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明旭

作品数:62 被引量:244H指数:9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武器装备预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4篇机械工程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6篇曲面
  • 3篇弹簧
  • 3篇信号
  • 3篇蓄能
  • 3篇优化设计
  • 3篇圆柱螺旋
  • 3篇圆柱螺旋弹簧
  • 3篇生命周期
  • 3篇曲面展开
  • 3篇全生命周期
  • 3篇小尺寸
  • 3篇螺旋弹簧
  • 3篇截面
  • 3篇金属管
  • 3篇变截面
  • 3篇产品全生命周...
  • 3篇冲压
  • 2篇弹性势能
  • 2篇多学科设计优...
  • 2篇学科

机构

  • 50篇东北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
  • 9篇沈阳工业大学
  • 5篇沈阳理工大学
  • 4篇梧州学院
  • 3篇清华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沈阳航空工业...
  • 1篇辽宁科技学院
  • 1篇沈阳鼓风机(...

作者

  • 60篇马明旭
  • 14篇王哲英
  • 9篇王成恩
  • 7篇毛昕
  • 6篇李海燕
  • 6篇张嘉易
  • 5篇井元伟
  • 5篇王哲锋
  • 4篇张闻雷
  • 4篇李小号
  • 4篇钟山
  • 4篇黄章俊
  • 3篇陈述平
  • 3篇尹朝万
  • 3篇王哲峰
  • 3篇范玉顺
  • 3篇霍晓佩
  • 2篇孙少妮
  • 2篇黄英
  • 2篇包丽雅

传媒

  • 9篇机械设计与制...
  • 6篇东北大学学报...
  • 5篇机械工程学报
  • 4篇计算机集成制...
  • 4篇图学学报
  • 3篇工程图学学报
  • 2篇中国市场
  • 2篇电子制作
  • 2篇系统仿真学报
  • 2篇现代制造技术...
  • 1篇煤矿机械
  • 1篇电子与信息学...
  • 1篇钢铁
  • 1篇现代制造工程
  • 1篇制造技术与机...
  • 1篇机械设计与研...
  • 1篇控制理论与应...
  • 1篇计算机辅助设...
  • 1篇控制与决策
  • 1篇钢铁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1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2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加工复杂变截面小尺寸管的成型方法
一种加工复杂变截面小尺寸管的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属于复杂变截面小尺寸管(φ10mm及以上)的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工复杂变截面小尺寸管的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可控疏密度的磁圈替代传统的线圈的一种操作简...
王哲英王哲峰马明旭
文献传递
模具粗加工的自适应层切算法仿真研究
2008年
分析了基于层切法的零件模具数控粗加工方法,提出了以层面间台阶最大差值为自适应参量的自适应模具数控粗加工方法;对约束条件进行了详细说明,阐述了自适应层切方法的具体步骤及算法流程图。利用已开发的层切法仿真软件平台,进行了三维模型层切法实例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减少层切法粗加工残留材料体积,对提高层切法模具数控粗加工效率具有实际意义。
张嘉易王成恩马明旭郝永平刘伟军
关键词:三维模型自适应技术
一种具有全局稳定性的多学科协同优化方法被引量:11
2009年
针对协同优化对初始点选取敏感和易收敛到局部极值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全局稳定性的协同优化方法。该方法采用全局优化和局部优化两阶段优化策略。在全局优化阶段,系统级优化采用较大的松弛因子,在保证学科间一致性的前提下,将初始点优化到全局极值点附近;在局部优化阶段,逐步减少松弛因子,增强学科间的一致性,得到全局极值点。两个典型的优化算例表明,优化结果不受初始点的影响,有效增强了协同优化的全局稳定性,并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收敛速度。
李海燕马明旭井元伟柳锐
关键词:多学科设计优化稳定性
工程制图课程连续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针对高等学校工科专业学生在工程制图课程结束后,课程知识遗忘率高、连续运用性差方面的问题,提出"以赛促学"这一延续课堂学习的连续性学习实施方式,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研究了工程制图课程连续性学习的重要性及具体的可操作方式。以参...
孙少妮黄英马明旭刘莹
关键词:工程制图图学教育
文献传递
一种高精度四辊板带材轧机支撑辊偏心辨识的研究
2024年
板带轧机中上下支撑辊偏心信号是较为典型的一种频率相近的周期波,如果仍采用传统的快速傅立叶变换(FFT)辨识该偏心信号就很难保证结果的精准性与可靠性。对此,在本课题中,笔者经过广泛且深入地探索与研究推出了可有效解决此问题的新辨识方法,即最小二乘法(LS),该算法的实现过程依托经典且成熟的观测矩阵理论,利用2范数最小的终止准则完成求解操作,并从中确定出最相近的特征参数。算例计算结果显示:当上下支撑辊的频率差为和,FFT所辨识的幅值和相角均严重失真,而LS方法所辨识的幅值精度分别可达0.064%和0.127%,相角的辨识精度分别为0.076%和0.0286%。同时利用某四机架板带连轧生产的实际采集的轧制力数据作为辨识目标,通过分析各个机架的轧辊偏心的影响,可以看出在246Hz处的轧辊偏心信号被很好地辨识。因此笔者提出的这种新方法可提供准确、可靠的辨识结果,而且不容易受外部干扰,进而从源头上提高了识别效率,保证了识别的精准度。
王哲英马明旭钟山虞丁修
关键词:四辊轧机快速傅里叶变换最小二乘法
提高轧辊偏心信号频谱分析精度的方法被引量:12
2005年
针对目前冷轧生产中因轧辊偏心引起带材厚度波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提高轧辊偏心信号频谱分析精度的方法。该方法综合应用伪点剔除技术、抗混滤波技术和平滑趋势技术对原始轧辊偏心信号进行预处理,再使用改进的快速傅立叶变换算法对预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分析,其频谱分辨率明显提高。现场测试表明,经该方法分析ABB压头采集到的轧辊偏心信号,其频谱分辨精度明显高于以往用快速傅立叶变换算法的分辨精度,从而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轧辊偏心所造成的影响。
王哲英王君马明旭王哲锋刘相华
关键词:信号预处理频谱分析
管类钣金结构接口几何信息的分析与提取
2012年
在分析国内钣金行业生产需求的基础上,研究管类钣金结构接口的板厚处理,提出了接口几何信息提取的原理、方法和步骤,从图解、解析建模和基于数值方法的系统开发等几方面,实现了接口几何信息的精确提取和厚板构件准确的板厚处理,其思想方法和步骤具有一定的通用性,研究结果对于提高管类钣金结构的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应用价值。
毛昕马明旭郑志佳
关键词:机械设计
复杂产品设计结构模型的节点属性层次研究
2009年
分析了复杂产品协同设计过程中的设计信息层次结构与表达方法.根据复杂产品设计时数据量大、多学科优化设计的特点,提出了二级树产品结构模型框架,用于描述复杂产品设计信息层次结构.基于学科分类,将属性节点扩展为属性树,有利于对各类信息的分类存取与管理.提出了两层树状结构的节点属性树.阐述了学科数据层的基本内容,分析了学科数据层与学科协同层的关系映射;提出了二级树结构模型的数据存储结构与节点数据的统一表示方法.实例分析表明,该结构模型有利于实现各学科信息分类管理,能够有效利用学科信息资源,提高复杂产品设计效率.
张嘉易王成恩马明旭
关键词:数据映射优化设计
自行车制动蓄能装置优化设计
2015年
采用圆柱螺旋弹簧作为蓄能主元件,以自行车为实验载体设计了一种弹簧式制动蓄能装置,通过搭建实验平台验证了该技术路线可行。在满足蓄能要求和强度条件下,以蓄能装置的质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其质量优化数学模型并设计了优化算法流程,对主要零部件直筒形外壳、圆柱弹簧、滚珠丝杠和锥齿轮副质量优化的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进行了分析与推导。通过Matlab软件对优化模型进行了计算,并利用ANSYS软件对优化结果进行仿真验证,结论可行。优化得到的蓄能装置主要零部件总质量最小值是5.446kg,实现了制动蓄能装置整体质量优化的目的,降低了蓄能装置附加于车体上引起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额外耗能。
刘公雨马明旭刘红林赵洋
关键词:圆柱螺旋弹簧ANSYS
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的的多学科鲁棒协同优化方法被引量:4
2011年
针对鲁棒协同优化(robust 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RCO)具有两级优化结构和多目标形式的特点,提出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NSGA--Ⅱ)的RCO求解方法.在NSGA--II非支配排序中,根据个体的不可行度和不可行度阈值来决定其可行性,并给出随进化过程逐渐减小的不可行度阈值.在该阈值的作用下,在进化初期,保留较多的目标函数和标准差较小的个体,以便优化向全局极值点附近靠近;在进化后期,保留较多的学科间一致性好的个体,以便增强学科间的一致性.该方法在保证各子学科间一致性的前提下,可有效避免RCO优化结果易收敛到局部极值点的问题.利用典型算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的优化性能良好.
李海燕马明旭井元伟
关键词:多目标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