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盛
-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下颌磨牙后区小涎腺杂交瘤1例报告
- 2006年
- 万飞刘来奎王三锡陈盛
- 关键词:杂交瘤小涎腺下颌涎腺肿瘤组织学分类病理学特征
-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CD4+CD25+调节性T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在口腔鳞状细胞癌(鳞癌)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其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和36例口腔鳞状细胞癌中FOXP3的表达。结果 FOXP3阳性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高分化组中的阳性率为26.4%、中分化组为42.7%、低分化组为63.5%,与正常组2.8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阳性率与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 FOXP3阳性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的增加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密切相关,其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 徐辉张玮陈盛
- 上皮钙黏蛋白与β-连环素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研究舌鳞状细胞癌(舌癌)中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β-连环素(β-catenin)的表达,探讨其在舌癌复发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方法检测30例舌癌患者肿瘤组织中E-cad与β-连环素的表达,同时通过随访资料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63%(19/30)的癌组织中E—cad呈低表达;60%(18/30)癌组织中β-连环素高表达。E—cad、β-连环素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cad表达与肿瘤复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而β-连环素表达与肿瘤复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Cox回归预后分析显示E—cad的表达与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E—cad表达降低与肿瘤复发及术后生存率之间密切相关,可作为舌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 朱锐姜小云宋晓陵张玮陈盛刘来奎
- 关键词:鳞状细胞Β连环素
- 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53、bcl-2、nm23蛋白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观察P53,bcl-2,nm23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其在口腔鳞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预测方面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口腔鳞形细胞癌(OSCC)组织中P53,bcl-2,nm23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病理表现的相关性。结果在65例口腔鳞癌中,P53,nm23,bcl-2蛋白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6.92%,53.85%,46.15%。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各项病理参数均无明确相关关系,但表达水平随肿瘤分化程度降低而增高;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和浸润方式有关(P<0.05),中低分化和微灶浸润性生长的肿瘤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nm2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颈淋巴结转移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P53,nm23,bcl-2蛋白表达与口腔鳞癌的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有助于评估肿瘤进展和预后预测。
- 宋晓陵万飞陈盛
-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P53BCL-2NM23
- 涎腺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和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对比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涎腺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polymorphous low-grade adenocarcinoma,PLGA)和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的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0例PLGA和12例对照组ACC,对比观察2组肿瘤的临床和组织学特征,并行c-kit、Galection-3、α-SMA、p63和Ki-67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该组PLGA占同期小涎腺恶性肿瘤的6.9%,肿瘤全部位于口腔内,80%发生在腭部。组织学上呈筛状、管状和实性生长方式,浸润性边缘和嗜神经性为PLGA和ACC所共有,但PLGA瘤细胞形态单一、圆形或立方状,细胞核呈温和的泡状核,排列成多种结构,包括管状、梁状、乳头状、乳头囊状、小叶状,筛状、细索状等,常可见形态一至的单层细胞导管、单排溪流样和靶环状生长方式。免疫组化染色显示5种标记物在PLGA和ACC中均有表达,但表达程度和方式有所不同。结论 PLGA是少见的小涎腺恶性肿瘤,好发于腭部;组织病理学特点是鉴别PLGA和ACC的最可靠标准,温和的细胞形态和高度变异的生长方式是PLGA的特征;c-kit、Galetion-3、α-SMA,、p63均非PLGA或ACC的特异性标记物,只能在支持形态学诊断时作为辅助参考。
- 宋晓陵张玮陈盛
- 关键词:涎腺肿瘤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腺样囊性癌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口腔扁平苔藓及鳞癌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口腔扁平苔藓癌变及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25例口腔扁平苔藓、11例口腔扁平苔藓伴不典型增生及14例口腔鳞癌,上皮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24例口腔扁平苔藓标本中阳性表达2例,阴性表达22例,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其它3组(P<0.05)。扁平苔藓伴不典型增生及口腔鳞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黏膜(P<0.05)。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异常可能在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生发展及癌变的过程中起作用。
- 蔡叶曾娟陈盛范媛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口腔扁平苔藓鳞癌
- 经颧弓后上牵引下颌后关节盘后区适应性改建的实验研究
- 2009年
- 目的:观察经颧弓后上牵引兔下颌后颞下颌关节盘后区是否发生适应性改建及其意义。方法:在兔下颌角和颧弓处打孔后放置牵引装置,向后上方牵引下颌,于术后2、4、6周分别处死动物,采用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负荷下关节盘后区组织的改变。结果:术后2周兔牵引侧关节盘移位或变形,盘后区胶原密度增加;随着负荷时间的延长,关节后区成纤维细胞密度明显下降,关节盘后区结缔组织变得致密,组织内出现少量软骨样细胞出现,而对照组标本未见明显组织学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术后2周移位的关节盘功能区软骨基质、蛋白聚糖及Ⅱ型胶原呈弱表达,阿辛蓝染色变淡;移位至负重区的关节盘后区软骨基质、蛋白聚糖表达比对照组有所增加。随着关节负荷时间的延长,移位至负重区的关节盘后区软骨基质、蛋白聚糖及Ⅱ型胶原逐渐增强。结论:经颧弓后上牵引下颌后,关节盘后区组织内软骨基质合成增加,并有少量软骨细胞出现,发生改建以适应关节功能。
- 许小会吴凤鸣陈盛刘来奎
-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关节盘
- 左上唇皮肤微囊性附属器癌1例被引量:3
- 2011年
- 患者女性,41岁,因发现左上唇唇红上缘肿物2年余入院,肿物略高于正常皮肤表面,颜色稍红,无疼痛、破溃。口内外双合诊,可扪及一2.5 cm×2.0 cm×1.0 cm肿物,质地较硬,与周围组织境界不清,不活动,无触痛。
- 张玮宋晓陵陈盛王三锡
- 关键词:皮肤肿瘤病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