNA8344A>G突变,血淋巴细胞中突变比例为77.29%,尿脱落上皮细胞中突变比例为90.13%。结论本文报道了1例以快速进展中枢性呼吸衰竭起病的患儿及其家系,基因检测发现mtDNA8344A>G突变,同时肌肉活检病理和肌肉组织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检测结果均支持线粒体病诊断,通过该病例扩充了该基因的表型谱。
冯硕毛莹莹陈倩
关键词:线粒体脑肌病脑干
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颅内出血病情监测的意义
1999年
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颅内出血(ICH)是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的两种疾病,存活者,部分患儿遗留下终身后遗症。据协和医院1990年统计,每1000例活产新生儿中,9例有神经系统合并症,平均1.4例死亡或有后遗症。在我国,各地报道的发生率相差甚大。
陈倩杨健秦雨春许克铭
关键词: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正常新生儿颅内出血高危新生儿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KCNQ2基因突变相关癫痫患者13例临床表型和基因型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KCNQ2基因致病突变相关的癫痫临床特征,报道新的KCNQ2基因突变和临床表型,认识该基因导致的癫痫表型谱,为治疗选择及预后评估提供帮助。方法于2015年7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和门诊的979例癫痫和发育迟缓患者中,经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筛选出12个携带KCNQ2基因突变的家系,共13例患者。被证实的突变均用Sanger测序验证,并明确突变的父母来源。结合患者的测序结果分析其临床表型及基因型。结果13例患者临床表型均为癫痫,>6月龄起病者4例,其中婴儿期2例(分类为癫痫性脑病),幼儿期1例(分类为癫痫性脑病),青少年期1例(良性癫痫);8例应用奥卡西平治疗,5例无发作,2例发作次数减少>50%;2例单用托吡酯治疗无发作。基因型分析共发现5个新的KCNQ2基因突变,分别为c.379T>G(p.Y127D)、c.1A>C(起始密码子变异)、c.708G>C(p.W236C)、c.1027G>T(p.A343S)及c.1649T>G(p.V550G)。结论虽然临床较为罕见,但KCNQ2基因变异在幼儿期起病和青少年期起病的癫痫患者中也存在。文中同时报道了KCNQ2基因的5个新突变,进一步扩大了其基因表型谱和基因谱。奥卡西平在KCNQ2基因突变相关癫痫的治疗中有效率较高,早期进行遗传学检测对癫痫治疗有显著帮助。
张平平姬辛娜高志杰毛莹莹陈倩
关键词:癫痫儿童抗惊厥药突变
奥卡西平治疗儿童癫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被引量:18
2009年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治疗儿童癫的疗效,并观察其药物不良反应。方法对129例各种类型癫患儿采用逐步加量法予口服奥卡西平,依据服药前发作频率分为2组。A组:服药前3个月内有3次以上发作的患儿在服用奥卡西平5个月后进行疗效的初始判断;B组:服药前1a发作3次以上者,服药1a后进行初始疗效判断。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保留率。结果1.疗效判断:129例中能参加初始疗效判断的局限性发作癫患儿共60例。其中A组47例服药5个月后,发作完全控制者22例(45.8%),显效7例(14.6%),有效3例(6.3%),有效者共32例,有效率为66.7%;无效15例,无效率为33.3%。B组13例服药1a后,发作完全控制者12例(92.3%),无效1例(7.7%)。2组总计有效率为73.3%,无发作率为56.7%;单用奥卡西平治疗者,有效率为75.6%,无发作率为62.2%;联合用药者,有效率为66.7%,无发作率为40%。2.不良反应:31例(24%)患儿发现不良反应,但多数为一过性,症状轻微。3.药物保留率:1a药物保留率为72.2%,2a药物保留率为80%。结论奥卡西平具有满意的抗癫疗效,不良反应较轻微,药物保留率高,患者有较好的依从性和耐受性。
陈倩李尔珍罗桂芳许克铭
关键词:奥卡西平疗效癫痫儿童
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患儿全夜睡眠结构分析
对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患儿(Benign epilepsy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s,BECTS)及正常儿童行全夜多导睡眠图监测,探讨BECTS患儿是否存在睡眠结构的改变;通过对未服用...
李冬青刘肖予张烨苗硕刘钊陈倩杨健
关键词:良性癫痫中央颞区棘波抗癫痫药物睡眠结构
良性癫痫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其心理干预的作用被引量:25
2001年
目的 :评估良性癫痫儿童的生活质量 ,并对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方法 :采用“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估 12 1例患儿的生活质量 ,以癫痫知识集体讲座与个别心理咨询相结合的方法对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结果 :患儿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正常儿童。经过心理咨询 ,患儿心理问题减轻、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咨询后 3个月追踪观察干预效果比较稳定。结论 :综合治疗是提高良性癫痫患儿生活质量的根本途径。
李尔珍许克铭王立文罗桂芳徐光芝杨健蔡虹陈倩
关键词:生活质量心理障碍心理干预儿童良性癫痫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