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薇

作品数:27 被引量:65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冶金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6篇细胞
  • 8篇预后
  • 8篇干细胞
  • 7篇造血
  • 7篇造血干
  • 7篇造血干细胞
  • 7篇基因
  • 5篇免疫
  • 4篇蛋白
  • 4篇造血干细胞移...
  • 4篇白血
  • 4篇白血病
  • 3篇血液
  • 3篇血液病
  • 3篇异基因
  • 3篇异基因造血干...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3篇急性
  • 3篇骨髓

机构

  • 27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吉林省人民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哈尔滨血液病...

作者

  • 27篇韩薇
  • 14篇高素君
  • 12篇李薇
  • 12篇刘晓亮
  • 11篇谭业辉
  • 9篇苏龙
  • 6篇孙京男
  • 6篇赵杨祉
  • 6篇崔久嵬
  • 5篇刘蒙蒙
  • 5篇陈耐飞
  • 4篇牛超
  • 4篇王畅
  • 4篇胡瑞萍
  • 4篇金浩范
  • 4篇刘秋菊
  • 3篇田慧敏
  • 3篇赵欣
  • 3篇刘宇
  • 3篇姚程

传媒

  • 5篇中华器官移植...
  • 3篇中华血液学杂...
  • 3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白血病.淋巴...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第四届中国医...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印记基因IGF2在胰腺癌干细胞中的印记表达研究
2019年
目的研究印记基因IGF2在胰腺癌干细胞中的印记表达情况。方法利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通过CD133抗体从胰腺癌细胞株ASPC分离出胰腺癌干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分离前后CD133^+细胞的比例;采用无血清悬浮培养法富集胰腺癌干细胞;通过成球实验、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测定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标志蛋白表达,以及通过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等方法鉴定ASPC胰腺癌干细胞;以测序法分析IGF2在胰腺癌干细胞中的印记表达情况;应用qRT-PCR法研究胰腺癌干细胞中IGF2在基因水平上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方法研究胰腺癌干细胞中IGF2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结果利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通过CD133抗体标记,从胰腺癌细胞ASPC中分离出胰腺癌干细胞,其可在干细胞培养液中成球培养,连续消化传代后仍保持与原代相同的形态特征;免疫荧光检测发现CSCs标志物CD133和乙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在胰腺癌干细胞表面持续阳性表达;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显示CSCs的克隆形成能力增强;对分选前后肿瘤细胞CD133表达检测,显示超过90%的成球细胞为CD133阳性;通过测序法分析IGF2在胰腺癌干细胞中的印记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胰腺癌干细胞存在IGF2印记丢失(loss of imprinting,LOI),而与其对应的非干性肿瘤细胞(non-stem cancer cells,nSCCs)的印记状态为印记保持(maintance of imprinting,MOI);应用qRT-PCR法研究胰腺癌干细胞中IGF2在基因水平上的表达,结果显示与nSCCs相比,IGF2在CSCs中的表达明显升高;应用Western blot方法研究CSCs中IGF2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结果显示与nSCCs相比,IGF2在CSCs中的表达明显升高。结论胰腺癌干细胞存在IGF2印记丢失,从而导致IGF2的高表达,IGF2印记丢失可能是胰腺癌干细胞的标志性特征之一。
赵欣刘晓亮韩薇苏龙
关键词:胰腺癌肿瘤干细胞IGF2
黄芩提取化合物SBX对NSCLC细胞系细胞增殖及信号传导通路影响研究
2014年
目的:观察黄芩提取化合物单体成分SBX对人NSCLC细胞系H1975和H1944细胞株增殖的影响,初步探讨SBX对NSCLC细胞系抑制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H1975和H1944细胞株,以0、10、25、50、100和200μmol/L的SBX处理细胞,应用MTT法检测SBX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筛选出敏感细胞株。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BX对敏感细胞株细胞周期的影响,应用Protein Pathway Array技术检测SBX对敏感细胞株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SBX对两种类型的NSCLC细胞株均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对H1975和H1944细胞株的IC50值分别为(38.3±1.25)和(62.5±1.76)μmol/L。SBX对H1975和H1944细胞抑制作用比较,对H1975细胞抑制作用更强,P<0.001。流式细胞术显示,SBX对H1975细胞周期的影响主要是引起G0/G1期阻滞和凋亡增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01。50和100μg/mL的SBX分别作用于H1975细胞后,阻滞在G0/G1期的细胞由35.47%分别升至54.36%和73.37%,S期的细胞由61.60%分别降至41.63%和19.14%。应用Protein Pathway Array技术分析SBX对H1975蛋白表达的影响显示,共检测166个磷酸化和非磷酸化蛋白,其中53个蛋白表达,有差异性表达的蛋白共15个。其中Cdk6、EGFR、Survivin和mTor蛋白表达水平上调,而p27、p-RB、Cyclin D1、Cyclin E、XIAP、p53、p-p53、p-AKT、Akt、Notch4和Cdk4蛋白表达水平下调。结论:SBX能够抑制人NSCLC细胞系H1975和H1944细胞株的增殖,敏感细胞株为H1975;SBX主要影响H1975的EGFR和Notch信号传导通路,并通过以上信号传导通路影响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导致细胞周期G0/G1期阻滞,凋亡增加。
刘晓亮赵欣韩薇杨乐袁长吉
关键词:黄芩细胞增殖信号传导
恶性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免疫细胞的重建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 研究恶性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免疫细胞的重建规律.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6月至2015年5月接受allo-HSCT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共65例,于移植后14、28、42 d及移植后2、3、6、9、12、15、18、24个月检测免疫细胞亚群,包括CD3^+总T淋巴细胞、CD3^+ CD4^+辅助性T淋巴细胞、CD3^+ CD8^+效应T淋巴细胞、CD3^+ HLA-DR+活化T淋巴细胞、CD3^+ HLA-DR-静止T淋巴细胞、CD4^+ CD25high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CD19+B淋巴细胞、CD3^-CD56^+ NK细胞及CD3^+ CD56^+ NK样T淋巴细胞(NKT细胞).结果 造血重建后,CD3^+总T淋巴细胞百分比基本处于正常范围内,其绝对值于移植后15个月恢复正常;CD3^+ 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于移植后24个月基本恢复正常,其绝对值于移植后24个月仍未恢复正常;CD3^+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于移植后42 d开始高于正常,其绝对值于移植后3个月开始高于正常;CD4^+T淋巴细胞与CD8^+T淋巴细胞的比值(CD4/CD8比值)移植后长期处于倒置状态;CD3^+HLA-DR+T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正常,于移植后3个月后恢复正常,其绝对值迅速升高并超过正常,于移植后24个月恢复正常;CD3^+ HLA-DR-T淋巴细胞百分比于移植后2个月恢复正常,其绝对值于移植后15个月恢复正常;Treg细胞百分比于移植后12个月恢复正常,其绝对值于移植后15个月基本恢复正常;NKT淋巴细胞百分比基本均在正常范围内,其绝对值于移植后12个月恢复正常;B淋巴细胞百分比于移植后9个月基本恢复正常,其绝对值于移植后18个月恢复正常;NK细胞百分比于移植后24个月内均处于正常范围内,其绝对值于移植后3个月基本接近正常.预处理方案是否含ATG、干细胞来源、回输CD34^+细胞数、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巨细胞病毒血症等因素与移植后免疫功能重建有关.结论 Allo-HSCT后不同类型免疫细胞�
刘晓亮高素君赵杨祉韩薇戎月谭业辉刘宇宋飞喻萍陈耐飞刘蒙蒙孙京男李薇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重建
rhG-CSF动员的外周血与骨髓移植物免疫学特性研究
目的 分析经rhG-CSF动员的健康亲缘供者或无关供者外周血与骨髓采集物的免疫学特性.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75例健康供者.采用rhG-CSF动员造血干细胞(5~7.5ug/kg/d),动员期间每日监测血常规及外周血干细胞计...
高素君苏龙谭业辉刘晓亮赵杨祉刘宇俞萍陈耐飞韩薇
胃癌患者化疗联合细胞生物治疗的临床预后及生存质量观察
目的:评价胃癌患者应用化疗联合细胞生物治疗(cellular immunotherapy,CIT)后的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方法:本研究纳入2009年5月至2012年11月期间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确诊的68例胃癌患者,以接受...
李玲玉李薇王畅金浩范姚程王轶卓李丹田慧敏牛超王冠军韩薇崔久嵬
文献传递
rhG-CSF对健康供者骨髓及外周血CD34+造血干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目的 分析rhG-CSF动员对健康供者骨髓及外周血CD34+造血干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75例健康供者.采用rhG-CSF动员造血干细胞(5~7.5ug/kg/d).亲缘供者第4天采集骨髓干细胞,第5天...
高素君苏龙谭业辉刘晓亮赵杨祉刘宇俞萍陈耐飞韩薇
转换国际标准化的BCR-ABL(P210)转录本水平的转换系数多中心再确认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再确认已获得的用于转换慢性髓性白血病国际标准化的BCR-ABL(P210)转录本水平(BCR-ABLIS)的转换系数(CF)的有效性。方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简称PKUPH)统一制备用于再确认15家单位9或18个月之前已获得的CF的比对样品,即用BCR-ABL阴性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有核细胞稀释BCR-ABL(P210)阳性细胞制备出相同16套、每套24种不同BCR-ABL水平的样本,加入TRIzol中。15家单位分别检测1套,采用GraphPad Prism 5.0软件对其与PKUPH的BCR-ABLIS检测值分别进行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对于未达到再确认标准的单位,去除结果明显偏离的样本直至其检测值与PKUPH的BCR-ABLIS之间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0.98,来计算新的CF。结果10家单位达到标准(偏倚介于±1.4倍,且95%可信区间介于±6.0倍),说明原有的CF依然准确,可以继续有效转换BCR-ABLIS。5家未达到标准的单位通过重新计算得出新的CF,分别是原有CF的1.8~6.3倍。结论通过室间样本比对的CF再确认过程既检验了原有CF是否依然有效,又使CF不再有效的单位获得新的适用于当前的CF,保持了BCR-ABLIS应用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秦亚溱马道新王云贵王丽丽王玥刘生伟陆小军李小青岑建农肖敏林振兴耿素霞梁超程辉韩聪韩薇黄晓军
关键词:BCR-ABL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Sensitization of multiple myeloma cells to natural killer cell and gamma delta T cells-mediated cytotoxicity by bortezomib
Background aims: Bortezomib is a proteasome inhibitor, which has a direct effect in multiple myeloma(MM) cells...
牛超李薇金浩范李敏蒿姗姗徐东升许建婷韩薇田慧敏崔久嵬
关键词:BORTEZOMIB
文献传递
CD45RA/CD45RO过渡表达γδ型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22年
γδ型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T-ALL)是起源于T系定向前体细胞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低,仅占T-ALL的0.3%~3.0%。恶性T细胞CD45RA/CD45RO表达模式以CD45RA^(-)CD45RO^(+)发生率最高,CD45RA/CD45RO过渡表达者罕见。本文报道了1例CD45RA/CD45RO过渡表达γδ型T-ALL,对其免疫表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回顾相关文献,以期为此类疾病的诊断提出新的参考。
刘蒙蒙杜忠华胡瑞萍高素君韩薇
关键词:免疫表型
东北地区伊马替尼耐药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BCR-ABL1激酶区突变情况及意义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我国东北地区伊马替尼耐药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和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患者BCR-ABL1激酶区突变的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0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252例CML患者和49例Ph+ALL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伊马替尼治疗效果不佳时采集骨髓或者外周血标本。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BCR-ABL1激酶区,应用Sequencing Analysis v5.4软件分析BCR-ABL1激酶区突变。随访6~48个月,进行生存分析。结果252例CML患者中57例(22.6%)检测出BCR-ABL1激酶区突变,其中25例处于慢性期,21例处于加速期,11例处于急变期;50例患者存在20种类型单一点突变,最常见的类型为E255K(16.0%,8/50)、T315I(14.0%,7/50)、M244V(8.0%,4/50)、G250E(8.0%,4/50),突变位点主要集中在P-loop和C-helix区;7例患者存在双重突变;发生多重突变的患者预后最差,中位总生存(OS)时间3.2个月。49例Ph+ALL患者中17例(34.7%)检测出BCR-ABL1激酶区突变,其中14例患者存在12种类型单一点突变,3例患者存在多重突变;多重突变、突变位于P-loop和C-helix区、突变位于其他区域患者的中位OS时间分别为2.0、8.0、18.0个月,3组患者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我国东北地区伊马替尼耐药的CML和Ph+ALL患者中,发生于P-loop和C-helix区的点突变最为常见。多重突变、发生在P-loop和C-helix区的突变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
唐杨胡瑞萍许凯丽谭业辉韩薇刘春水
关键词:伊马替尼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