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召荣

作品数:29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文学
  • 5篇文化
  • 5篇小说
  • 3篇性文学
  • 3篇西方文学
  • 3篇流浪
  • 3篇流浪母题
  • 3篇母题
  • 2篇杜拉斯
  • 2篇学科
  • 2篇伊甸园
  • 2篇隐喻
  • 2篇书法
  • 2篇文化关系
  • 2篇文化交流
  • 2篇米兰·昆德拉
  • 2篇昆德拉
  • 2篇家园
  • 2篇教学
  • 2篇废墟

机构

  • 17篇河西学院
  • 15篇西北民族大学
  • 2篇江汉大学
  • 2篇湘南学院
  • 2篇玉林师范学院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白银有色集团...

作者

  • 28篇陈召荣
  • 4篇李春霞
  • 2篇周昕
  • 2篇张骁
  • 2篇刘惠玲
  • 2篇赵燕燕
  • 2篇欧尔俊
  • 1篇袁玉梅
  • 1篇马丽娜
  • 1篇张建华
  • 1篇丁艳

传媒

  • 6篇河西学院学报
  • 4篇书法赏评
  • 2篇外国文学研究
  • 2篇景德镇高专学...
  • 2篇世界文学评论...
  • 1篇外国文学动态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西北师大学报...
  • 1篇伊犁师范学院...
  • 1篇韶关学院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西华大学学报...
  • 1篇武夷学院学报
  • 1篇城市地理
  • 1篇外国语文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当代以色列小说中的圣城意象
2013年
在圣城辉煌历史的重压下,以色列作家在复国的欣喜被战争和恐惧耗尽后,强烈地投射出一种不堪文化重负的群体痛苦呻吟和个体灾难意识。这致使圣殿/圣城/圣地被毁的历史传说和残留于文化传统中的精神圣殿遭遇现实的尴尬,并由此带来人们生存的幻灭感。曾经获得救赎的精神支柱转变为阻碍走进未来的精神牢笼,纠结不清的耶路撒冷城在当代希伯来文学的书写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矛盾、分裂与困惑。耶路撒冷到底是天堂还是引发灾难的地狱?是重新回归后的犹太人思慕千年的心灵自由乡还是精神集中营?文学重拾那份历史记忆是再触伤痛还是寻找解脱?本文试着对这些矛盾与悖论在文学表现中的不可解性作出可能的文化分析。
李春霞陈召荣
流浪·交流·超越——20世纪德语犹太文学的基本品格被引量:2
2006年
20世纪德语犹太文学,从卡夫卡到耶利内克这一创作群体,在远古的犹太文化传统里找到了原型支撑,又在现代精神方面承继和拓展着表现主义之后的超前性,自然地展示了文学价值观念形态上的多元分化和两种文化本质上的深度融合。现代与传统相生、遮蔽与彰显同构、反叛与回归并置、超越与固守共存,成为一体化时代异质文化交流互渗、相反相成的文化样本。从整体上显示了代表德语犹太文学普遍性的品质特征。
张骁陈召荣
关键词:犹太性诗性超越
感悟书法教学——晒晒“我的18岁”
2018年
记得是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年头,开始参与师范院校大学生“三笔字”的培训与测试工作,当时一知半解地教点儿常识,一头雾水地欣赏碑帖,一门儿心思地寻找速成练习的一些小窍门,并为一些学生的“速成”而幼稚地沾沾自喜。十八年轻描淡写中走到今天,从不务正业到用心执教,字写得有了模样,课上得有了成色,指导训练也从容到位了许多,但却再也不敢妄谈“书法”二字,更不用说想借着书法的名号做点什么。
陈召荣
关键词:书法教学感悟师范院校大学生三笔字
走近正典:20世纪西方性文学的道德认同
2009年
伦理的生命力来自于对时代精神的表达。在爱欲物化已司空见惯的社会里,传统伦理失却了存在的现实依据,一种新的交往情境、新的生活内容及其存在方式正在生成,因而更合宜的规范探寻就成为必要。性产业与性文学的繁荣使得对性道德规范的反思变成必然。受传统道德规范影响,性文学被认为伤风败俗,长期不被接受,而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经历了两次法律审判高峰。而性文学出版者在六十年代的胜诉,使性文学获得了道德认同的基础。随着性文学发展为西方文化中性规范的一部分,它在潜移默化中对传统的伦理观念进行了有效地矫正和虚拟化实践。西方一批优秀作家的性文学作品实际上启迪着人类走出性迷失的困惑,它们的道德认同之路即是完成自身文学使命、走向文学正典之路。
周昕陈召荣
关键词:正典性文学道德认同
流浪母题与20世纪西方文学被引量:7
2004年
流浪与流浪文学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从荷马开始历经数千年写作界的深情关注到了20世纪,劳身心之苦的经验感受和见多识广的知识阅历作为流浪的外在表现形态正渐渐被人们遗忘,但千年写作文化积淀的“流浪意识”并没有在写作者身上消失,而是以更多更复杂的形态表现了出来一是物理空间位移的游历行为依然普遍存在,习惯上称为“行万里路”;二是行为个体在无目的漂泊中,一种与个体或群体存在处境和精神处境相分离的生存形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和身份——意识,笔者管它叫“精神流浪”;三是群体或种族在“失根”状态下,因被同化及精神本源的失却而凝积为一种隐蔽的社会无意识状态,我称之为“种族流浪”;四是一种逃避方式,本质上即是远离主流文化中心自我放逐至边缘处境,理论界定义为“流亡”。本文就此四方面的代表作家及文本试作简略举证和分析。
陈召荣
关键词:流浪精神流浪
“书写危机”与大学生汉字书写二次教学被引量:1
2014年
在已经过去的20世纪,各种此起彼伏的"变革"潮流主宰着人们的生活,直接影响到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否定立场和批评态度。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和文化交流的国际化,使传统文化在五光十色的新生事物面前黯然失色,中国汉字书写的"灰姑娘"遭遇只不过是旧事物时代命运的一个缩影。当我们真的走向世界从外边淘金一圈回来,才发现自己家里还有几件过去被遗忘的宝贝。
陈召荣
关键词:汉字书写文化交流旧事物基础观考试大纲课时量
安·凯莱《花亭鸟》的伦理隐喻
2014年
《花亭鸟》是澳大利亚女作家安·凯莱的作品,作家以一个身患绝症、父母离异的十二岁小女孩格西的眼光观察和体验世界。通过格西在生命最后阶段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以及对自然生命独特的感悟,来隐喻人类家庭生活的伦理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象形的演绎了人类只有摆脱自私自傲,相亲相爱,才能拥有美丽的人生。
陈召荣俞培凤
关键词:自然生态隐喻
西方文学中的教士形象与基督教教义的对位渗透被引量:5
2003年
当人类走进现代,精神领域随物质世界膨胀式发展,群体的分化使个人的存在表现为不同的彼此分裂的角色和身份,由此产生了自我认同的需要,而现实的迷茫与失落又将人们送回了原来的起点:从自然中寻找依托,从未来寻找归宿。这就是西方文学与宗教的契合点。对于西方文学,本就与宗教同源同流,无论是人文主义、启蒙运动,还是科技革命,都未曾从根本上改变西方人对上帝的信仰。在《巴黎圣母院》、《红字》和《荆棘鸟》中,我们沿着人物走过的路径,探寻在现代意识(现代性)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进程中,西方宗教观念与教士形象及形象塑造的关系,清楚地看到西方宗教传统的延续依然如故,精神诉求的基本品格并没有质的改变,有的只是形式表征的无限丰富而已。
陈召荣
关键词:西方文学教士形象教义
从“外国文学”到“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合并及合并后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被引量:4
2006年
1997年学科调整后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在信息一体化的全球化氛围中,再现勃勃生机,很快从原来的危机状态下走出,经过几年发展,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三级体制得以完善,全面拉动了该学科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深层进展。但学科合并后的高层次整合并不理想,两个老学科之间的关系多有争议,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依然不少。文章就学科合并及合并后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理念目标、教学新模式建构以及近年来的教学改革试验谈一点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陈召荣丁艳
关键词: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整合教学改革
流浪的鼓声:格拉斯《铁皮鼓》解读被引量:1
2006年
自西方文学诞生以来,流浪主题就是文学创作的的最重要的母题。在那些敏感而善良的文学大师们看来,流浪汉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阶层和群体,对他们的关注是检验一个作家的良知、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道德准绳。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禀承西班牙的流浪汉小说传统,继《痴儿西木传》之后,使奥斯卡这个流浪者形象在20世纪世界文坛大放异彩。本文在流浪文学现代回潮的背景之下,结合作家人生经验和创作心态,从生存流浪与精神流浪两个层面来对作品的主题及人物形象进行解读,以获取作品给予现代人类生存意义探寻的有益启示。
陈召荣马丽娜
关键词:流浪流浪汉小说精神家园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